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清皇家棄婦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七章 帝陵的機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零七章 帝陵的機關

“什麼鎖?”四福晉有些不明白。

寧華見她不明白便解釋道,“就是王氏鎖匠的那些鎖,現在京城和揚州哪兒都有,都據說是王氏的後人,只不過,我都看過,沒我祖母哪兒那些鎖的精緻,嫂子,你是不知道,我祖母哪兒的,可好玩了,你等下,我讓白朮給你去拿來瞧瞧。”

“行了行了,我見過,我家也有好些,你喜歡這個,早說啊,你的這些年生辰禮物,我就送這個了,多實惠。”四福晉捂嘴笑道。

不就是幾把鎖嘛,看寧華這樣子,好似是多了不起的寶貝似的。

“呵呵,嫂子,我先拿來給你看看,白朮,去端盆水來,那把那盒子給我取來。”寧華見四福晉的樣子,便知道,人家那是真沒見過那真正的鎖的。

不過,這也是正常的。

雖然現在王氏鎖匠也是極為出名的,不過,人家現在是以做工精緻,花式繁多豔麗花哨出名。

哪怕是揚州的,也是以品種齊全,走的是華麗路線。

可寧華卻是知道的,人家真正的王氏鎖匠最出名的,是奇,巧,還有便是暗裡藏的機關。

倘若那時候不是聽著祖母身邊哼哈二嬤說起來,寧華根本不知道,也根本不知道,原來王氏鎖匠有這麼出名。

王氏最早出名的是機關,人家一開始是姓韓的,在唐朝的時候,據說就是人家帝陵的機關設計師。

當然了,成為帝陵機關設計師的下場,是個人都知道,一個人死是帝王寬厚,殘暴些的,全家也死,省得自己帝陵裡的秘密被挖掘出去。

因此到了宋朝的某一年的時候,韓氏家族某個出色的人材,便帶著妻子兒女出逃了。

誰讓人家被選中進京的人選中的其中一個呢?

人家有嬌妻愛女,才不願意早死呢,更不願意害了兒女的性命。

因此,便從那時候的江南逃到了雲貴一帶,還改了王姓。

人家也要生活,再展現自己的製作機關本事,那絕對是會被族裡捉回去的,因此,人家便改制做鎖了。

經過幾百年,韓姓家族也早就忘記這個叛逃的人了,人家王姓的後代,則是一代代的努力鑽研著鎖技,還把家傳絕學,應用到了鎖上面。

“機關和鎖?這個也能應用?”四福晉覺得有些奇怪了,像自家男人的小書房,那也是藏了機關的,至於帝陵什麼的地兒,那更加是機關重重,只不過,這鎖和機關能混為一談,兩回事吧?

鎖只要有鑰匙,完全可以開啟的嘛,至於機關,好吧,硬要套上關係,好像還是有些關聯的。

“人家是專門搞這個的,上次哼哈二嬤給我展現的時候,可神奇了。”寧華興奮的說道。

這個時候白朮也把水還有那箱子帶出來了。

“嫂子,你看著。”寧華摞起了袖子,便把那鎖浸入了水中。

一開始的時候也沒什麼反應,不過,沒一會兒,聽到水裡輕微的“咔嚓”一聲,水盆子裡的水位驟然的下降,被鎖吸了一大部分進去。

“這鎖裡有孔,鎖沉到水裡,這水自然會進去了。”四福晉說道。

“好玩的在後面,嫂子,不要性急,哈。”寧華笑道,等那鎖吸得差不多了,寧華又拿了出來,然後把鎖眼對著四福晉說道,“嫂子,剛才你說,很正常,那咱們拿出鎖來了,你看,水沒出來吧。”

說著,還把鎖眼朝下,不停的甩著。

四福晉看了看,確實沒出來,而且那鎖上,一點水漬也沒有,哪怕是因為寧華在甩,不過,四福晉也知道,照理講,不可能鎖上一點水也沒有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便從寧華手裡接過那鎖,打算細細觀察。

那鎖一入手,便有些沉,真是為難寧華這讀書人,居然拿得起那把鎖了,自己拿著都略微有些沉。

“你是說這鎖裡就有機關,入水就能吸水,然後吸飽之後,就自動關閉?”四福晉沉吟了半晌問道。

“嫂子,這是我手動的,不是人家自動的,這個鎖,還是哼哈二嬤合力製成的呢,人家的手藝倘若是真正的王氏鎖匠面前,是這個。”寧華露了露小手指說道。

“是你幹的?”

“當然了,她們二人教我的,我祖母也就一樣是人家真正的鎖匠傳下來的,可當寶貝了,說是要當陪葬品的,那她這麼說,我身為晚輩自然不好奪她所好了,因此,她把哼哈二嬤今年做的幾個還拿得出手的,給我了幾個。”

寧華示意白朮把那些東西給拿下去然後又道,“祖母那時候雖然沒給我,不過,我倒是仔細研究過的,那箱子上面的箱,十有八九是那王鎖匠女婿的作品。”

據那時候哼哈二嬤和自己說,那王氏鎖匠傳到前朝的時候,大概是有三兒一女,長子是最有天賦的,可惜成了親沒多長時間便死了,人家媳婦的孃家也是有些親戚關係的,便把媳婦接回了家,然後那媳婦守完了三年的孝,便給別人當了填房。

這京城所謂的王氏鎖匠,其實正是這媳婦後來嫁人之後,和別的男人生下兒子的後代。

只不過,那男人的家族在前朝的時候是有頭有臉,可越是有頭有臉的,到了清朝的時候,越是只能裝孫子。

那男人的家族敗落後,族人也逃得七零八亂的。

而那媳婦為了保住兒子的命,便讓兒子姓了王姓。

應該說王氏鎖匠的名聲,在那時候遠在邊關的清朝也是有所耳聞的。

人家改頭換面之後,再加上那時候的戰亂,也沒人認出來。

等過了兩代當家人,自然別人以為人家是真正的王氏傳人了。

畢竟那時候王家的長子可謂是盡得王氏一脈的真傳的,那時候娶了媳婦,自然是想著和媳婦一輩子的,因此,白天便在鋪子裡幹活,到了晚上,便悉心的教導妻子了。

雖然那長子死得早,不過,人家媳婦可以說是把王家有絕學學了個五六那是絕對有的。

除了沒把核心技術學到手之外,外面的一些,絕對可以說是模仿得惟妙惟肖。

而在揚州的便是那王家小女兒女婿的外室所生子。

那時候王氏的二子三子全部不成材,倒是女兒女婿的,技術還尚可,因此,那時候,基本是由女兒女婿在當家的,那時候的當家人是想著,兩個兒子不成材,那便把希望寄託在孫子身上。

鋪子便由女兒女婿在把關,至於當家人則潛心的教導著三個孫子。

當家人的舉動,人家女婿自然是看在眼裡的,因此心裡也很不服,可是不服也沒辦法。

畢竟這種事兒,傳了出去,人家肯定是站在當家人那邊的。

清軍入關的時候,王氏一家便把家給也遷移到了揚州,好巧不巧,碰到了大屠殺,更好巧不巧的是,王氏一家包括那女婿在內的,全部的人全部被殺死了。

而應該說,那時候那女婿早有了外心,因為他媳婦一直盡心盡力打理著鋪子,只為女婿生了兩個女兒,後來便沒什麼心思再生了。

那時候人家是想著,男人一家也靠著自己家過活呢,難道還會休棄她不成?

而那男人雖然沒休棄她,不過,自然也不願意無後的,因此,便在外邊養了個外室,還生下了兒子。

而應該說,那個男人也是個有心計的,一直在偷看老丈人還有幾個舅子的活計。

再加上他自己以前在媳婦還有在老丈人哪兒學到的,再加上一些心得,全部做成了筆記,放在了外室哪兒。

相比較那長子媳婦的專長,他則是學得相對博,相對廣些,再加上他這麼多年來的鑽研,可以說是在人家長子媳婦之上的,可惜,他死得早,只是教了兒子一些皮毛,還有一本筆記便被清軍給殺死了。

不過,人家兒子只靠一些皮毛和那筆記,倒也是領袖了江南鎖界N多年。

而為了表示自己是正統的,那外室還讓兒子也姓了王姓。

不過,兩家人也知道,自己不是正統,因此,京城的也不來江南地界兒鬧事,江南這邊的,也不北上,以長河為界,互不干涉。

而哼哈二嬤之所以會知道,那還真是一份淵緣。

哼哈二嬤的師傅,曾經是那長子的表妹,可惜由於是姑表親,因此,那舅母是很不喜歡這個表妹的。

雖然那時候的當家人想要兩家聯姻,不過,由於妻子反對,便給長子娶了人。

而那表妹自然是心心念念地記著表兄的,而那時候當家人對這個外甥女也是感覺對不起的,畢竟那時候是答應早亡的姐姐要照顧她的。

畢竟你能指望姐夫的填房會怎麼善待她?

只不過,後來那長子過世之後,那外甥女便失去了蹤影,而若干年後,人家便成了哼哈二嬤的師傅。

那外甥女幼年的時候長期住在舅舅家,自然知道他們一家人的脾性的,因此,當京城所謂的王氏長子有後人傳出來的時候,她自然去相看了。

不過,那媳婦不認識外甥女,那外甥女哪會不認識那媳婦的,畢竟倘若不是這媳婦,她怎麼會無法嫁給表哥,表哥又怎麼會死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