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倒影——影子傀儡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章 所謂意外(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5章 所謂意外(二)

所謂太陽風暴,籠統地說,其實就是太陽日冕週期性耀斑爆發引起帶電粒子流噴發的自然現象,被稱為太陽日冕物質拋射。而被拋射的物質中,帶電質子佔了九成以上,故又稱太陽質子事件。帶電粒子的速度遠遠高於第三宇宙速度,能擺脫太陽引力向外擴散,摧毀沿途一切缺乏磁場及大氣層保護的航天器。而在地球上最常見的情況,則是部分帶電粒子突破了磁場,破壞大氣電離層,使一切無線電通訊中斷癱瘓,地面上的變電站等設施亦會因此而燒燬,致大片區域發生停電。

聶紀朗清楚知道,太陽風暴是黃道內極其嚴重的航天作業安全隱患之一。為了保障航天器的正常運作和宇航員的人身安全,在航天器生產時除了為裝置安裝電離輻射遮蔽夾層,還會在頂部與腹部配置異極電磁裝置以模擬行星南北極磁場阻隔之。在雙重防護之下,航天器除非直接受到太陽風的打擊,否則斷不會出現電路燒燬的現象。但眼下“逐日”號幾乎成了一堆太空廢鐵,則說明太陽風的帶電粒子已突破電離輻射遮蔽層,而船上搭配的兩極電磁裝置中,必然至少有一極出了故障而導致磁場崩塌。悲觀地看可能兩極都壞了。

然而,他還想到了另外四件事。

首先,以目前的天文技術,人們已能提前一週準確預測到太陽風爆發的位置和時間,並向太陽系內廣播風暴預警。夸父在收到預警後,本可以控制“逐日”號改變航道避開太陽風,但他卻駕駛飛船撞了上去。

其次,“逐日”號上的重要裝置其實皆配備了一套後備裝置,若將這些後備裝置拆下重組,足夠組裝多一艘能滿足基本航行需求的小型飛船。這代表電磁裝置也搭配了兩套。也就是說,就算其中一套電磁裝置損壞,夸父亦有許可權及時進行切換,他只需要簡單地將電路再分配,就可以啟動備用的電磁裝置,“逐日”號也斷不會在太空中停電。但他似乎並沒有這樣做。

其三,航天器若要避免太陽風的影響,還有一種笨拙卻有效的方法,就是把電壓和頻率降至基本維生需求,使變壓器不至於在與高能帶電粒子碰撞時所產生的高脈衝中燒燬。這種防護措施夸父是有許可權和機制去執行的,但很明顯,他也沒有採取這種措施。

最後,就是哪怕夸父真的對一切都無能為力,他還可以喚醒作為船長的聶紀朗,由人類去判斷和做決定。但他仍舊沒有這樣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果以上四點都符合聶紀朗的推測,那就等同於說,原電磁裝置在“逐日”號闖進太陽風之前就已經出了故障,而夸父明知有故障也不切換備用裝置,在太陽風有波及“逐日”號當前航道的可能下,他不但沒有臨時改變航道,也沒有降低飛船的電壓和頻率,更沒有喚醒低溫休眠中的船長,反而是把船直接開進了太陽風裡面。這種行為若換在人類身上,那麼就只有兩個字可以概括——

謀殺!

聶紀朗自然不會相信這個結論,他瞭解夸父的智慧模組如瞭解自己的手指,要他相信夸父會做出傷害人類的行為,他寧願相信是自己的手掐死自己。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夸父也出了故障,並碰巧遇上太陽風暴。

他一面思索,手無意識地摸向天窗,不由被冰凍刺骨的手感所震驚。細心一看,原來船內的溼氣已然在窗上結霜。照此情形,如果不在一個小時內將高能帶電粒子遮蔽出船外,“逐日”號將無法啟動各部件的後備裝置,最終導致整船人在深空的寒冷中變成乾冰。換言之,這一個小時,就是“逐日”號上所有生命的倒計時。

先放下夸父的問題,如今可以下注的,就只有寄託備用電磁裝置無恙,那是將高能帶電粒子由內往外從船上遮蔽出去的唯一方法。而對於“逐日”號上的裝置,他遠不如直接參加開發的年沐盈來得瞭解,他必須要喚醒她,以詢相關情況。但在此之前,他得先處理另一件事,那就是瀰漫在船內的不知能量級別的電離輻射。

高能帶電粒子還有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那就是它們都含有放射性,故又稱為放射性帶電粒子。儘管“逐日”號的外層是電離輻射遮蔽夾層,能將絕大部分的放射性粒子隔絕在船外,但百密難免一疏,加之人造磁場的崩塌,這些致命的粒子便有了可乘之機。而船上能應對這種輻射的最好防護,莫過於航天服和密封艙。

然而真正嚴峻的問題還遠不止如此。

引起太陽風的罪魁禍首——太陽耀斑,同樣含有大量高能的放射性射線,其中最具殺傷力的,就是人們用來對腫瘤進行放療的伽馬射線。但不論是放療還是放射性帶電粒子,其蘊含的伽馬射線能量若與太陽耀斑所爆發的相比,簡直就是積窪比之汪洋。

伽馬射線速度近乎於光速(一論有可能超過光速),所以是太陽風暴爆發時,最先觸及事物的單元之一,緊隨其後的才是放射性帶電粒子。幸運的是,伽馬射線受太陽耀斑的壽命所影響,一般只維持幾分到數十分鍾的時間。聶紀朗察覺到自己仍安然無恙,便知道“逐日”號並未受到伽馬射線的正面照射,否則不管“逐日”號裝有多厚的電離輻射遮蔽夾層,還是擁有多強的人造磁場,在太陽耀斑前,也不過是一面紙糊的堤壩。

但根據以往經驗,太陽耀斑若爆發起來不會只出現那麼一兩次,它會在一段時間內多次爆發,倘若被其中一次波及,“逐日”號上將會連一顆細胞都不剩。換言之,除了“逐日”號的維生系統,全船生命的另一個倒計時,就是可能再次爆發並波及到“逐日”號的伽馬射線。

聶紀朗再次遙遙想望太陽,像看著處於五個天文單位外一名狙擊手。億萬年來,那家夥總是端著太陽系最強的狙擊槍胡亂射擊,所幸的是人類不曾處於她的彈道之內,最兇險的都不過是與之擦身而過。但現在,聶紀朗知道她已瞄準著自己的方向。然而就算她於此時扣下扳機,“逐日”號也不會馬上察覺得到,或者說她在此之前的四十分鍾內開的搶,“逐日”號在此時此刻也不可能察覺——光線穿越五個天文單位的距離,需要大約四十分鍾的時間,“逐日”號仍處於太陽過往四十分鍾所發生的事件的光錐之外。這恐怕是世上最無奈的網路緩遲。

但無論如何,聶紀朗也得賭一局,賭太陽耀斑在過往四十分鍾內並未爆發,並且在未來數個小時內也不會爆發,或者就算爆發了也沒衝“逐日”號來。只有這樣他才有足夠時間修理“逐日”號並駛離狙擊手的彈道。

時間刻不容緩。他透過從舷窗射進來的日光,黑一段明一段匆忙地飄向“逐日”號的過渡艙,遇上關閉的艙門,就用手絞裝置將其絞起。“逐日”號配備的十套航天服,就分別列於過渡艙兩側艙壁,並存放在透明的氣密箱中。在開啟艙門那一剎,聶紀朗忽然有種身臨某部恐怖電影場景中的錯覺。一套套航天服像失去靈魂的軀殼般立在兩旁,透明的面窗下是一無所有,儼然一具具任人擺佈的傀儡,就等著它的主人躍入其中,主宰並驅使它的每一個所作所為。

聶紀朗開啟其中一個氣密箱,真空頓時抽掉一部分過渡艙裡的空氣,他感到一股強勁的氣流自身旁湧入氣密箱中,像經受擠迫已久的人群突然找到一片空曠之地。

“逐日”號所配備的航天服整合了艙內應急和艙外作業的功能,穿戴也比傳統航天服方便,只需將不同部位的部件依次序經氣密圈拼接在身上即可,在無人從旁協助的情況下,整個穿戴流程——連同生命保障揹包——也僅僅需要五分鐘。生命保障揹包其實是生命保障部件的基座,除供氧通風為硬性配置外,其餘部件可根據不同的需求而自行搭配,最多可組裝三個,是用於航天服基本功能以外的功能擴充套件。

比方說如果在艙外進行數小時以上的空間作業,則必須搭配淨水部件、流質食物部件和排洩物儲存部件。如果需要離船作業,則需要御掉其中一個,換成氣動推進部件。除此之外,還有類似暖貼原理的無電加熱部件,防止微型隕石擊穿航天服外殼而做成氣壓劇降的緊急增壓部件,甚至還有專為高危空間作業而設但只有船長才有啟動許可權的麻醉毒氣部件——與休眠箱的麻醉毒氣一樣,是為了當人類生命再也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把人類的精神從死亡的恐懼中解脫出來的人道設計。

聶紀朗取下一套航天服熟練地穿上,但在頸項與盔帽間的氣密圈相互拼接並將面窗扣下的時候,他才突然察覺原來自己的呼吸是如此急促。儘管以往深空危機測試中模擬過各種意外情況,他也以為自己久經沙場了,但當意外真的到來,他才發現原來什麼都能模擬,唯獨心境不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