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1805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七三章 大明能夠參考的物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七三章 大明能夠參考的物件

朱靖垣在剛剛開口的時候,下意識的想要講的邏輯,其實並不是生產力和分配的問題。

而是利用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好附加值的產品,去大明之外賣高價,獲得高額利潤。

但是朱靖垣馬上意識到,這個世界的大明的體量太大了。

現在的人口就基本佔了全世界的一半,等到二十年後這個比例可能會更高。

單純的靠技術剪刀差和奢侈品智商稅,去抽那幾億泰西人的血,並不能讓所有大明人全都發達起來的,只能讓部分人發達起來。

當然,抽血還是要抽的,抽多少算多少,對自己的收益不重要,對泰西的損失才重要。

朱靖垣和楚玉強一直在這麼幹。

現在泰西人搞不出來彈力絲和人造絲,朱靖垣就支援楚玉強去賣出百倍利潤。

還只是連褲襪這種生活用品,而無關軍用和工業技術。

與此同時,讓少量藩國出口特殊資源,比如說讓大食國依賴石油銷售和石化產品,維持部分藩國的高水平生活,又可能會滋生分離主義。

除了朱靖垣這個親王的大食國,其他地方真的不適合這麼幹。

於是朱靖垣就不得不將自己的境界提升,將解決問題的方案提到了生產力和分配上。

這是現在的大明適用,以後的大明也適用,就算大明統一全球,仍然適用的原理。

朱靖垣跟郝仲義等工匠和工人聊了會兒天,最後鼓勵他們好好努力,賺更多的錢,過更好的生活,然後讓他們回去繼續工作。

自己跟林則徐、牛鑑等官員繼續開了個會,討論關於後續準備的考試方向:

“關於允許特定族群和混血兒透過考試,在大食國墨洲地區獲得公民待遇的方案,我還有這麼一些想法,要特別提醒諸位。

“首先注意,這種考核考的不是能力和知識水平,如果純粹的放外族的精英加入,對我們大食國乃至大明而言都不是好事。”

朱靖垣說到這裡稍作停頓,林則徐和牛鑑等官員稍微一愣,然後短暫的考慮之後就都表情嚴肅的紛紛點頭了。

同時在再次在心中感慨朱靖垣的敏銳和直接。

考核能力和知識,等於把外族精英放進來,與大明自己的精英乃至普通人搶飯碗。

別說大明的普通人不高興了,大明的精英群體也都不高興的。

朱靖垣考慮的實際上更加的長遠,並不只是在顧慮大明人的利益。

朱靖垣在考慮大明未來的族群政策,這是跟郝仲義聊天的時候開始發散的思維。

大明現在的地位,也許跟朱靖垣上輩子二戰的美國加上一戰前的英國類似。

但這只是一種地位上的比對,大明的情況跟他們是完全不同的。

相比美國,大明不是移民國家,大明有自己的基本族群,而且還很強勢。

美國可以相對開放的吸納所有的泰西白人,泰西白人融入之後都是美利堅的主體。

大明必須將自己的天然主體族群的利益,擺在其他外來者之上,沒有人能夠反過來幹。

相比英國,大明的基本盤更大,足夠壓制和控制藩國,大明的傳統文化也足夠強勢。

英國必須考慮殖民地的情況,基於殖民地的文化來制定管理方案,必須遷就殖民地文化。

英國殖民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市場和原材料,並不契合“殖民”的本意。

大明的“殖民”行動,則更加契合“殖民”的本意。

大明最大的市場就是本土,部分藩國是資源供應基地,但大部分就是“殖民用地”。

大明就不需要,也不能太過重視殖民地的土人。

不能為了遷就,甚至滿足藩國土人的利益,而忽略甚至違背自己基本盤的利益。

那樣幹的結果就是給自己的王朝斷根。

而且,大明的主體族群也有足夠的規模,改革之後純血大明人就有四億兩千萬。

相對總體的七億多人,仍然佔到了六成。

更何況,這六成大明人,還直接關聯著一億四千萬混血兒。

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是很難分彼此的。

純土人只剩下一億五千萬了。

所以大明不能借鑑歷史上英法美在殖民地和族群管理上的策略。

不能像美利堅敞開了吸納泰西的精英那樣,讓神州周邊各族精英以直接加入大明。

大明的主體族群不會允許決策者那麼幹,那是在損害大明主體族群的利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關鍵是,吸納了對方的族群精英,對方的族群本身仍然存在。

大明要吸收的是對方的族群,而不是某些特殊的個體。

大明能參考的物件是歷史上的露西亞帝國。

一個需要引以為戒的反面教材,一個反覆詐屍的大體老師。

露西亞帝國在族群事務上存在的問題,在大明內部其實已經存在並顯現了。

本來應該被同化和吸納的次生族群,並沒有真正的完全融入主體族群。

西部和南部的斯拉夫支系族群,各自建立了自己的族群認知,而不是融為一體。

族群融合的最佳時間,是在現代民族主義思潮出現之前,也就是古典王朝時代。

工業化的過程,持續的文明開化的過程,也就是構建現代族群認知的過程。

大明國內的局勢其實已經到了臨界點。

如果繼續維持當前的族群管理制度,剩餘的土人可能會出現類似斯拉夫人的情況。

朝鮮人、和族人、呂宋人、暹羅人、緬甸人,都屬於天朝文明圈,但卻不是大明人。

朱靖垣要讓他們等同於山東人、蘇州人、浙江人,成為大明人的子集,而不是交集。

如果過了這個臨界點,還想要完全掌控他們生活的土地,就只能讓他們徹底消失了。

朱靖垣懷著頗為複雜的心情,看著自己的兩個幕僚,對他們也是寄予厚望的:

“我們要考察的方向,是對方的思維方式,或者說是文化契合度。

“看對方的生活做事的方式,是不是像是一個大明的普通人。

“這些考核要特別避免涉及到個人能力和知識水平能夠影響的因素。

“所以考試的問題,要儘可能的生活化,日常化,不具有知識層面的難度。

“只考察對方的表達能力,表達方式,大明雅言的使用是否熟練。”

林則徐和牛鑑以及官員們聽了再次紛紛點頭。

這麼考試,招募進來的大部分都是普通工人,不會影響大明精英階層的利益。

也不會影響普通人的利益,因為通過考核的外族,也能獲得和大明工人相同的報酬。

這會讓這些外族失去本來擁有的相對廉價的優勢。

這些外族和大明人本來就生活在一起,而不是從外部專門引入的廉價勞動力。

考試沒有難度,只要學會大明雅言,拿到證書就能加入大明人群體。

直接的薪酬利益標準,會驅動著這些普通人,用盡一切手段學大明語。

還能增加一些崗位,增加一些就業機會,讓普通的大明人也可以去當大明語的老師。

朝鮮人、和族人這種本來就基本會說大明語的,整個族群應該很快就會直接消失的。

其他形象與大明人沒有明顯差異的,也應該能迅速的消融。

至於有明顯差異的,那就用通婚不斷的洗吧,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成為大明人的。

朱靖垣規劃了方向,至於具體的效果如何,目前都只能估測,覺得應該可行。

大食國墨洲地區蒙縣工業區,可以算是這個方案和體系的試驗田。

如果效果不好,或者出現了大問題,那就得打住或者再調整。

如果效果好,或者調整之後效果好,後續就可以在其他藩國乃至大明本土推廣。

朱靖垣是個決策者,除非只有自己能做,否則很少會親力親為的直接參與具體工作,

安排了方向和要求之後,細節和具體的實施,就讓林則徐和其他官員們去折騰了。

朱靖垣開始規劃另外的工作,設計空調。

自己雖然來蒙縣避暑了,但也不能忘了自己的工作。

更加舒適的環境讓朱靖垣能夠更加安心的工作了。

空調是非常重要的裝置,它的用途不僅僅是讓人生活的更舒適。

更重要的是工業空調,可以直接提高生產效率。

自己能夠跑到墨洲來度假,但是自己的子民和工人不能都過來,否則油田誰去開採?

軍用的空調,提升了戰艦上的機械效率,提高士兵的效率,進而提高戰鬥力,

關鍵是,自己要拿戰艦當遊艇,那戰艦也得有空調吧……

空調的原理其實很簡單。

就是利用物質的三態變化,不斷的從房間內吸熱,到房間外面放熱,持續迴圈搬運熱量。

設計空調的時候,可以順便把冰箱做出來。

空調和冰箱其實是同樣的工作原理,冰箱就是把內部空間當作房間的空調。

空調的原理很簡單,所以實際上相關的嘗試,很早就有人研究過。

但是做空調和冰箱的關鍵是“冷媒”,或者叫“製冷劑”。

負責反覆汽化和液化迴圈,不斷搬運熱量的這個載體和介質。

人類歷史上試驗過冷媒,用過酒精、汽油、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甚至是硫酸。

這些傢伙絕大部分都有很強的副作用,想想硫酸做製冷劑的效果……

所以空調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被稱為“氟利昂”的“氯氟烴”橫空出世了。

氯氟烴的製冷效果很好,關鍵是化學性質非常穩定,本身不可燃且沒有毒性。

這類化合物一度被認為是完美的製冷材料,讓空調和冰箱迅速得到了推廣。

一直到幾十年後,科學家才逐漸發現,氯氟烴雖然沒有毒性,但是卻會破壞臭氧層。

在環保思潮的推動下,人們開始重新尋找更合適的製冷劑。

無毒無害,製冷效果好,不傷害環境的冷媒,朱靖垣不知道還有什麼材料可以滿足。

除了地下水……

地下水可以當冷媒,只不過使用場景嚴重受限。

地下水冬夏之間的溫度差距非常小,冬天感覺溫暖,夏天感覺涼爽。

只要把地下水抽出來,通入散熱片之中,用鼓風機驅動空氣迴圈,就能給空間降溫。

關鍵是吸收了熱量後的水怎麼處理。

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從哪兒來的回哪兒去。

但問題是,地下水可以持續抽出來,卻沒辦法以同樣的速度灌回去。

要讓抽和灌保持平衡,需要異常巨大的滲水系統,建設成本當然也高的讓人難以接受了。

退而求其次的方案,就是把空調用過的水再淨化,然後作為生活用水。

但這相當於敞開了抽取地下水,如果整個城市都抽地下水做水空調,那城市早晚沉降。

就算是朱靖垣這種“狗大戶”,可以敞開了花錢,給自己的王宮搞個水循環空調,那它的效果也會非常的有限。

地下水溫的有一個恆定深度,也就是無論冬夏,水溫都完全相同的點。

通常在地下十幾到二十米的範圍內。

在這個深度以上的地下水,溫度會隨著地面氣溫變化而變化。

冬天溫度會降低,夏天溫度會升高。

要用地下水來調解氣溫,那肯定追求夏天的水溫度儘可能低,冬天的水溫度儘可能高。

所以地下水空調的水的來源,夏天的時候只能選在恆定點上。

地下水溫恆定點的溫度,就是地下水空調的調節氣溫的理論極限。

加上熱量搬運過程和水流動過程中熱量損失,實際的調節能力還要再縮小幾度。

然而,地下水溫度恆定點的水溫,與當地地面年的平均氣溫,是一對非常趨近的數字。

通常情況下會略高於當地的年平均氣溫。

大食國流沙城那邊,年平均氣溫估計在二十七度上下。

如果朱靖垣真的不惜代價,在流沙城王宮搞了地下水空調,那能把王宮的室溫降到三十度以內,就是非常理想的狀態了。

夏天只能降溫到三十度的空調,我要你何用啊……

地下水空調應該只適合年溫差巨大,但是年平均氣溫不太高的溫帶地區。

比如大明本土的北方地區,以及北殷洲的北方地區。

而且這東西也沒辦法在船上用。

所以朱靖垣要做空調的話,還是直接專心去搞氟利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