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洪荒:在天庭當太子太難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二章 妖族拖累了洪荒發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二章 妖族拖累了洪荒發展

十二都天神煞大陣——

一度被稱為是洪荒第一陣法,能夠以十二祖巫的力量催動盤古精血,匯天地煞氣,凝聚盤古真身。

據說盤古真身的力量等同於聖人全力出手時的一擊,召喚出來的混沌都天神雷甚至有著開天闢地的威能...雖然十二祖巫相繼隕落之時,都未展現出這樣可怕的力量,但洪荒生靈對此是深信不疑的。

此大陣還有一個特性,越是天地大劫之時,威力便越是強大,因為每當這個時候,都是天地煞氣最強橫的時候。

妖族若非同時擁有周天星斗大陣與混元河洛大陣,這兩座同級別的大陣,恐怕很難同十二祖巫相抗衡。

十二祖巫,每一尊都是堪稱是巔峰準聖。

擁有十二位巔峰準聖的勢力,整個洪荒也只此一家,巫族橫行洪荒大陸之時,連聖人都退避三舍,那個時候聖人門下的弟子們,在洪荒大陸行走時,也絕沒有現在這般倨傲之氣。

甚至他們輕易都不出山,畢竟巫族都是性情中人,縱然是最溫和的土之部落中的巫族,也最好輕易不要招惹。

忽然聽到太子殿下說起這些,伏羲依然是心有餘悸。

巫族同妖族雖然說最後是兩敗俱傷,但...知道內情的人都很清楚,其實妖族並非巫族的對手。

巫族除了這十二位巔峰準聖之外,另外還有頂尖的六位大巫:后羿、夸父、蚩尤、九鳳、相柳、刑天...這六位大巫,亦是準聖修為。

雖然只是初入準聖的水準...但他們妖族一共才多少準聖?

兩位妖皇:妖皇帝俊與東皇太一;兩位妖后:常羲與羲和...再然後便是自己與號稱妖師的鯤鵬...說道鯤鵬,伏羲心中還是頗為不忿的。此獠加入妖族本就是被兩位妖皇逼迫,其實對妖族一向都不歸心,在最後巫妖大戰之中,竟然做了二五仔...出工不出力就算了,見勢不妙半路逃跑也不提了...可是這貨竟然把妖皇帝俊的伴生靈寶河圖洛書趁機卷走,到現在都一點兒訊息沒有,根本不知道他藏在了什麼地方。

伏羲曾經拜託女媧娘娘算一算,但得到了河圖洛書的鯤鵬,顯然也是擁有了遮蔽天機之法,縱然是女媧娘娘以聖人之能,卻也不能尋到對方的行蹤。

聖人無所不能這種話,也不知究竟是從什麼地方傳出來的,最可怕的是人人都相信...

相對於團結一心,且高手眾多的巫族,伏羲倒也覺著妖族敗得不冤,最後倒也轟轟烈烈。

其實若非巫族之中土之祖巫后土娘娘感念天道,而身化六道輪迴...讓巫族平白損失了一位頂尖戰力,且破壞了十二都天神煞大陣的平衡,雖然有幾大巫代替后土祖巫的位置,勉強結成了大陣,但也是喪失了其原本的威能。

也正是如此,妖族才能夠同巫族拼一個同歸於盡,兩敗俱傷。

不然很有可能是他們妖族被巫族單方面屠戮的景象,其實前幾次巫妖之戰並沒有打下去,就是因為巫族太強的原因,導致天道在一定程度上偏袒妖族,一直等到后土身化六道輪迴,十大金烏死了九個,后羿與夸父先後隕落之後...巫妖決戰一觸即發,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這時候也沒有人來叫停了,天道也眼睜睜看著他們一個個的隕落。

最後惹得水之祖巫共工一怒,直接撞斷了不周山,險些天塌地陷,大家同歸於盡,都別活了。

還是諸位聖人以及大能們紛紛出手,先各自以法寶拖住天上的漏洞,然後自己的妹妹,女媧娘娘以乾坤鼎煉就五色神石才補天成功,並且取了玄龜的四條腿作為撐天之柱...這才為穩住局面。

妖族,已經是過去式了。

而自己現在正在率領人族,要給予本就元氣大傷的妖族“最後”一擊...當然,妖族不可能覆滅,但從現在開始要真正開始逐漸退出競爭洪荒霸主的大舞臺了。

老家夥們都看得清楚形式,便同當年的龍族永鎮四海一樣,在瘴氣瀰漫的北俱蘆洲之中生存...北俱蘆洲不適合人類生存,但卻對妖族沒有什麼影響,畢竟是也是一州之地,空著也是浪費...它們便在女媧娘娘的授意之下,主動退守北俱蘆洲,也算是為妖族留下血脈傳承。

小家夥們不信邪,非要跟人族掰掰腕子,似乎是在說...你們人族若不能正面擊敗我們妖族,憑什麼要將洪荒讓給你們?

人族與妖族之間的冤仇,等閒難以化解。

反正都是不同戴天的局面,這一仗遲是要打的,藏起來的老家夥們也心知肚明,壓是壓不住的...倒不如放他們出去,真正親身體悟一下洪荒的殘忍之處。

伏羲是能夠猜到這一點的,也算是昔日同僚無形中的默契吧,他們需要新生代的妖族來認清現實,而自己這是要帶領人族經受住這次考驗,真正立足於洪荒之上。

這一次,人族不需要依靠大能們的庇護,要用自己的雙手來成就人族的未來....

呵,話是如此。

但怎麼可能?

自己算是一個純正的人族麼?

或許這具身體是,這具身體之中蘊藏著的靈魂呢?

雖然同眼前這位天庭的太子殿下共同創造出了“人族武道”這種在洪荒之中從未有過先例的修行之法,確確實實幫助人族崛起邁出了巨大的一步...

但伏羲自己心中很清楚,對於人族的歸屬感,似乎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強烈。

在很多時候,他甚至覺著聖道太子在人族扮演“揚”的時候,比自己更像是一個人,或者說根本就是一個人,當他自稱為人的時候毫無違和感,彷彿本就如此。

這一次上天來,與其說是來見玉帝尋求防護魔道之法,倒不如說他是以此為藉口,想要來看看聖道太子究竟在天庭做什麼,為何在這種人族需要戰力的時候,反而在不見蹤影。

人族與妖族大戰也持續了五六年的時間了,不論是人族要是妖族之中,皆有耀眼之星綻放光芒,伴隨著這些星光的升起與隕落...人族之中對始終沒有露過面的“揚”,其實也頗有微詞。

起初伏羲等人還用“揚”在閉關研究“武道”的藉口應付眾人...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難免會有一些謠言散佈出來。

因為始終查不到謠言的源頭,伏羲懷疑很有可能是有別有用心之人從中挑撥。

人族之中很可能混入了西方教的修行者,這事兒...自己的妹妹女媧娘娘是透過一些小手段,給到了自己警示的。

從妹妹那裡得知,當年自己轉世降生時之時,西方教的準提聖人就想要潛入人族,但被她及時發現,並且好言勸退。

但她認為準提聖人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性子,不可能就那麼輕而易舉放棄,很有可能留有後手...

女媧娘娘在回去之後也掐算過一陣兒,西方教的弟子就那麼大小貓兩三只,可偏偏自己以聖人能耐算不出來他們的行蹤來,那麼只有一個解釋...聖人在替他們遮掩天機。

準提心裡有鬼。

這是女媧娘娘看似很草率之下而便得出的結論。

妹妹女媧看不上準提,這事兒伏羲心知肚明,但在這種事情上...還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畢竟這位聖人的品行,實在是難以令人信服啊。

短短幾個呼吸的時間,伏羲的內心千迴百轉。

而勾起自己這些回憶的,竟只是聖道太子的一句話,伏羲看著聖道太子說道:“說到周天星斗大陣,此陣雖然是以天上的三百六十五顆主星與一萬四千八百輔星為基礎,並且各有三百六十五杆大周天星辰幡與一萬四千八百杆小周天星辰幡與之對應為結陣法器,但其實此陣的真正核心乃是東皇太一手中的混沌鍾,若無此至寶,這周天星辰大陣威能至少削減一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聽聞此陣本就是東皇太一從混沌鍾內參詳鴻蒙星辰運轉規律中悟得,這也並不意外。”張揚想了想,對著伏羲問道:“前輩當年也是主持此陣的陣主之一,可知道這陣法中的混沌鐘有什麼代替之物?”

“除了混沌鍾之外,目前為止再無第二件兒至寶能夠同時調動如此龐大的周天星辰之力。”

“啊...這還真是可惜了。”張揚看起來有些失望:“畢竟是天庭的護界大陣,雖然父皇在一定程度上對周天星斗大陣進行了還原,但始終不能讓他滿意...這混沌鍾在東皇太一隕落之後,便不知所蹤...父皇也曾經數次進入混沌之中尋找此物,可惜始終一無所獲。”

“畢竟是三大先天至寶之一,想要得到混沌鍾的大能,恐怕不在少數。”伏羲看著唏噓感嘆的太子殿下笑了笑:“洪荒四大兇陣,除了掌握在通天聖人手中的誅仙劍陣,其餘三座大陣恐怕都成絕響了。”

“此話從何說起?”張揚愣了愣,好奇問道:“如果說十二都天神煞大陣需要十二位祖巫聯手才能施展;周天星斗大陣,因為尋不到混沌鍾而有所缺失...可混元河洛大陣,緣何也不能施展了?”

“當年妖族戰敗,混元河洛大陣的核心,河圖與洛書被鯤鵬偷走,這也直接導致了妖皇帝俊的隕落...得到了河圖洛書的鯤鵬,在洪荒之中銷聲匿跡,不知所蹤。”

“聽聞鎮元子大仙一直在尋找鯤鵬的行蹤。”

伏羲聽到這話,頓了頓:“也是他自作自受。”

“聽聞河圖洛書內涵無上奧妙,由善推演天道玄機,得知可從中領悟天道數術...而以此為核心的混元河洛大陣,便是妖皇帝俊從河圖洛書之中領悟得後天之術所創,與周天星斗大陣同為天界守護大陣之一...同汲取日月星辰之力周天星斗大陣不同,混元河洛大陣乃是仿照了洪荒大而成,內涵洪荒上古山川、河流等的佈局而設,森羅萬象。”

“看來太子殿下所知不少啊。”

伏羲是聽明白了,這位太子殿下說對周天星斗大陣以及混元河洛大陣感興趣,並非是口頭說說而已,也絕不是單純的想要瞭解一下,而是真的在打它們的注意,想要據為己有。

既然聖道太子感興趣,伏羲也不吝嗇,一邊走一邊解釋道:“相對於更加注重威力的周天星斗大陣,混元河洛大陣本身的殺傷力其實是要比周天星斗大陣弱一些的。此陣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困敵,太子殿下剛才說的沒錯,混元河洛大陣自成一界,確實是在演化上古的洪荒世界的變化。”

“可此陣更絕妙的地方是在於其身處其中不知時間流逝,能看到雪山變成海洋,滄海變成桑田,河圖之上的幻象,一生千萬,一剎那的生滅消長,好似過了億萬年之久,也似過了無量量劫數,若是心智不堅定者,便會在其中迷失了自我,甚至會被大陣同化,成為大陣中的一部分...這也是混元二字的由來。”

說到這裡,伏羲稍稍頓了頓。

前面就是凌霄寶殿了,單從外面來看,依舊是金碧輝煌的,並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踏步進入大殿之中,才發覺了奇怪之處...支撐大殿的柱子變了,而且上面還盤著一條之前並沒有的三首蛟龍,血脈有點兒特殊,明明有著化龍之資,卻始終沒有踏出那一步。

蛟...是不被龍族認可的,但是被妖族認可。

但有些蛟,既不承認自己是妖族,同時也要跟龍族對著幹。

隨著時間推移,龍族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其實血脈上的優勢已經不那麼明顯了,甚至一些修為高深的蛟龍,實力還要在四海龍王之上。

伏羲也只是稍稍多看了這三首蛟一眼,便不在關注。

讓他感到意外的是,伏在案桌之上,埋頭奮筆疾書的知生氏...哦,現在應當稱呼對方星君了。

太白金星,天庭正三品星君,是實打實的實權神職,只是當年的妖族掌管天庭的時候,神職非常散亂...上一任太白金星更多是為了藉助金府星的星辰之力修行,至於應當履行的職責,伏羲覺著整個妖族都是一言難盡...風氣如此,也怨不得對方。

再看看正前方一副賢君模樣的昊天大帝,伏羲心說:妖族掌天...怕是拖累了整個洪荒的進步發展。

(二合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