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發展封地從沼澤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6章 想請王爺評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6章 想請王爺評點

以往,曲宴樓應該暗中給齊家繳了一些乾股,以後估計也有可能成為齊家在慶州的耳目。

不過這沒關係,陳元鷹做事本來也沒打算瞞著人。

何況,日久見人心,等他這位鷹王爺強勢入夥,好生懷柔,想必秦媽媽會知曉該選擇哪一邊。

唱三首歌,換來一百石的糧食和一百頭的活牲畜,這買賣怎麼看都合算。

何況一個月後,還能再加上曲宴樓未來的一成半分紅!

而對於秦媽媽來說,一邊只是遠在京城的勇毅侯府三房,一邊卻是他這位近在咫尺的親王爺,還有以後王府樂伶的專業指點……這筆買賣未必就虧本。

所以陳元鷹一點也沒有仗勢欺人的感覺。

走過橋來,一路上,陳元鷹便看到那些繪畫的書生們均紛紛朝他投來又同情又欽佩的目光。

是同情自己小小年齡就沒有了娘,卻又能唱出這樣動聽的歌吧?

陳元鷹心裡暗暗得意,表面卻十分平靜。

待他又回到了嘉賓席上坐定,就見到溪對面的曲宴樓再度傳來一個歡快的歌聲。

陳元鷹嘴角微微彎起。

嘉賓席上的諸位老大人和有些地位的鄉紳們,均是很識趣地評點著遠方下坡上那些畫作,沒有一個人來問陳元鷹。

又小半刻鐘後,屏風後突然響起了一個欣慰的婦人聲音:“臣婦魏氏,向王爺及諸位大人啟稟,臣婦的外孫女玉菲,業已經完成了畫作。”

那個活潑大方的少女居然第一個就完成了畫作?

陳元鷹的眼中頓時透出幾分興趣之色:“胡大人,令孫女還真是很專心啊!”

“王爺見笑了!她也不過是唯手熟兒!”胡亦社眼中有幾分得意,但嘴上還是謙虛地道。

“既然她已畫完,不如拿來我等瞧瞧?”陳元鷹提議:“省得稍後大家擠在一起,耽誤了時間。”

“可!”孟教諭立刻附合地贊成:“索性現在也無事!”

於是,胡玉菲的畫作便被迅速呈現在他們面前。

畫裡是一條蜿蜒的小溪,溪邊有花朵,亦有寥寥幾名搖著摺扇的書生。

遠方的山形秀美,空中還有兩隻飛鳥掠過。

總之,在陳元鷹看來,這是一副邏輯上合格,線條上流暢的畫作。

不過直覺上,他有一種不知道該從何說起的違合感。

難道是原身自己的賞畫水平在暗中作崇?

陳元鷹有些狐疑,但沒有馬上出聲。

倒是文在山很快就欣然地贊道:“胡家小姐這幅畫作倒是應了題,筆觸雖然稍嫌稚嫩,但深淺佈局已合畫理!”

孟教諭看著也微笑著贊:“久聞胡夫人家教極嚴,沒想到這教育後輩,亦是如此了得!”

就在這時,另一個軟綿的婦人聲音便從屏風後響了起來:“啟稟王爺,胡大人,孟大人,文山長,民婦的小女亦已經畫完了。”

陳元鷹有些意外地凝目:“今天倒是奇了,第一名和第二名完成的,居然全是閨閣小姐。莫非我慶州的男兒們,思緒如此遲緩?”

好在他話音剛落,胡亦社和文山長的臉色剛變,有幾分悻悻時,不遠處坡下便有兩名少年紛紛揚起手來,表示畫作已經繪製結束。

陳元鷹定睛細看,其中一個便是孔蕭,另一名少年卻不太認識。

胡亦社等幾位的臉色頓時稍緩,更是迅速發話:“且將他們三人的畫作都呈上來吧!”

於是,數十息後,三副畫作便一一擺在了陳元鷹等人的面前。

這一比較,陳元鷹便笑了:“女孩子們都選的溪和書生,男兒們倒是個個都在畫花?還真是有默契!”

“這一幅應該是趙家二房的三小姐。她習畫的時間比玉菲稍長一些,所以筆觸比較老練。”胡亦社很快就給出點評:“寫意已透出幾分春天的氣息,只是這畫面的元素稍稍繁複了些,未免喧賓奪主,沒有重點。”

“孔蕭這副畫作,有春意,格局也疏淡合宜,只是筆力還不太穩定。”

“倒是孟向這副畫作,不管是意境還是筆觸、深淺,都挺好。”

陳元鷹在一旁聽得清楚,微微一笑,沒有說話。

孟向便是孟教諭的孫子。

“胡大人客氣了。”果然,孟教諭很快就掂須微笑:“孟向過於注重細節,整體的佈局就稍嫌緊湊了些。”

“諸位大人何必如此著急?眼下只是四幅畫作而已,且等大家都交了作,再來評個名次高低吧!”陳元鷹懶懶地道。

胡亦社有些意外地看著他:“王爺,不是微臣吹捧孟教諭。微臣認為,孟向公子的畫作在他這個年齡,確實算得上是出類撥萃的了!”

就在這時,屏風後又有兩名少女表示要交畫作,一個是林家嫡出二房的嫡女,一個則是清風書院某位乙班學子左含向的同胞妹妹左含珠。

待兩女的畫作被分別呈上來,陳元鷹馬上指著左含珠那一副畫作:“若是依本王看,這一幅畫作,目前算是第一。”

站在一側的孔蕭與孟向均是一愣,繼而,那孟向的劍眉便微微一皺,有幾分不服。

眾老大人亦是意外地對視一眼,再注目一看,很快,孟教諭便有些慚愧地點頭:“還是王爺慧眼!”

胡亦社有些尷尬:“王爺果然高明!”

文山長則微有些遺憾地看向遠方還在作畫的左含向:“不想含向他還有這麼一位慧黠的妹妹。”

孟向目光微垂,幾息後,突然上前作揖:“小民不才,可否請王爺指點一二?”

見諸位老大人也均期待地看過來,陳元鷹微微一笑:“孟公子的畫作,正如胡知州而言,細節很好,但整體佈局稍次。你這溪水兩邊的山體,濃淡合宜,遠近也還生動,但是,乍一看上去,它們是微微向前傾,互相靠攏的。如果這是你有意為之,那麼,那位騎牛的牧童,應該是往外騎來,而非趕牛往山的方向行進。”

“又或者,他可以是牽著牛往山那頭行進,但最好能做出一副拉扯之狀。須知,這些牲畜對危險的感應,永遠要強過一般的百姓,除非這位牧童天生異稟,能比動物還提前感應到危險。”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