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1805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五零章 天竺人沒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五零章 天竺人沒了

天竺,孟買。

曾經天竺地區名列前茅的大城市和港口,如今已經成了一片同樣巨大的廢墟。

其實並沒有太多人對孟買城區進行專門的破壞。

但是當地的絕大部分人口都離開了,正常的房子荒廢幾年之後也會變得如同廢墟一般。

整個城市只有靠近軍用碼頭的地方,還有一片比較完整的建築區。

這裡居住著英國在天竺最後的管理機構和駐軍。

這天清晨,英國的情報人員,李博特和王威爾兩人,在軍用碼頭的內部,臨時的飛機場登上了準備好的偵察機。

李博特控制飛機,緩緩升空之後離開城區,朝著東北方向飛行。

王威爾拿著望遠鏡,持續觀察周圍的情況。

出了城區之後,外面的鄉村的情況更加悽慘到了“荒涼”的程度。

這個時代的鄉村,居民的房屋本來就簡陋,沒有人持續的維護之後,很快就會破敗下來。

幾年下來,很多都已經徹底的倒塌崩潰了。

偶爾還能看到野生的動物,在原本屬於人類的村子中遊蕩。

熱帶的雨季迅速生長的植物,有的甚至已經開始遮蔽原有的村莊的痕跡了。

王威爾拿出相機,拍攝照片的同時,忍不住本能的唸叨和感慨:

“全完了,真的全完了,這是孟買城郊的存在,現在一個人影都看不到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現在甚至懷疑,黑死病爆發之後的城市,有沒有這裡這麼的乾淨……”

李博特探頭看了眼下方的情況,然後同樣感慨的隨口回應了同伴的唸叨:

“黑死病是自然爆發的,沒有人為的主動干預。

“所以整個傳播過程,都是沒有目標的混亂的,必然會有遺漏的地方。

“現在,有了大明的細菌研究,我們都知道那是細菌導致的了。

“在人工專門播撒下,死亡率肯定比黑死病更加恐怖……”

王威爾嘆息著點頭,然後也再次補充說:

“還有,能夠在瘟疫中活下來的人,本來都是身體健康強壯的青壯年……

“但是現在的南天竺,青壯年已經全部被轉移到墨洲去了。

“天竺本地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就算是沒有細菌也會死掉很大一部分的。”

李博特無不感慨的說:

“黑死病的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黑死病是怎麼爆發的。

“當時的人應該都以為那是神罰,而活下來的人就是理所當然的神選。

“神選當然做什麼都是正確的,這可能間接導致了文藝復興……

“同時,也可能促進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收復失地運動,他們更加覺得自己是神選。

“有了大明的研究我們才知道,那不過是一場細菌導致的大規模的瘟疫而已。

“如果這世界上真的有神選,那也應該是大明人而不是我們……”

按照後世網路上的說法,有研究認為黑死病導致了兩千五百萬人死亡,大約佔當時泰西人口的三分之一。

從整個泰西大陸到大食和埃及,整個大秦海文明圈都被黑死病殺穿了。

對於當時的泰西人而言,黑死病當然是最恐怖的夢魔。

但是以後世的觀點看來,黑死病對大食和泰西文明,卻加了一層特殊的精神狀態。

普世的災難,很像是他們信仰的宗教傳說中的滅世災難。

那是神罰。

而從災難中活下來的人,就會理所當然的認為,自己是“神選”。

他們的信仰中的自圓其說的邏輯非常強悍。

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能出現對他們自己有利的解讀。

到了近代之後,細菌相關研究讓人類認識到了瘟疫的本質。

物理和化學研究的發展,讓他們明白了更多的世界運轉的道理。

這當然是在不斷壓縮神的權威。

但在世俗中的實際體現,就是壓縮教會的權威。

但是對於普通人而言,卻又在不斷地獲得新的特殊精神狀態。

神對自己的管束非常“寬容”,甚至是“無視”。

無論普通人幹什麼,其實都不會真的觸發傳說中的“神罰”。

與此同時,他們整個社會底層的道德邏輯,都是從信仰體系延伸出來的。

在充滿神秘的時代,在教會掌控世界的時候,普通人對於神明和魔鬼的畏懼,是能夠起到保持社會道德底線的作用的。

在信仰力量不斷衰弱,越來越多的出格的事情被確認不會受到“懲罰”之後,整個社會的底層道德約束也會越來越虛弱。

其實和很多人的慣性認知不同,教會控制力量強大的中世紀,其實是泰西大陸上社會最為穩定,普通人的道德水平最高的時期。

“獵殺女巫”是文藝復興時代的事情,關鍵是搞了宗教改革脫離教廷的新教徒搞的。

人人都可以和神直接交流,以及信仰由心證的邏輯,當然能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

但是這種解放思想的方法有個很大的副作用,那就是人人都可以使用這套邏輯,去為自己所做的事實上的各種惡行來辯解。

並且用這套邏輯去迫害少數人,可以為拉攏群體打擊個體的行為提供理論支援和背書。

大家都認為這個人是跟惡魔交易的女巫,那她就應該是女巫。

我可以編出一套邏輯,說服大家認可一個女人是女巫。

反觀傳統的羅馬教廷,他們對女巫相關的事情,其實有統一的明確解讀邏輯:

“一切偉力歸於神”。

世間的一切超自然現象都是神的延伸,也只有神才能釋放出超自然的現象。

這個邏輯其實很簡單,就是把民間本來就存在的,各種各樣的超自然傳說的影響力,都拉到自己的“神”的身上。

所以他們的宗教人員完全不認可女巫的說法,也不會指認任何人是惡魔和女巫。

就算是真的有女巫,那也是神賜予的力量。

這套邏輯跟新教徒完全相反,也就造就了完全相反的處理方案。

羅馬體系的宗教人員,會到處去有女巫傳說的地方,找到對應的人。

如果對方幹的是好事,就讓對方承認是受到了神的感召,然後有可能將她帶走去當修女。

如果對方幹的是壞事,就讓她承認是自己不是女巫,自己只是在騙人。

所以在羅馬教廷這邊,是完全不認可女巫的說法的,當然也不會專門去獵殺女巫。

就算是要去抓捕被民間視為女巫的人,他們在抓到之後的審判也會與新教徒不同。

先讓對方公開承認自己不是女巫,再以欺騙、作惡、瀆神的理由進行懲罰。

隨著歷史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相信,所謂的教廷掌控世俗的中世紀的黑暗時代,很可能是宗教改革時代的國王和新教徒們不約而同的抹黑導致的……

他們與傳統教會是直接的敵人,雙方都想要脫離教會的控制,都是教會的敵人。

泰西社會上壓力最大,可以認為是真正的最為黑暗和荒唐的時代,很可能恰好是在文藝復興開始之後,啟蒙運動完全鋪開之前的那段時間。

總體來說,隨著宗教改革和思想解放運動不斷深入,隨著科學研究上的不斷進步,導致了圍繞神建立起來的傳統信仰和道德體系不斷崩潰。

啟蒙運動推動的,以泰西人為本的自由的新道德體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

那時候恰好是大航海和殖民擴張時代。

屠殺異教徒不會觸發神罰,這是早就被證實的事情。

就算是主動製造大規模的瘟疫,其實也並不會真的受到神罰。

西班牙人和英國人也在殷洲證明了這一點。

他們當時甚至因此認定自己才是神選,消滅異教徒和統治世界就是天命。

後來的研究者更是直接證明了瘟疫與神無關而且可控,那麼他們以後真正的再次去製造瘟疫的時候,就更加的肆無忌憚了。

這些實實在在的證明,從外部打擊了教會的威信,從內部破壞了宗教人員的信念。

宗教人員信念崩塌之後,各種各樣的惡果也同步出現了。

宗教人員所做的惡事,反過來讓普通人證明自己是對的,相信宗教確實是不好的。

如果所有人都相信神,先知們以神的名義制定的道德準則,對所有人都有極大的約束力。

當所有人都不相信神的時候,那神的道德也就真的沒有什麼用處了。

在現在這個世界,前世只是受到神州思想影響的啟蒙運動,被直接純化成了明化運動。

神州傳統的與神沒有直接關係的神州道德體系,開始在泰西大陸發揮作用。

現在泰西人在作惡的時候,反而有了或多或少的顧慮。

王威爾用完全沒有笑的感覺的乾笑,掩飾了自己心中的不適:

“哈……哈……都清理的這麼乾淨了,這地差不多也可以交給大明了,我們也可以離開這鬼地方了……”

李博特卻有些擔憂的反問:

“你覺得大明會要這種地方嗎?大明不可能不知道我們在這裡幹了什麼。

“現在這完全是一個死亡地獄,大明人敢到這種地方來嗎?”

王威爾想了想說:

“時間這麼久了,應該沒事了,黑死病都因為攜帶者全部死亡,導致傳播停止了。

“現在這裡的情況應該也是一樣的,而且這裡……死的更加乾淨徹底。

“實在不行,就把大陸邊沿幾個據點的天竺人,趕到荒野之中做個實驗。

“如果他們能夠活下來,那就確定這塊地真的安全了……”

南天竺周邊剩餘的據點,都是英國人保留的控制和觀察情況的據點。

剩餘的天竺人,也是為這裡的英國人服務的。

王威爾說完下意識的扭了扭身體,總覺得身邊有點涼颼颼的。

在天上開著飛機窗戶,那當然會涼了。

李博特雖然覺得有點彆扭,但是最後也沒有表示反對意見。

兩人在接下來幾天裡面,連續在幾個剩餘的據點觀察記錄情況。

最後把觀察的資訊和照片整理成檔案,透過電報和傳真發往英國本土。

並提出了把剩餘天竺人趕往荒野的測試提案。

報告被送到了英國首相格倫維爾的面前。

在原本的歷史上,格倫維爾沒有當多久的首相就辭職了。

但是在這個世界,格倫維爾卻堅持下來了。

這個世界更加複雜的環境,其實讓格倫維爾比前世的他更加成熟。

而且格倫維爾有聯合各方面人員的意識,不然也不會搞出所謂的“賢能內閣”。

他把各個派系的能人,都拉到自己的內閣中。

當然有可能導致矛盾爆發,讓這個平臺根本沒辦法運轉。

但是也有可能讓各方面快速交流,完成妥協,進而維持局勢的整體平穩。

前世的格倫維爾當首相的時候,是拿破崙戰爭如火如荼的時候。

格倫維爾拉起來的那個賢能內閣,根本沒有能力處理各種緊急情況。

格倫維爾的性格,也不是強勢的足夠壓住各個派系,集中力量應對大陸局勢的人。

再加上在宗教問題上的觀點與仍然清醒的喬治三世國王相悖,所以幹了十四個月的首相就離職了。

現在這個世界,世界大戰和殷洲戰爭已經停止了,最為複雜的問題都被已經被他表哥前任首相小威廉·皮特解決的差不多了。

現在的局勢,恰好讓格倫維爾這個和稀泥的思路得到了發揮。

與此同時,格倫維爾作為外交人員,在與大明打交道,在簽訂海軍條約的過程中,竟然讓同僚和報紙看到了他的“功績”。

再加上國王精神病失常,攝政的威爾士親王沒有主見,竟然讓格倫維爾堅持住了。

兩年過去了,格倫維爾甚至有點適應首相的生活了。

不過現在看到天竺方面的特殊情報,格倫維爾頓時就覺得後備有些涼颼颼的。

格倫維爾心中無法評估,天竺地區這些年到底死了多少人。

但肯定是千萬級別的,而且不是一千萬……

世界大戰的十幾年前,天竺地區都沒有死那麼多人。

現在只有大明控制的北天竺還有人,整個天竺人口應該不到九千萬了……

這顯然也是自己表哥搞的事情……

適應了好一會兒,格倫維爾才恢復了精神狀態。

然後開始考慮實際的問題。

不管當初這個決策是怎麼確定的,但這件事情終究是要結束了。

南天竺這塊已經完全荒廢的土地,差不多可以正式的脫手了。

解決了天竺問題,英國和大明之間的最後一根刺,也就徹底的拔除了。

以後英國與大明的關係也會更加融洽的吧。

特別是在夏洛特殿下願意在即位後接受大食國王妃封號的情況下。

但是,另外一件事情,也讓格倫維爾倍感憂慮。

大明人拉著露西亞人、普魯士人、法國人在私下裡面談判。

這些大陸上的國家,拋開了島嶼上的英國人在搞什麼?

這幫沒用的情報人員一直沒有得到準確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