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1805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七八章 破土動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七八章 破土動工

接下來的幾天裡面,朱靖垣、朱簡炎、朱仲梁祖孫三人,在皇家工程公司和建部的方案的基礎上,選擇和討論出了最終的新宮殿和辦公樓的方案。

辦公樓不能是聯體的,因為目標的規模太大了,如果建成一棟聯體大樓,那可能會成為一道分割正式的巨大城牆。

所以還是要按照功能分割槽,在奉天殿、文華殿、武英殿的東、南、西三面,建設多棟分散排列的專用高層辦公樓。

同時,皇家工程公司將勘察資料與建部交換,雙方開始繪製正式的建設用工程圖紙。

同時,圍繞已經確定了位置和範圍的皇室宮殿和中央衙署辦公樓,開始制定整個新行政中心城區的建設規劃。

要有近支宗室居住的地方,中央衙署各級官吏居住的地方。

還有為他們和他們的家人提供基礎的生活服務的各種設施。

包括供電、供水等基礎設施,學校、醫院等保障設施,以及商場、公園等生活設施。

在遷都的同時,還要對宗室、貴族、官僚的生活標準,做出新的限制和保障。

相當於重新建設一座城市,這也是一個很大的工程。

就算是以這個時代的工程建設能力,估計也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巴西人在1957年,在巴西高原上重新建設的首都巴西利亞,用了三年多的時間。

江浦縣相比巴西利亞而言,本身就是工業基礎最好,設施最為完善的地方。

大明的新首都的建設速度,肯定會五六十年代的巴西人快。

但大明的新首都的規模,也會比巴西利亞更大。

因為這是掌握全世界三分之二的土地,以及數量超過八億人口的超級帝國的首都。

朱靖垣個人估計,能同樣在三年內完工,都能算是速度比較快了。

六月十六日的早朝上,再次修改過的遺產稅和贈予稅法再次遞交給皇帝預覽。

經皇帝御批並用印之後正式定稿,並確定於安康十二年正月初一正式實施。

稅法修訂的事情確定之後,朱簡炎專門給江淮布政使朱靖垣下了個命令:

“配合新宮殿的建設,儘快開始並做好江浦縣工程所涉及區域的百姓拆遷工作。”

朱靖垣立刻出列答應著的同時,順著這個茬就提出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建議:

“啟稟父皇,新宮殿所在的江浦縣,已經位於應天府轄區最西邊界。

“兒臣建議,可以將除州及所轄來安、全椒兩縣,和州及所轄含山縣,太平府所轄的當塗、蕪湖、繁昌三縣,撤銷相應州府,以縣的形式劃歸應天府管轄。

“這八個州縣可以作為應天府西部屏障,也能夠以江浦為中心帶動江北地區的建設。

“如今有了公路、鐵路,有了電報、電話、飛機,府級衙門現在已經有能力區直接管轄距離更加遙遠,數量也更多的縣了。”

朱靖垣的實際目的,就是為了強化以後的京師,增加轄區的規模。

也是在引導應天府的中心城區跨江發展,從江南城市逐步建設成一座跨江城市。

以後應天府城區的建設,應該是順著長江往上游和下游擴張。

同時,這也是對現有基層行政區劃的進一步調整。

朱靖垣準備逐步撤銷大部分州。

在朱靖垣看來,在絕大部分情況下,介於府縣之間的州,存在的意義已經不大了。

大明的州有兩種,直隸州和散州。

直隸州的意思是直隸於布政使司,知州是布政使的直接下屬。

散州則隸屬於府,知州是知府的下屬。

無論直隸州還是散州,都有可能下轄多個縣,但數量通常不多。

無論直隸州還是散州,都不設附郭縣。

知州管理州下轄縣的同時,還是州所在城的父母官。

直隸州的地位就是小規模獨立府。

散州的地位就是替府管轄少數幾個縣的“副府”。

他們存在的原因,是一片區域內比較偏遠,或者比較孤立的地方,正式的府難以直接管轄的地方,設立一個中間層級的州,來代管這片區域。

府下轄的縣通常比較多,通常都在五六個以上,甚至有十幾個。

州下轄的縣通常很少,通常是兩三個。

州的存在,是有其現實意義的。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交通運輸越來越便利,通訊效率越來越高。

很多孤立和偏遠的州,已經能夠交給府直接管轄了。

在朱靖垣看來,這種型別的州,已經可以撤銷了。

但州這一級行政區劃本身,仍然不應該直接撤銷,而是應該略微調整其職能。

可以將其轉化為後世縣級市的地位。

對於人口較多,發展程度較高的縣,將其升級為州,但不再下轄代管其他縣城。

這個過程要慢慢來,可以從自己管理的江淮省開始。

朱簡炎知道朱靖垣的目的。

現場稍微考慮了一會兒,就給了可以嘗試的回應。

並吩咐對應部門配合審批,對撤下來的官員做好合適的安排。

至於地方管理層面的具體調整工作,是朱靖垣這個江淮布政使的活兒。

這個調整,直接取消了一個府和兩個州,一群四品到六品的官員要都挪地方。

放在現代,相當於撤銷了一個地級市和兩個地區,將八個縣合併到了另一個地級市。

對對應地方的官僚而言,這是了不得的大事,但是對皇帝而言就是一句話。

對於中央朝廷的相關官僚而言,只是考慮到這樣的行政區劃調整,會讓本來就強勢的應天府再次擴張的一大截。

雖然增加的都是江北的地區,在當地看來都是相對不是特別富裕的地方。

但畢竟也是江淮省的地盤,相比其他省份而言都是好地方啊。

不過這些心中有小法的官員最終都沒有站出來說話。

幾個州府的官員換地方,也未必不能換個好地方,大食親王一向康慨。

關鍵是,沒有人會在這種並不特別重要的問題上,去頂撞皇帝和大食親王,真犯不著。

所以這件事情就這麼確定了。

早朝之後,朱靖垣回到自己的辦公衙門後,就讓秘書打電話叫應天府的知府、江浦縣的知縣、應天府的官營工程建設公司的掌櫃,下午兩點到布政使司衙門來開會。

江浦縣可不是什麼無人區,也不是從敵人手中接管的京師舊城。

朱靖垣要在這裡建設一個新首都,建設一個完全獨立的中央朝廷行政區。

繼續保持行政區和其他城市功能區隔離開的狀態,就得把預定的新首都區域內生活的普通百姓遷到別處去。

江浦縣轄區的範圍,基本就是朱靖垣前世南京的浦口區,總面積九百多平方公里。

朱靖垣的目標不是整個江浦縣,新首都行政區不需要那麼大的面積。

順天府舊城的面積,總共也就一百平方公里出頭。

順天府舊城沒有六層以上的樓房,城內還居住著大量的近支宗室和高階勳貴,現在仍然暫能夠滿足中央衙署的全部需求。

而現在規劃的新首都的行政區,所使用的辦公樓的和居民區的高度都會放寬到二十層。

直接把順天府舊城現有的相應居民全部搬過來,在新首都行政區的直接佔用的土地面積應該會大幅度縮小好幾倍的。

朱靖垣考慮以後的朝廷機構規模擴充,以及繼續提升高級官員們的工作和生活保障等級的需求,仍然準備劃出一百平方公里左右的平地,作為新首都的建設用地。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江浦縣中西部的老山,整體上是呈東北西南的走向,這一段的長江也是東北西南走向,只是傾斜的角度略有不同。

這一組山河之間的區域,寬度在四公裡到十公里之間,長度十八公里左右,總體形狀呈梯形,面積差不多就是一百平方公里。

朱靖垣的目標就是這片山河之間的平地。

這塊平地的西北側,總面積一百平方公里左右的老山山區,本來就是皇莊的林場。

現在正好把這片林場圈起來,作為新的皇室宮殿的後山林場。

老山和長江正好就是這塊區域的邊界。

新宮殿和辦公樓的選址,就在老山東南麓的中間位置,正好是這片區域的中間位置。

這裡也正好也是江浦縣的老城,這片區域之中最大的人口聚集區。

要在這裡建新城和宮殿,這些人就都要遷走。

畢節幸運的是,江浦縣老城不是江浦縣人口最多的地方。

江浦縣最東北角,浦口以北的江北區域,是應天府規劃的江北新城。

因為朝廷投資建設的第一座應天長江大橋放在了這裡。

南北向的高速公路和鐵路也都經過這裡。

這裡也就理所當然的成了江浦縣本地重點建設的新興城區。

隨著最近十年來的不斷建設,這片區域已經成了江浦縣人口最為密集的地方。

朱靖垣理所當然的選擇要繼續保留下這片江北的新開發區。

再把江浦縣老城區的人口遷到這裡來。

這種所當然的方案,符合江浦縣老城大部分人的遷徙傾向,工作也會更好做一些。

下午一點鐘的時候,朱靖垣找的三個人就都按時趕到了。

朱靖垣收到訊息,也沒有讓他們繼續等著,直接讓他們進了會議室。

朱靖垣先把應天府區劃調整的訊息告訴了應天知府,讓他知道這麼回事,把另外八個縣的事兒儘快接過來。

應天府管轄的縣,一下子從七個變成了十五個。

而且原本的七個有兩個是附郭縣,郊縣原本只有五個,這次直接增加八個。

應天知府被這個訊息嚇了一跳,不過很快就被新的訊息給驚到了。

朱靖垣跟三人說明了江浦縣的遷徙的規劃和方向。

明確告訴他們,江浦縣浦子口以西以南的地,以後都劃給皇室和中央朝廷了。

這片區域內的百姓,在未來半年到一年內,全部遷徙到江浦縣新城。

建設公司負責在新城建設足夠的安置房。

知縣負責組織人手下去宣傳和執行,從縣城到下面的鄉鎮都通知到,讓當地百姓都提前做好搬家準備,從現在開始都別搞什麼建設了。

兩人如果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去找知府負責協調。

知府還解決不了再來找自己。

這活兒雖然是老爹交給自己的,但自己也確實只能交給知府和知縣去辦。

朱靖垣手上的工作還多著呢,不可能所有事情都親力親為,這也是官僚體系的作用。

應天府知府、江浦縣知縣、應天府工程建設公司掌櫃三人,之前就聽說了皇帝要在江浦縣老山下建新的行宮。

本來他們都很高興,也都挺糾結的。

老山下有了皇帝的行宮,肯定能吸引更多的人,到江浦縣舊城投資建設和定居。

但現在他們重點發展的區域是新城區啊。

現在好了,確實要在這裡建行宮,但是要建的範圍超乎他們的想想。

新城以南全部都被皇帝徵用了……

三人也都沒有什麼好說的,老老實實的答應著,表示一定把拆遷工作做好。

三個人領了命令之後,都沒有在應天府停留,直接一起去了江浦縣。

對於朱靖垣而言,除了拆遷之外,還有同樣重要的事情要做。

但是對他們三個而言,配合皇帝的行宮建設,做好拆遷準備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應天府知府直接把自己衙門臨時遷到江浦縣,準備把這個活兒幹完之前就不回去了。

知府和知縣直接給建設公司批了地,讓他們立刻組織人手去開工建樓。

建設公司馬上去要造銀行貸款,購買更多的裝置和材料。

一邊直接招募更多工人和工匠幹活,一邊把部分建設仁武外包民間施工隊,一邊嘗試收購建設中的住宅區專案。

這部分拆遷房子也就沒有什麼設計可言了,全部採用目前最成熟和最典型的樓型,直接使用現有的典型圖紙施工。

兩級衙門和官方工程公司的推動下,應天江北新區的建設速度前所未有的飆升起來。

另一邊,皇家工程公司也以很快就行動起來了。

預定的新正殿和偏殿,以及中央衙署的辦公樓,基本就在江浦縣舊城偏北區域。

這裡有一些成規模的居民區,當地人遷走之前沒辦法動工。

不過新宮殿的後宮區域的選址就在老山腳下,這裡本來是皇家林場,沒有居民生活,現在可以直接開工建設。

要建設水壩和水電站的地方,也都在林場裡面,都可以直接開工。

雖然正式的施工圖紙還沒出來,但是施工建設前的場地準備可以提前開始了。

整個新城區的基礎配套設施也可以提前開始整理工地了。

還有工程建設所需的各種材料和裝置,也馬上開始用火車和貨船上不斷地運輸進來了。

皇家工程公司同時和與江浦縣配合,組織人手開始拆除江浦縣舊城的城牆。

現在能幹的活兒,就提前開始幹,並未為以後才能開始的活兒做好準備。

就這樣,在大明最高級別的力量驅動下,各項工程都以驚人的速度向前推進。

到安康十一年年底的時候,距離開工僅僅過去了五個多月,江浦縣老城居民的拆遷用房就已經建成完畢,並且完成了統一的基礎裝修,帶著傢俱進來就能入住了。

江浦縣老城區的居民,在安康十二年的元宵節之後開始逐步向新城區遷徙。

大明的房屋價格不高,沒有形成“拆遷致富”的傳統。

現在朝廷免費給換近似規模的新房,位置還在目前最熱門的江北新城,再加上一筆用於購置新家具和電器的補貼,大部分江浦縣百姓就樂呵呵的搬家了。

少部分故土難離的,也頂不住從鎮長到知縣到知府衙門的軟磨硬泡以及傳統皇權壓制。

這畢竟是皇帝本人的專案,個別人的反對根本沒有意義。

同時也因為是皇帝本人直接關注的專案,涉及到的普通人雖然沒有拆遷暴富,但他們也都是不吃虧的,免費換了新房和新家具。

城裡的居民一走,施工隊馬上就跟著進城,開始拆除妨礙施工的樓房。

與此同時,新的遺產稅和贈予稅法也正式開始實施了。

過年的休假結束後,停辦了大半年的資產所有權變更登記重新開始辦理。

但相應的遺產和贈予稅也要同步開始嚴格收取了。

被關了大半年的姑蘇錢莊事件的相關人員,也在過了元宵節之後被放了出來。

劉玉棟和王寶慶承認了去年的婚禮是為了避稅。

重新按照正常手續辦理了股權交易手續,按照正常標準繳納了應繳的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