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玄幻三國:西涼鐵騎雄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八章,楊,李之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八章,楊,李之爭

“馬騰,韓遂罔顧天恩,屢次起兵叛亂,臣奏請陛下,派大軍平此二賊,以正視聽。”

未央宮內,一石激起千層浪,李傕的奏對無疑表明了一個意圖。

擴張!

明眼人都知道,當初馬騰,韓遂起兵是為了營救天子,如今卻成了李傕討伐的理由。

沉睡了幾個月的勐虎終於甦醒,向世人展現出它的獠牙,兵峰所向,乃是處於關中背部的涼州。

因為地理位置原因,任何一個統治關中的諸侯都不會容忍涼州孤懸在外。

當年董卓之所以採取安撫政策,是因為彼時涼州各路豪強實力強橫,中原又有各路諸侯虎視眈眈。

可如今中原紛爭漸起,各路諸侯已經自顧不暇,而涼州實力較強的馬騰,韓遂經過上次之敗,已經實力大減,已經不是李傕的對手。

當初李傕之所以沒有乘勝追擊,是因為糧草不濟,而且他需要時間消化內部勢力。

如今萬事俱備,甄儼先發的五千石糧草已經到位,他已經沒理由放任馬騰,韓遂恢復元氣。

劉協亦知李傕的野心,他不像董卓那樣囂張跋扈,也不似郭汜,樊稠之流貪得無厭。

他比這些人更冷靜,更聰明,也更加讓人忌憚。

如果還有得選,劉協絕不會同意這個奏請。

西涼軍不是在為他劉氏打天下,而是在幫李傕,即使有朝一日天下一統,它也絕不姓劉。

李傕的理由名正言順,他甚至找不到拒絕的說辭,獨斷朝綱顯然行不通,這是需要大權在握的帝王才能做的事。

“大司馬何必急於一時,如今秋收未至,府庫中的錢糧恐怕不足大軍出征所需。”新晉太尉朱儁站了出來。

這人昔日也是平定黃巾之亂的功臣,當世名將,只可惜如今手上無兵,太尉之職形同虛設。

他是近日才抵達長安的,鑑於其功勳卓著,李傕對劉協冊封其太尉之職並無異議。

李傕澹然道:“朱太尉此言差矣,討賊宜早不宜遲,至於糧草一事就不勞太尉費心了。”

朱儁眸中精光一閃,隨即默然退回原位。

兩人的官職雖然相差不大,可權力卻是相差甚遠,他只是一個沒兵的將軍,近乎虛設的太尉。

至於糧草問題……

是因為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招商令麼?

果真讓他藉此積蓄到糧草了?

“李卿既想討賊,朕安能不允,准奏。”劉協眼見滿堂諸公再無一人敢站出來反對,諸如司空楊彪等人更是閉目養神宛如入夢般,只能無奈接受現實。

本想借馬騰,韓遂牽制李傕,現在看來二人是保不住了。

涼州之後呢,又是各地?

劉協心中失望,又為大漢處境感到悲哀,忽然覺得自己離中興大漢的夢想越來越遠。

而隨著李傕的奏章呈上,皇帝印章落下,關於征討西涼一事就此落定。

張繡率一萬軍為先鋒,於弘農率先開拔,李傕則率領十萬步騎壓後,其中包括高順的五萬新軍。

這次出兵有兩大目的,其一是收復西涼,其二便是練兵,以讓攻堅部隊迅速成型,為接下來的巴蜀之戰做準備。

李傕繼續道:“臣還有一事。”

劉協童孔微縮,隨即笑道:“李卿但說無妨。”

這是要索取錢糧麼?

可他剛剛明明已說不需朝廷援助。

李傕整了整衣冠,環視眾人,緩緩道:“臣舉薦一人,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有呼風喚雨,算盡天下事之能……其名左慈,字元放,號烏角先生,人稱在世仙人,可為大漢天師。”

眾人愕然,本以為這人又要提出什麼無禮要求,亦或是驚人籌謀,沒想到卻是要捧高一個方士。

在場大臣對左慈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一個存在了近百年的老古董,稱得上方士中的佼佼者,道門領袖之一。

可,他竟敢介入世俗紛爭,莫非忘了孝武皇帝時期大肆屠戮方士之事麼?

“臣反對。”

出聲之人的身份令人意外,乃是三公之一的【司空楊彪】,弘農楊氏之主,關中最大世家的領導者。

不過這人一向不顯山露水,不論是董卓時期,還是後來王允執政,再到現在的李傕時代,楊彪都十分低調。

除了治理自身職務之內的政務,他這個朝廷三公幾乎沒怎麼存在感,“苟”的程度幾乎可與賈詡相比。

若非有個太聰明的兒子,恐怕史書上都不會記載他。

楊彪會站出來反對著實出乎李傕的意料,他與對方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

“昔日方士徐福以為秦皇尋長生為由,領三千童男童女遠渡海外,從此一去不復返,孝武皇帝時期,亦有方士行巫蠱之亂,先皇時期更有張角蠱惑人心,黃巾之亂,陛下不可不察!”

楊彪道出理由,用的乃是引經據典的方式。這也是文人慣用的手法,借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傕澹然道:“司空言過了,此一時彼一時,豈能因數人之過而禍及全宗?”

“大司馬能保證左慈不會行徐福,張角之舉麼?”

“如若有事,本將自一肩擔之。”

楊彪的突然出場打亂了李傕的計劃,本以為此事一經提出即可成功,最後卻逼得他不得不強制推行。

若非他手握大權,今日這事只怕是黃了。

同時也為他敲響了警鐘,在軍隊方面他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可在政治方面,文官們的影響力還遠勝於他。

“大司馬這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獨斷專行麼?”楊彪的強硬出乎意料。

“本將相信左元放先生,絕非徐福,張角之流。”李傕亦是寸步不讓,左慈於他尤為重要。

“李卿何不讓烏角先生現身一見。”

劉協見兩人越吵越歡,急忙出言制止。

倒不是他多在乎楊彪,只是如果任由形勢僵持下去,最後難免惡化,引起一番腥風血雨。

西涼軍如清洗朝堂,恐怕會殃及他的人。

劉協心中亦有些疑惑,平日一向不顯山露水的楊彪,今日卻為何這般這般強勢?

莫非與那左仙人有仇?

“山野之人左慈,見過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