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清皇家棄婦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八章 嫡庶之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零八章 嫡庶之爭

都生了孩子了,大伯自然是不會瞞著父母的了,只不過,那時候嫡妻剛產下長女,身體還不是很好,大伯便也沒說什麼。

而那時候老太太夫妻二人的意見是等大伯母坐完月子,府裡擺過滿月酒再把這事給攤開來說。

後續的發展,就不知道說是大伯母運氣好,還是大伯運氣不好了。

大伯母的阿瑪還有堂兄,全在戰場上立了軍功。

其實對於大伯外面的通房產下二子的事情,大伯母的孃家那是知道的。

沒辦法,人家二房人六個兒子,就大伯母這個女兒,自然是看護得緊的,再加上,伯爵府上下的一些奴才們也知道,只是瞞著大伯母那邊的人,可是總會有些風聲會傳到府外去的。

到了府外,人家巴爾達氏家的自然會聽到了,一打聽,什麼便明白了。

不過,人家阿瑪也知道,夫妻倆的生活,當岳父的倘若多過干涉,反而會壞了二人的感情。

因此,特地讓自家媳婦上門給女兒做滿月的時候,和老太太他們做了一筆交易。

倘若大伯母再連生兩女,也沒兒子的話,那便讓那兩個通房的兒子進門,而且為了補償人家,還會挑一個人記在大伯母的名下,充作嫡子。

而他們給的補償便是,替大伯搭一條仕途的通天之路。

滿人崇武,伯爵府之所以能成為異姓爵爺,也是老一輩的戰功,因此,對於這個條件,老太太夫婦二人,包括大伯在內的,自然是答應了下來。

接下去就是大伯母的肚皮爭氣了,後面接連三個全是嫡子,雖然夭折了一個,不過,還有兩個存活了下來。

再加上大伯在仕途的順風順水,雖然每個月還是給宅子那邊讓人送米送銀子,不過,再沒提出要把兩個庶出的長子和次子接回來。

那兩個通房其實也不是笨的,知道嫡妻這邊生下了嫡子,便知道二人是沒希望了,那麼便在一次大伯去的時候,便哭著懇求,希望大伯能讓兩個兒子好好學本事。

大伯雖然不把兩人接回去,不過,對兩個通房還有兩個兒子畢竟還是心懷愧疚的,和兩個通房,那時候也是有真感情的,再加上倘若兒子有出息,老子面上也有光彩,因此,便給兩個兒子請了師傅。

大伯自己崇武,自然也是希望兒子能尚武的。

相比較大伯母對兒子的溺愛,那兩個通房對兒子則是相對的嚴厲加苛刻了。

她們知道,倘若兒子們想要有好的將來,有出息,只能靠自己,因此,那兩個庶子雖然在學業上是比不得大伯母的兩個兒子,可是論起別的,武藝和行軍打仗,那簡直是一個天,一個地。

後來,大伯去了邊關,便想了辦法,把兩個庶子也拉了過去。

不過,大伯也是好面子的人,不好意思說這是在外面的兒子,只能讓二人從最低做起,相比較寧遠那時候的起步,他們二人一開始在兵營裡的生活更好的磨練了二人的意志。

那二人十二歲便在兵營,一直到二十,整整八年時間,雖然不像寧遠那些升得那麼快,不過,進步也是驚人的。

年輕,家中無妻,人品也不錯,因此,兩兄弟很快被一些家中有庶女的長官們注意到了。

嫡女那是要用來聯姻,許配高官門弟的,而且進宮選秀留牌子的機會也很大,雖然庶女也要進宮選秀,不過,基本都會在第一關被刷下來,因此,那些長官們倒是不介意用一個庶女來賭一把的。

萬一這二人之中,有一個是可造之材呢?

贏了,自然以後可以幫襯兒子,倘若輸了,也就是一幅嫁妝,一個庶女擺了。

雖然兄弟二人的親孃只是通房出身,不過,那兩人以前也是在老太太跟前侍候的,那也是有聰明和遠見的人,要不然,也不會二人小的時候就不斷鞭策二人,使二人有如此的成績了。

所以,老話說的,寧娶大家婢,不娶小戶女這個說法還是很正確的。

這也說明人的的見識,眼力勁和聰慧了,二人在徵詢過母親的意見之後,便把這事兒給拋給了大伯。

那時候大伯剛接到嫡媳誕下嫡長孫的訊息,在聽到庶子二人的婚姻之事,更加感到,對二子的愧疚了。

畢竟二子可比嫡子要年長,再加上嫡媳那可是進門兩年後才產下嫡孫的,因此,便給二子物色起來。

雖然兵營裡全是男人,不過,男人八卦起來,可不比女人遜色,因此,雖然大伯和這二人還是遮遮掩掩,不過沒半年時間,那些將領們哪怕一些不知情的,也大概猜得出二子的身份了。

這種事情,在男人看來,根本無傷大雅,誰不曾年輕過,誰不曾有過那種年少無知的時候?

這種風流韻事根本在那些人看來是無傷大雅的事兒,倘若二子品行敗壞,那倒還可以成為攻擊大伯有武器,可是,二人都挺優秀的,沒哪個沒眼色的會和二人做對,正所謂,寧欺白髮翁,莫欺少年窮。

雖然當兵的哪怕在學識方面不如那些文人,不過,也真不會是那種愣頭青。

更何況二子確實出色優秀,現在有個將軍做阿瑪,二子的媳婦人選便很快訂了下來。

雖然二人的妻子也還全是庶女,不過,門弟比之前的高了許多,不再是五六品長官的女兒了,而是三員長官的庶女了。

本來還有更好的,大伯的一個處得比較不錯的總兵,倒也想把庶女許配給老大的,只不過,大伯生怕,庶長子媳的孃家門弟太高,反而會落了嫡媳的顏面,因此,在挑親家的時候,也是有所顧忌的。

雖然現在自己不用靠媳婦的孃家了,不過,這幾十年來,自己在仕途上之所以能一帆風順,確實也承了媳婦外家的情,畢竟要顧忌到妻子。

雖然大伯考慮得也算多了,二子成親後,也沒讓二子住到伯爵府裡,雖然把二子的名字添在了族譜之上,也只是在外置了更大的宅子,好方便她們居住。

大伯是打算,再等二子建點功業,這點,那時候的老伯爵和老太太也是允了的。

而大伯母原本是沒打算把二子等六人接進府的,只不過,聽了自己嫡長媳的勸,想想也是有道理的。

在外面,反而不受她控制,而且理虧的是這邊,反正不就是通房和庶子嘛,最多接進府來,給兩個妾氏的名份。

而且有那婆媳四人拿捏在手裡,也不怕那兩庶子反了天,到時候,人家生下兒子,再把庶孫抱來養著,那就更加穩妥了。

應該說,那嫡媳的辦法倘若是在一般人哪兒絕對是可行的,這才是大家風範,可是,她卻不想想,那兩個通房,只憑著大伯每個月拿來的米糧和少許的銀子,便能把那宅子上下的僕人拿捏在手上。

又培養得兒子如此出息的,哪裡是會簡單的人!

而那兩個兒子,那是在戰場上經過戰火的洗禮的,人家的手上的人命雖然比不得大伯,可也不少,全是親手殺的,心志那叫一個堅定和心冷如鐵,可不像大伯母那種,是用迂迴的辦法殺人的,這二人哪是這麼容易拿捏得住的?

用一般家族庶子的眼光去看那二子,絕對是錯誤的!!

至於人家的媳婦那就更加不用說了,哪怕人家是庶女,人家也是將門出來的,雖然心思比不得人家嫡媳纖細,不過,這種直腸子,二傻子,在有的時候宅鬥的情況下,更加佔便宜。

雖然言語上吃虧了,不過,在肉體上,那嫡媳是絕對絕對比不得人家庶女的,因此,可以說,幾個女人一臺戲,雖然二房搬了出去,不過,伯爵府依然熱鬧就是了。

而最最打臉的一次,可以說大房之中,嫡庶之間矛盾最深的一次便是,有一次寧誠(即大伯母嫡子)因為喝醉了酒強行上了寧善(庶子中的老二)媳婦的陪嫁丫頭,鶯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寧善的媳婦惠妍自然打上門了,雖然自己是沒打算把陪嫁丫頭給寧善做通房,可憑什麼便宜了你啊,你以為你是什麼東西,因此拿著棍子打上了門去。

雖然公公是有說過,以後的爵位是要給人家的嫡子的,不過,某些事情多了,自己就不信了,公公還會護著那個不孝之人。

雖然這事和寧良(庶子中的老二)的媳婦家沒關係,不過,咱們妯娌二人可得統一戰線,她們二人可是清楚,在這伯爵府裡,倘若二人翻了臉,那就會被人鑽空子,所以,啥事,全部是二人一起上,正所謂,人多力量大。

論宅鬥和鬥心眼,那二人自然鬥不過大伯母婆媳了,不過,論體力和打架這方面的。

哪怕是寧誠,那也是拍馬比不得人家兩妯娌的,人家雖然不像自家男人一樣是從戰場上下來的,可那也經常在自家後院玩著模擬戰爭的。

雖然寧誠是男子,雖然有小廝們護著,不過,寧誠的臉上還是掛了彩。

而大伯母婆媳的意思便是,人家用一個鶯兒來下套,成心想壞了寧誠的名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