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1805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八一章 安康十五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八一章 安康十五年

從這天開始,李宏斌一邊帶著朱靖垣去認識下屬,交接吏部的檔桉資料和設施,辦理各類物料的轉交手續,一邊向朱靖垣傳授官場經驗和規則。

這個交接工作持續了一個半月,一直到四月初的時候,李宏斌才正式離開吏部衙門。

不過李宏斌仍然沒有馬上回鄉,而是繼續在應天府的住宅住著。

朱簡炎和朱靖垣如果有什麼需要的,還可以再次召喚他過來幫忙協調事情。

相當於從實職轉成了顧問。

不過這個顧問實際上意義不大,因為吏部尚書上面還有個實職九卿大冢宰汪廷珍。

朱靖垣在工作交接的時候,也要專門去拜會這個理論上的直屬上級。

汪廷珍對朱靖垣當然也很客氣,同樣主動到辦公室外面迎接。

同樣掏心窩子的跟朱靖垣說了一大堆的話,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狀態。

汪廷珍也馬上要退休了,退休之後乃至百年之後的榮譽,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就看朱靖垣對自己有沒有好感了。

吏部尚書以下的左貳官和低階官員更是不用說了,配合皇子適應吏部的工作就是他們目前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朱靖垣自己和李宏斌之前的考慮和說明都沒有錯。

朱靖垣這兩年的本質工作會非常的順利。

如果只是準備在吏部混兩年日子,那就可以什麼都不管,所有事情都讓其他人去辦。

但是上面的皇帝看著呢。

如果一個皇子,在吏部這兩年真的只是混日子,那可真的可能會被換掉的。

朱靖垣本人也不可能閒著。

所有的事情都過問,能親力親為的事情都親力親為。

不但在吏部忙碌,只要有空了還會去其他部門參觀,打招呼。

如果有機會還會去參加官員們私下裡的聚會。

來到吏部的皇子,可以有無限的動力去學習,去適應和掌握這裡的一切。

因為幹好了有世界上最好的獎勵。

在這樣複雜而又繁瑣的工作中,兩年多的時間一晃而過,轉眼就到了安康十五年。

江浦縣的應天新都城,從安康十一年下半年開始準備,安康十二年初正式開始建設。

然後了經過持續三年多的全速趕工,在安康十五年四月終於全部完工了。

大明皇帝朱簡炎已經六十歲了,收到報告後就馬上招來了朱靖垣。

父子兩個一起去拜見了已經八十歲的太上皇朱仲梁。

朱仲梁的身體還不錯,還能自己走路,但真的已經是顫顫巍巍的了。

朱仲梁也不再強撐著自己走路了,坐上了朱靖垣專門讓人給他準備的特製輪椅。

再配合幾輛門設計了的高檔汽車,可以把對應的輪椅直接推上去。

朱簡炎向父親說明了新宮殿的情況:

“父皇要不要先去看看?”

朱仲梁直接擺手:

“讓靖垣先去吧,靖垣回來我再去,老二你最後去……”

這是要讓身份最為特殊的三代人不要聚在一起。

朱簡炎現在心態也平和了,聽到這種安排毫不遲疑的隨口答應著:

“那靖垣你先去看看,做個最終的驗收吧。

“如果沒有發現問題,就讓你爺爺和家人們直接搬進去。

“然後我再帶著整個朝廷正式搬過去。”

朱靖垣也直接點頭,然後向父親和爺爺告辭,自己乘車去了江浦縣。

應天府新城建設的同時,各種配套工程也在過去的三年多時間內陸續完成。

其中就包括三座新的跨江大橋。

中間一座正對著應天府新城的市中心,也就是新供電的三座大殿和周圍的行政辦公樓。

這座大橋被命名為中心大橋。

另外兩座分別在中心大橋的東北和西南方向五公里之外。

分別被命名為北大橋和南大橋。

被大橋距離原有的長江大橋的距離也在五公里左右。

三座新大橋在長江西岸延伸出來的公路,就是應天府新城區的三條東西向主幹道。

新城區目前已經完成的建築範圍,主要集中在這三條主幹道之間的區域。

朱靖垣的車隊穿過中心大橋,就直接進入了應天新城的中心區域。

一進入這個區域,周圍就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好像完全換了一個世界。

由於工業化的不斷深入,城市生活效率的不斷加快,普通人對建築成本越來越敏感。

大明主要城市無論內外的新建的樓房都越來越簡約化。

直上直下的牆壁,簡單粗暴的幾何線條,越來越少的顏色和彩畫。

也越來越接近於朱靖垣前世的典型城市建築。

不過在很多情況下,富貴階層的選擇才是直接展現文化氛圍的地方。

貴族和富商們的豪華莊園別墅,因為不是非常在意成本,追求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所以仍然有複雜繁瑣的神州傳統樓宇。

但這種建築數量並不很多,往往都集中在某些區域。

絕大部分地方,都是越來越簡化的現代建築。

而過了中心大橋之後,江浦縣的應天府新城的房子,卻全都是東方傳統的樓宇。

與此同時,在大明主要城市的舊城區,經常能看到複雜的電線和管道跨過頭頂,在不同的房子之間穿梭盤旋,甚至回完全亂成一團,時不時的能看到各種線路的警示牌。

因為大明的大部分城市的舊城都是在工業革命中自發升級的。

城市本身早就建成了,增加自來水和拉電線的時候,不可能把房子拆了統一不設。

所以只能將就著在雜亂的房子之間拉扯,大部分設施都只能暴露在地面上。

就算是後續的改進的建設規劃中,有些高階別的電線和水管開始被有意識的埋在地下,但是進入舊有的房子裡面時候,也要被再次翻出來挑高進院子。

有很多城市的舊城區,經常能看到各種電線纏成一團的景象。

就像朱靖垣後世見過的城市老城區一樣。

就算是還有很多老房子,也是傳統東方式的建築,但是在飛簷之上纏了一坨電線的話,也會直接破壞了傳統的古典意境。

但是在江浦縣的應天新城,這些東方樓宇之間的空間裡面卻什麼都沒有了,地面以上除了各種建築之外就是綠化區域了。

彷彿這是一座沒有經歷工業化的東方古代城市。

應天新城當然不是沒有工業時代的設施,而是都被統一的隱藏起來了。

江浦縣的應天新城的整個城市都是全新規劃設計全新建設的。

在朱靖垣的監督和建議下,採用了很多後世的新理念,還為未來預留了大量的空間。

首先是在城市建設的同時就直接建好了地下鐵路。

然後是從一開始就預留了具有非常龐大的餘量的多層地下管道空間。

要求將所有的供電線、電話線、電報線,以及城市的供水管道和天然氣管道,以及大規模的地下排水工程,全都統一佈置在專門設計的巨大地下管道網絡體系中。

這個地下網路管道體系的主空間,能夠容納工人站立行走和小型車輛直接通行。

這樣做不僅是為了方便檢修裝置,方便後續增加新的線路和管道。

例如後續的網際網路線路甚至是後世的光纖。

統一的天然氣供應系統,在這次的建設中提前佈設好了。

這個大型地下管道同時還具有防空洞的作用。

這些管道網路都與樓房地下室直接相連,可以從樓房直接坐電梯或者走樓梯進入。

所有建築下方的區域的地下管道空間,都還具一定的有防輻射設計。

所有的新樓房都設計了統一的管道井,樓房外部和上空也就沒有雜亂的線路了。

朱靖垣在一片建成的居住區下車,在建部尚書雷鴻的陪同下,區參觀居住區的內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傳統的東方式的院落,基本都是大院套小院,有幾開幾進的格局。

但是這片居住區,卻沒有採用那種模式。

而是將一棟棟樓房散落了在了一片綠地和花園之中。

所有的樓房共享一個巨大的院子,這也是典型的後世的小區化的設計。

朱靖垣在這片小區的中間的個花壇前,發現了公共的洗手池。

就直接擰了一下水龍頭,看著自來水直接流了出來。

雷鴻在旁邊笑著介紹說:

“現在絕大部分硬性需求區都已經通水通電通氣了,隨時可以直接住進來了。

“我們在老山中修建了兩個三個水庫和兩個小型水電站,專門單獨供應宮殿內的水電。

“其他區域的水源,則是來自建設在江邊的大型自來水廠,電力則來自統一的電網。

“雖然來源不同,不過按照殿下的要求,都採用了最高的潔淨標準。

“自來水直接採用飲用水的指標。”

朱靖垣也微笑著點了點頭,就在花壇邊上洗了洗手,在花園裡面轉了一圈。

然後去了花園旁邊一個用柵欄圍起來的院子。

院子裡面有幾棟與其他房子明顯不同的樓房。

外面的樓房高度都在七十米左右,都是總共有十六到二十層的設計。

而這幾棟樓都只有六層,但是佔地面積卻大了很多。

院子裡面還有很多的各種明顯給孩童準備的玩具,以及一個小規模的體育場。

朱靖垣走進這個院子的時候,雷鴻就直接跟著繼續介紹起來了:

“這裡是居住區內部的幼兒園以及附近幾個居住區的小學。

“如果今年下半年朝廷整體搬遷進來的話,明年就可以直接投入使用了。

“按照您的要求,每個居住區都設立一所幼兒園,每八個居住區設定一所小學。

“所有居住區通往小學的所在居住區之間的街道上都有專門的過街天橋。

“方便孩童安全的上學,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朱靖垣在小學裡面轉了一圈,覺得這裡基本符合自己的要求。

這些樓房的外形是東方式的,但是內部的教室和辦公室設計,非常像是自己前世上學用的學校的教室和辦公室。

大概是在效率和實際目標需求導向下出現的設計趨同。

朱靖垣看到一批專門的驗收人員,正在現場檢查小學的牆面和門窗以及線路和管道。

朱靖垣在旁邊看了一會兒,發現各種引數都是完全合格,甚至基本都是優秀。

顯然是因為整個應天新城的建築都往超標了來建設的。

畢竟是皇帝和大食親王親自盯著的工程,而且是給足了預算,找的最熟練的工人。

朱靖垣離開小學之後,就去了旁邊的一棟住宅樓裡面。

這一棟公寓樓總共有十八層,不過實際居住用的樓層是上面十六層。

樓房最底部的兩層,被設計成了頗為寬敞的大廳。

有一個小型的電影放映廳,還有一個內部的公共餐廳。

雷鴻看著朱靖垣在大廳中間東張西望,就繼續跟著介紹這邊的情況:

“這種十六層的樓房,都是給中央朝廷的吏員書辦們準備的住宅樓。

“也都是按照您的要求,準備了公共休息區和餐廳。

“在工作日,由朝廷統一供應早餐和晚餐,休息日另外提供午餐。

“讓沒有成家的人,因為嫌麻煩而不願意自己做飯人,都可以直接到餐廳吃飯。

“除了這樣每一棟住宅樓內部的基礎設施之外,還有專門的生活休閒娛樂樓。”

朱靖垣也很滿意,這都是自己想要的,朝廷衙門大院裡面的設施。

朱靖垣在公寓樓裡面乘坐電梯上樓,還開啟幾個房間到裡面看了一下。

吏員的住房標準,全都是三室兩廳兩衛一廚,室內使用面積一百二十平方米。

按照後世的標準,都是已經完成了精裝修,裝好了必要的傢俱,都可以直接領包入住。

朱靖垣參觀完了吏員門的公寓樓,又去看了官員門的小區。

正七品到從九品的低階官員的公寓樓,與吏員門的形式基本一致。

只不過總樓層降低到了十一層,每一家的使用面積增加到了一百六十平方米,室內也又增加了一個房間,變成了四室兩廳的格局。

正四品到從六品的中級官員的標準又提升了一檔,樓層降低到了六層,從一梯兩戶的變成了單層單戶的大平層,使用面積增加到兩百四十平方米。

從二品到從三品的高級官員的標準再升一級,從大平層變成了上下兩層的複式結構,一棟標準的六層樓房裡面只住三家人。

正二品的尚書和正一品的九卿,這些大明最頂級的官僚,開始有獨門獨院的房子居住。

這些所有房子的性質都是“宿舍”,所有權都是大明中央朝廷,都不對外出售和出租。

如果官吏對這些宿舍不滿意,可以自己花錢在建成區外圍申請土地,自己建設新房子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