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言情 > 大清皇家棄婦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夏天還會遠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六十三章 夏天還會遠嗎

雍正八年春長春宮正殿

“弘晝那孩子的婚事準備得如何了?”自從弘暉出了事之後,皇后這一年來都是休養著。

也因為弘暉的事兒,皇帝也遷怒於她,雖然沒廢了她的位置,不過,有很多事也是直接繞過皇后自己行事,應該說這一年來,皇后過得也不怎麼樣。

“皇后也知道,這其實就是為了安安皇上的心不是,呵呵,也算是對兄長和嫂嫂有個交待。”

寧華原以為年羮堯被雍正處理之後,自家弘晝的好日子便會來了,哪知道,也沒見得有多好。

這四年多來,也就雍正四年那一年還算過得舒心,接下去的日子,簡直是噩耗一個接一個。

四年的時候,寧遠正式接任了西北大將軍的職位,弘曆呢也在西北,擔任了副職。

然後雍正五年春的時候,在一次戰事中,二侄兒因公殉職了,唯一慶幸的是,老二還有個兩子一女留下,除了女兒是庶出,兒子倒全是嫡出。

雍正自然也是給補償的,可不管是爵位也好,金錢也好,都不如侄兒活著。

而好容易大家都平復了心情,到了八月中秋進宮的時候,那時候寧華便向皇帝和皇后建議,是不是讓老三回來,老三到現在為止,雖然娶了媳婦,不過,還沒生下一兒半女呢。

雖然咱身為皇親,身為大將軍的親人是應該以身作責,只不過,咱也折了一個嫡子在哪兒了,寧遠也在哪兒,也夠了,怎麼著也讓自家的嫂子小烏拉那拉老有所依。

一個嫡子那素不夠的!!

倘若西北真離不得他,那先回來個三年,到時候再去西北,怎麼著也給老三留個根,真有個啥了,咱也對得起人家侄媳婦和侄媳婦一家了。

其實寧華也是客氣話,大清朝多的是將材,哪會離不了老三的。

雍正說會考慮考慮,等過年的時候,老三到時候回京彙報的時候看。

可哪知道還沒到過年,西北又傳來了噩耗,老三在戰場上失了蹤。

一聽到失蹤的訊息,別說小烏拉那拉氏了,寧華都倒下了。

這三個侄兒之中,寧華那是最疼老三的。

不為別的,因為另外幾個侄兒侄女年紀都和知微或者弘晝弘曆差不多,唯獨老三,出生的時候,弘晝都六歲了,正好可以說是填補了寧華那時候對孩子的空虛。

因此,那時候寧華一去,就喜歡抱著老三不撒手。

你說老三在戰場一失蹤,寧華就知道凶多吉少了,哪還會不倒下的。

而到了雍正六年年初,得到的訊息全是老三倒還活著,只不過,瘸了條腿,而且以後估計再也無法有孩子了。

寧華那時候接到訊息的時候,總能慶幸,還好還活著,只要活著便好。

真不能生孩子了,那從老大哪兒過繼一個便好。

只是委屈了老三的媳婦。

本來是打算給侄女兒辦婚事的,那時候寧華和皇后也挑好了,只不過,先是老二,再然後是老三,把這事兒給拖了下來,然後等到快要辦喜事的時候,人家的夫家又出了事。

說穿了,其實就是和以前老八老九的有些關係,被人告發了,再加上人家夫家認錯態度不積極,惹惱了雍正,自然處置了事。

這種情況下,寧華等人自然不會把侄女推入火炕的。

不過,人家夫家的親戚為了報復,便也極為的抹黑寧華侄女的名聲。

由於之前本來就是喪夫的,因此,侄女兒的名聲更加臭了,那個夫家的還說,寧華的侄女是克夫星諸如此類的。

雖然弘晝和弘暉聯手打壓下了一批人,只不過,寧華侄女的名聲還真是臭大街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然後,到了下半年,老十三便病倒了,寧華雖然歷史不好,也知道,老十三屬於比較早亡的,不過具體哪年寧華還是不知道的,因此便有些擔心。

只能天南地北的幫著找些適合老十三的藥材來,而這邊老十三病倒了,弘暉卻出了事情。

應該說,自從弘曆去了西北之後,弘暉和弘盼三兄弟的矛盾是一日深過一日,雖然是比不得康熙朝九龍奪嫡的情況,不過,也差不離了便是,這是四龍奪嫡。

弘暉以一對三,明顯是落了下乘的,哪怕是一些宗室之內,由於弘暉一向自恃甚高,並不故意去結交一些人,在宗室中的聲望也不如弘盼他們。

至於現在宗人府宗令的小十六,也是個滑不溜手的貨,屬於兩不相幫。

再加上弘晝並沒有特別的和弘暉關係良好,知微現在和弘暉也往來得少了,因此,寧華其實對弘暉的一些事情,並不是很清楚。

等寧華知道的時候,已經是雍正下旨把弘暉圈禁的時候了。

弘暉和年羮堯的一些餘孽勾結在一起,還有一些老八老九的殘留勢力,趁著雍正出宮探望十三的時候,打算起兵謀反。

在弘暉看來,他只不過是仿效李世民擺了。

可後世人,誰又因為這個事情,罵李世民?

人都是善忘!

他也不過是被弘盼他們逼入了絕境罷了。

皇阿瑪又不願意給他定心丸,那麼,他只能冒險了,反正皇阿瑪的皇位來路也不正,皇位不也坐得很穩?

弘暉一點也不擔心,只要他成功了,到時候自然不怕沒人投誠。

可惜,弘暉是弘暉,雍正是雍正,弘暉最後還是輸了。

弘暉的那些事兒,雍正早就知道了,不管是弘晝手裡的人,還是雍正手裡原本的粘稈處早就探聽得知了。

雍正只不過是等著弘暉行動罷了,或者說,雍正不願意接受事實。

那是他最最看中的嫡長子!!

從登基上位後,在正大光明後寫的就是弘暉的名字。

雖然有的時候,弘暉做的事,讓他略有不滿,不過,在這麼多兒子之中,他還是最看重他,一直想讓弘暉繼承他的位子。

要不然,也不會給弘暉的嫡子取名為永璉了。

難道這樣的暗示還不夠嗎?

處置弘暉最最心痛的莫過於雍正,只不過,他也強撐著,虎毒不食子,他也只不過是圈禁了弘暉。

那時候寧華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是真心不敢相信的。

弘暉也算是她看著長大的,小的時候真的很可愛,也很貼心懂事有禮,特別疼知微,雖然後來也幹了些蠢事,只不過,寧華是覺得,弘暉只要乖乖的,雍正說什麼他做什麼,不要做錯事情,九五之尊那個位置,很大的機會還會是他的。

可哪裡想到……

最重要的是,弘晝那是知道的,他居然沒和自己說,寧華是真心覺得有些自己是跟不上朝堂上的變遷了,再加上皇后也抱病,寧華便也自我封閉了起來,開始專心當起淳郡王府幼兒園園長

處置完弘暉之後,雍正便封了諸子,像弘盼封了晉郡王,弘昀封了寧郡王,弘時封了惠郡王,連遠在西北的弘曆也封了寶郡王,立了弘墩,弘晝為世子。

應該說,歷史在某個地轉了個彎之後,好像又回到了應有的軌道。

雍正七年整一年,皇后都不理後宮之事,雍正自然也不會把後宮的事交到齊妃手上,而是交給了另一位玉妃手上。

這一位玉妃算是雍正後宮的後起之秀,還是雍正二年的時候選秀進宮的。

是鈕鈷祿氏家的姑娘,唯一慶幸的,人家的阿瑪也好,瑪法也好,都不叫凌柱,人家的瑪法叫尹德,是遏必隆之子。

說起來,和曾經的十爺也算是親戚。

玉妃進宮之後雖說不怎麼得雍正的寵愛,只不過,也算是封位最高的,封了玉嬪。

倘若不是弘暉的造反事件,估計也就玉嬪到頭了。

可偏偏弘暉的事情對某些人來說是危機,比方說是皇后,對玉嬪來說便是一個契機。

弘暉那時候是陪著雍正一起去看十三的,離雍正十分的近,倘若不是玉嬪的兄長替雍正擋了一刀,弘暉說不定是真的成功了。

論功行賞那是必須的,可弘暉畢竟是雍正的親兒子,本來發生造反這種事,已經很丟皇室的臉面了,倘若再讓人知道弘暉有行刺的事情,雍正的臉面更加掛不住,子不教父之過,因此,雍正把此事給瞞了下來。

不能正大光明的封賞人家兄長了,自然是會多親近玉嬪了,再加上雍正也要顧全大局,一不能讓齊妃在後宮的勢力做大,使得弘盼三兄弟生出不應該有的心思,二是想打壓下皇后,因此,便把玉嬪抬為玉妃,讓她暫代皇后統領後宮了。

寧華一向只和皇后關係良好,自然不會多進宮,再加上皇后病了,寧華的某些特權自然被收回了。

正所謂一朝皇后一朝命婦,寧華對這事兒倒是看得挺淡的。

這女人,婚前的一切榮寵在於阿瑪,婚後自然是夫君,到了寧華現在,自然是來自於兒子了。

只要弘晝在雍正面前屹立不倒,咱為毛要去舔那玉妃黃毛小丫頭的臭腳,比咱女兒的年紀還要小來著。

寧華表示,咱可是很有文人的風骨的!!

這不,弘曆在西北立了幾個軍功,皇后又起來了麼,雖然還沒完全的解凍,不過,春天已經到了,夏天還會遠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