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1805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九六章 沒有訊息算不上好訊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九六章 沒有訊息算不上好訊息?

朱靖垣不知道英國人在規劃什麼,只是覺得現在不是跟英國人談南天竺交易的時候。

大明不是對南天竺沒興趣。

整合了南天竺自後,才能真正徹底拔出小西洋的所有外部力量。

天竺地區的資源和土地也是受到大明人青睞的。

但這種興趣並不迫切,首先是因為大明已經在殷洲和墨洲有了足夠多的殖民地了。

與此同時,這塊地對英國而言,已經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地方了。

被大明完全包圍,留著也不敢全力開發,扔掉又不捨得。

朱靖垣完全明白這種情況,所以不會拿出太高的代價去交換南天竺。

當初在和談會議上就直接拒絕談論南天竺的交易。

停戰之後,英國人決定要拋棄南天竺這塊地,所以開始從南天竺往外運輸人口和物資。

他們顯然是準備把南天竺徹底的搬空,然後就可以拋棄了。

南天竺有價值的東西都已經被帶走,剩下的人口也基本都是老弱病殘,整個地區就是一個巨大的爛攤子。

但是即便如此,現在英國人脫手南天竺的心理價格,仍然沒有真正跌到最低的冰點。

他們做拋棄南天竺的準備的過程中,南天竺的“價值”會不斷地降低。

做好了全部的準備之後,實際“價值”就會跌到冰點。

但“價值”不等於“價格”。

本身已經失去了價值,留著它就會變成負擔。

同時長期沒有下家接手,那銷售“價格”就會繼續下跌,最終會突破價值的下限。

大明完全可以繼續等這種情況真正出現。

因為能接手南天竺的物件只有大明,其他任何國家都沒有膽子插手這件事情。

所以朱靖垣準備做的,就是繼續諒英國人幾年甚至十幾二十年。

最後應該能以近乎白送的方式獲得這塊地。

朱靖垣跟夏洛特談過之後,就基本把它拋在腦後了,因為那是很久以後得事情。

夏洛特留在獅城,跟著朱靖垣一家人,一起度過了安康六年的新年。

過了正月之後,夏洛特非常不捨的離開。

然後普魯士國王家的兩個孩子來了。

朱靖垣讓羅菲雅去碼頭接了他們兩個,帶著他們到朱靖垣的住處拜見。

兩個半大小孩,都穿著完全明式的服裝,頗為忐忑的對著朱靖垣恭恭敬敬的行禮:

“參見大食親王殿下。”

大明雅言說的頗為標準,原生族群語言附帶的口音並不明顯。

顯然是從小就有最夠檔次的老師,專門教育和指導過他們學習和鍛鍊標準口音。

朱靖垣坐在主人的位置上,上下打量著這兩個半大孩子。

過了年之後,威廉算是十五歲了,露易絲算是十四歲了。

在朱靖垣的記憶中,威廉一世是一個禿頭大鬍子的形象。

可能是因為他不是他父親的長子,是在哥哥去世自後當上的國王,成為國王的時候本人已經六十多歲了。

現在少年般的威廉,倒是沒有出現禿頭的跡象,畢竟還年輕……

現在的形象也還算周正,畢竟是出身王室,養尊處優出來的,至少不會乾癟頹唐。

至於露易絲的形象,朱靖垣心中完全沒印象。

現在站在自己眼前的這個,就是個白白淨淨的小女孩。

本人相貌雖然算不上多麼的出眾,但也跟醜陋完全沒有什麼關係。

至少都不至於讓朱靖垣看著就難受,否則是絕對不會留在自己身邊使用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靖垣微微點頭,回應了兩人的問題:

“嗯,你們兩個一路舟船勞頓,都別站著了,坐下說話吧。”

兩個半大孩子馬上回禮坐下,然後等著朱靖垣進一步的吩咐。

他們兩個過來,當然是有目的和任務的,不是過來玩。

朱靖垣之前就已經考慮過,要怎麼安排他們兩個。

朱靖垣不準備真的替普魯士好好培養和教育他們倆,主要是現在沒有那個時間了。

應該是給他們安排一份讓他們覺得跟自己足夠親近,但又不至於涉及真正的大明的機密事務,同時還能得到大明文化的薰陶,而且也不會太過辛苦的工作。

現在稍微停頓了一會兒,朱靖垣看向兩個半大孩子:

“你們的父親拜託我,把你們帶在身邊教導,不過我並沒有時間親自去做。

“所以我把你們安排在我身邊,做些簡單的活兒,你們跟著前輩們自己看,自己學。

“威廉,你去我的親王衛隊當個親兵,偶爾給我辦些跑跑腿,發發通知的活兒。

“露易絲,你去我的柔佛同知的辦公室,當個接待來訪官吏的書記員。

“我在工作空閒的時候,也會跟你們聊聊天。

“能不能接受?有沒有意見?”

倆人當然不敢有意見,也的確沒有意見。

親兵這種活兒,雖然品級可能不高,但是無論是泰西還是大明,都是非常特殊的身份。

如果是本國人,給王子當前護衛親兵,很容易跟王子建立私人友誼。

未來能夠作為新國王的親信,派出去當領兵將領。

威廉是個外來者,早晚都要回普魯士,本身就不在意擔任的職務的品級高低。

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跟朱靖垣建立友誼,維持兩國王室的關係。

能夠經常跟朱靖垣接觸的親兵再合適不過了。

露易絲的活兒也是類似的情況,這種辦公室接待員性質上就是秘書人員,也是可以經常接觸到朱靖垣的活兒。

單純的進去報信、出來送通知,這樣的工作機會,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兩人馬上站起來,再次恭恭敬敬的行禮:

“遵命。”

朱靖垣直接把威廉交給了關天培手下的衛隊長。

關天培現在已經不直接跟在朱靖垣身邊了,他現在是初具規模的大食國艦隊指揮官,大部分時間都在艦隊那邊主持訓練。

當初跟著關天培的給朱靖垣當護衛的士兵,現在都成了大食國艦隊的軍官和軍士長。

朱靖垣身邊的護衛的軍官們,也都是這些老兵中選出來的。

露易絲直接被交給了羅菲雅,羅菲雅、安曉娜等朱靖垣最初的幾個侍女,一直被朱靖垣當成貼身秘書人員使用,現在朱靖垣的幾個辦公室和家裡的會客室,都是她們輪流在管。

朱靖垣又繼續跟他們隨便聊了會兒天,今天的見面會就結束了。

三天自後,兩人開始開始在朱靖垣身邊上班。

兩人在穩定下來自後,一起向普魯士的父母發了電報。

威廉三世和妻子收到訊息自後,都是再次松了口氣。

親兵和辦公室秘書這種安排,確實讓他們安心了。

朱靖垣本人自後的工作中心,就放在了通識考試合格證的推廣上。

將這項用於吸納已經被同化的周邊族群的政策,正式在已經屬於大明本土的地方推廣。

現在名為“大明”的族群正在形成,如果不在這個過程中把本來能夠吸納的人口吸納到大明人的群體中,那以後他們就會變成大明內部的“外人”。

大明人把他們當外人,他們也會覺得自己是外人,他們會成為天然的分離主義的孵化池。

現在給原本的“蠻夷”和大明人一起發相同的證書,讓他們享受和大明人一樣的待遇,這當然是有點挑戰原有大明人的神經的。

只不過現在大明處於用工缺乏狀態,社會上的工作崗位是非常的充沛的。

就算是給蠻夷相同的任職條件,也不會對普通大明工人的利益造成很明顯的直接衝擊。

普通大明人也許會嫌棄這些蠻夷出身的同事,但應該不至於會直接跟對方發生衝突。

就算是有個別人員,會去要求東家和掌櫃不準用這些蠻夷,但是東家和掌櫃們不用這些蠻夷的話,大明工人可不夠用的。

所以現在推廣這種制度的最佳時機。

技術大發展的時代,豐厚的科技和戰爭紅利,能夠抵消這種制度調整產生的矛盾。

等到紅利消失的時候,再想要幹這種事情就困難了。

朱靖垣不知道紅利會在什麼時候消失,所以必須儘可能的抓緊時間。

自己在整個大明跑了一圈,就要把這項制度在全大明普及下去。

合格證制度的普及其實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廢除原有的戶籍制度。

因為戶籍資訊上是有族群資訊的,而且記錄的非常詳細,能夠上朔三代人的身份。

最後將合格證轉化成唯一的大明人身份證。

到了安康六年六月份的時候,朱靖垣在大明各個部門給自己的例行訊息抄送的時候,看到南天竺發生了瘟疫的訊息。

不過西廠、北天竺官吏,以及朱靖垣本人,都沒有覺得這條訊息有任何異常。

南天竺打了十幾年的仗,英國人有搞了連續幾年的掠奪式的人口和物資轉移。

南天竺社會秩序已經近乎崩潰,出現瘟疫完全不會讓人覺得意外。

這在所有人看來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相關的官僚知識打了報告說明,自己會加強邊界地區的警備。

避免南天竺的人群越界進入北方。

然後就沒有其他的提報和分析了。

後續的幾個月裡面,陸續有了一些新的訊息傳來。

試圖跨越的南天竺人的數量有所增加,但是邊界警備部隊也同步增強了。

現在這個時代,相對於直接擊斃,趕走都是一種仁慈的做法。

警備部隊管理不過來的時候,就是會直接擊斃的。

然後相關訊息的密度慢慢的降低,到了安康六年底的時候,已經沒有直接報告了。

其實朱靖垣意識不到,跟現代的沒有訊息就是好消息不同,這時候沒有訊息可能就是最大的壞消息。

在通訊通暢的現代社會中,某個地方沒有什麼訊息的意思,是當地沒有出現什麼值得上新聞的意外情況訊息,這說明當地的情況是相對平靜穩定的。

但是這時候,特別是在秩序已經崩潰的地方,沒有訊息的意思,可能是當地已經沒有人能向外傳遞訊息了,甚至是已經沒有能形成訊息的東西了。

現在南天竺的情況,全世界都無人知曉。

安康七年新年過後,朱靖垣再次開始收拾行囊,準備前往新的施政實訓地點了。

這一次的目的地要更加的靠近本土了。

正月過後,朱靖垣和前幾年一樣,收到了父親和朝廷發來的通知和任命。

江戶布政使司參議,總督日本群島與朝鮮半島地區軍政事務。

“某某布政使司”的名字仍然存在,但變成了省份對應的政務衙門的稱呼,布政使和參政、參議們工作的地方就是布政使司衙門。

布政使司等同於省級政府,都指揮使司等同於省級軍分區,按察使司等同於省級法院。

繼續保留這些名稱,既能將政務與軍務、司法、監查系統稱呼明確區分開來,也能儘可能的減少不必要的行政環節上的調整。

(以及方便防和諧……)

除了對於省份的官方總體稱呼,從“等處地方”換成了省,機構本身是完全沒變。

因為“等處地方”本來就是省,本來就有完完整整的一整套的省級衙門。

朝鮮和日本的總督,這可能是朱靖垣幹過的最小的總督了。

下面總共就三個省份,二十多萬平方宮裡的面積,五千多萬人而已。

但是布政使司參議這個本官,卻是在正常施政實訓流程中又晉級了。

特別是範圍從知府衙門的範圍跨到布政使司衙門了。

同知是正五品,參議本來是從四品,在本土省份官職品級調整後,變成了正四品。

直接跳過了從四品的門檻,這是皇子才有的特權……

不過在柔佛府的時候,自己作為同知,頭上只有一個知府。

到了布政使司,自己上面除了正三品的參政,還有升級到正二品的布政使。

關鍵是,參議和參政都是“不定額”的,會根據情況設定具體幾個,分管某些事務。

所以如果不考慮額外的總督職務,朱靖垣甚至不知道這個參議的官職,在江戶布政使司的班子裡面的能排到幾號。

不過這些事情其實都不重要,這封官方的任命書朱靖垣看過就放在一邊了。

重要的是另外一份訊息,自己老爹本人的的訊息。

內容只有一個,要求自己去江戶上任的路上,中間到應天府一趟。

自己爺爺,大明的太上皇朱仲梁,現在已經在應天府了。

他這個大明皇帝,也會用視察南方造艦工業區的旗號,在年後去應天府視察。

他們兩個要跟自己現場討論一個問題。

自己之前在“論文”提到過的,朝廷力量會在變革中持續衰減的問題。

這件事情直接引起了兩代皇帝的注意。

因為這關係到皇室乃至大明朝廷未來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