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老婆是花木蘭最新章節列表 > 第652章 防洪澇旱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52章 防洪澇旱災

為了把打鐵鋪子撐起來,為了購買鐵礦石,高進之把自己的寶劍都給典當了。

高進之把鐵鉗夾上的鋤頭放進火上煅燒,解下圍裙在旁邊水槽裡洗手,轉身對李寶說:“李兄請到堂屋就坐!”

“請!”

高進之的夫人給兩人送來茶水後退了出去。

李寶問道:“高兄,南朝發生的事情檀大帥一家和薛彤被斬之事,高兄聽說了嗎?”

高進之點點頭,默默的喝著茶水。

李寶說:“高兄,李某是粗人,嘴笨,但道理還是懂的,如今高兄已被南朝宣佈為叛臣,就算高兄不為我家大王效力,南朝依然認為高兄是叛臣,檀大帥雖說與我們為敵,可李某還是很佩服他的,連他這樣的人都被以不忠之名處斬,這南朝還有天理嗎?”

高進之不說話。

李寶繼續說:“就算高兄不為自己著想,也得替妻兒著想啊,就憑你這打鐵,只怕也掙不了幾個子兒,如何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再說,侄兒也要了入學的年齡,你也得替他的前途想想吧?”

李寶並不擅長言辭,在高進之的家中並未坐多久就告辭離開了,但他說的幾句話對高進之的影響很大。

一連幾天,高進之都在想在南朝把他列為叛臣之事,想著檀道濟一家和薛彤被殺之事。

三天後,高進之來到了王府求見趙俊生。

“高某願為大王效力,也可以說服那些被俘的兵將們為大王效命,只是高某有一請求,還請大王應允!”

趙俊生笑著抬手說:“高將軍請說!”

高進之說:“高某和將士們自幼生在前朝,長在南朝,南朝雖對我等不公,我等卻不能對南朝不義,請大王允許我等不與南朝為敵。徵柔然、討蠻夷、伐叛亂,高某和將士們皆願為大王萬死不辭!”

趙俊生稍作考慮就答應了:“將軍高義,本王豈有不允之理?此事就這麼定了!”

高進之當即對趙俊生下拜:“臣高進之拜見大王!”

“好好,將軍請起!”趙俊生把高進之扶起,稍稍思考一下對他說:“本王封你為雲麾將軍,出任左中郎將一職,三日之內必有王府官差上門宣讀任命!”

“多謝大王!”

次日一大早,就有王府的官員帶著一隊兵卒來到了高進之的家中,向他和家人宣讀了趙俊生的任命和冊封,除了把這座宅子的地契帶給他,還賞賜給他十萬錢、十金、錦緞十匹,讓他在三日之內上任。

中郎將有四個,分別為前後左右四個中郎將,各領一軍把守薊城一方,是薊城的四方屏障,相當於一軍軍使,卻又比一軍軍使地位要高得多。

有了高進之的出面,上萬名南朝俘虜也投降,接受了改編,這些南朝兵將都是漢人,為了掌控這支兵馬,趙俊生派了一些漢人軍官當任這支軍隊的將校。

南朝方面並未因為這次戰事損失慘重而惱羞成怒再次發動北伐,實際上劉義康的皇位並不算坐得很穩,他的侄兒劉駿在潁川被部將們很擁戴,統兵兩萬,實力強大,劉義康要防備侄兒們奪他的皇位,這次北伐兵力損失頗大,錢糧耗費無數,他短時間之內已無力北伐。

趙俊生雖然把南朝方面打退了,但他的危機並未完全解除,也因為這次打退南朝北伐大軍使得他獲得了青州、齊州、濟州和徐州等地,使得他控制的地盤大大增加,也無形之中增加了他的勢力,這讓周邊的尉眷、步六孤麗都對他忌憚萬分。

尉眷和步六孤麗在邊境上都加強了守備,防止趙俊生突然派兵突襲他們。

但實際上此時趙俊生並沒有心思理會他們,控制的地盤增加了許多,他需要處理的事情也多,給新控制的地盤派遣官員,如何保證這個官員到任之後頒佈施行幽州新政,如何讓這些官員不會在到任之後被當地的士族豪紳腐化拉攏。

趙俊生召集官員們議事時專門重點提到了此事,被派出去的官員但凡不按照幽州的政令實施而自行其是的,以及被當地士族豪紳拉攏腐化的,一律革職查辦,從重處置,絕不輕繞,被革職的官員,日後永不錄用。

“接著說第二件事情,就是農田水利之事,此事是重中之重,農田水利之事無大小,事關百姓生存、官府賦稅!所以本王的要求是以王府的名義給各州行文,要求各州刺史、各郡太守、縣令親自下鄉督促、檢查!”

“先說農田之事,糧食作物的栽種要講究精耕細作,這在這幾年我們幽州部分地區做過試驗,進行精耕細作的農田的產量的確要比只播種之後不管不問的農田高得多!”

“什麼是精耕細作?何時播種、每畝播種多少種子、作物間距多少、何時施肥、何時除草、驅蟲、何時澆水等等,這些都有講究,各地官員們要派專人給農人進行指導!”

“水利設施的修建包括疏通溝渠,建造閘門、水車等等,農田水利之事,官員們都要清楚,日後官員們要進行專門的學習,考試合格了才能上任!已經上任的,也要進行學習!”

趙俊生說了這麼一通,喝了一口水又繼續說:“再說防洪防旱之事,南方多河流,水網密集,每到夏季容易發大水造成洪澇災害;而北方多乾旱,每到夏秋之際就容易發生旱災,那旱災最容易造成糧食減產,也容易引發蝗災,給糧食作物帶來滅頂之災!”

“如何防止洪澇災害?哪位給本王說說看?”

這相當於一個很簡單的考題,但卻不是所有做官的都知道,只做官不關心農田水利之事的官員還真不一定知道,而這種人在官場上並不少見。

一個官員站出來說:“大王,防洪必須要加固和增高堤壩,到了防汛期要派人在堤壩上日夜巡邏及時發現管湧並採取措施堵漏,再就是定期給河道清淤,給河道清淤一般選擇在冬季,每隔三五年要清理一次!堤壩的加固和增高也不是一道堤壩可以用幾十年的事情,需要每隔幾年就要增高和加固,畢竟都是泥土堆積築造,刮風下雨、日曬雨淋都會造成堤壩的水土流失,為了防止河道邊上的泥土大量流失,要在堤壩兩側植樹!樹木長到成材可砍伐之後再植幼苗,成材的木材賣掉的錢財又可以用於防洪!”

趙俊生問:“你是哪個縣的官員?”

那官員拱手躬身說:“臣是清河縣令張正卿!”

裴進對趙俊生說:“大王,張縣令在任幾年對防洪澇和旱災很有建樹,此前清河縣每年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災情,但張縣令上任之後就從未出現過。所以這次臣行文相州方面讓張縣令前來向大王說說他的防洪澇旱災的辦法!”

“張縣令,繼續說下去!”趙俊生鼓勵道。

張正卿繼續說:“內澇的發生一般是洪災過後水排不出去,或者下大雨雨水無法排出去,造成房屋、農田、道路積水,必須要疏通溝渠排幹積水,如果每年都有疏通溝渠,內澇是一般不會發生的,只會發生在很長時間不清理溝渠的地區!一旦發生了內澇大量積水卻排不出去怎麼辦?只能掘開緊鄰地勢較低的堤壩排幹積水!”

“旱災在北方地區貧發,在南方也不少見,很多地區好幾個月不下雨也是常事,多發在夏秋兩季,處理旱災最好的辦法就是興修水利設施,在河道邊修建水閘,在關鍵地點安放水車等工具、疏通溝渠等等,特別是在夏秋之季防汛期間,河水水位高,若是遇到有旱災爆發跡象可以開閘放河水,以河水灌溉農田!”

“大王,小臣以為,可以在旱災頻發地區,特別是缺水地區組織民夫建造大型水庫,水庫的地勢要較高,大壩要修建得結實耐用,它的作用就是蓄水,一旦遇到旱災,可以開閘放水灌溉,防止旱災發生!”

說到這裡,張正卿對趙俊生拱手說:“大王,每年因洪災、內澇和旱災而死的人不計其數,損失的財物也不計其數,小臣建議大王要重視此事!”

趙俊生說:“幽州、營州和安東州這些年經過治理,發生這幾種災害已經很少了,定州、冀州和瀛洲這兩年治理也頗見成效,餘下相州、濟州、齊州、青州和徐州接下來要花大力氣進行治理,以保障百姓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張正卿,鑑於你在治理河道、防洪澇旱災方面的卓越政績,本王任命你為河道大使,全權負責本王治下境內的河道治理和防洪澇旱災事宜,有權調動河道周邊駐軍不超過一千人,需要治理的河道、堤壩的所在縣級官員你皆有權指揮!”

張正卿立即躬身躬身答應:“小臣領命!”

趙俊生問道:“諸位還有其他事情要議嗎?”

寇謙之站出來拱手說:“大王,貧道日前推算,天機顯示大王建國的吉日將近,這建國之事不能不提上日程了!”

趙俊生問道:“李元德,王宮的工期完成得如何了?”

“回大王,第一期工程已全面王宮,目前第二期工程已經進行了兩個多月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