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1805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五三章 這就分完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五三章 這就分完了?

大明當然也不會在分配的時候真的當個老好人。

特別是有了九叔的提醒之後。

朱靖垣等各國代表都沒有意見之後,就繼續說明大明的態度:

“既然摩洛哥交給了大秦海諸國共同保護,那大明在南部索要的地區就要擴大。”

朱靖垣說著揮手示意,兩個侍衛上前移動了地圖。

那地圖原來是裝在一個巨大的相框裡面的,相框外面又裝了一塊巨大的玻璃。

兩個侍衛把地圖調轉,把前頭送到了朱靖垣面前。

朱靖垣拿起桌子上的油性筆,把西墨洲南部那個紅圈向外放大。

把旁邊的英國人的甘比亞、葡萄牙人的幾內亞比索、法國人的塞內加爾南部殖民據點都畫了進去。

所以這幾筆下去,三個國家的代表立刻炸毛。

特別是英國人就特別的委屈,皮特首相瞪大了眼睛說:

“大食親王殿下,大明將摩洛哥交給大秦海七國分享,與我英國有什麼關係?這完全沒有道理啊!”

葡萄牙和法國人也都馬上跟著表示了憤慨。

朱靖垣擺手說:

“你們別著急……”

然後朱靖垣換了個深藍色的筆,在旁邊的法國塞內加爾殖民地周圍加了幾筆。

讓這片土地向北延伸,直接跟西班牙的西撒哈拉相鄰,並且將雙方邊界線向大陸內部延伸。

最後畫到了後世的茅利塔尼亞西部邊境附近。

同時嘴裡面繼續安排說:

“再往內陸,我們也不知道有什麼,以後探索到了再說吧,所以不畫西部內陸邊界。

“這樣墨洲西部海岸線就分配完成了,這樣的安排法國和西班牙能接受嗎?”

西班牙代表直接點頭表示沒什麼意見,剛才對於不能完全掌控摩洛哥還稍微有點意見,現在完全沒了。

法國人覺得稍微有點彆扭,放棄一個現有的殖民點,得到一大塊大明和其他國家都認可的待開拓地區。

總體算起來當然是不虧的,但是大明他是兩樣都要啊,還都是白拿的。

不過法國代表塔列朗想想大明的地位,最終也選擇了接受這種安排。

不要考慮大明得到了什麼,任何國家跟大明都沒有可比性,考慮自己的國家能得到了什麼就可以了。

朱靖垣安排了法國人之後,看了英國人和葡萄牙人一眼。

這兩國的代表都等著眼珠子,等著朱靖垣做出合適的補償安排。

其他幾個國家也盯著看。

雙方的情緒卻是截然不同的。

英葡兩國都想要大明多補償一些,其他國家當然是希望少補償一些。

今天的事情很明白,整個墨洲就是一塊蛋糕,朱靖垣是當這個分蛋糕的人。

大明自己要的份額是固定的,補償了摩洛哥的損失之後,大明就不會再索要了。

把摩洛哥的賬平了之後,剩下的才是公平分配的份額。

朱靖垣讓侍衛調轉地圖,把墨洲南部送到了自己面前,看向墨洲的西南角。

後世的安哥拉、納米比亞、南非的西北部,現在這裡的內陸是空白。

安哥拉北部海岸線,屬於葡萄牙,南非西北部海岸線,屬於英國。

朱靖垣拿著尺子和筆,將葡萄牙的海岸線向南延伸一段距離,英國的海岸線向北延伸一段距離。

擴張了兩國殖民地的寬度,然後再順著邊界線向西畫直線,與大明的邊界線連接起來。

相對而言,英國擴張的多一些,葡萄牙的少一些,這也符合兩國的地位。

然後朱靖垣抬頭看兩國的代表:

“這就是給英國和葡萄牙的補償,以及應當分配給兩國的土地。”

兩國代表表情嚴肅,仔細看著朱靖垣分給自己的殖民地。

自己國家的殖民地的確擴張了不少。

海岸線延長了,同時向內陸延伸到了盡頭,這些地方以後明確屬於自己國家了。

這種補償和分配勉強可以接受。

但是,現在那片區域的樣子,就像三層疊加在一起了三明治。

葡萄牙和英國的殖民地分居與上下兩側,中間有一塊不算大的地還是空著的。

也就是後世的納米比亞北部,加上安哥拉的南部地區。

這裡是沙漠和草原的過度地帶,雖然不算是什麼好地方,但是殖民地是再多也不嫌多的。

兩個國家的代表幾乎是本能的開口,希望把中間那塊地也分給自己,別繼續留著了。

結果朱靖垣原本還算和氣的表情,頓時變得有些難看了:

“你們兩國在墨洲的殖民地已經夠多了,這裡還是分給其他沒有殖民地的國家吧。”

兩個國家的代表已經瞭解朱靖垣的脾氣了,看著他這個反應就知道已經沒得談了。

幾個代表稍微有些不甘心,但是面對朱靖垣代表的大明的壓抑,最終只能點頭接受了這種分配。

這樣各國殖民地的賬就算是平了。

但是墨洲剩下的土地似乎也已經沒多少了。

幾個還沒有殖民地國家代表,現在都是稍微有點著急,露西亞人的眼睛都有點綠了。

朱靖垣抬頭看幾個沒有殖民地的國家:

“英國和葡萄牙中間這塊地給誰呢?奧地利有沒有興趣?”

朱靖垣本來想給露西亞,讓露西亞去跟英國人接壤,好製造雙方的領土糾紛和矛盾。

但是這個地方同樣要跟大明接壤。

大明真的不想再跟露西亞接壤了,所以選了個跟大明算是海上相鄰的奧地利。

讓跟英國人本來不接壤的奧地利過去吧。

對於奧地利這種沒有殖民地的國家而言,朱靖垣這種問題的答桉是顯而易見的。

這還用問?

奧地利的代表,外交大臣施塔迪翁,幾乎是毫不猶豫的給了回應:

“我們奧地利願意接受!”

朱靖垣輕輕點頭:

“好,這樣西南墨洲就分完了,咱們換個角度……”

朱靖垣讓侍衛再次調整地圖角度,把墨洲西側面挪到了自己面前。

在墨洲大陸中間凹陷地區,內部又有一個凸起的地方,兩側畫了兩道線。

這裡差不多就是後世的奈及利亞地區。

北部是有比較有名的桑海墨人帝國,歷史上直到1880年代才逐步被英國佔領。

這裡可是個好地方。

單純看後世高達兩億的人口,直接佔了整個墨洲六分之一,就知道這個地方能養活人。

而且這裡還是墨洲第一大產油國,世界的第七大石油出口國,天然氣儲量和產量也是非洲第一。

還是西非唯一的產煤國,其他資源也都非常的豐富。

現在這裡仍然是理論上的“無主之地”,最起碼大明和泰西各國都還沒去建立殖民點。

朱靖垣似乎非常隨意的說:

“根據當初的停戰協議,普魯士原本在墨洲東部的據點給了大明,現在把這塊地就給普魯士吧。

“我聽說這裡的資源挺豐富的,有煤、還有石油,內部有適合耕種的土地。

“希望你們能在這裡建一個新德意志來。”

普魯士的兩個代表直接大喜,哈登貝格下意識的追問:

“親王殿下,這裡真的有煤和石油?您從什麼地方聽說的?”

朱靖垣上輩子的記憶當然不能直接說:

“我不記得是哪兒看到得了,可能是一本書,也可能是某個探險家的筆記了。

“記得不太清楚,不能給你們確切的保證,具體有還是沒有,還得你們自己去驗證。”

哈登貝格和海因裡希沒有任何疑心。

這個時代的殖民地開拓,往往都是很多個人探險家,個人或者受到某些國家資助,去未知地區探索。

然後相應國家對方調查的情況,決定是否安排軍隊和移民。

資料的混亂和不確定性都非常的大。

兩個普魯士代表頗為欣喜答應著,真心實意對朱靖垣道謝:

“普魯士感謝大食親王殿下的支援……”

朱靖垣再次抬頭,看了另外的幾個國家的代表一眼,現在全都是蠢蠢欲動狀態,特別是露西亞人。

於是朱靖垣繼續在普魯士的殖民地旁邊動筆。

首先把東側的喀麥隆地區分給了露西亞人。

喀麥隆地區,正好處於墨洲西部海岸的內彎裡面,海岸線不算長,但是內部可開拓地區不小。

而且這裡靠近赤道,是真正的陽光下的土地,有最為溫暖的港口。

露西亞的尼古拉皇子,首相韋德梅耶,現在都稍微有點興奮。

一起鄭重其事接受這個分配,同時非常向朱靖垣道謝。

露西亞的殖民地也跟普魯士相鄰,以後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呢。

朱靖垣輕輕點頭,繼續在地圖上分殖民地。

把奈及利亞西側的貝南和多哥地區劃給了意大利人。

把喀麥隆南側,赤道幾內亞和加彭地區,非雨林覆蓋的地方分給了西班牙人。

加彭以南,剛果河口兩岸和內陸,周圍的少部分非雨林地區,分給了奧斯曼人。

最後又把荷蘭的黃金海岸和法國的象牙海岸的邊界線向內陸延伸。

這樣整個墨洲的海岸線就全部瓜分完成了。

各個國家多多少少的都得到了一些土地。

但是各個國家的代表們的心情卻各不相同。

有些比較滿意,比如普魯士、露西亞、奧斯曼。

奧斯曼的代表,大維齊爾是真的沒想到,奧斯曼竟然還能分殖民地。

有的代表覺得還可以,比如奧地利、義大利,基本上是零代價拿到了一塊殖民地開拓權。

荷蘭人也保住了黃金海岸,還能將其範圍擴充套件到內陸,也算是松了口氣。

有些國家就不是非常滿意了,比如法國、英國、西班牙、葡萄牙。

他們在墨洲大陸上,基本沒有額外拿到太多的土地,基本原有的殖民地基礎上擴張再拓展到內陸。

看著普魯士、露西亞這些內陸國家,也拿到了不算少的殖民地,內心就有點不服氣。

如果大明不插手,這些國家的殖民地開拓能力,肯定是不能跟自己相比的。

葡萄牙本來就在打剛果河兩岸的主意,歷史上逐步將這塊地區併入了安哥拉。

但是現在被大明分給了奧斯曼,只能放棄這些打算了。

不過四國代表也沒有特別的難受,朱靖垣代表的大明,至少沒有去損害他們的利益。

大明不扶持那些內陸國家,大明直接來跟自己競爭,自己也未必能拿到更多的土地。

現在不需要任何戰爭,國家就能穩妥的擴張土地,已經算是一件好事了。

當然,英法兩國代表不知道,在原有歷史上,他們兩國在墨洲佔了多少地。否著可能會抑鬱的。

至於朱靖垣自己,給泰西各國分殖民地的時候,當然不是憑個人喜好,而是有直接目標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讓泰西各國之間保持相對的均衡,給沒有殖民地的國家多分一點,已經有的就少分一點。

當然,也不是哪個國家最弱,就給的殖民地最多。

最弱的國家根本維持不住太多的殖民地,也沒有能力去建設殖民地。

強行分給他們也沒用,還會讓其他的國家難以接受。

所以義大利、奧斯曼、奧地利這三個已經沒什麼後勁的國家,直接拿的土地並不多。

直接分到的土地最多,很可能也最好的,就是普魯士和露西亞兩國,他們的發展潛力也可以算是整個泰西最強的了。

讓有能力的泰西國家,都參與到墨洲瓜分和建設,讓他們有機會在墨洲產生矛盾。

現在這種分配算是勉強能夠平衡的。

現場的各國的代表們,仔細分析和討論了一陣,慢慢的接受了這種劃分。

然後法國代表塔列朗開口,問了一個比較在意的問題:

“親王殿下,現在這張地圖上,只有雨林地區及以南部分地區,各國的邊界線完全連線上了。

“北部和西部的大陸內部仍然是空白,這些地區後續應該如何分配?”

朱靖垣對此也是早就有準備了:

“那些空白的地區,暫且算是歸屬待定吧。

“一來,目前這些地方的資訊太模湖了,還需要各國直接去探索,直接分配下去不合適。

“二來,這裡的很多地方都未必適合生存,特別是北部內陸的大沙漠,很難維持有規模的居民點。

“所以誰能在那些地方生存,建立基本的居民點同時駐軍,就算是誰的吧。”

塔列朗明顯有些驚訝,也有些擔憂的再次確認:

“您的意思是競爭模式?誰先探索到就算誰的?”

朱靖垣補充和強調說:

“不只是探索到,要有基本居民點或者駐軍,能夠維持對當地的有效統治。

“而不能只是靠欺騙性貿易賺取利潤。

“否則那只能算是公共貿易市場,而不是各國的直接領土。

“我認為,聯盟下應該設立一個機構,專門監督和檢查各國對墨洲的開拓效果。

“可以每過五年評估一次統治能力。

“如果統治能力達不到標準,應該將當地重新歸為公共待開拓土地,允許其他國家去探索和建設。”

現場陷入了沉默。

朱靖垣這要求不能說不合理,如果連土著都掌控不了,那當然沒有資格擁有那些殖民地。

工業化的巨大力量,讓泰西各國都已經認識到,自己與傳統土著的巨大差距。

完全統治墨洲土著本身不算是什麼難題。

而且,殷洲已經瓜分完了,墨洲就是最後的土地了。

想要掌控和保住這些土地,本來就需要下大力氣建設。

特別是原來沒有海外殖民地的露西亞、奧地利、義大利、普魯士等國。

但是朱靖垣的這種要求,以及那個所謂的監督組織,顯然會對所有國家造成壓力。

搞不好會演變成一場殖民地建設競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