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清皇家棄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文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一十五章 文鬥

既然是要事,自然是得屏退左右的了。

“十三叔怎麼有事過來了?”寧華被十三爺打量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倘若自己剛穿來,那還會幻想,穿越女的魅力果然TMD無敵啊,簡直素人見人愛啊,這不,把十三爺迷得目不轉睛了。

“呵呵,七嫂這些日子可好?”十三爺看了看寧華,又對比了下四嫂還有八嫂的,覺得,四哥說得話還是挺有道理的。

“唉,怎麼能好呢,強撐著哪。”寧華唉聲嘆氣的說道。

不知道是因為先主為主,還是十三爺感覺真是靈驗,十三總是感覺,七嫂說話有些言不由衷。

據說七嫂在知微臨出門的時候,哭得那叫一個稀里嘩啦,女兒都如此了,更何況是唯一的兒子失蹤。

要知道,兒子才是一個女人的立身之根本。

現在七嫂的氣色還是精神面貌都強過四嫂,這說明了,她應該知道弘晝的大致方向,甚至有可能知道弘晝他們的下落。

要不然,怎麼著,你也應該躺在炕上了不是?

要知道,平時她可是個挺軟弱的人!!

八嫂都病倒了,你怎麼活蹦亂跳的?

“七嫂,你覺得,倘若我派些人出去找弘晝他們,應該往哪個方向?或者說以哪個城市為中心找?”

“他們三人的目的地肯定是西北,不過,就是能不能到的一個問題。”寧華給了一個很肯定的答案。

其實是人都知道,不過,現在失去了三個孩子的蹤影,畢竟西北那條路這麼長,要往哪個方向都是可以的。

而寧華現在擔心的是,幾個孩子哪怕再怎麼賣藝,估計也是賣不到去西北的路費了,也不知道要怎麼收場才好。

或者賣個人情給十三?

畢竟這些年,十三的生活並不是很好,倘若人家救回了弘旺,八爺會如何,寧華是不知道,但以八福晉的性子,肯定會很感謝很感謝十三的。

十三看見這時候寧華還在打馬虎眼,便有了肯定,第一,弘晝三人安全,第二,七嫂現在肯定知道人家下落了,而不是知道大致方向。

據四爺的分析所得,便是那逃難三人組之所以能逃出他和老八老九老十佈下的天羅地網,一部分的原因自然是在於,他們離開的時間比較長才發現。

二來則是在通州耽誤得時間比較長,至於第三,便是,三人之中,有一人是逃匿和隱匿他們行蹤的高手。

要不然,雖然四八九十等人聯手,雖然比不得康熙發下的海捕文書,可是,效果其實也是差不離的。

自己養的兒子自己清楚,在堂兄弟之中,人緣最好,比弘暉要好,比自己那更加要好了。

至於腦袋方面,只能說臭小子也不知道像了誰,因此,四爺覺得,兒子是想不出逃匿的辦法來。

至於弘旺,不是自己看不起他,他被老八家的寵溺得不像話,別說和弘晝比,就算是比弘曆,他的腦袋也是比不得的。

那麼,算下來,只有弘晝了。

也幸好是三人沒帶任何伴讀和長隨,要不然,人員更加不知道是誰了。

不過,也正是因為他們沒有帶任何的伴讀和長隨,因此,更加難追蹤。

從寧華在通州發現了弘晝留下的痕跡之後,四爺便開始懷疑上了寧華。

倒不是說寧華唆使幾個孩子出去,而是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

出去,絕對是弘曆誘帶弘晝,至於弘旺哪兒更加不用說了,那時候為了要去西北,和八福晉鬧得不可開交,誰不知道。

所以,弘晝明顯是因為想逃避責任,所以跟著二人出去的。

畢竟,是人都知道弘晝弘曆比親兄弟關係都要好,弘曆失蹤了,弘晝能不知道?

絕對會被天天煩死的,到時候,他肯定會被責罵,索性一起出去。

再加上,四爺也曾經年少過,自然知道,哪個年輕人,不喜歡往外闖闖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四爺表示,他完全可以理解。

可以說,四爺基本上是去弘晝的想法猜得個十足十。

四爺估摸人心確實是一流的,只不過,有的時候,弘晝也會不按常理出牌。

特別是在弘旺沒了銀子的時候。

其實那時候弘晝只是想試試行走江湖,畢竟,從小聽了額娘這麼多的風險故事,還有畫本子上,一些遊俠兒的行俠仗義。

他是覺得,失去了這次機會,以後恐怕再沒機會了,必須得好好體驗。

而且弘曆功夫不錯,兄弟三人那時候也沒把能夠證明自己身份的佩件給丟了,真有事,任何一個人拿了去各地的衙門,哪個衙門敢不把他們當祖宗看待呀。

額娘不是說的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所以弘晝就打算,好好的體驗一下風俗民情,看吧,看能走多遠,更加想試試自己的本事。

自己的本事是額娘教的,看自己是否能夠青出於藍!!

而既然要做了,弘晝自然是要努力做到一百分,然後制訂了十分完美的計劃。

本來弘曆和弘旺就是抱著出來一邊玩一邊去西北的心態的,弘晝大包大攬了一切,他們省了不少心,自然樂意了,更何況,不樂意,行啊,你自己走啊。

這年頭,甭管年紀大小,有銀子才是王道,弘曆他們不聽弘晝的話,你覺得可能麼?

這也使得,後來回了京城,弘曆和弘旺就養成了不好女色,特別是那種特會哭,特嬌弱,特會梨花帶雨的姑娘,一看見這種人,兄弟二人就會想起曾經受的苦難,還有街頭賣藝的痛苦日子。

弘旺倒還好些,弘曆在金錢方面更是學習起了自家阿瑪,把勤儉節約當成了自己的座右銘,當然這都是後話。

正是因為四爺懷疑了寧華,所以才一直使人盯著淳郡王府。

而越人讓盯著,四爺的懷疑之心更勝。

自己去問,寧華肯定不會說,而自從上次聽了老十三說起,四爺是覺得,或者寧華會和老十三交待一些實情,便和十三分析了自己所想,便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十三。

“七嫂,咱就閒聊聊,就這麼一說,出了這個屋子,咱就當沒說過,你不說,我也不承認。”十三朝寧華笑了笑,然後道,“咱就打這麼一個比方,七嫂,你是弘晝的親額娘,你覺得吧,弘晝會在哪個省份哪個城市居多?”

又怕寧華想太多便又道,“這不是你們母子倆感情一向好,或者會有心靈感應不是?”

倘若八福晉在場身體會說,老孃才和兒子感情好呢,沒看見老孃都病倒在炕上了嗎?

倘若四福晉在此,肯定會說,寧華這麼沒心沒肺,你哪只眼睛看出人家母子感情好了?

其實十三說到這兒,寧華大概也知道,人家猜出來了。

不過,至少人家願意給面子,不願意拆穿,只要這樣便好,本來自己就有這個打算的,畢竟看著四嫂和八嫂這樣,自己也感覺對不起人家。

雖然罪魁禍首不是自家弘晝。

“呵呵,我也是這麼想的,就和你閒聊聊,這不是老想著弘晝嘛,有可能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老夢見弘晝在一大片牡丹花開的地方和幾個堂兄弟念著誦牡丹的詩,喝著芍藥酒。”

寧華道,然後又說了句,“十三弟不會怪我怪力亂神吧?哎,有可能是太想念弘晝所致,或者過些日子,看見弘晝在的地方又不一樣了,要不,過個五六日我再和你說說我的夢境?”

十三從寧華的話裡得出兩結論,第一,寧華預設現在自己知道弘晝等人的下落,至於為什麼不說,估計也是怕八嫂或者八哥打擊報復什麼的,畢竟還不知道三人的具體情況。

第二,人在洛陽,寧華和派出去的人,大概是五六日通訊一回。

十三想到這兒,今日來的目的達到了,便向寧華拱了拱手道,“多謝七嫂了,十三先回去了,過些日子再來拜訪你。”

說完,便揚長而去。

“額娘,十三叔不會是知道些什麼了吧?你也是,打死不承認多好。”知微從內屋轉了出來道。

“能不承認麼,我派出去的人都說了,這三人都淪落到街頭賣藝了,一分銀子也沒有了……”

說到這兒,寧華就有些心酸,早知道,自己應該像九爺這樣,把生意擴大到西北啊別的省份城市去,這樣,說不定自己掌櫃會認識弘晝,然後弘晝就可以平安回來或者到西北了。

不過,也奇怪,照理講,像洛陽這種大城市,怎麼他們就不上門去試試?

只要是九爺名下的一些錢莊掌櫃,或者是客棧掌櫃,應該會是認識弘旺的。

畢竟據自己所知,九爺早把那三貨的畫像給傳下來去,據說,這些日子,只要是九爺名下的掌櫃們,只要是認識弘旺的,基本是天天盯梢在鋪子裡。

誰讓九爺說了,只要誰找到了畫中人,確認是本人,賞銀萬兩。

雖然人家掌櫃每個月經過自己手的銀子也不少,不過,誰會嫌棄銀子多的,還是一萬兩,完全是歸自己的,不用上繳的。

而且你說找到了弘旺,這不是代表著,以後自己在九爺面前掛上號了?

畢竟九爺名下有近百個掌櫃。

“街頭賣藝?就他們三腳貓的功夫,誰愛看,奇怪,怎麼會沒銀子的,你那時候不是教過弘晝,不要把雞蛋放在一隻籃子裡嗎?這臭小子沒聽你的話?”

自從幾人失蹤後,知微雖然也有些擔心過,但也是因為太瞭解弘曆的好運和弘晝的精靈,所以,但不是特別擔心。

自己是真沒見過像弘曆這樣好命的人。

簡單打幾個比方,上書房要抽查功課,只要弘曆沒把功課完成,先生肯定是不會抽查到他的,為什麼?

因為每次都是坐在弘曆前面一位或者前面兩位功課也沒做完,然後先生把罵人的時辰用光了,好了,時辰一到,先生只能講新的功課。

上書房畢竟也是有嚴格控制上課時間的。

另外就是拿出門吃飯喝茶來說,只要有弘曆在,永遠都會有位子。

倒不是弘曆拿出雍王府阿哥的派頭來,畢竟人家一向很低調,再者說,雍王府別說是阿哥,就算是世子,人家也未必給面子,京城這麼大,黃帶子多了去,你以為你家老紙叫冷麵王,是人都要給面子嗎?

反正每次都這樣,只要弘曆進了哪家館子,不管裡面有多少人,肯定會有一桌吃好走了的,然後前面排隊的人,又正好有事走先或者別的原因離開。

另外就是只要這貨出門帶傘了,哪怕再怎麼太陽高照,到了一定的時間,鐵定會下雨。

倘若外面烏去密佈,哪怕已經下起零星小雨了,只要這貨沒帶傘,那鐵定不會下大雨,哪怕要下,也得等到這貨回了府,進了他的院子才下大。

用這貨的原話就是,咱太招老天爺喜歡了,這是命,木辦法,你們羨慕不來的!

所以知微並不怎麼擔心,正所謂,沒訊息就是好消息。

雖然她也是這麼勸八嬸的,不過,八嬸還是一天天消瘦下去,看了知微可是心疼。

雖然也是隔三岔五的往人家家裡跑,可是……

或者額娘的做法也是對的,至少給八嬸一個希望。

“自己看去。”寧華也懶得和知微解釋,便把保鏢甲剛來的信,給了知微。

“喲嗬,果然是我弟弟,像我,聰明,都懷疑到額娘你派來的人發現他們了。”知微看完了信,笑眯眯的說道。

“也不怎麼聰明,現在才發現,那時候一路走,怎麼記號都不多留些。”寧華沒好氣的說道。

也是今天,寧華才松了一口氣下來,前些日子,那根弦也是繃得緊緊的,只是相對比別人好些擺了。

“哎,額娘,這不是弘晝第一次出遠門嘛,下次肯定不會了,你放心。”知微現在也有心情和寧華開玩笑了,便說笑起來。

“切,他以後敢再這樣試試,老孃打斷他的狗腿。”寧華故作一臉惡狠狠的樣子。

“這表情不錯,七情上面,等他回來的時候,記得擺給他看啊,不要只知道摟著他哭啊!!”知微笑著損著寧華。

自家額娘也就嘴上厲害厲害,哼,不知道有多心疼自己姐弟倆呢,自己可比額駙幸運多了,有這麼一個如此疼自己的好額娘。

不過,自己也是個旺夫相,額駙說了,現在他不缺少母愛了,因為丈母孃把他缺的母愛給補足了!!

十三爺派去的人很快,當天就出了京城,十日不到,便趕到了洛陽。

而此時的洛陽城,弘晝等人卻神奇般的消失了。

而在此之前,他們確實還在的,而沒人知道,他們被關到了洛陽的大牢之內。

事件的起因還是由於賺錢餬口的關係。

自從賣藝失敗後,弘晝便想了另一個法子,武不從,便只能來文鬥了,向人打聽了打聽,這邊別說武鬥厲害,人家文鬥也是挺出名的。

甚至,你可以在文鬥或者武鬥的場合裡,找到你的另一半,或者岳父大人。

當然了,這只是據說!!

這裡的文鬥武鬥,基本不分男女,只分勝負。

一般是二人對訣,下面看熱鬧的人買輸贏,或者你直接和莊家鬥,反正多種多樣。

最大的場子直接就取名為鬥場。

弘旺還特地打聽過,原先以為場子這麼大會是自家九叔開的,可惜,不是!

回去以後一定得和九叔說說,以後少在小爺面前吹牛,人家的場子開得可比你的大多了。

在西北,都沒聽過熟悉的鋪子名的。

在兄弟三人討論得出的便是,這邊民風彪悍,人人都好武,去武鬥,哪怕拼了老命,也估計賺不得錢,不過,文鬥可不同了。

怎麼著弘曆和弘旺也是大清最高學府,上書房出來的,能在哪兒當先生的,基本是大清最頂尖,最有學問的人了,所以,咱的學問能差?

大家也基本忽視其實弘曆是被上書房趕出來,弘旺只在上書房吊個榜尾的事實。

流浪三人組基本現在窮得只剩下800多文銅錢,畢竟三個大小夥,一餐消耗下來的白面饅頭也是挺驚人的,雖然這個口感不好,不過,餓肚子更難受。

而弘晝的意思是,每個人先拿100文,從最低的鬥起,弘曆和弘旺也不反對,在二人看來,怎麼著賺個一到二兩不難,畢竟,西北這邊的人是聰明,不過,讀書做文章不行哪!!

弘晝拿了100文銅錢先在文鬥的場內轉了圈,基本瞭解了行情。

文鬥有分詩,詞,字,這個是最基本的,另外便是有鬥茶,鬥琴,鬥棋,這個相對雅些。

兄弟幾人身上銀倆少,再加上沒名氣,只能逐級鬥上去。

最開始是先和鋪內的一般夥計鬥,贏了,升級,輸了,不好意思,100文錢就當是你教學費了。

當然了,像鬥棋桌邊是會備有茶水和糕點的,弘晝估摸了下,差不多也值100文錢吧。

看樣子,哪怕輸了,也是鬥棋最划算,嗯,就選這個,反正不是還有弘曆和弘旺嘛,自己就當花100文錢滿足下口欲。

前文也說過,弘晝師從熊維品先生,他也是寧華就是原主的恩師。

這年頭,女子成名不易,能把一個女子教成京城第一才女,可想而知,人家的本事了。

而且弘曆自從被上書房趕出來之後,也跟著熊先生讀書,每次四爺考校,弘曆也能勉強過關。

雖然有一部分原因是弘晝比較會抓題,可也要熊先生教得好才行,使得弘曆聽得進去才行。

弘晝的功課在同班同學中,雖然比不得熊先生的孫子熊正良,不過,也是能排名第二的人。

熊先生也是極為的滿意這個學生,覺得,這個學生比寧華會有更大的出息,畢竟女生能走的路畢竟不多。

雖然孫子比人家聰明,功課好,不過,孫子的身體不行,估計以後了不起,也就當個幕僚。

畢竟考場裡的日子,自己的孫子肯定是受不住的。

弘晝和對面的夥計對了幾路之後,立即發現,自己和人家不是一個槓上的,別說和自己比,就算是只會下臭棋的弘曆,也比人家的棋藝好太多了。

倘若是弘曆吧,那是肯定立即下殺手,速戰速訣,然後能晉身,不過,弘晝是覺得,結束了,自己得等別人下完,然後再一輪輪淘汰下去,而且速度太快,到時候,店家給你配個高手,自己第二輪就淘汰,那太吃虧了。

這兒的糕點不錯,只要能一路晉級,人家可是管飽的,而且起點低些,再加上自己年紀小,再用自己的大殺招,裝傻騙騙人家,估計也能騙倒一些人,努力多晉幾級,然後爭取賺多點的銀子!!

去西北也好,還是回京城也好,沒有馬,沒有銀子,都只是空談!!

應該說,弘晝的路數是對的,等到最後,他只比那夥計贏了兩子,而且速度是最慢的。

然後下一輪,他排到的對手便是只比那夥計好了那麼一星星的。

到了下午的時候,他到了第三輪的晉級,還管了中餐,好些日子沒吃上雞肉了,弘晝表示,吃雞肉很幸福啊!!

以後自己再也不能浪費食物了,果然,你沒吃過苦,是不知道能吃到肉的幸福的!!

弘晝熱淚盈眶的小口小口的吃著,彷彿吃著天下最美味的食物似的。

這一幕被一邊參賽的人看在眼裡,人家心裡也是一陣考量。

這孩子肯定出身貧苦家庭,估計很少有吃到雞肉,這種人能晉級到現在,估計一半是運氣好,另一半則是剛才他的對手,實力都不行。

你說富貴人家才會有這個閒情去研究棋道,看那孩子吃到雞胸那樣子,就知道,人家出身了。

富貴人家誰家吃雞胸?

雞胸那是給府裡的奴才吃的,一般做主子的不是吃雞腿,就是吃雞翅,實在不行,雞尖也比雞胸高階大氣上檔次啊!!

據說京城九爺家就是這麼吃的,人家從來不吃雞胸!!

要知道,九皇子哪,那可是大清朝最有品味的人了,你不會品味沒關係,跟著有品味的人走就是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