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1805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三九章 “明化分子”與“大露西亞分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三九章 “明化分子”與“大露西亞分子”

大明泰平三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下午,鮮卑公國,鮮卑城。

鮮卑城的位置就是另一個世界的新西伯利亞城。

本來是露西亞帝國在烏拉爾以東最大的城市,也是露西亞的東方鐵路上最為重要的樞紐。

現在它成了新生的鮮卑公國的國都。

七月份,正是鮮卑地區最暖和的時候,現在整個城池內外到處都是忙碌的工地。

在原有的鮮卑城的正中心位置,一座巨大的東方式宮殿正在全力修建,那是鮮卑國公的新府邸。

大明建(設)部按照外藩君主府邸的標準,出具了適合西鮮卑地區使用的府邸設計圖。

大明朝廷從大明本土調派了工程建設指揮人員,利用當地的工人和材料指揮施工建設。

大明來的老工人當工頭在指揮,當地的韃靼人和露西亞在工地上幹活。

除了新建的國公府邸之外,鮮卑城城內外還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工程,正趕著夏天的時間全力建設。

有廉價的集中住房,有水電等基礎公共設施,有簡單的毛紡織工廠,以及更大的火車站,還有通往哈薩克、希瓦、波斯地區的新鐵路。

相關工程的早期建設費用,大明皇室財團和皇家工程公司先行墊上了,等鮮卑公國穩定了再慢慢還債。

這其實就是大明朝廷的一筆投資,可以給鮮卑公國迅速穩定局勢,同時也能增加大明對當地的掌控力。

此時此刻,正在擴建中的鮮卑火車站裡面,一列來自露西亞本土的客運列車,鳴著汽笛緩緩駛入站臺。

火車慢慢的停穩之後,各個車廂的車門依次開啟,一大群乘客迷茫、彷徨、憤怒,同時也帶著幾分嚮往的開始下車。

他們之中有露西亞人,有韃靼人,有烏克蘭人,還有波蘭人,立陶宛人,愛沙尼亞人……

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絕大部分都穿著明式的衣裝。

他們都是從烏拉爾山以西的露西亞本土內部篩選出來的,被認為是心向大明的“明化分子”。

他們對露西亞帝國的拆分,在鮮卑新建明化國家的方案,是不完全支援的。

他們的理想不是明化鮮卑,而是整個露西亞完全明化。

現在這種拆分方案,在他們看來只是折中。

而且他們雖然是明化分子,也未必全部願意來鮮卑公國。

他們原來生活的地方,泰西東部的大部分地區,環境和氣候都比鮮卑荒原好多了。

他們絕大部分都是篩選之後,被露西亞帝國衛兵強制送過來的。

只不過他們牴觸心理也不是特別強,畢竟都是明化分子,現在要來的是明化國家。

劉逸,一個被露西亞列為韃靼人的土爾扈特青年,從車廂裡面跑出來之後,在原地站了好一會兒。

看著周圍熙熙攘攘的人群,都穿著跟自己同樣風格的衣服。

看著遠處站崗執勤的衛兵,也都穿著明式的軍裝。

看著遠處正在修建的樓房,也顯然都是大明的風格。

劉逸稍微有些激動,然後又頗為憂愁的嘆了口氣。

最後用腔調有些奇怪的大明雅言,自顧自的感慨了起來:

“我爺當年怎麼就沒跟著可汗回大明呢,要是回去了我現在就是大明的蒙古人了啊!”

身後一個泰西青年推了劉逸一把,扒開路的同時呵呵乾笑著打招呼,用更加怪異的大明雅言說:

“這位仁兄是土爾扈特人?你有沒有想過,你爺爺當年要是回去了,可能就沒有你了……”

這些人既然要成為明化分子,那首先要有文化。

否則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露西亞文化,什麼是大明文化。

普通的不識字的農民,根本不在意是被露西亞還是被大明統治,只要能吃飽飯就謝天謝地了。

所以這幫明化分子大部分都是知識分子,而且有些人的水平還很高,會講些白馬非馬之類的東西。

這土爾扈特青年劉逸馬上跟不知道哪兒來的西夷辯駁了起來:

“我肯定是存在的,只可能不是現在的我而已……”

結果對方馬上接了一句:

“不是現在的你的你還是你嗎?”

“行了,你們倆別辯論了……”

一個穿著軍裝的韃靼人青年過來打斷了兩人:

“趕緊出去,一會兒還得送大露西亞分子上車,送回露西亞本土去呢。”

面對荷槍實彈的士兵,倆人不得不強行忍住了爭辯的衝動。

劉逸下意識的往外走,同時反問那軍裝青年:

“你也是蒙古人?在鮮卑公國當兵?鮮卑公國允許我們韃靼人參軍了?”

韃靼青年士兵顯然回答國很多次類似的問題了:

“當然可以,這裡是鮮卑公國,是大明的藩屬國,不是露西亞的藩屬國。

“鮮卑國的部隊制度和武器都完全採用明制。

“雖然高階軍官大部分都是國公熟悉的貴族,但中層軍官和士兵是露西亞和蒙古人混編的。

“軍隊的教官和督軍更是大明本土來的軍官。”

劉逸下意識的讚歎說:

“那可太好了,這樣鮮卑公國很快就能融入大明了,我們也有機會變成真正的大明蒙古人了……”

那韃靼青年士兵頓時非常沒品的嘲笑了起來:

“都想成為大明人,大明人那那麼容易當,先把你的舌頭捋直了,哈哈……”

劉逸表情有些尷尬,但是並沒有憤怒:

“以前那是沒有環境,周圍要麼是韃靼人,要麼是泰西人,到了這邊肯定能把口音變標準的……”

在當今世界上,“韃靼人”不是一個特定的族群,而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泛稱。

露西亞境內的蒙古人、哈薩克人、土爾扈特人、鮮卑利亞人等族群,都被統稱為韃靼人。

在這樣的基礎上,韃靼人、突厥人、波斯人、阿拉伯人、印度人,又被統稱為胡人。

蒙古人這個詞被特化了,專屬於大出身大明境內,有大明公民身份的蒙古人。

這種人其實已經幾近於無了。

蒙古人作為遊牧族群,本來就有到處掠奪人口的習慣,而且無論男女都要。

女人可以生孩子,男人可以變成自己族群的戰力。

所以蒙古人的血統和基因非常亂。

後世有三個國家測過成吉思汗近親的基因,結果顯示他們很可能是劉邦的後代。

這種測試都是根據男性的Y染色體追朔的,所以成吉思汗這些親戚還是劉邦的男性後裔留下的後代,而不是漢室女性去草原和親留下的結果。

相關學者推測,很可能是在漢朝末年,有某些漢室宗親跑到了草原上,混入了草原民族之中,結果上千年之後的後代裡面有人出息了。

當然,成吉思汗的這些親戚早就完全蒙古化了,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很可能是中原人的後代。

在露西亞境內的大量韃靼人,本來就是露西亞最頭疼的群體。

因為大明的強勢,露西亞不敢過度逼迫,但是也不可能重用他們。

他們一旦有了基本的知識基礎,就能跟學會讀書看報,瞭解世界各地的資訊和常識。

就能很快瞭解到,與他們血統很近的蒙古人,是世界最強帝國的國族成員。

雖然在大明國內,少量純粹的蒙古人仍然經常被中原人視為胡人,但是實際已經擁有了大明公民身份。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們出了大明本土之後,在所有的藩屬國和其他國家,在整個世界上的地位都很高。

無論是在波斯、天竺、大食,還是在泰西諸國,幹什麼都非常方便。

露西亞早期還組建韃靼人部隊對付奧斯曼人,跟大明開戰之後根本不敢讓他們當兵了。

韃靼人的身份越高,對世界的瞭解越多,就越想當大明的蒙古人,反而底層沒什麼反應。

與此同時,韃靼人的身份越高,露西亞對他們的警惕越大,反過來讓他們更加想當蒙古人。

讓韃靼人帶著部隊去跟大明打仗,首先得擔心他們會不會陣前起義。

現露西亞皇帝乾脆把這些韃靼人交給鮮卑公國處理了。

自從大明與露西亞簽署和平條約,鮮卑公國正式成立後,大量的韃靼人,從克里木半島、伏爾加河下游、烏拉爾山東麓集結,被送去當鮮卑公國的公民。

原本當過兵的,有可能直接成為鮮卑國部隊的軍官,當過低階官吏的也能直接當鮮卑公國的官。

這些軍官雖然暫時當不成真正的蒙古人,但是已經能成為大明藩國人了。

終於能夠跟大明建立實質性的關係了,他們的身份也隨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從原本的露西亞邊緣族群,被戒備和警惕的族群,變成了大明藩屬鮮卑公國的主要族群了。

還能穿上大明的軍服,光明正大的耀武揚威了,硬要說自己是大明的臣子,也能勉強混過去了。

與此同時,鮮卑地區的露西亞移民,也在有選擇的被送回露西亞本土。

鮮卑公國組建中的公國部隊,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篩選“大露西亞分子”。

然後將他們扭送上返回露西亞本土的火車。

劉逸和其他的“明化分子”們,跟著韃靼士兵們從站臺往外走。

劉逸發表了要把口音練標準的志向之後,就沒話找話式的跟這個口音更標準的韃靼軍官聊天:

“你們應該不是把所有露西亞人都送回露西亞本土吧?你們具體是怎麼篩選大露西亞分子的?”

韃靼軍官笑呵呵的說:

“你們怎麼被篩選出來的,他們就是怎麼被篩選出來的,只不過他們要稍微激烈了一些……”

這時候眾人已經走出了站臺,軍官伸手指了指外面:

“那邊就是,你覺得需要這需要專門篩選嗎?”

劉逸馬上抬頭,立刻看到有一大群人。

他們都穿著泰西式的服裝,而且處於群情激憤狀態。

斷斷續續的有露西亞語的吼聲傳出來:

“露西亞萬歲!”

“趕走明朝入侵者!”

“露西亞帝國不容分割!”

“韃靼人和大明人滾出露西亞!”

“我的同胞們,不要去當大明人的狗!”

大量穿著明式軍服的鮮卑公國士兵,拿著明式的步槍在周圍警戒。

時不時的有人試圖從內部衝出來,但是馬上就被衛兵用槍托打回去了。

好多人都是頭破血流狀態,不少人在地上蜷縮著身體,顯然是被直接打傷了。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泰西人形象,應該以露西亞人為主,是曾經的露西亞移民。

而士兵的形象就複雜多樣了,不過也有很大一部分同樣是露西亞人。

劉逸張大了嘴巴唸叨說:

“這……就是……你說的稍微激烈了一點?”

韃靼士兵有些無奈搖著頭說:

“他們單獨的時候還好一點,看到我們穿著明式軍服,就稍微有些激動的展示敵意而已。

“但是他們聚集起來之後,局面就稍微有點失控了,兄弟們就只能兇狠一點了……”

劉逸皺著眉頭說:

“這……這搞不好會出亂子啊,有詢問國大明督軍的意見嗎……”

韃靼軍官理所當然的說:

“督軍說他們留下來才是真的會出亂子,所以儘量別死人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