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清皇家棄婦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六章 利益更大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六章 利益更大化

而最頭疼的自然是寧誠了,一方面是自己的媳婦,一方面是自己的親孃,其實以寧誠的角度來看,倘若自家阿瑪倒了,對他來說鐵定沒好處。

雖然額娘老說,生怕阿瑪把爵位給了寧善兄弟,可這些日子在額娘的縱容下,那些奴才給三房的難堪,其實他也是看不過去的,只不過,由於是自己的額娘,因此,他才不說。

而正如他媳婦說的,倘若真惹惱了阿瑪,萬一阿瑪真有換了自己的心怎麼辦?

在伯爵府立足生存的根本就是討阿瑪歡心,看看寧善兩兄弟,知道阿瑪看中寧遠,什麼時候給寧遠難堪過?

更何況,萬一真有這麼一天,倘若阿瑪真要換人選,倘若三房站在自己這邊,阿瑪不管怎麼說也得掂量掂量,因此,把三房逼到自家的對立面,是最最不明智的。

原本寧誠就覺得額娘做得不地道,再加上現在媳婦這麼一分析,便感覺,倘若有自家媳婦去修補和小烏拉那拉氏的關係,說不定,兄弟之間的感情可以挽回。

反正怎麼看,三房也是寧遠當家了。

更何況,自己和寧遠可全是嫡子,怎麼著同共話題也有不是?

以後人家去了邊關,讓寧遠幫自己盯著父親在邊關的舉動,那是多方便啊!!

自己呢,則讓妻子幫忙照顧小烏拉那拉氏,教導侄子成材,這完全可以合作共贏!!

由於有了寧誠父子的大力支持,整個交接可以說是十分的順利,雖然大伯母是百般的不情願,不過,寧誠家的,也不是吃素的就是了。

人家站穩了腳跟之後,立馬免掉了給三房難堪的那些奴才。

雖然也是藉機換掉,方便安插她的親信,不過,整個三房還是很領她的情的。

寧誠家的,原先就一直管著大廚房,雖然現在一下子管起整個伯爵府來有些焦頭爛額,不過,大伯和寧誠也知道自家媳婦和自家額娘的性子,因此,或多或少的都讓自己的親信去給她撐了場子。

原本效忠於大伯母的人比較不多,人家“退隱江湖”畢竟多年了,手裡的嫡系心腹比較不多,更多的是後來分了家靠上來的。

因此,沒兩個月時間,寧誠家的便把管家權給收回到了自己手中。

而大伯為了防止玉華再次回府搗亂,也給門房下了口令,而且是當著很多人包括大伯母下的命令。

玉華一年只准回家一次,除了過年回來,別的,不管是送來的信,還是孝順給她額娘的東西,第一時間送到他的書房去。

伯爵府哪個不是有眼力勁的人,都知道,這個所謂的嫡女,在伯爵眼裡,或者還不如,別的那些庶女了,畢竟,庶女們要送些東西給姨娘,可不用經過伯爵的手,只要知會當家的一聲便好。

因此,那些奴才們對後來玉華打發過來的人,也是冷冷淡淡淡的,次數多了,玉華也不再叫人過來了。

而寧華新開的茶院,生意倒算是上了軌道,不過,沒有原先的茶院生意好就是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寧華倒是挺能看得開的,畢竟面積小了,人手也少了,客源更加不用說,雖然賺得少,可總比拿來放租強吧。

不過那些銀子,在瓜爾佳氏和四福晉眼裡,倒真沒誰看得上罷了,人家反正就是湊湊熱鬧。

而現在京城的熱鬧就是去年簡王府和九阿哥派出去的船隊,居然回來了兩艘船。

那時候人家在廣州哪兒用金子換成了銀子,然後又在江南用大部分銀子換成了銅錢,另外則是買了瓷器茶葉,綢緞等鬼子國還有琉球國等人最喜歡的商品出了海。

那時候的傳聞是去了十艘船,可是按照回程的時間算,那應該在過年之前的一個多月會到達。

而人家並沒有到,倒是一些同期的人全部回來了,然後據人家說,人家的船隊碰上了風浪,因此全部沉沒了,當然了,人家不是無的放矢的,人家可是幫忙救上了七八個船員的。

而簡王府和九阿哥府的人經過鑑定,這幾個船員還真是當初上船的那些人,然後風聲就這麼傳回來了。

而現在得知的結果就是,雖然有八艘船給沉沒了,不過,還有兩艘是回來了的,這下子,那時候有投錢進去的人激動了。

畢竟能還回來十分之二也好啊,怎麼著也是自己的錢不是?

這下子,去簡親王府和九阿哥府排隊見人家當家人的隊伍又開始排起了長龍,簡親王和九阿哥也在宮裡被人堵了起來。

而關於怎麼討要銀子的問題,七阿哥也和寧華商量了起來。

七阿哥的意思是寧華上門討要,畢竟那船回來,肯定會有賺的,怎麼著五百兩金子拿回個二百倆是必須的吧?

這還沒算上七阿哥的私房銀子呢。

而寧華是覺得,自己現在表面上可是和瓜爾佳氏不和的,自己上門要,人家為了所謂的不和,也不會給銀子,更何況,自己和她的交情沒這麼深就是了。

給銀子這種事,人家也得排排交情,或者看看男人們在朝堂上的排隊的。

不過,七阿哥這麼說了,寧華那是肯定要遞貼子過去,人家見不見自己是一回事,自己遞不遞是另一回事,萬一人家忘記自家的錢了,那可是虧大了。

自己可以不把七阿哥的私房拿回來,不過,那五百金的,可必須得拿回來!!!

寧華遞了貼子沒幾天,寧華便接到了那木都魯氏的信,約自己去茶院碰頭。

那木都魯氏是瓜爾佳氏的表妹,在寧華幫忙求子之下,已經生了兩個女兒了,人家打算再接再厲,再追生一個兒子,因此,她可以說是那老和尚最最虔誠的信徒了,基本每個月都報道的說。

寧華一接到那木都魯氏便知道有戲了,畢竟現在瓜爾佳氏也不方便出來,二人是表姐妹,說不定就是來傳話的,因此,第二天,寧華便稍作打扮,便去了茶院。

寧華在茶院有個單獨的院子,倒不是她一人共享,還方便四福晉姐妹還有瓜爾佳氏的,因此,寧華便在哪兒見到了那木都魯氏。

而那木都魯氏的來意,果然如寧華想的,人家是來和她說銀子的事情,不過,倒是比寧華想是要高,倘若是拿銀子,可以拿回一半,據說,其實賺的還挺豐厚的,可惜只回來了兩艘船,要不然,估計整個京城參與此次活動的人都會笑得很開懷的。

而拿回這錢有兩種方式,一種時間要長些,拿銀子,三到半年後來拿,還有一種,用貨物來抵。

這次回來的基本全是一些南洋還有東洋的貨,因此,倘若你們有這個需求,也可以拿貨,畢竟,每家每戶怎麼著也會有鋪子就是了,倘若有需要,可以拿回去自用,倘若沒有,那麼賣了也成。

“都有些啥貨啊?”寧華有些好奇,畢竟,有些貨物值錢,那也得拿去江南才值錢的,某些貨物是有地區性的,在京城只能賣一百兩銀子,到了江南,你開價五百兩也會有人要。

理論上,還是要錢划算,這個風險不是很大,畢竟貨物萬一壓在手裡呢,可倘若你會買賣,或者能直接賺回五百金也不一定。

因此,寧華是覺得,還是先問清楚貨物再說。

而聽了那木都魯氏的答覆,寧華是覺得,那些貨物自己不怎麼喜歡,雖然看了那木都魯氏手裡的樣品,不過,人家也只勝在稍微新奇些,談到精緻這方面,人家真不如咱大清的手藝人精緻。

也是,在現代,有些代代相傳的手工藝,咱也比國外強呢,更何況怎麼著現在很多工藝還沒失傳,雖然人家的也不差,不過,比起本土的,人家也只能打一個新鮮,外來的噱頭擺了。

“這樣吧,我回去和我家爺商量一下,我倒是比較傾向拿銀子,哪怕時間長些,你姐的人品我也信得過,她肯定不會委屈我就是了。”寧華想了想,和那木都魯氏說道。

那木都魯氏笑了笑,又和寧華閒聊了幾句,然後道,“這些日子,你可得把你們爺看緊了。”

看緊?為毛啊?

那木都魯氏看著寧華疑惑的目光,便道,“你大概是不知道這次去的船有多大,那是仿照以前前明的寶船製作的,雖然隊伍沒這麼龐大,不過,能裝載的東西也很多,這次兩船上都有一些東洋和南洋美人,據說九阿哥的戲院子裡,已經推出了,第一批只有二十位,不過,據說這些人本來就是自小被灌輸怎麼侍候人的,所以……”

所以怕七阿哥貪新鮮也去玩?

“謝謝你的提醒了,倘若不是你提點我,我還不知道,我回去之後會做好防範的。”寧華笑了笑感謝那木都魯氏。

雖然面子上是感謝的,不過,寧華也知道,按照九阿哥的性子,那些人不管是來賣還是送,他都會給那些值得給值得送的人,趁機幫著八阿哥拉籠人心。

至於七阿哥,怎麼排也排不上這個隊就是了,因此完全可以把心放肚子裡。

不過,聽了人家的方法,寧華倒是有個法子,可以讓簡親王府家的那批貨,利潤更大化,這樣,自己分到的也多,倘若人家給點面子,說不定,自己還可以拿點提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