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無限之應聘者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國強而民自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國強而民自強

三道帶著一眾大大小小的道士到得正殿之中,只見滿地果皮果核,卻不見什麼歹人。

三道得敖風教導,法力道行比原劇中可強得多,法力一轉,立馬就發現了問題所在。

當下三道各自手一翻,擎出了自己的兵刃,那虎力大仙使一口厚背大鋼刀,羊力大仙執一柄四尺闊劍,鹿力大仙擎一杆三股鋼叉。

三道持兵刃指著殿上四海龍王神像,虎力大仙吐氣開聲,怒喝道:“哪裡來的潑魔?竟敢褻瀆四海龍神金身,今已被我等識破,還不現身受死?”

豬八戒心中忐忑,給敖烈與孫悟空傳音道:“這卻是我們的不是,吃了東西,且不走路,如今被主人家抓個現行,如之奈何?”

敖烈傳音道:“師弟莫慌,且看我賺他叩拜。”

孫悟空見說,頓時興致盎然,只是附在那神像之上,坐在高處,倥著臉不言不語。

敖烈聲音一沉,突然出聲喝道:“那晚輩小仙,好無眼力,你道誰是潑魔?”

“昂”

說完他附身的西海龍王像光明大放,耀目白光之中,一聲龍吟倏然響起,只見得一道白龍自白光之中蜿蜒而出,落在當場化作一白衣俊雅公子,他額頭上一左一右兩個龍角,將他的身份體現得淋漓盡致。

三道見狀大驚失色,連忙收了兵刃,跪伏在地,施了個五體投地大禮,惶聲道:“小仙有眼無珠,不知龍神降臨,萬乞恕罪。”

敖烈臉色這才稍緩,道:“我乃西海龍王三太子,今保護東土大唐聖僧唐三藏前往西天拜佛求經,路經此地,知聞這車遲國尊道滅佛,特來查探因由。”

敖烈絕口不提受用供品,禍亂龍王廟之過,只提那尊道滅佛之事,孫悟空幾人聽得樂不可支,這就是身份的好處啊!

三道心知肚明,也不點破,虎力大仙開口道:“好教三太子得知,尊道滅佛並非小仙等三人之意,乃是那國王惱僧人只請朝廷的糧食,需他出力時卻不濟事,固有此令,非小仙之過也。”

“這……”敖烈故作沉吟,孫悟空三人也聽明白了,原來是此地的和尚幹吃飯卻做不得事,惹惱了國王,這才有此劫難,卻也怪不得這三道。

“罷了,你們起來吧!那些和尚雖無甚本事,卻也能教化眾生,導人向善,若嫌不濟事,遣散了就是,何必如此奴役作踐?你們當勸誡國王,莫使他再為難僧眾。”

三道聞言,齊齊道:“謹遵太子法旨,我等定好好勸誡國王,放僧眾自由。”

敖烈滿意的點點頭,道:“你們且去吧!明日我師要面見國王,倒換關文,爾等可先知會國王,免教他惡了我師,若如此,我唯你三人是問。”

“是,是,小仙告退。”

三道帶著一眾大大小小的道士退出了殿外,孫悟空三人縱身躍出,豬八戒笑道:“二師兄好威風,三言兩語,便解救了這一方僧眾。”

沙僧也道:“二師兄功德無量。”

孫悟空目光複雜的看了敖烈一眼,暗暗嘆了口氣,頗有些意興闌珊的道:“好了,咱們回去吧!有二師弟護持,咱們這西行之路,當是一路坦途矣。”

那太白金星早早將他的存在說與那些和尚知曉,替他揚名,他摩拳擦掌的準備大幹一場,滅了三道,解救眾僧於水火,享受那萬眾尊崇。

誰知此事卻被敖烈三言兩語便解決了,這讓孫悟空有了一種有力無處使的挫敗感受,深感憋屈,自此以後,他變得更加消極,有什麼事,都由敖烈出面解決,他徹底淪為一個醬油黨。

孫悟空說完那番話,徑直出了大殿,一個筋斗打上天,回智淵寺而去,豬八戒與沙僧面面相覷,“大師兄這是怎麼了?”

敖烈笑道:“大師兄本是猴身,好動好鬥,原本想跟三道好好鬥一場,誰知三道乃是我龍族信徒,沒架打了,自是有些失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聽了敖烈的解釋,兩人這才恍然,沙僧搖頭失笑道:“這個大師兄,我們巴不得一路順順當當,早日到達靈山,取得真經,修成正果,他倒總想著爭鬥,這是何苦來由?”

敖烈拍拍他肩膀,笑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且不去管他,走吧!咱們回去。”

……

次日,五鼓三點。

那國王設朝,聚集兩班文武、四百朝官,但見絳紗燈火光明,寶鼎香雲靉靆。

沙僧留在寺中看守行囊馬匹,唐僧披了錦襴袈裟,敖烈帶了通關文牒,教悟空捧著缽盂,八戒拿了錫杖,徑到五鳳樓前,對黃門官作禮,報了姓名,言是東土大唐取經的和尚來此倒換關文,煩為轉奏。

那閣門大使進朝俯伏金階,奏曰:“外面有四個和尚,說是東土大唐取經的,欲來倒換關文,現在五鳳樓前候旨。”

國王聞奏哼道:“這和尚沒處尋死,卻來這裡尋死,那巡捕官員,怎麼不拿他解來?”

傍邊閃過當駕的太師啟奏道:“東土大唐,乃南贍部洲,號曰中華大國,到此有萬里之遙,路多妖怪。”

“這和尚一定有些法力,方敢西來,望陛下看中華之遠僧,且召來驗牒放行,庶不失善緣之意。”

一早趕來上朝的虎羊鹿三道忙出班附和道:“太師所言有理,那唐僧座下有一弟子,與四海龍神有關,陛下切不可惡了他。”

國王聞言大為吃驚,立馬准奏,把唐僧等宣至金鑾殿下,師徒們排列階前,捧關文遞與國王。

國王沒有二話,倒換了關文,蓋上印璽,即放一眾西去,唐僧趁機提出要國王釋放眾僧之事,那國王略有遲疑。

虎力大仙見此,出言道:“啟奏陛下,那國中僧眾雖是無甚本領,卻也並未犯下什麼十惡不赦的過錯,他們勞役經年,也算還了供養因果,今上邦聖僧既然開口,還望陛下不看僧面看佛面。”

國王聞聽此言,頷首道:“既是東土上邦聖僧求情,寡人便赦了那些僧人,放他們各自歸家,聖僧可還滿意?”

唐僧見國王國師皆因自己上邦天朝的身份給他面子,心下也不由為自己身為大唐子民而自豪,面上泛起紅光,合什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