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1805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三二章 “黑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三二章 “黑牆”

黑忠誠率領著自己奴隸們,押解著尹萬諾夫一行人,緩慢的向西南方向行進。

在三天後,隊伍來到了一條河的拐角處。

這條河名歷史上的名字叫卡默爾河,往下游名叫奧克河,再下游叫沙裡河,沙裡河最終會匯入乍得湖。

尹萬諾夫看到這條河,看著河拐角兩岸空蕩蕩的原野,就感覺到懊惱。

如果去年或者雨季的時候,讓移民順著河流上行,在這裡定居的話,從這裡以西的土地以後就屬於露西亞了。

但是現在卻要繼續往下游走。

黑忠誠的隊伍順著河道下行,又走了八天之後,來到了一個河道分叉的地方。

主河道原本是東北西南方向,這裡分出了一條轉向南方的支流。

今年的雨季剛剛過去,分叉口周圍都是沼澤泥灘。

在岔口沼澤的東南部區域,一塊比較平坦的高地上,散落著十幾個簡陋的房屋。

房屋的外圍有十幾個泰西人,驅使著一百多個墨人奴隸,在沼澤的邊沿開墾農田。

他們發現大量墨人靠近,立刻就緊張了起來。

泰西人立刻拿起了自己的步槍。

並指揮自己的墨人奴隸,拿起粗陋的武器,站在自己的前方。

尹萬諾夫心情複雜的向黑忠誠報告說:

“這裡就是我們的居民點,目前暫定的名字叫河灘鎮。”

原本的歷史上,這裡有一個叫梅來的小鎮。

距離朱靖垣畫的西經九十一度線線,已經有三百八十多公裡的直線距離了。

黑忠誠拿望遠鏡看著河邊的情況:

“就這麼點人口,我們可以像抓捕並遷移你們一樣,把這個居民點直接移走……”

尹萬諾夫差點崩潰:

“你們不能這樣做!他們已經在這裡定居了,你們奪取居民點,跟戰爭沒有區別!”

黑忠誠呵呵笑著說:

“是的,我們不能那樣做。

“不過你們的人最好遷到支流和沼澤的西邊去。

“這樣我們雙方分別在這條支流的東西兩側建設,互不影響,不容易引起衝突。”

尹萬諾夫松了口氣,然後馬上追問說:

“您的意思是,我們就以這條河為邊界嗎?”

這條河的支流分岔口,這些爛泥沼澤的大致方向,基本是朝向正南的。

但是順著支流上行二十多公裡後,河道就會拐向東南方向。

眼前這個黑忠誠應該是不知道這些情況的。

如果以這條支流的河道為邊界,那越往南,屬於露西亞的土地就越多。

如果能拿到這樣的條件,讓現有的支流西岸的那些簡陋住房和土地送給大明也無妨。

黑忠誠卻直接搖頭了:

“不,我們沒有觀察到河流其他區域的情況,不能對其他區域做決定。

“所以我們雙方的臨時分界點,僅限於我們看到的這條河的支流的分岔處。

“分岔處以西由你們探索和開拓,分岔處以東由我們探索和開拓。

“這也只是臨時的探索邊界,真正的邊界要讓大明和露西亞的朝堂的大人們去談。”

尹萬諾夫見黑忠誠完全不上當,頓時就有點遺憾,然後開始討論居民點的問題:

“這裡的房子,這裡的農田,現在都在岔口以東,這都是我們開拓建設的成果。

“我們不能無條件的交給你們,如果你們索要的話,應該拿出條件來。”

黑忠誠不置可否的說:

“我們沒有直接奪取你們的居民點,允許你們在這裡開發建設,就是我們的條件。

“現在你自由了,過去告訴你的同伴,趕緊遷到沼澤另一邊去,以後我們是鄰居了。”

尹萬諾夫頓時就又無奈了。

大明人談判強硬,大明的奴隸一樣強硬。

不過黑忠誠這個承諾確實有用。

雙方終究是把臨時分界線確定下來了。

最起碼這條河支流分岔口以西都屬於露西亞了。

露西亞在墨洲的土地面積至少有一百萬平方公裡以上了。

而且這都不是鮮卑荒原那種爛地,而是最為溫暖溼潤的熱帶草原。

都能夠開墾成為最好的農田,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了。

人類文明國家基本都是農耕民族,只是有的地方農耕條件不好,不得不發展其他的副業。

然後這個副業說不定會大放光彩。

維京人是窮困的活不下去的農民,出去搶劫的最高目標其實是搞塊好地。

英國人本土農耕條件差,斯圖亞特王朝才實施重商主義。

西班牙和葡萄牙到殷洲也是搞種植園,美利堅從十三殖民地時代開始就是大農莊。

在後世的正經歷史學中,泰西人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海洋文明”。

在正經使用海洋文明的時候,通常是指湯加、斐濟這種面積極小的海島國家。

後世的主要文明國家,都是從農耕時代的基礎上逐步發展出了工商業。

在工商業發展起來之前,甚至是工商業發展起來之後,也沒有文明人不想要搞一塊好地。

泰西大陸上的露西亞、德意志、法蘭西的農耕條件比較好,農耕傳統也更加的濃厚。

其中尤以露西亞為甚,他們特別喜歡土地,特別是溫暖的土地。

朱靖垣分給露西亞的墨洲殖民地,幾乎符合他們所有關於土地的美好想象。

不過,露西亞雖然喜歡土地,但卻並不是視土地如性命的。

如果視土地如命的話,那就不會賣掉阿拉斯加,也不會對日本割地而不賠款。

這說明,對露西亞而言,命比錢重要,錢比地重要。

露西亞現在不敢跟大明起衝突,所以理所當然的見好就收。

尹萬諾夫的探索隊伍重獲自由之後,迅速去跟河灘鎮居民點的同族匯合。

尹萬諾夫向這裡的官員說明了情況,這些露西亞移民雖然都非常憤慨,但是最終還是接受了黑忠誠的條件。

放棄河流以東的現有居民點,放棄周圍開發出來的少量農田。

帶著自己的奴隸和行李,退回到河流以西,重新找合適的地方建設和開發。

沒辦法,對方的人太多了。

人數一過萬,那就是人山人海了,根本看不到盡頭。

這幫墨人就算是打仗再爛,也能直接碾死自己這邊的十幾個泰西人和百來個奴隸。

而且對方背靠著大明,真的起了衝突的話,自己很可能死了也是白死。

露西亞非常識相的退到河對岸,黑忠誠也不為已甚,安排自己的隊伍準備定居。

黑忠誠所說的遊牧活動不不是藉口,但也是有預定的目標和計劃的。

大明的主人給的任務,就是遊牧到找到對面的泰西人為止。

找到泰西人之後,就沿著雙方的探索邊界定居。

遊牧非常有利於探索,但卻不是長久之計。

人類的文明歷史,應該是先有漁獵,然後發展出了農耕,最後才有了遊牧。

沒有漁獵和農耕生活,馴養出來了各種家畜,也就沒有畜牧業的概念。

沒有畜牧業,人就沒有辦法依賴牲畜生活,也就不可能遊牧。

最早的真正的遊牧民族,不早於公元前一千年,大概是在春秋時代形成的。

遊牧看似野蠻,其實是個小老弟,漁獵才是老大哥。

農耕是漁獵文明技術積累進化出來的,宛如農耕文明之後孕育出的工商業。

但遊牧卻是農耕文明圈子中的競爭失敗者。

遊牧的真正起源,大概是原有農場被其他族群佔領,不得不趕著能帶走的牲畜逃生。

然後他們就發現,只要我帶的牲畜足夠多,就算不停下來種地也能活著。

但是隨著農耕文明不斷擴張,遊牧族群的活動空間不斷縮小。

如果他們不改變生活方式,不找個地方定居下來,最終會“離開”所有土地後消失。

黑忠誠結束了臨時的遊牧,在河道分岔口西側定居下來。

將自己的奴隸軍團分散開來,以每一個百戶的一百人為一個單位。

以露西亞人建設的河灘鎮為起點,向南北兩個方向探索和定居。

每個單位之間拉開一公里距離,尋找合適的位置建立自己的村莊,開墾土地種田。

這一下子鋪開就是一百多個居民點,每一個居民點都未必比對面的河灘鎮小。

關鍵是直接形成了一道長度一百多公裡的邊界圍牆。

而且,黑公爵可不只是黑忠誠一個。

在接下來的小半年裡面,會有其他黑貴族帶著奴隸陸續抵達。

他們會按照同樣的規則,在黑忠誠的“黑圍牆”兩端,繼續向南北兩側延長。

六七個黑公爵的奴隸鋪開之後,就能形成一道上千公裡的“黑牆”。

從南方的熱帶雨林,一直延伸到北方的沙漠之間。

整個大草原就被這堵黑牆分割開了。

最高級的黑公爵,是墨奴軍團的真正精銳,勉強能夠完成這個任務。

其他的小規模的黑貴族,帶領的奴隸族群抵達之後,就會在黑牆的背後開荒。

露西亞人看不到以後的變化,但是黑忠誠現在的操作,已經讓他們驚呆了。

他們也能夠想象得到,如果有更多的黑貴族,能夠把整個草原一分為二。

以後露西亞人就像是想要繞後開荒都不可能了。

尹萬諾夫難以理解,大明人怎麼讓這些奴隸自己管理自己,還管的頗為成功的?

黑忠誠和尹萬諾夫,雙方都在警惕對方的同時,也都沒有忘了更重要的事情。

雙方在安穩下來之後,都馬上安排人手,把這裡情況向後方報告。

這裡是熱帶大草原的深處,目前大部分區域都還在探索之中。

沒有公路和鐵路,也不可能有電報線,甚至連準確地圖都沒有。

雙方都只能安排小規模的騎兵回去送信。

即使雙方的探索部隊的後方,其他的更多更大的居民點,也未必有電報設施。

距離河灘鎮最近的露西亞能用的電報設施,在露西亞和普魯士的內陸聯軍指揮部裡面。

歷史上的墨洲的乍得湖,現在被露西亞和普魯士兩國命名為波羅的湖。

這個湖泊現在是兩國殖民地邊界的一部分,指揮部就在這個湖泊的西南部。

露西亞和普魯士殖民地當局,正在合力圍剿這片地區的富拉尼人和博爾努王國。

博爾努帝國是墨洲西部一個古典王國,已經在這裡持續存在了上千年。

富拉尼人是博爾努王國內的重要族群,他們的宗教領袖奧斯曼·丹·福迪奧,曾經被博爾努王國的老國王任命為王子的老師。

然而太子不怎麼喜歡這個老師,繼位之後就把自己老師趕走了。

福迪奧召集擁戴他的信徒,發起了聖戰,攻破了首都,把新國王給趕走了。

國王屬於達拉塔瓦人,被趕出首都之後,向本族的教長加涅米求援。

加涅米也召集族人,為國王征討福迪奧。

按照原本的歷史,雙方將在1808年,也就是這一年發生大戰。

加涅米戰勝福迪奧,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

然後在三十八年之後,加涅米的兒子處死國王,自己建立了新王朝。

加涅米屬實墨洲活曹操。

在這個世界,富拉尼人和達拉塔瓦人打起來的時候,露西亞和普魯士當了漁翁。

露西亞和普魯士,為了徹底掌控內陸高原,徹底摧毀博爾努王國,提前準備了很久。

專門在這裡建立了軍事後勤基地,佈設了從海岸到湖畔指揮部的電報線,

確保指揮部和墨洲海灣的聖彼得堡的聯絡通暢。

而這個位於波羅的湖旁的聯軍指揮部,與河灘鎮的直線距離超過七百公里。

途中沒有完善的驛站和道路,只有零散分佈的居民點,沒辦法搞“六百裡加急”。

報信的騎兵輕裝簡行,在中途的居民點補給換馬,連續跑了十天才到。

結果這隊騎兵趕到指揮部之後,發現這裡的局勢一片混亂。

軍營內外到處都是大批量的墨人。

當然,不是聯軍潰敗了,不是指揮部被墨人攻破了,而是聯軍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兩個族群的宗教領袖和國王投降,露西亞和普魯士徹底征服了這片土地。

少部分墨人貴族接受兩國的冊封,成為兩國的低階貴族。

但是大量的墨人士兵變成了俘虜,和大量的平民一起直接變成了奴隸。

他們被拴著雙手,由普魯士和露西亞的士兵押解著,離開這片生活了數百年的土地。

他們將會成為露西亞和普魯士移民的奴隸,為他們開墾土地、建造房屋。

報信的騎兵在人群中跑了好久,才終於找到機會把訊息送進指揮部的電報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不是專門提到涉及到了大明,這封電報現在可能發不出去。

電報室正在抓緊時間收發作戰指揮官和後方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