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娛樂圈不該捲成這樣的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7章 你這跨界也太過分了(二合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7章 你這跨界也太過分了(二合一)

王傳啟是第二次來到《沉默的羔羊》劇組。

隨著敦煌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事務壓身,他已經很少關注某一個專案具體的拍攝了。

儘管早就聽說了,因為兩大主演的出色發揮,《沉默的羔羊》的拍攝非常順利,可看了幾場拍攝後,王傳啟還是忍不住震驚起來——

“草,這拍攝的真實度也太高了吧?”

凡是接觸過片場的都知道,甭管一部電影上映後效果如何逼真,在拍攝的時候,往往是混亂不堪,沒有太多真實入戲的感覺。

沒辦法,拍攝的時候,就算是最令人血脈噴張的床~戲,在鏡頭的範圍之外,也還有大批的幕後工作人員在嚴陣以待——這種情況下還能入戲的,都是神人。

再加上,大部分的現場佈景,其實是很簡陋的。

所以,很多時候,在片場,即使演員演技再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起戲來往往也會有虛假的感覺。

某種程度上,這也正是電影工業中,後期制作和剪輯非常重要的原因。

然而,《沉默的羔羊》的拍攝片場,卻讓老王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景象:

表面上看,好像與其他電影的片場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依然是在一群幕後人員的圍觀下的拍攝,現場的佈景,也沒有逼真到一比一複製劇本描述的程度。

可是,真踏入其中,給王傳啟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真實!非常的真實!

這種真實,並不是物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

首先,片場很安靜。

當然了,所有電影拍攝時,只要導演不喊停,除了正在拍攝的演員外的其他人都是不允許說話的。

但不說話,不代表他們不存在,更不代表他們不影響拍攝氛圍。

只不過,《沉默的羔羊》片場的區別在於——

王傳啟覺得身邊的工作人員不只是聲音,似乎連呼吸和思維都一起屏住了。

拍攝一開始,除了鏡頭前的演員,其他幕後人員似乎都成了透明的存在。

所有人都在凝神靜氣地觀看著表演,彷彿那就是正在真實發生的事情。

而這,大部分是因為演員的超強感染力造成的!

譬如眼前——

……越獄中的漢尼拔,把兩位警員“處決”後,沒有絲毫的驚慌。他開啟了收音機,播放起了音樂,慢慢抬起頭,閉著眼,微微笑著,無比享受這一刻,似乎身邊環繞著無限的榮光……

即使是王傳啟自己,看著看著,都情不自禁地心裡發毛。

而其他“透明”的工作人員,更是恨不得憑空消失,以遠遠避開這個惡魔。

……

“現在看來,你又選對人了!”

在拍攝間隙,王傳啟首先衷心地贊了一句,然後就直接將話題轉到工作上:“但願你選拔其他人才,也能像你選演員這般靠譜……”

“怎麼說!?”

剛剛拍完一幕華彩段,像是享受了一頓無上美食的王維,聞言有點摸不著頭腦。

“賀希接手了漫畫版權收購事宜,但他既沒有鎖定目標,也沒有準備談判,而是忙著帶人梳理超英漫畫的背景設定、故事架構等,還挖來了不少參與過漫改電影拍攝製作的幕後人員……”

老王正抱怨著不知對方在搞什麼鬼,卻看見王維露出個讚許的表情。

他狐疑了:“我懷疑你們有事情瞞著我!”

“這個嘛……”

王維倒不是故意隱瞞,但是——

面對“超英宇宙”這樣一個龐大的計劃,可能涉及到數十個超英角色,超過二十部改編電影,甚至需要規劃到十幾年之後,難度之大,風險之大,不容忽視。

從現在開始著手,三年後能正式啟動,王維都覺得謝天謝地了。

——連個影子都沒有,就貿然提出來,除了招致對方的反對外,沒有任何好處。

現在看來,賀希是真的摸到了一定的頭緒,那就先讓他折騰折騰吧。

王維不願意說,老王自然也不能揪著他逼問到底。

——反正最後總是會知道的,何況,現在他的事已經夠多了。

他緊接著說第二件事。

“我代表敦煌參加了電影協會發起召開的電影票價討論會,討論的結果是,大家一致同意提高票價。

“這說的稀奇,難不成還會有人反對?”王維撇撇嘴。

老王摸摸鼻子,無言以對。

畢竟,參加討論會的代表,除了制片方、院線方,其他的也都是業內相關工種的代表,確實沒有人會投反對票。

尤其是,這次漲價的幅度還不小——票價將在原有基礎上提升50%!

當下的電影票價,根據院線硬體條件配置的高低,以及城市的大小不同、消費水平不一,定價大概維持在10元一張票到15元一張票之間。

但在具體出票時,院線方往往會有優惠,所以很多時候,一張“特價票”的價格,還不到10元。

因此,提價後,也對擾亂正常競爭的“特價票”做出了嚴格的規定,哪怕是優惠之後的最低單張電影票票價,也不得低於15元!

“提價的決議會從明年的1月15日起,正式執行。從長遠來看,這當然是好事;但短期看嘛,對我們來說還真不見得是一個好消息。”老王說起這個就頭疼。

無他,計劃定於1月底上映的《夏洛特煩惱》,這下子正正趟到刀口上!

想想也知道了,漲價嘛,什麼時候都別指望觀眾會喜聞樂見。

特別是漲價之初,怕是全國上下一片罵聲,各大院線的上座率肯定會下跌。

說實話,老王寧可暫時不享受票價提升帶來的好處,也不願意趕在這個檔口,去承受萬千觀眾的怒火——何況提價增加的票房,能不能抵消因觀眾減少而損失的票房,都是個未知數。

這倒不是單單針對敦煌,所有定檔春節檔的電影都要承受電影票提價的陣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能說,在牽扯到龐大的利益之時,個體永遠要為集體讓路。

所以王維納悶了:“你跟我說,我也沒辦法啊,總不能又是調整檔期吧。”

“不不,我的意思是,越是如此,越是要加大宣傳的力度,儘量吸引觀眾進入電影院。”

老王鄭重地盯著王維,道:“所以,你千萬要叮囑微博那邊,要求他們必須給咱們用上終極宣傳殺招——企鵝通訊的彈窗!”

“畢竟,企鵝通訊在國內已經火的飛起了!”

老王說起這一點顯得格外的興奮!

用他的話說,投資微博科技,可能是他這輩子最成功的投資了!

這一切,都得從企鵝通訊的“農場種菜”遊戲上線說起。

一個休閒小遊戲,本就沒有太大的開發難度,微博遊戲部的辜錦光帶著他的開發小組,僅用了不到一週時間就開發了出來。

然後……微博科技連帶敦煌的員工,就成了第一波“偷菜”上癮的使用者!

這是相當有趣的一個點。

雖然敦煌與微博科技達成戰略合作關係,但兩家在判斷作品是否是好作品方面,有時是截然不同的。

在電影行業,劇組主創們覺得好的電影,真不一定是好電影,而更有可能是那種大多數觀眾都看不懂的“藝術”電影。

相比之下,遊戲行業對好遊戲的判斷標準則更純粹一些——

自己開發的,並能讓製作團隊的人都喜歡玩,甚至沉迷其中的遊戲,絕對會是好遊戲。

王維就在與辜錦光的交流中笑稱,這可以成為日後遊戲跳票的一條理由——

“我們的製作團隊成員一不小心又沉迷於自己的遊戲,結果沒有完成預定的工作計劃……”

沒想到辜錦光特別喜歡這個標準,呃,或者說喜歡這個理由。

嗯……王維當時想替日後的玩家們默哀一秒鐘。

總之,首先征服了內部工作人員的“種菜偷菜”遊戲,就在一種“連制作人員自己都喜歡玩,它能不成功嗎”的自信中上線了。

儘管預感到會大受歡迎,可正式上線後,其火爆程度還是讓有心理準備的微博科技上下驚掉了下巴。

上線第一周,算是波瀾不驚,畢竟沒有什麼打打殺殺,也沒有什麼氪金內容,使用者無非是摸魚工作時澆澆水、施施肥、收收菜而已,圖的就是一個休閒。

第二周,“偷菜”的玩法正式被發掘並傳播開來,因為只有多加好友才能多偷菜,使用者們開始熱衷動員親朋好友註冊企鵝通訊,開始線上“種菜”——種菜大軍的年齡跨度,開始涵蓋老中青少。

第三周之後,“偷菜潮”如野火般在全國網民群體中蔓延開來——有人專門設定凌晨三點的鬧鐘爬起來收菜,順便再偷一波好友的菜;有人因為上班沉迷“偷菜”而被公司開除;有人聽到“菜被偷了”,能從夢中驚醒過來……

過去,人們就是上上網頁,查查新聞;

現在,上網不僅僅可以體驗到遊戲的快樂,還有一種新型社交方式帶來的新鮮感。

有的情侶還在冷戰,想和好卻臉皮薄,於是透過澆水默默體現關懷;有的子女和父母溝通很少,卻在偷菜的“鬥爭”中,互相達成了一種關心的默契……

呃,雖然因為“種菜偷菜”鬧翻的情侶也大有人在。

媒體也很快注意到這個熱點,當然,剛開始是一臉懵逼的。

種菜、收菜、偷菜……看上去很簡單很無腦的一個小遊戲呀,怎麼就火了呢?

怎麼就能火成這個樣子呢?

結果一上手,生動詮釋了什麼叫作“哎嘛,真香”——一個個都成了“偷菜”專業戶。

這是第一次引發現象級社會關注度的網路事件,作為“始作俑者”的微博科技,知名度自然像坐了火箭一樣往上竄。

資料是最好的左證。

在“偷菜潮”蔓延後,企鵝通訊的註冊帳戶數、總活躍帳戶數、以及最高同時在線數的增長率,都飆升——要飈上天的那種。

譬如單日註冊用戶數,日增50萬的資料,讓網際網路從業者心肝膽腎都在顫抖。

還有一個更牛批的資料:同期全國網民的增長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說明很多人是藉著“種菜偷菜”,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網際網路,開始了自己“網上衝浪”之旅。

到了這個時候,崛起正勁的微博科技吸引了無數的目光,大家都想知道這樣一家明星企業的創始人是誰。

風投機構想找到他們,揮舞著票子砸暈他們——

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大部分都是由風投做中堅力量支撐起來的;而現在,即使是最傲慢的風投機構,都不會懷疑微博科技的投資價值。

不僅僅是暴增的用戶數,更重要是,微博科技用一個小遊戲引起的熱度,隱隱約約讓很多網際網路從業者看到了,除了網際網路+廣告之外,還可以有網際網路+遊戲這個盈利模式。

什麼?你說種菜遊戲是免費的,微博科技賺不到一分錢?

呵呵,年輕人,“放長線釣大魚”的道理懂不懂?

總之,只要找到了微博的創始人,風投總有辦法讓他們賣出股份甚至賣出公司——車子、妹子、票子……來自資本主義糖衣炮彈的腐蝕,總是無往而不利。

媒體也想找到他們,吹捧他們——

“造富”這個字眼,總是能吸引無數眼球;這活脫脫又是一個新經濟的“創業奇蹟”,必將成為“暴富奇蹟”,天然的新聞話題吶。

大眾當然也想找到他們,好吧,大部分民眾不知道他們牛逼在哪,反正跟著直呼牛逼就對了。

而各種渠道一挖,微博科技背後的創始人就徹底暴露了。

一個叫江雷,嗯,精通技術,宅男向,很符合人們對新經濟創業者的認知形象;

另一個叫,王維?

一開始大家還以為是同名,有人還戲言——看起來叫王維的都不簡單。

最後發現,沒錯,此王維,就是娛樂圈那個王維。

“?!

風投機構首先懵了——論財,這貨一部電影賺幾個億,他哪裡還會缺錢?論色,他混娛樂圈的哎,要美女還不是排著隊送上門?

問題來了,要何等高階的“糖衣炮彈”,才能腐蝕這貨?

媒體也懵了——這貨拍電影,動不動選擇跨型別,大家都已經吐槽無能了;現在更是跨界創業,還跨得這麼遠,這麼成功,是不是過分了點?

至於大眾……沒詞了,直接高呼牛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