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玄幻三國:開局桃園四結義最新章節列表 > 044,忽悠蔡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44,忽悠蔡邕

只不過,這南陽之風雖然有些貴,但是服務態度的確好,讓人有如沐春風和賓至如歸的感覺。

陳元在此地住下,準備明日就去太學拜訪一下。

現如今陳元也是有官身的,劉備在做了騎都尉之後,也給陳元申請了官職,封為長史,也是一個六百石的官了。

雖然官職不高,但好歹也是有身份的人。

第二日,陳元在田衝和許橫的陪同下,直接來到了太學門前。

陳元是有盧植的手書的,這手書是用來敲門的,不然的話,陳元怕自己進不去太學的門。

盧植的名頭還是很管用的,陳元拿出了盧植手書之後順利的進入了太學並見到了太學的祭酒。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太學設定五經博士,選取名望高隆,博學多才者任之。

而祭酒便是眾位博士之首,說明白點就是太學校長。

這位祭酒不是別人,正是赫赫有名的蔡邕。

只不過按照原本的歷史,此時的蔡邕應該在江南避難才是,而且在江南避難的時候還收了一個徒弟,那就是顧雍。

等到董卓掌權的時候,才會強行徵辟蔡邕回洛陽做官。

這顯然是比歷史提前了好多年啊。

不過這段歷史陳元並不是太清楚,因此當知道眼前的儒雅老頭是蔡邕的時候,他腦袋裡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蔡文姬在哪裡?

妥妥一個老色批。

蔡文姬,三國才女,命運坎坷,先嫁給了衛仲道,奈何這是一個病秧子,根本沒有圓房,這傢伙就掛了,後來蔡文姬就寡居在家中。

等到後來董卓亂政,蔡文姬就被南匈奴給搶走了,一直待了好多年,直到曹操把她救回來。

曹操之所以會救她,不僅僅是因為她的名氣,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曹操曾經跟蔡邕學習過,嚴格來說,蔡文姬是他的師妹。

被曹操救回來之後,嫁給了董祀。

陳元對於蔡文姬是抱著一種同情和悲憫的態度的,如此才女不應遭受這麼多的苦難。

根據記載,蔡文姬不僅精通音律,而且博聞強識,記憶力十分強悍,憑藉記憶書寫出了四百卷的古籍。

這樣的女子,我陳元救定了。

而且蔡邕這個儒雅的老頭也不應該再待在洛陽了,跟我去荊州吧,那裡才是你的淨土。

此時陳元突然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與其一個個的去忽悠那些太學生,還不如直接忽悠這個儒雅的老頭,只要這老頭願意跟自己去荊州,肯定能帶走一大批學生啊。

所以,陳元頓時來了心思。

跟蔡邕見禮之後,把盧植手書奉上。

蔡邕看了盧植的手書,微微一嘆:“子幹文武兼備,帥兵征伐,為國除逆,不愧所學啊。”

感嘆了一句之後,蔡邕溫和的眼神看向陳元:“你所來之目的,子幹在心中已經悉數寫明,我自然是不會阻攔,只不過你能帶走多少,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陳元這個時候的心思已經不僅僅是那些太學生了,他突然意識到,如果能把這些博士拐走幾個,那可就賺大了。

因此,陳元對著蔡邕躬身一禮表示感謝之後,並沒有急著去找那些太學生。

而是與蔡邕交流起來。

一是要瞭解如今太學的狀況,二也是在思考如何忽悠這個老頭。

經過與蔡邕的一番交流,陳元才發現,自己有些東西想差了。、

此時的太學經過兩次黨錮之禍,已經遠遠不及鼎盛時期,人數只有一兩千人了,與鼎盛時期的兩三萬人相去甚遠。

而且質量上跟之前有了很大的差距,按照蔡邕自己的觀察,百里之才倒還是有一些,至於說千里之才已然鳳毛麟角。

更不要說九卿和三公之才了,一個也無。

當然,這只是蔡邕自己的一家之言,到底如何,陳元一會還要自己去觀察一下。

現在嗎,自然不著急,在一番交談之中,陳元已經想到了如何忽悠蔡邕了。

這個時候,自然不能說什麼天下大亂在即,洛陽就要成為是非之地,您老人家快跟我去荊州避亂去吧。

這樣說,那就是妥妥的找死啊。

對付蔡邕這樣的學者,最吸引他的並不是什麼官職,而是古籍音律和書法。

陳元決定裝一下逼,忽悠這老頭跟自己去荊州。

也不說讓他長居荊州,就說讓他跟自己去荊州待一段時間,只要熬到董卓亂政那就行了。

也沒幾年了。

陳元準備用書法和音律來忽悠蔡邕了。

說真的,陳元對於音律和書法還真懂一點。

要說東漢時期的書法,絕對繞不開蔡邕,他的飛白體名聞天下,妙有絕倫,動合神功。

飛白體乃是隸書的一種。

隸書在漢代是一個巔峰,後來在唐代和清代各有發展。

陳元直接祭出了有開元第一隸書之稱的大智禪師碑。

當然,寫法是這個寫法,內容就不是了。

陳元選定了大智禪師碑,就對蔡邕說道:“聽聞蔡師書法高妙,元不自量力,現有一篇文章請蔡師指點一二,也好全了小子一番心思。”

蔡邕聽到陳元要向自己請教書法,頓時高興起來。

“子初有何妙文,儘管寫來。”

有一說一,蔡邕此人真是一個不錯的老頭,不僅學問高深,而且待人溫和,還喜歡提攜後進,真是寬厚長者也。

蔡邕這裡邊有筆墨紙硯,自然不用去他處去取。

陳元持筆在手,稍作沉思,一篇雄文便出現在了筆下。

阿房宮賦。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裡,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這一篇語言精練工整,富麗而不浮華,氣勢雄健,風格豪放氣勢雄渾的阿房宮賦,直接把蔡邕給震驚了。

此文不下於兩漢名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