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1805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九三章 “我是大明皇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九三章 “我是大明皇帝”

關於大明中央朝廷直轄省份的範圍放到哪裡,在大明朝廷內部形成了頗為激烈的討論。

相關話題對外朝公開之後,傳播範圍也就不僅僅侷限於外朝了。

很快就以非正式的小道消息的形式,流到社會民間關注政治事務的人耳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行政區劃調整,是一個亙古存在的鍵政方向,是很多鍵政黨時不時的都會提起的事情。

這個討論的範圍,當然也是包括朱靖垣這個特殊的皇子的。

朱靖垣收到了自己父親的直接發來的訊息,詢問自己的意見。

算是在原本安排的論文方案之中,臨時插了一個新的題目。

朱靖垣看待這個問題的角度,與皇帝和其他官員以及絕大部分大明人,都有很大的不同。

種問題最終怎麼決定,除了實際選擇本身的優缺點之外,還要決策者的屁股的位置。

朱靖垣來自後世,一個傳統君主制度國家已經基本消亡,民主共和制度佔絕對主流的世界。

長期的教育和耳濡目染,讓絕大部分現代的神州人本能的認為,君主制是落後的。

關鍵是,君主制是隨時會崩潰,最起碼有很大機率會崩潰的。

這在後世的環境下當然沒什麼。

但是放在這個世界的朱靖垣身上,甚至可以稱為“焦慮”。

當初的世祖皇帝可能就有類似的焦慮,所以才會安排了新天府這個退路。

後世的皇帝,就算是有世祖皇帝留下的小冊子,但是卻大部分都沒有繼承這種焦慮。

包括現在的太上皇朱仲梁和皇帝朱簡炎。

他們都不認為目前的大明存在崩潰的危險。

他們對新天府的安排,實際上是作為制衡本土朝廷的籌碼。

甚至於,現在大明的官僚,大明的普通百姓,以及大明的敵人們,也都不存在幻想著大明自己崩潰的想法。

太上皇、皇帝、報紙編輯、民間學者、海外政客、各國君主們,都沒有君主制落後,總有一天會崩潰的想法。

他們也都無法想象,共和制度在世界範圍內形成主流的情況。

在這個世界,這個時代的人看來,共和制度才是錯誤的,才是隨時可能會崩潰的。

君主制度是傳承數千年的理所當然的選擇。

他們當然也不會在討論行政區劃調整的時候,考慮行政區劃對帝國崩潰結果的影響。

只有朱靖垣有君主制度崩潰焦慮。

朱靖垣又理所當然的參考了紅色露西亞崩潰的結局。

一個組合式的國家的崩潰,很大機率會直接以原有行政區劃為單位拆分。

甚至於,舊中國的軍閥割據混戰時代,也基本都是以原有的省區範圍為基本單位的。

現在的大明王朝,如果在未來的每個時期,內部的各種矛盾爆發出來,皇帝和朝廷都無法控制的時候,也可能會整體崩潰解體。

到時候可能形成的割據勢力乃至是新的國家,也很可能會以原有的政區邊界為邊界。

很可能不會完全一致,會有邊界上的次級行政區互相逆轉,但應該不會有量級上的差異。

中央朝廷直轄的範圍可能會形成一個共和制度的新大明。

其他的每個大域獨立形成一個國家。

所以對大明中央朝廷直轄省份的安排,就在某種程度變成了共和大明的領土分配。

做這種決定的時候,就要看屁股和腦子在哪兒了。

留下的共和大明的規模大一點好,還是小一點好呢?

是給這個新大明挖點坑好,還是儘可能給它最好的地緣政治格局呢?

這件事情讓朱靖垣非常的痛苦。

不但讓自己腦子和屁股分離,還會讓自己的屁股隨時漂移。

自己首先是最特殊的皇子,是大明皇室的最核心的成員。

站在皇室成員的角度考慮,在本土局勢即將失控的時候,整體退守新天府,是一個理所當然的預備方案。

在那之後,皇室在新天府獨立成為一個新國家,本土形成的共和大明國家,可能會成為皇室控制的國家的競爭對手。

在這個角度和方向來考慮,現在當然是要給未來的共和大明挖坑。

把海東的東番、琉球、日本、朝鮮,以及北方的鮮卑地區設定為一個大域。

把南方的呂宋、婆羅洲、舊港、爪哇、馬六甲、暹羅、緬甸等地設定為一個大域。

讓直轄省份在鯨海和小西洋上沒有海岸線,把它的海岸線限制在本土沿海。

讓海岸線的外圍,有其他國家控制的,完全包圍起來的一圈半島和群島。

形成一道海上的鎖鏈和圍牆,限制本土形成的共和大明國家勢力通往大洋的路。

在陸地方面,還要把漠北蒙古、西疆、雪域、設定,以及安西、天竺設定為一個大域。

讓東南西三個大域形成的國家,把本土形成的國家夾在中間。

最好是往這些地區的軍政機構裡面多塞宗室。

最終形成外圍大域國家宗室控制,共同圍堵中間的形成的共和大明。

與此同時,朱靖垣自己的靈魂來自後世,前世二十餘年受到的教育和實際的生活經歷,讓自己的理所當然的把自己當做一個神州人。

如果站在這種神州的角度考慮的話,那前面的那些選擇可能就要完全反過來了。

本土直轄朝鮮、日本、鮮卑、馬六甲、呂宋、婆羅洲、舊港、緬甸。

不但本土直通兩大洋,而且能夠掌控周圍的島嶼和半島,作為向外進攻前沿陣地,同時也是對外防禦的海上長城。

這些島鏈之內的海域,從鯨海到暹羅灣,都是本土海軍的堡壘海域。

這種作為神州普通人思維方式,相對於自己現在作為大明皇子的實際身份,就屬於典型的“腦臀分離”、“屁股漂移”了。

腦子思考問題的時候,不對應自己坐著的實際位置,不考慮自己本人的實際利益。

朱靖垣在這個問題上考慮了很久。

不只是因為立場和思維的混亂,也是因為問題本身的特殊。

大明崩潰的敏感問題,除了自己老爹和爺爺之外,沒有任何人可以討論。

就算是他們倆估計也不會認真跟自己討論。

只能自己一個人思考。

朱靖垣焦慮了好幾天之後,覺得自己本人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維持大明不崩潰。

那自己的屁股和腦子就不用完全分離,最起碼可以離得近一點。

讓大明穩定存在,符合大明皇室的利益。

而為了讓大明穩定存在,均衡國內的勢力是理所當然要做的事情。

讓統治階級要有足夠的賺錢的範圍,但不能無限制剝削壓榨中下層。

給中層和下層人能夠看得到的足夠的上升通道。

在生產力允許的情況下,讓底層的生活水平也能夠穩中有升。

讓能夠成為中層精英群體的人,有足夠豐富多彩的消遣娛樂專案。

本質上是所有階層互相妥協,兼顧所有階層的利益,也符合所有階層的利益。

除了極少數野心家。

只不過知道這個方向雖然不算困難,但是實際實現卻存在不知道多少的麻煩。

只要不是傻子,絕大部分統治者,應該都理解這些邏輯。

但是實際做到的又有多少呢?

朱靖垣帶著這份複雜的心情,將自己的思考都寫了下來。

寫了一份罕見的紙質的密封奏章,安排了專門的軍方信使乘坐快船回京師遞送。

六天之後,大明皇帝朱簡炎收到了朱靖垣秘密奏章。

朱簡炎已經透過電話知道,朱靖垣給自己寫了一份秘密奏章,還是關於行政區劃調整的。

朱簡炎本來還頗為期待,結果實際看到之後,直接出現了高度迷惑不解的表情。

然後朱簡炎拿著朱靖垣的奏章去找了太上皇。

朱仲梁看了之後,同樣也是迷惑不解。

屏退了所有僕人之後,朱仲梁把奏章仍在桌子上,非常意外和感慨的索:

“這小子竟然在考慮大明崩潰的事情……”

朱簡炎表情有點古怪的說:

“所以……這應該是世祖皇帝所說的焦慮?”

朱仲梁搖頭嘆息說:

“杞人憂天是不對的,但是也不能完全不防。

“世祖皇帝規劃的新天府,本來就有預防這個情況的考慮。

“只不過後來的發展,讓世祖皇帝自後的祖宗們慢慢忽略了這件事情。

“其實我在繼位的時候,也覺得情況一片大好。

“覺得大明和世界格局,都跟世祖皇帝那時候完全不同了,大明是不可能崩潰的。

“然後,我就在不斷地擴張過程中,慢慢把泰西各國全都推到了對立面。

“最後引發了持續十餘年的世界大戰。

“當時的情況,當時的大明確實已經瀕臨崩潰了。

“如果我們按照靖垣的建議,按照世祖皇帝留下的方向,作出對應的調整,後續的情況會糜爛到什麼程度,已經完全無法預料了。

“就說說你現在的想法,是不是跟我當時有相似之處呢?”

朱簡炎原本古怪迷惑的表情變成了錯愕:

“這個……突擊步槍、作戰飛機、裝甲戰車、自行火炮、軍用汽車等武器裝置完全成熟,列裝普及下去之後,普通人應該就沒有造反成功的可能性了吧?”

朱仲梁頗為認真的說:

“我當時就是這麼想的……”

朱簡炎下意識的接著說:

“但……現在和當時確實不同,以後和現在也會不同。

“技術的發展,讓職業軍隊與民間力量的差距越來越大了。

“我認為機械化部隊可以算是一個很明顯的臨界點。

“土法和工匠私人也許能造出槍械,但是卻沒辦法土法造發動機和飛機。

“普通人造反能夠獲得的武裝力量,與朝廷軍隊的武裝力量,已經形成絕對的差距了。”

朱仲梁馬上繼續反問:

“那你有沒有考慮過,軍隊也有失控的可能?

“普通人也許無法造反,但是與朝廷利益背離的軍隊,卻有可能發動政變。

“與此同時,軍隊也都是普通人的子弟組成的。

“如果普通人的生活完全崩潰,如果皇室和朝廷無法保障普通人的生活。

“不說我們能不能讓軍隊繼續如臂使指,他們的戰鬥力也會斷崖式的下滑。

“等到普通人鬧事的時候,甚至衝進紫禁城的時候,他們拒絕執行命令怎麼辦?

“所以靖垣的奏章裡面最後面說的,維持各個階層的平衡才是根本。

“統治現在這種規模的國家,無時無刻不是走在懸崖邊上。

“現在不是古典時代了,皇帝不再是傳統的君王,驕傲自滿的情緒要不得。”

朱簡炎感覺朱靖垣的奏章內容已經不重要了。

自己老爹現在就是想要給自己上課。

朱簡炎這兩年確實有點驕傲。

整個大明在自己手中越來越好,各種經濟資料持續飆升,財政方面從來沒這麼富裕過。

雖然其中有很多是自己兒子的功勞,但那就是自己的兒子啊!

自己這個當爹也有資格跟著驕傲吧?

朱簡炎現在已經想明白了,大明現在的發展速度還會持續,領土擴張和技術革新的紅利至少能維持十幾年。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自己擔任皇帝的這十幾年,整個大明都會是這種狀態。

自己就算是什麼都不幹,完全當個橡皮圖章,大明也會繼續繁榮。

最後自己肯定會留下一個美諡,歷史評價肯定也很不錯。

就算是發展的紅利出現明顯的衰退,高速發展期間產生的問題爆發出來的時候,也已經到了自己的繼承人的任期內。

朱簡炎相信後人的智慧。

那是真的可以相信。

所以朱簡炎這兩年的心態越來越好了。

結果現在老爹又來給自己上課。

不過……

朱簡炎看了看父親,已經馬上要七十歲了。

在世界大戰最後的幾年,就已經熬白了所有的頭髮。

雖然氣色看上去仍然還不錯,但也是真的已經老了。

以後不知道還有多少機會,還能再聽他唸叨和教育自己了。

朱簡炎迅速的整理了精神,非常認真的點頭答應著:

“兒臣明白,兒臣一定戒驕戒躁,把朝廷內外的事情儘可能理順,儘可能規避掉發展過程中可能留下的問題……”

朱仲梁聽了自後輕輕點頭:

“所以,你最終怎麼決定?直轄省分的範圍怎麼選?”

朱簡炎仔細考慮過之後說:

“就算是大明王朝崩潰了,那剩下的所有的原國家疆域上的人,仍然都是我們大明人。

“大明本土形成的新國家,仍然會是所有大明人國家的核心,也是最強的一個。

“在大明王朝崩潰的時候,如果西夷的國家仍然存在,必然會趁機干涉大明的事務。

“大明本土的新國家,也會是對抗西夷的天然領袖,我們需要它足夠強大。

“我是朱明王朝的皇帝,也是大明天朝的皇帝,更是所有大明人的皇帝。

“所以我選擇讓大明人整個族群能夠繼續屹立於世界之巔的做法。

“我們朱家,以目前如此巨大的優勢,如果還不能維持大明的穩定存在。

“如果我們要狼狽的逃出本土,跑到新天府去苟延殘喘。

“那說明我們朱家真的已經失去了繼續統治神州大地的資格和能力。

“到時候,無論是放權立憲,還是歸政於民,甚至退位讓賢,都勝過苟延殘喘。

“如果我本人遇到那種情況,我會在本土退位並留下來,讓孩子們去新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