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1805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一零章 新天府外城第二零二農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一零章 新天府外城第二零二農莊

鄭復光在馬拉開波湖鑽出油的時候,新天府農機廠才終於除錯完了新組裝的拖拉機。

這時候已經是四月下旬了,新天府周圍秋收已經到了尾聲了。

城外大部分農田,都已經完成了收割,進入了翻耕和播種小麥的階段。

朱靖垣為了找地方展示新機器,讓衛兵騎馬出去跑了一大圈。

最終在新天府外城護城河方塊的一個角落裡,找到了一小片尚未收完的玉米田。

這塊田歸“新天府外城第二零二農莊”耕種。

於是朱靖垣決定去這個農莊“幫忙幹活”。

朱靖垣叫上兩個幕僚,帶上八個衛兵,還有負責管理這片區域的皇莊掌櫃趙有德。

全都換上適合幹活的迷彩服,把收獲機、鏵式犁、耙地機、播種機放上四輪拖斗。

一群人開了兩輛六十四馬力的拖拉機,用拖斗拖著工具和人一起去了二零二農莊。

在一個小十字路口周圍,四個方向都有一個大院子,院子門口都掛著牌子。

分別是二零一、二零二、二零三、二零四這四個農莊。

朱靖垣把拖拉機停在二零二農莊門前,和皇莊掌櫃趙有德一起進了大院。

進院就是一條直路,左邊是一個大型倉庫,右邊是個大馬房,裡面養著十幾匹馬。

再往前就是每邊五個總共十個小院子,就是這個農莊的十戶人家自己的房子。

說是小院子,那也是相對於整個農莊的大院而言的。

實際每個院子的面積也都不算小,看上去至少也一千平方米以上的水平。

正房都是兩層,每層橫向開間都有四間以上,進深也都比較大。

至少都有東西兩個房,也都至少有兩間。

十個院子的盡頭,正對著進門的路,又有一座大房子。

那是舉辦各種慶典的地方,還有農莊的集體食堂。

農忙的時間在農莊裡面吃食堂飯,農閒的時候就各家自己做飯。

食堂的花銷算農莊經營成本,從最終收穫的糧食和利潤裡面扣除。

在自己家做飯的花銷需要自己承擔,所以其實莊戶其實喜歡吃食堂。

朱靖垣要來給農莊幫忙幹活,農莊的莊戶都提前收到訊息了。

只是朱靖垣不想動靜太大,所以要求他們不要出門去迎接,就在農莊院子裡面就行。

今天吃過早飯之後,男女老少就都出來了,在大院進門的地方等著。

朱靖垣跟著掌櫃的進來,莊戶們就馬上亂糟糟的拱手行禮:

“見過殿下……”

“諸位好,不用客氣……”

朱靖垣隨手回禮,同時稍微觀察了一下這些人。

總共十戶人家,眼前的男女老幼加起來,估計有將近八十個人。

平均下來每個家都有四到五個孩子。

實際上這十戶人家裡面,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比較年輕的,沒有到停止生育的年齡。

四十多歲以上的那些夫妻,周圍全都站著六七個孩子。

而且看氣色都很不錯,成年人都比較壯實,小孩子都比較水靈。

一看就不缺油,超過一半人都屬於微胖的水平,膀大腰圓的也不在少數。

現在是農忙時節,穿的衣服都明顯是適合幹活的短衣,但一眼看上去沒找到打補丁的。

說就說明現在這些普通農民的吃穿方面都是頗為富裕的。

他們的房子足夠給每個孩子單獨的,馬廄裡面養的也不只是挽馬,有適合騎乘的馬。

最後,讓朱靖垣稍微有些意外的是,這一大群人裡面出現了一個金髮碧眼的泰西女人。

朱靖垣頓時就有些好奇的多看了幾眼。

身邊跟著的皇莊掌櫃趙有德也看到了,馬上去問這個農莊的主任,五十多歲的劉老漢。

劉老漢馬上把那個女人和他身邊的男人叫了過來,同時給朱靖垣介紹說:

“殿下,這後生是老李家的大兒子,名叫李青松。

“在咱皇莊的隊伍裡當兵,按照規矩是暫時不分戶出去。

“他去年去哪個……叫東夷國的地方當差,當到了當地的旗總了。

“這個西夷的女娃兒叫艾麗卡,是那個東夷國的翻譯,非要跟著他。

“於是他就帶著女娃兒回來見爹孃和媳婦了。

“前幾天在莊上辦酒席,耽擱了兩天的農活,就讓我們莊收玉米的時間慢了兩天。”

“他們再過幾天就回東夷國去了。”

這倆人就是從東夷國請假回來的李青松和艾麗卡。

李青松好不容易擺平了家裡的事情,準備過幾天就回去。

結果沒想到,就在家這幾天,正好遇到了朱靖垣來“幫忙”。

來到朱靖垣面前就趕緊再次拱手行禮。

艾麗卡就更加緊張了,萬萬沒想到能在這裡見到大食親王!

而艾麗卡又是個天生大膽的性格,在格外激動的行禮的同時本能的喊了句廢話:

“見過殿下……殿下您竟然來了殷洲!”

朱靖垣對這倆人的經歷也有些意外。

沒想到二零二農莊剩下這點玉米,正好是因為他們兩個的原因才剩下的。

朱靖垣心情很不錯,就笑著開了個玩笑:

“我現在是大明的殷洲總督,理論上你們所在的東夷國也歸我管,所以你們小兩口實際上也都算是我的屬下了……”

艾麗卡反應過來之後,馬上再次躬身說:

“能夠為您效勞,這是我們的榮幸……”

朱靖垣笑著擺手:

“我是正好設計了新的農業機械,看你們莊上還有點玉米沒收完,準備用你們這點地,來試試我的機器,你們倆也跟著一起去看看吧。”

朱靖垣沒有繼續陪他們閒聊,招呼莊上的一起出去田裡。

成年人去牽了馬,套大車,準備下地去幹活。

孩子們就跟著湊熱鬧,一群人亂哄哄的出了門。

每個莊子的大院背後的農田,就是各個農莊負責耕種的土地。

所以要下田那是出門就到,但是想要幹完活卻不容易。

新天府外城區域是個邊長二十七公里正方形,內部劃分成了九個邊長九公里的方塊。

每一方塊又劃分成九個邊長三公里的小方塊,每個小方塊劃成九個邊長一公里的農莊。

為了提高每個居民點的人口,每四個農莊的莊子放在一個十字路口四個方向,

每個農莊通常都是十戶人家左右,負責長寬都是一公里,面積一平方公里的土地。

一平方公里是一千五百畝,平均每個家庭要耕種一百五十畝地。

不過實際上土地沒有細分到家庭,農莊的所有人都要一起幹活,最後一起分收益。

因為農莊耕種的土地名義上屬於皇帝,農莊的所有家庭都只是莊戶——皇莊員工。

但皇帝這個過於遙遠的莊主,實際上根本不參與具體經營。

這些員工們分的拿的也不是工錢,而是利潤的“分紅”。

皇莊收益的三成歸皇帝,四成歸員工,三成用於修路、修水渠等基礎設施。

皇帝獲得了農莊收益的三成,這個比例乍一看似乎很高了。

但這不是古代王朝那樣要“收入”的幾成,而是要最終“利潤”的三成。

皇帝要的不是稅,同樣也是利潤分紅,當然要按照利潤來算。

既然是利潤,那就要扣成本之後再算。

包括養馬、製作農具、購買種子、農忙時間食堂花銷、成年人每年的兩套工裝等。

如果和以前的王朝那樣,按照實際收穫的比例來算稅收,可能只有半成甚至更低。

如果遇到災年,如果種地沒賺錢,那就一分錢都不用上繳,皇帝得掏錢來救援。

再加上大面積使用馬耕,大面積使用各種輔助機械,能耕種的土地規模非常大。

平均一家能耕種一百五十畝地,這非常接近他們能夠完成的極限了。

新天府還有大量的荒地,可以迅速開發成良田或者牧場,但是沒有足夠的人手去幹。

現在新天府農民的生活物資的富足程度,非常逼近農業時代自耕農的極限了。

在機械化之前,分給他們更多的地,他們也真的種不了。

朱靖垣帶來的兩輛拖拉機停在田邊,工人和士兵們一起上手,把拖斗上的機器搬下來。

將玉米收獲機裝在拖拉機上,玉米輸出口對準後面的拖斗。

農莊的大人小孩都在旁邊看著。

小孩子更多的是好奇,而大人就帶著審視的目光了。

機器他們不是沒見過,只是以前的機器大多不好用,否則早就不用馬匹了。

蒸汽機太過沉重,效率低還要燒煤,補給加料很困難,不好控制功率。

汽油機那是沒勁,雖然跑的快,但是幹不了重活。

朱靖垣帶來的兩個拖拉機,看著不比原來的汽油機龐大。

而玉米收獲機這個東西,整個架在拖拉機頂上,看上去頗為沉重。、

關鍵是,他們似乎準備讓拖拉機拖著拖斗下地,這車上帶的東西實在太沉了。

現場的農民都沒有太多的期待,擔心這機器運轉不起來。

這邊的機器終於準備完畢,用空包彈再次點火啟動。

裝備了玉米收獲機的拖拉機馬上下了地。

前面機器收玉米,同時將秸稈直接打碎,玉米輸出到拖拉機後面拖著的拖斗上。

下地之後,機器基本沒有任何停頓,非常穩定的持續往前走。

這套機器直接開過去,四排玉米直接收完,同時還把秸稈處理了。

與此同時,第二輛拖拉機摘下拖斗,換上懸掛四鏵犁。

跟在收玉米的機器後面,直接把打完秸稈地也翻了。

一群準備幹活的成年人,看著這兩臺機器轟鳴著往前走,全都有點手足無措。

“俺娘哎,這些機器看著也不大啊,這走起來完全不卡殼啊!”

“前面那收割機,這帶了這麼多東西,這還能走得動?”

“這是四鏵犁,兩匹馬最多拉兩個犁頭,還犁地比這淺,走得還慢……”

“關鍵是,按理說,這些都是機器,機器不壞就能一直幹啊,馬可是得休息。”

“還得小心控制兩匹馬的節奏,讓兩匹馬均勻分擔出力,否則馬可能受傷。”

“這車……人開著走就行了,這太省心了……”

“這終於有好用的農用機了!”

大明人對機器不感覺驚異,驚異的是這機器竟然真的好用。

大明農民和農場主,對農業機械的需求是非常強烈的,因為現在田真的是多的種不完。

所以看到朱靖垣帶來的拖拉機能用,而且好用,熱情迅速就上來了。

艾麗卡前面那些機器,抓著李青松的胳膊,表情頗為驚愕的說:

“這收割的機器,一趟幹好幾趟的活兒啊,這算起來得比馬和人能快好幾倍。”

李青松也是非常驚訝的怔怔的唸叨:

“關鍵是,一個人開車就行了,不需要小心控制馬匹……”

最後皇莊的掌櫃趙有德看著這些人唸叨:

“最關鍵的事情,是不用養馬了啊!這得省了多少人力和糧食啊!”

二零二農莊的主任劉老漢,對身邊的掌櫃說:

“掌櫃的,如果以後咱們莊上都用這種機器,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再多種一倍的田!”

趙有德卻是算的更仔細:

“怕不只是一倍,我估計啊,以前十戶人家一個農莊的田,以後估計三家就夠了。

“不過殿下的想法,似乎不準備讓大家去種更多的田,殿下有另外的安排……”

朱靖垣的展示可以算是大獲成功的,兩臺拖拉機幹了一上午的活兒,沒有出任何故障。

看來這半個月裡面,工匠們是真的用心仔細除錯了。

下午朱靖垣嘗試了使用了播種機,兩臺拖拉機幹了一下午,也沒有出現明顯故障。

當天傍晚的時候,朱靖垣帶著農民們返回農莊,一起進了他們的食堂。

在正式晚飯開始之前,農莊的男女老少都看著朱靖垣,等著他說點什麼。

朱靖垣考慮了一會兒,整理了自己的思路:

“大家都看到了今天這些機器幹活的效果,它們顯然是非常適合作為農用機械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有了這些機器之後,各種農活的速度至少提升三四倍,關鍵是不用在閒時養馬了。

“以後也許只需要兩三戶人家,就能幹完以前十戶人家的一個農莊上的活兒。

“所以大家現在應該都想知道,能不能把一個農莊拆成兩個甚至三個。

“讓多出來的這些人,去另外開更多的田地和農莊,每個農莊都只有三戶人家。

“這樣,以前要十戶人家分享的農莊收益,以後就只有三戶人家來分了。

“這相當於讓自己收益直接翻三倍了!”

一群老實巴交的農民連連點頭,這是他們最在意的問題。

因為新天府農民的收穫是按比例分紅,而不是定量的工錢,所以他們對幹更多活兒的熱情很高。

朱靖垣看著農民們的反應,頗為嚴肅的繼續說明想法:

“由於機器剛剛開始應用,還沒有經過長期的檢驗和準確的核算。

“所以出於謹慎和保險起見,我們暫時不能貿然將一個農莊人口縮減到三戶。

“可以首先嘗試著只留下五戶人家,讓這五戶人家分原來十戶的收益。

“另外的五戶人家,也不是另外開荒出一個新的農莊,而是跟我進城去當工人。

“現在皇莊正在大規模建設新的工廠,最重要的就是生產這些農用機器的工廠。

“進城當工人,生產更多的機器,給其他的農莊使用。

“讓其他農莊也分出一半的人口進城去當工人。”

一群農民開始思考,有些已經開始點頭和期待了,但是也有人還沒有完全理解。

二零二農莊的主任劉老漢就有了疑問:

“殿下,所有農莊都分出一半人進城,都去生產農用機械,那應該用不完吧!”

朱靖垣聽了這問題就直接笑了:

“當然不是,生產農用機械式最重要的,是最優先的,但不是全部。

“農用機械能夠滿足需求之後,其他人就可以去生產其他東西了。

“包括衣服、鞋帽、電風扇、洗衣機、腳踏車、汽車、遊艇等等——

“總而言之,如果滿足了安全和衣食住行這種基本需求之後,我們仍然還有更多力量。

“那麼就去做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