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大明1805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八三章 皇帝的心態很重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八三章 皇帝的心態很重要

朱靖垣在平層裡面住習慣了,現在遙望著頭頂上那巨大的穹頂。

想想這上面還有兩層一樣高的,頓時就本能的生出一股無力感。

於是朱靖垣一本正經的說:

“上層二殿祭天、祭祖,應由父皇和爺爺先登,我們在底層轉轉,然後就去文華殿吧。”

雷鴻本來準備請朱靖垣上去看看的。

結果朱靖垣這麼一說,似乎確實不應該讓朱靖垣上去。

普通工人上去幹活沒事,但朱靖垣這個身份太特殊了,確實理應讓皇帝和太上皇先上。

於是雷鴻就拱手答應著,然後帶著朱靖垣離開了正殿。

到周圍的偏殿、休息區、食堂等輔助房間看了一下,就從正殿大樓下去了。

再次乘電梯穿過臺基區抵達地面,坐上停在臺階側面下方的汽車。

重臺基下面繞出來,轉到東南方的那棟樓前。

對應文華殿和武英殿的兩個新殿,被安排在了正殿左右兩側前方。

兩殿在遠處看著好像沒有臺基,主要是相比正殿的百米臺基,實在是完全不起眼。

不過在近處看的話,就能看到正殿下方其實也是有臺基的。

不過只有四米高,而且下面也有有敞開的大門。

那裡面是一個底層車庫。

這是一個真正的日常辦公用的宮殿。

四米高相當於一層樓的樓梯,可以正常走路上去,偷懶的話也可以去裡面坐電梯。

朱靖垣的車在殿門前稍微停了一下。

等車庫的大門開啟,就開到車庫裡面去看了一下。

這個車庫的內部結構設計,與朱靖垣前世的地下車庫是非常類似的。

只不過整個車庫都在地面以上。

車庫地面甚至比外面的地面還要高一些,進出門的位置設定了緩坡方便上下。

天花板也更高一些,層高都已經超過三米了。

放在朱靖垣前世都能當正常樓層了。

內部還有多個核心筒,以及更加密集的剪力牆。

所以實際站在車庫裡面的觀感,並不像是大廳式的巨大地下車庫。

反而像是一個個拼在一起的中小型展廳。

朱靖垣的車停在了車庫裡面,從車庫內坐了電梯一樓,出來在正殿側前方的小偏殿。

這個偏殿可以算是樓梯間。

從樓梯間出來向前走,就可以去中心的正殿了。

雷鴻繼續跟著朱靖垣介紹情況:

“新文華殿與西側的武英殿,在格局上是高度一致,左右對稱的。

“兩殿的高度都是一百二十八米,除了頂部四米和底部一層都多四米以外,其他樓層都是每十米作為一個大層,在外面看上去都是有十二層,共有十二重房簷。

“兩殿正殿中心大廳的穹頂高度都是六十米,穹頂之上還有六十米的高度,設計成了生活、工作、休閒、靜養於一體的空間。

“如果有重大的緊急事務,需要陛下長時間保持關注並隨時處理的,陛下就可以暫時不返回後宮,直接住在文華殿或者武英殿上面。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或者直接不上樓,就住在文華殿或者武英殿的正殿的側面。

“正殿兩側都有起居室,只是比樓上的要簡陋一些,但也更加方便就近處理事務。”

朱靖垣在新文華殿底層熘了一圈,同樣沒有去上層空間。

理由還是一樣的,上面的地方應該讓皇帝先去。

僅僅是在最下面兩層的瀏覽,朱靖垣感覺新大殿設計和佈局還是很不錯的。

比以前的舊殿改造起來的效果好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空間上格外的寬敞了,皇帝和內閣的辦公室和會議室都非常充裕。

不過換個角度看的話,也可以說是在空間有極大的浪費。

上面十幾層樓的空間,說是給皇帝應急居住的。

但是皇帝會不會用得上都說不定呢,正殿周圍的房間同樣充裕。

這樣看,對於皇帝的起居和工作需求而言,單個正殿側面和上層已經是雙備份了。

整個文華殿和武英殿又是更大規模的雙備份。

皇帝同時只能使用一份空間的一小部分,其他三份空間的絕大部分地方都是閒置的。

不過這樣算起來的話,新文華殿和武英殿加起來都不如正中的新奉天殿大。

文華殿和武英殿還是日常辦公用的,還是真的能經常派上用場的。

中間的奉天殿就是純粹儀式和象徵意義了。

朱靖垣參觀完了新文華殿出來,站在大殿門前平臺上,遙望另一邊的武英殿。

腦子裡面再次開始不受控制的思考和分析社會……

或者說是鍵政……

如果沒有了王朝和皇帝以及貴族,那還會不會有這種形式上的浪費呢?

回顧和分析歷史就能做出判斷,只要國家機器還存在,就無法避免這種形式上的浪費。

只要通知階級仍然存在,就無法避免統治階級在財富上的浪費。

自己兩世的記憶和經驗,都不能讓自己找到真正穩定長久的辦法去消除國家和階級。

既然始終都要有統治者和統治階級,就算是自己放棄也會有別人去做。

在自己已經是皇權貴族甚至可能成為皇帝,已經是絕對的統治階級甚至即將成為直接的統治者的情況下,在現有社會生產力仍然在持續高速發展的情況下,自己也就沒有理由要去顛覆和改變現有秩序。

就算是有人去努力那麼做,他也不是沒有機會獲得成功的。

在生活上相對安穩的情況下,只要願意正常工作就能衣食無憂,還能有機會變得更加富裕的情況下,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不可能都跟著陰謀家去冒險造反。

自己作為統治者和統治階級的首腦,要做的事情就是儘可能長久的維持這種情況。

朱靖垣在心中反思了一輪,然後在雷鴻的帶領下離開了文華殿。

乘車繞過文華殿區域,繞到新奉天殿的後方。

大殿與後宮之間,是按照最初的計劃,設計成了一塊寬闊規整的草地。

這塊綠地東西寬度一公里,南北長度是兩公裡。

前面最高的大殿的最尖端,在冬至日正午的影長,也不過七百三十米而已。

後宮拉開兩公裡的距離,是為了後宮完全不受前方大殿的影響。

車隊逐漸遠離大殿的路上,朱靖垣就能隱約感覺到,周圍的氛圍都輕鬆了一些。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而言,那些巨大的建築物確實太有壓迫感了。

不過等以後慢慢習慣了就好了。

進入後宮區域的時候,朱靖垣自己感覺到一陣輕鬆。

新後宮的中心區域的建築佈局,與以前南北兩京的紫禁城非常類似。

穿過正門乾清門,直接看到的就是皇帝起居的正宮乾清宮。

乾清宮主體高度三十六米,比原版的高了十六米。

乾清宮後面是皇后的坤寧宮,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還有一個交泰殿。

這兩個最高級的大型宮殿周圍,仍然和以前的皇宮一樣圍了一圈小規格的房子,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院子。

周圍的小房子是供應皇帝和皇后生活的人員和物資的地方。

包括飲食、醫藥、僕從、車輛、倉庫等等。

這個小院子的東西兩側,也和以前的紫禁城一樣,設定了兩組供妃嬪居住的院子。

只不過在數量和規劃上做了小幅度的調整。

原有的東西各六各相同規格的院子,也就是所謂的東西六宮。

現在把數量翻倍,東西六宮變成了東西十二宮,總共二十四個院子。

其中有十六個院子,內部的房屋宮宇設計是主次分明的。

中心是專門給主人居住使用的宮宇,周圍環繞著其他配套設施和僕人房間。

這些院子是給皇貴妃、貴妃、皇妃,或者受皇帝特別喜愛的其他妃嬪們單獨居住的。

住在這裡的都是一宮之主了,自己獨享一個別墅式的宮殿。

剩下的八個院子,整體格局類似於四合院,四個方向各有一棟樓。

但是空間比民間四合院寬敞的多,裝修和設施也都是皇室專用,放在民間都是最豪華的。

四棟樓的裡面,都有很多套類似格局的獨立套房,類似民間的多層公寓。

這裡就是給更多的低階妃嬪共同居住的地方。

這樣總共二十四個院子,環繞著皇帝和皇后的院子,又形成了一個更大的院落。

這個大院落的東面,是太上皇的仁壽宮,仁壽宮前面是少年皇子皇女們居住的春和宮。

大院落的西側,是兩宮的慈寧宮和慈慶宮。

這樣整個區域整合起來,就是新後宮的居住區的核心。

整體佈局與以前的紫禁城後宮高度類似。

前後均勻,左右對稱,非常規整。

這其實不符合朱靖垣當初要求的儘可能適合居住的要求。

所以這片區域只是只是核心區,仍然保留官方象徵意義的官方宮殿區域。

具有官方身份的太上皇、太后、皇帝、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們都有對應宮宇。

這整片正式區域的東、西、北三面,還有三片園林式的行宮。

這三片行宮就是完全以居住舒適為目標建設了。

這三片行宮中每一塊的總面積,都有核心區的標準後宮面積相當。

總面積接近三平方公里,也就是三百公頃,或者四千五百畝,其中水域面積將近兩千畝。

這是完成了景觀佈置的建成區的規模。

總面積上百平方公裡的整個老山區,名義上都是這片宮殿區的一部分。

林場周圍原本有簡易的圍欄,現在也已經改成了混凝土宮牆。

兩個皇宮專用的兩個水電站也在這片山林的內部。

如果後續皇帝有想法,可以繼續在西北部山上,或者東北部的平原地區擴建行宮。

朱靖垣暫時沒有太多的想法,現在也沒有時間在這裡仔細參觀。

乘車順著院內的主幹道跑了一圈,大致欣賞了新宮殿內部的風景,就返回應天府老城了。

回到老城的時候,這邊已經天黑了。

朱靖垣直接去陪爺爺和父親一起吃完飯,順便彙報了一下自己參觀的感受:

“我覺得還行……”

朱簡炎的鬍子抖了抖:

“還行的意思是……差強人意?

“這幾年朝廷和皇室方面,都拿出了海量的投資,用於建設這片新的國都和宮殿。

“都是按照你的想法規劃的,結果現在就落了個差強人意的評價?

“你不會準備著再怎麼改造和擴建吧?”

朱靖垣馬上搖頭擺手:

“沒有,沒有,父皇你誤會了。

“我說還行,也就是差強人意,差強人意就是還能接受,但不算特別滿意。

“其實是想說,無論是官吏們的公寓樓和辦公樓,還是新的大殿和新的後宮,對於這些建築本身而言,我都是非常滿意的。

“這座完全新建的城市,已經實現了我當初的絕大部分設想。

“我總體上感覺不是非常滿意的地方,實在建築本身和設計規劃之外的層面。

“算是對天下大勢,對百姓與朝廷,對皇室與臣民,對社會關系的感慨。

“渴望有更加合理也更加的公平的社會秩序。

“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將全部的生產能力都用於整個社會的發展上。

“而不是拿來搞奇觀。

“但卻同時也知道,那是不可能實現的。

“那些一年用不了幾次的新的大殿,也確實是有建設的需要的。

“就算是我不建設,也會有別人去建設。

“別人也實際上仍然在建設。

“所以與其讓別人折騰,不如讓我自己來,按照我的想法去折騰。

“就是帶著這樣一種比較復雜的心情……

“我說出了‘還行’。”

朱簡炎默默地聽完了朱靖垣的唸叨,苦笑著輕輕點頭說:

“你說的不錯,世間的很多事情,都是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就算是對皇帝而言也是一樣的。

“皇帝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如果不能很好的自我調解,對於國家而言可能會很危險。

“威廟(崇禎)老爺當初可能就處於那種狀態。

“你能夠接受不得不不做,自己不做別人也會做的思維,最起碼繞開了心理障礙。

“最起碼在心態是超過威廟老爺了,我已經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朱簡炎說完看了看太上皇朱仲梁。

朱仲梁語氣有些錯愕的反問這邊的父子倆:

“你本來就不該擔心,這小子從小就早熟,心態好關鍵是善於自我調整。

“問題,你覺得超過威廟老爺算是很高的評價嗎?你才六十歲就湖塗了嗎?”

朱簡炎似乎意識到自己嘴瓢了,但是卻不承認的強行解釋說:

“當然算,威廟老爺雖然幹了不少湖塗事兒,但心態在歷代祖宗中其實還算可以。

“熹廟(天啟)老爺的時候,局勢比崇禎年間要好不少。

“但是熹廟御極沒多久就頂不住了,只撐了七年就很湖塗的駕崩了。

“三兒二兩女全部夭折,養出了魏忠賢這種東西,花光了神廟老爺留下的內庫積蓄。

“相反,威廟老爺面對崇禎朝那更加惡劣的危局,面對那持續十幾年的旱澇災害,卻仍然都能勉強維持住局面。

“最關鍵的是,他老人家堅持到崇禎十七年,可沒有和熹廟那樣湖湖塗塗的駕崩。

“宮內沒有魏忠賢那樣出格的宦官,外朝也沒有他砍不了的首輔大臣。

“他老人家還生下了總共十三個孩子,這在歷代祖宗中算是比較多的了,其中五個孩子被養活到了仁武朝。

“他老人家退位後也活到了六十六歲,在崇禎以前的祖宗中僅次於太祖高皇帝。

“他老人家早年確實有些急躁,但是經歷了崇禎朝和仁武早年的那些大事之後,晚年的心態確實可以算是非常好了。”

朱仲梁非常無語的板著臉搖頭:

“你小子竟然也學會強詞奪理……”

朱靖垣這邊卻忍不住笑了,感覺自己老爹的心態也在變化。

越來越像是當初剛退休的爺爺了,整個人都變得輕鬆了,不再端著嚴肅的架子了。

他老人家應該也是已經做好退休的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