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清皇家棄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九章 皇室秘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二十九章 皇室秘辛

信上的內容格式就是弘曆招牌式的,只不過,每個字湊在一起,讓寧華不由得擔憂起來,倘若信上的內容是真實的話。

弘曆說,弘晝這些年來守身如玉……

特麼滴,男人需要這個?特別是像弘晝這樣的超貴族!!

好吧,雖然是弘晝年紀比較小,不過,不是說物以類聚嘛,這在軍營裡居然……

寧華倒不是認為兒子應該胡搞亂搞,只不過,畢竟也是十五歲的大孩子了,雖然在現代那是處的很正常,可在古代,好像……

然後弘曆還在信裡特別提到了,他看見姑娘還會羞澀,特別是一些大娘大媽說笑幾句的時候。

弘曆最後還說了句,要不要讓太醫檢查檢查,萬一憋壞了,或者是某方面不行,當然了,弘曆還是說得很是含蓄的,只是就那麼點了點。

可這麼一點,也足夠寧華很不爽了。

那時候寧華還在想,弘晝回來得讓大夫檢查檢查,萬一染上什麼髒病呢,軍營裡可亂了!!

可現在,這方面的大夫用不上,估計找得另一方面的……

最重要,弘曆那可是個大嘴巴,估計雍正和他媳婦也知道了,畢竟弘晝說了,有信給他們二位的……

兒子啊喂,你確定你在西北的時候沒得罪弘曆?

被人陰了居然還不知道??

你們這三年到底發生了啥事啊喂?

弘晝也不是個笨的,一看額娘的臉色便感覺有些不妙了,立即從寧華手裡拿過信一看,不看還沒啥,一看頓時怒從心底起。

特麼滴不知道男人最重要的是什麼啊?你特麼滴憑什麼這麼說自己啊?

最重要的是,他在給自己額娘的信裡都這樣寫,那麼,在給宮裡的兩位……弘晝有些不敢想像下去了,弘曆你魂淡!!!!

老紙不報仇,特麼滴回西北就和你姓!!

而在宮裡的烏拉那拉氏見著雍正的時候,倒也提了提兩個孩子的婚事。

提兩個孩子的事兒,一方面也是為了孩子,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她自己。

雖然現在打理著後宮的事兒,可畢竟名不正言不順,雖然她是絕對相信,自己的男人會立自己為後的,不過,這不是還沒立嘛,多不讓自己放心。

“這事兒你拿主意吧,弘曆的媳婦倒不急,弘晝年紀大了,是該挑一挑了,你和七弟妹好好商量商量,弘晝是有功的,可不能委屈了,這孩子琴棋書畫一向不錯,七弟妹也是個才女,你也儘量往這方面挑,畢竟弘晝的福晉以後陪七弟妹的時間多些……”

烏拉那拉氏一聽雍正的話,不由得鬱悶了起來,什麼叫弘曆還不急,哪不急了,弘曆比弘晝大四歲好不,近二十的老男人了,命好些的,再過個六七年都可以當瑪法了!!

再說了,弘晝媳婦的主意哪有這麼好拿,七弟妹多挑剔的人,給庶子相看媳婦都是挑三揀四的,更何況是自己唯一的兒子了,沒看見以前給知微看男人,可看了有近十年麼。

不過,他的福晉要多陪寧華,是不是代表著弘晝要去西北?

然後讓弘曆回來?

這倒是不錯,弘曆是時候回來成親生子了,要不然,弘暉的孩子都要成親了,弘曆還沒娶妻,這像什麼話啊!!

不過,讓自己拿弘晝媳婦的主意,是不是自己冊封的聖旨快要下來了?

要不然,多少名不正言不順?

“你明天宣七弟妹進來一下,讓她和皇額娘說說,老十四明天就要進京了,額娘再不搬入慈寧宮……”

說到這兒,雍正不由得又怪起了嫡妻來,那天自己的登基大典上也是如此,你說你做兒媳的,居然勸不動,要不是寧華和李氏……算了,這糟心事,不提也罷

第二天寧華便進了宮,雖然弘晝舉手發誓說他完全正常,不過,寧華還是有些不放心。

你說或者弘晝是在西北軍營某些髒東西看多了,然後對女色不上心了怎麼辦?

沒有孩子的弘晝,可是無法保住爵位的,哪怕保住了,以後繼承香火的也是別人,還爭個P啊??

而寧華這次進宮,弘晝也是有打算讓自家額娘去替自己打聽下,看宮裡是怎麼看的,弘曆這大嘴巴到底向帝後說了沒。

“我向太後娘娘說?”好像自己和太后的關係並不親近吧?不過,試試,朝誰下手,自然是先讓成嬪去打先鋒了,怎麼著二人也是做了多年鄰居的。

寧華一直覺得,太后這麼不搬入慈寧宮也不是回事,現在康熙的妃嬪們全部都在東六宮裡住著,你說這像什麼話啊!!

德妃這老妖婦太不上道了,怪不得歷史上有傳出雍正和康熙的和妃有一腿呢。

你說這樣住著,沒一腿也會被傳有一腿的!!

不過,自己好像真沒啥辦法,因為,德妃不搬,別人也不搬,眾人都是看著德妃行事的。

或者自己去鼓動下成嬪?

讓成嬪率先搬一下,這樣,一些沒後臺的小嬪小常在小答應們也會搬了,畢竟,搬得一些是一些?

反正德妃也是個活不長的,咳咳……

“唉,太后現在都不讓我進內堂,還是弟妹你,太后或者會讓你進去。”烏拉那拉氏長嘆了一句。

這母子倆沒一個是省心的!!

“這也得看太后的心情,這個十四弟來了沒?我聽弘晝說,他可是比弘晝早提前出發七八天的。”

現在寧華也不敢亂打聽,怕出事,所以,哪怕是府裡的奴才,寧華那也是能約束便約束。

“別提老十四他,回了京城也不進宮,直接去了先帝哪兒……”

據說還在哪兒待了有三天了,今天可是第四天了,可沒聽見有動靜要回來,這也是雍正這幾天心情超不爽的原因。

而太后聽說了此事,便打算要去帝陵哪兒和小兒子碰頭,你說雍正會不火就奇怪了。

雍正火大,宮裡宮外的人都不好受,烏拉那拉氏自然是首當其衝。

寧華見她心情不好,便也不打算提兒子的婚事和信的事兒,本來就是在國喪中,並不方便。

“對了,弘晝的婚事,你放心,我和皇上也是放在心底的,昨天皇上也和我說了,這事兒得重點關注,你和弘晝商量過沒,他想要哪樣的?和你一樣的才女還是……”

本來烏拉那拉氏想說像其木格這樣的或者能討寧華歡心,畢竟這幾年,人家和其木格走得確實很近,不知情的,還以為其木格才是寧華的女兒。

不過,這樣的姑娘弘晝會喜歡麼?

還是不要提了,省得原先寧華沒想到的,到時候給弘晝也找個這樣的。

烏拉那的氏是覺得,像弘晝這樣的孩子,還是找個嫻靜溫柔的姑娘比較好,其木格這樣的太鬧騰。

雖然那三個娃確實挺皮實的,不過,三個小魔星,倘若想不到的,那就去想,三個幼年時的弘曆吧!!

特別是那對姐妹花還是雙生子,那破壞力更加是成倍的增加!

“皇上昨天和你提了……”還重點關注啊……

特麼滴,弘曆你到底素在信裡說了啥???

“是啊,今年會有恩選,到時候給弘晝好好挑一個,你自己有什麼看中眼的,也和我說說。”烏拉那拉氏看見寧華臉色瞬間的變白,便感覺有些奇怪。

不過,後來想到,不知道是不是寧華已經託其木格找蒙古姑娘了,所以,便又說了這麼一句。

畢竟,其木格的好生養,三年抱仨的事兒,在京城裡也不是什麼秘密,再加上那三個娃那叫一個健康活潑,據說那男娃一周歲的時候,在九爺家的湖裡,不小心給掉了下去。

救上來之後,就病了兩三天,之後,又活蹦亂跳了,那還是大冬天來著。

反正很多京城的貴族太太們都親眼所見,因此,蒙古姑娘好生養的事兒,就這麼傳開了。

因此,京城裡一些比較難生養的家族裡,人家婆婆什麼的做主,打算給兒子娶個好生養的側氏,省得家產會被什麼小妾生的庶子們奪走什麼的。

因此,這一兩年來,蒙八旗的姑娘挺走俏的,倘若長得有姿色些的,那更加不用說了。

因此,烏拉那拉氏是強烈懷疑,寧華說不定已經託上其木格的阿瑪或者兄長了。

由於寧華和其木格的關係良好,人家部落裡,已經幫忙消化掉了淳郡王府的某位庶出格格了。

因此,那位格格的額娘不知道有多少感恩戴德,而還沒有嫁人的格格的額娘,現在,寧華哪兒馬屁拍得更加勤快了。

寧華現在的後院,可謂是空前的團結,那叫一個聽話乖巧,都沒啥惹事的人了。

一切為了孩子啊!!

“四嫂,不瞞你說,我這人,眼光咋滴,不如,就你幫我挑吧,長得漂亮些的,顏色還是很重要的,這弘晝不是挺喜歡畫美人圖的嘛,至於別的,我信得過四嫂你的眼光,最重要是懂規矩,至於琴棋書畫什麼的,那就算了……”

昨天聽著弘晝的口氣,估計還是要回西北的,你說找個精通琴棋書畫的,這不是自己找罪受啊!!

萬一人家來找自己切磋切磋呢呢?

更何況,自己的那兩三下子,也就濛濛外人,倘若有個真正的才女當了自己的兒媳,那馬腳肯定會蓋不住的。

再說了,萬一自己給弘晝找媳婦,一個沒留神沒挑好,給弘晝挑了一個雍正不喜的,到時候不是害了兒子麼,所以,還是雍正挑的最合適!!

“長得漂亮的?不要琴棋書畫的?弘晝說的?”烏拉那拉氏一聽寧華的話,便古怪的問道,這好像太奇怪了,而且跟自家爺說的不一樣啊!!

“弘晝說什麼了?”門外響起了雍正的聲音,屋裡的眾人便紛紛跪地行禮,寧華簡直是討厭死了這規矩了,也幸好現在是冬天,而且烏拉那拉的屋子裡也鋪著厚厚的地毯,要不然,自己的風溼關節炎豈不是更加要嚴重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幾人行完禮坐下後,烏拉那拉氏便把寧華的話回覆了一遍,雍正便皺了皺眉問道,“怎麼回事?昨兒個我倒是看弘晝還是老樣子,難道在西北哪兒待了幾年,心性也轉了?”

“這個其實具體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就是……就是……”總不能把弘曆帶來的書信內容說一遍吧?

倘若說了,豈不是沒一天時間,整個宮裡的人都知道了?

“就是什麼你說呀?”烏拉那拉氏扯了扯寧華,現在自家的爺可不再是以前的人了,是一國之君,哪有她這樣吞吞吐吐的。

“四哥,你看,這是弘曆來的信……”寧華想了半晌,便把信從袖子裡掏了出來遞給雍正。

“弘曆的話,你不用太放在心上。”雍正看完,便走到燭臺邊,把那信給燒了。

雖然面上雍正還是很是正常,不過,心底是極為的不高興,這弘曆和寧華說的話,那叫一個隨意,還和以前年幼的時候一樣,和自己還有和他的親額娘呢?

那叫一個一本正經!!

這算什麼意思??

老四自從登基之後,心態轉變了很多。

他希望臣子還有奴才仰望自己,可是對自己的親人,比方說,妻子,兒子,比較親近的弟弟,弟妹,侄兒們,還是像以前那樣待自己。

你說這種私下的書信,難道和自己說話不能隨意些?

記得以前弘曆說話挺隨意的啊,現在呢?

因此,寧華朝著他說,我來我去的,雍正也沒說啥,相反,還挺高興的,至於弘晝還像兒時那樣喜歡撒嬌,雍正也高興,因此,便特地和烏拉那拉氏提了提弘晝的婚事。

雖然他是不懷疑妻子和寧華的友誼,不過,自己提一提,她不是更加上心不是?

“不用放在心上啊?”寧華臉上有些為難,這弘曆以前說話可是吊兒郎當的,可這次的信,很是真誠,而且看著弘晝的樣子,明顯確實還是個處的嘛。

你說當額娘的,能不多想?

“那一切就麻煩皇上了啊,我什麼也不懂,也不知道哪家的姑娘賢良淑德。”

寧華一見雍正好像有意包攬,便立即把這個球踢給了雍正。

烏拉那拉氏一見寧華那樣子,便有些不高興了,你不知道哪家的姑娘賢良淑德,難道皇上就知道啊??

把皇上當什麼了?

而且你這話傳出去,多少影響聖上的名聲啊!!

剛想說什麼,雍正卻道,“行了,這事兒,朕放在心上了,會給弘晝做主的,你和你嫂子也多留意留意,弘晝是個好孩子,多挑幾個好姑娘。”

然後又和烏拉那拉氏聊了幾句家常,雍正便又帶著大部隊回了養心殿。

“這下可好了,有皇上和嫂子給幫忙掌眼,弘晝的婚事我就不用擔心了。”寧華見雍正走了之後,便松了一口氣。

以前四爺給自己就特別大的壓力,感覺和他面對面,就特緊張,至於現在,更加不用說了。

雖然雍正現在沒穿上明晃晃代表著君王的明黃色龍袍,不過,穿著那藍色的,也讓自己很壓抑啊!!

以後自己進宮得好好打聽打聽,雍正不來烏拉那拉氏這兒,自己才過來,要不然,這樣,頻繁的進宮,每次碰見雍正,自己的小命,豈不是也要短幾年?

“你呀,就是懶,這可是弘晝的婚事,聖上的意思很明顯,正室他幫著掌眼,至於側福晉,你自己來挑,就按你說的,挑漂亮的吧。”烏拉那拉氏說道。

“側氏?我來挑?不用吧,我看側氏還是過些日子再說,等他們成親五六年,倘若沒嫡子嫡女啥的再說,你說萬一我的兒媳也像其木格這樣能生,我幫著挑幾個側氏,多膈應她啊,多影響婆媳關系,影響了婆媳關系,可是會影響弘晝的前途的。”

寧華很鄭重的說道。

烏拉那拉氏聽了寧華的話很是無語,這什麼人啊,哪有做婆婆的,去在乎媳婦的看法的啊??

一向是媳婦討好婆婆,這千百年來就是如此的。

更何況,你們婆媳關系和弘晝的前途有個P的關係,聖上都說了,會照顧弘晝,很明顯就在表態了,以後不會委屈了弘晝。

你說你只要抱好了弘曆的大腿,弘曆自然會幫你兒子爭取了,更何況,二人的感情本來就是不錯,小一輩中,侄兒當中,皇上最看重的,除了弘晝誰還能排第一的?

或者老十三以後的孩子能排得上號,可是,現在弘晝是第一,是毋庸置疑的。

畢竟年紀相仿些的弘暾一來是沒有任何的經驗,二來,身體也弱了些,皇上也會相對照顧些,安排一些輕省的活計。

比方說翰林院的,或者是宗人府類的。

不像弘晝,以後不是進兵部就是進戶部這種重要位置。

“對了,弘曆的書信裡說了啥?怎麼皇上把那信給燒了?”烏拉那拉氏發誓,自己絕對不是八卦,是真心好奇,寧華剛才沒把那信給自己看,絕對有問題,特別是皇上問起來的時候,她還吞吞吐吐的。

和寧華處得時間長了,便知道,她特別怕皇上,以前是,現在更加。

雖然京城也有人怕皇上的,可是那都是貪官或者做錯事情的,你怕什麼??

“嫂子知道的,弘曆和弘晝在西北這些年,最瞭解弘晝的莫過於弘曆了。”

見著烏拉那拉氏點了點頭,寧華繼續瞎編,“我剛不是說了嘛,弘晝喜歡美人兒,所以,嫂子你懂的……”

說話還是說一半吧,至於領悟,就看人家的本事了!!

果然,烏拉那拉氏點了點頭,“原來是這樣,哎,這孩子也是,哪個少男不喜歡漂亮姑娘的,別說弘晝這樣的年紀,哪怕是我,看見一些姿色好的姑娘,我也喜歡多看幾眼,呵呵,這有什麼好丟臉兒的,寧華,這事兒啊,包在我身上,不難,不難,呵呵。”

寧華的話也算是提醒了烏拉那拉氏。

這二人相處的時間長了,弘晝肯定和弘曆的口味差不多嘛,看樣子,自己的兒子肯定也是喜歡美人兒了。

嗯嗯,一等一的自然是給自己兒子留著,至於稍微差一些些的,歸弘晝好了,到時候圈幾個出來,讓寧華自個兒挑。

寧華和烏拉那拉氏的理想是豐滿的,但現實真心是殘酷的。

十四在進紫禁城的那天便和雍正起了嚴重的衝突,十四頭也不甩的離開了皇宮,然後便去了九爺的府上。

再然後,雍正又和德妃起了更加嚴重的衝突,德妃七天之後便與世長辭了。

大清再一次經歷了國喪,據傳恩選取消了……

可以說,那十天的經歷簡直比那奪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片子還要精彩。

雖然寧華是極為的好奇和八卦,這可是世紀迷案啊,在現代有多少人懷疑德妃的死因。

至少有八成以上的傳說都是德妃是被雍正給害死或者逼死的。

寧華曾經是很想瞭解事情的真相,不過,穿越這麼多年的經驗告訴自己,珍愛生命,遠離八卦,特別是皇室的秘辛。

沒看見李氏被圈禁起來了麼,明顯啊,看見一些什麼了。

再想到之前自己進宮有傳言,據說李氏會被封為李貴妃,寧華是覺得,到時候看冊封的號吧,倘若還是李貴妃,說明人家真是生病了,可倘若是歷史上的齊妃……

寧華不由得慶幸,那天和烏拉那拉氏說過之後,便在第二天鼓動了成嬪第一時間搬進了慈寧宮,然後便是和嬪,惠妃也搬了進去。

雖然數量不多,不過,由於三位的搬進去,也使得一些在觀望的人陸陸續續搬進了慈寧華佔個好位置,畢竟,畢竟康熙後宮人數太過龐大,而慈寧華又太小了。

成嬪的成功搬進去,讓成嬪遠離了是非,畢竟,本來永和宮的一角那是成嬪的居住之所,哪怕德妃成了太后,別的小答應常在搬離了,成嬪也沒有搬離。

這是當初德妃親自下令的,她的藉口是習慣了成嬪每日的陪伴,雍正一想,便也答應了。

而成嬪在德妃過世之前,或者說在德妃和雍正起衝突之前搬離了永和宮有三大好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