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1805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七一章 奧斯曼的決定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七一章 奧斯曼的決定

“既然如此,屬下這就返回開羅?”

阿里的計劃基本落空,心中稍微有點遺憾,但是也沒敢表現出來。

當大明的藩國,跟當其他國家的藩國,那是截然不同的狀態。

大明本土朝廷異常強大,在這次改革的過程在還在繼續膨脹。

阿里和自己的埃及還是曾經的敵人投誠過來的,更加表現的分外乖巧。

朱靖垣發現了阿里潛在的不安和糾結,微笑著口頭安撫了幾句,就讓他去休息了。

朱靖垣也只能口頭安撫了,不可能給他更多的實質性承諾。

埃及是外藩,而且是朝廷承諾不改立的外藩,所以大明不可能允許埃及繼續膨脹。

歷史上阿里的埃及向周圍擴張,佔領了後世的整個蘇丹地區以及大食半島東部。

在這個世界他不可能有類似的機會了。

另一邊,奧斯曼大維齊爾札亞丁回去之後,仔細考慮了一整天。

札亞丁自己仍然認為,對於當前的奧斯曼而言,本土比墨洲殖民地重要太多了。

可以用開拓墨洲殖民作為驅動力,平衡和穩定奧斯曼本土的複雜局勢。

但是殖民地開拓事宜絕對不應該喧賓奪主。

用近在遲尺的克里特換取通往墨洲殖民的節點,對當前的奧斯曼而言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克里特島要比剛果容易掌握多了。

所以札亞丁才提出了相對高昂的,大明基本不可能接受的條件。

但是奧斯曼也想要獲得那些人口。

剛剛經歷了世界大戰的奧斯曼,迫切的想要恢復青壯年勞動力。

與此同時,蘇丹陛下和貴族們,對海外的熱情空前高漲。

拿到了大明交付的“九成新”艦隊,獲得了大明分配的墨洲殖民地之後,這些統治階層有點過於興奮。

他迫切的想要儘快掌握墨洲的殖民地,並且從那些殖民地獲取到切實的利益。

現在有一種要不惜代價發展海軍,同時獲取遠洋航行節點港口的傾向。

與此同時,奧斯曼蘇丹這種統治者,對領土的得失本來就不是很敏感,否則當初也不會輕易割地。

札亞丁無法違抗這種傾向,只能儘可能的控制和壓制。

札亞丁認真整理了思緒,將自己的觀點和想法,發回了奧斯曼宮廷。

第二天上午,札亞丁和奧斯曼蘇丹確認了幾次訊息後,再次去拜訪朱靖垣:

“親王殿下,如果大明要得到克里特島及附屬小島的完整主權,奧斯曼的條件有這樣三項:

“第一,大明以後征服的所有天方教人口,都應該交給奧斯曼來處理。

“第二,大明海陸軍部隊協助奧斯曼部隊,在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交界處獲取一塊沿海土地。

“第三,大明幫助奧斯曼在該地建設一座軍民兩用港口,並給予低息貸款。

“如果大明無法接受,那就用克里特島的私人土地所有權,換取大明的海軍和港口建設指導。”

朱靖垣聽罷陷入了沉思。

奧斯曼不只是要巴巴裡海盜的人口了,要以後所有被大明打敗的天方教人。

這其實也不算什麼,現在世界上也沒有什麼獨立勢力可以征服了。

提供貸款幫奧斯曼建設港口,這都可以算是生意往來,都是可以直接答應的。

關鍵是,奧斯曼仍然想要在墨洲北部搞塊地。

只不過不是在突尼西亞、的黎波里、阿爾及爾等關鍵地區了,而是挪到了摩洛哥旁邊。

這種選擇的目的,是不讓奧斯曼索要的土地,陷入大明的目標土地內部,而是在這些土地的盡頭。

甚至可以從摩洛哥內部切,而不是完全從阿爾及利亞切。

更加關鍵的問題是,也不需要大明轉交了,讓大明協助奧斯曼自己去佔領。

大明佔領再轉讓的問題是個大問題。

現在的大明有吃到嘴裡就無論如何不會鬆口的傳統。

朱靖垣考慮未來的局勢,考慮著克里特的戰略地位,最終決定接受這個交易。

對即將佔據大部分墨洲北部土地的大明而言,大秦海中的克里特顯然比墨洲大陸上的一塊土地更重要。

與此同時,克里特只有在奧斯曼蘇丹手裡的時候,才比較容易被交易和轉讓。

一旦奧斯曼解體,克里特所在的地區自行獨立後,就沒那麼容易被切割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靖垣輕輕點了點頭說:

“行吧,既然奧斯曼這麼努力的想要走向海洋,那大明就為了我們的友誼再幫一把。”

札亞丁心情複雜的點頭回應:

“感謝殿下的善意,以後還請多多關照。”

朱靖垣稍作沉吟之後提醒說:

“奧斯曼想要走向海洋是好事,但是對於奧斯曼而言,本土顯然比海外重要,穩定比開拓要重要。”

札亞丁聽著這個提醒,很明顯的愣了一下。

因為這其實是自己的觀點。

大食親王竟然也贊成這種觀點。

札亞丁下意識的就想到,如果大食親王殿下是奧斯曼的蘇丹,那應該不會接受這種交易的。

只可惜大食親王是交易的另一方。

而大食親王願意對自己說這種話,顯然是真的願意奧斯曼維持穩定的。

札亞丁心情更加的複雜了:

“殿下的真誠令人欽佩,在下一定會將殿下的話傳達給蘇丹陛下的。”

朱靖垣再次微笑點頭:

“的黎波里帕夏其實已經願意投降了,應該說就是奧斯曼想要那些人,我們才允許這些海盜投降的。

“大維齊爾可以讓接收人員告訴他們這個邏輯,這應該更加方便你們的管理。

“對於巴巴裡海盜,我的要求就是淨身出戶,不準攜帶任何多餘財物,人能活著就得感謝老天爺了。

“不過克里特島的普通人不在此列,他們可以攜帶自己的財物離開。”

札亞丁又吃了一驚,的黎波里的扛不住大明進攻是顯而易見的。

但是朱靖垣這句話透漏出來的態度讓札亞丁感覺心中發虛。

但是卻又說不出什麼反駁的話來。

那幫人祖祖輩輩當了將近三百年海盜,人間能夠想到的罪惡行徑他們應該都做過。

大明要完全消滅他們,別人都說不出話來,說不定還會叫好。

這也的確能夠方便奧斯曼的接收。

札亞丁心情複雜的再次微微躬身答應著:

“遵從您的意志,親王殿下。”

朱靖垣自己的幕僚和典簿做了份簡單的條約檔案。

為了省事直接用大明文字書寫,列明朱靖垣和札亞丁談妥的條件。

密約一式兩份,朱靖垣和札亞丁各自簽字用印,各自保留一份。

大明皇帝和蘇丹直接給出電報批准書,實際批准書由後續客輪攜帶交換。

這套手續走了兩天,兩天之後札亞丁帶著文字返回奧斯曼本土。

阿里和巴塞爾也都已經各自返航。

朱靖垣讓幕僚寫電報,把自己和奧斯曼的交易內容,告知北墨洲戰區指揮官楊遇春。

讓楊遇春與奧斯曼大維齊爾,的黎波里帕夏尤瑟夫分別聯絡。

促成的黎波里無條件開城,除可能存在的大明移民之外,所有人口全部交給奧斯曼人。

的黎波里本來就是求饒。

現在大明給了活命的機會,而且是跟著以前的老東家奧斯曼人,基本沒有什麼牴觸就接受了。

大明泰平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一日,西曆1805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

楊遇春指揮的部隊開進了的黎波里城。

的黎波里帕夏尤瑟夫以下,所有武裝人員全部繳械,在大明部隊監督下去碼頭建俘虜營。

等待奧斯曼人過來接收。

楊遇春本意是徹底消滅這些海盜,但是對送走的命令也沒有什麼意見。

送走其實也是消滅,而且比直接消滅效率更高。

楊遇春在的黎波里修整部隊,同時向突尼西亞和阿爾及爾的海盜下達了最後通牒。

十日內投降,人口轉交奧斯曼運走,否則徹底消滅。

兩個地區的海盜當然不敢直接拒絕大明,但是對於大明給的條件卻都有不同的想法。

他們還沒有遭受大明的直接毆打,覺得淨身出戶的要求有點過分。

他們理所當然的想法,是參考埃及的模式,原地變身大明外藩。

他們把自己的想法發給了送來最後通牒的墨洲北部戰場指揮部。

相關電報很快被送到了楊遇春的面前,幕僚念出了電報內容後,楊遇春和身邊的督軍、幕僚、將領們都直接笑了。

“大明外藩,這幫海盜想的倒是真美……”

“他們難道沒有意識到,我們發的是真正的最後通牒?”

“他們居然以為他們有資格跟我談條件?”

楊遇春笑過之後吩咐說:

“不用理會他們了,修整十日後正式發起進攻,打到他們主動投降。”

一群將領們馬上齊聲答應:

“是!”

與此同時,奧斯曼的效率也發揮到了極限,第一批船隊在楊遇春接受的黎波里第二天就趕到了。

雙方人員確認身份之後,就開始移交的黎波里的人。

她們將被打散後直接送往墨洲,朱靖垣劃給奧斯曼的剛果河口殖民地。

這個行動需要大量的船舶,奧斯曼自己的船當然是不夠用的,只能從大明租借。

現在不只是奧斯曼需要船,大明和所有的泰西國家都需要船。

普魯士、奧地利、義大利等國,需要探索和開題殖民地,需要運輸物資和人員。

西班牙和葡萄牙需要大規模的遷徙人口。

大明需要接管大量的殖民地,需要運送部隊和新一輪的大規模移民。

現在整個世界到處都需要船,運輸船的售價和租賃價格都一路飆升。

當然讓全世界的造船業都變得異常火爆。

很多船廠的訂單已經排到幾年後了。

史無前例的火熱前景,讓新船廠接連開張,開張就賺錢。

和談之前開放了大船行業,所以新船也是越造越大。

皇家造船廠已經開始設計八萬噸的客輪和貨輪了。

與造船直接相關的鋼鐵冶煉、工業機械、工程建設相關行業,也全都是烈火烹油的火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