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娛樂圈不該捲成這樣的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5章 賣周邊才幾個錢(4K)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95章 賣周邊才幾個錢(4K)

事實上,不管個人感知如何,但周邊資料大多數時候是不透明的。

最直觀的資料,永遠是票房。

而同檔期不管哪個發行商,都密切關注著競爭對手,一旦票房稍露疲態,就要立刻派人聯絡院線方,力爭能夠從對方手上多搶回來一些畫布!

很遺憾,票房不溫不火的《龍貓》就成了那個“軟柿子”。

不能說牆倒眾人推,但有機會踩一腳以往咄咄逼人的敦煌,基本沒人會手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再加上院線方對《龍貓》這部電影的長線賣座能力相對缺乏信心,於是乎,《龍貓》的排片率連續下降。

有意思的是,《龍貓》的場次縮減了,上座率倒是提高了,導致單日票房並沒有下降多少。

但是相較於口碑和票房比翼齊飛,勢頭無比好的《獅子王》,《龍貓》在票房上已經被遠遠甩開了!

“敦煌今年的首戰到此為止了!這說明我們的新策略是成功的。”

在聯亞影業的總裁辦公室裡,熊毅正在和誰打著電話。

不知對面說了一句什麼,讓他露出放鬆的笑容,

“是的,‘上等馬’對‘下等馬’的優勢盡顯無遺,最妙的是,我們還不用承擔直接損失。”

對方回了一句,熊毅不自覺地點頭,“你說的沒錯,敦煌是還不至於傷筋動骨,但這一次也算是重挫了他的勢頭,這一點很重要,往後甚至不需要我們挑頭,都會有不少人乘機打擊他們……”

——如果有外人聽到他們的對話,肯定會大吃一驚。

因為結合他們的話,不難得出結論:《獅子王》才是這個檔期針對敦煌的最大殺器!

乍一聽有些意外,仔細一想又絲毫不意外。

因為眾所周知,五大佔據了好來塢引進片的大部分份額。

而一般來說,只有好片才會被引進,所以理論上每一部引進片都是絕對的“上等馬”。

五大自己做發行,當然不會把自家片子和引進的好來塢“上等馬”放在同一個檔期廝殺,無需不擔心會影響到自身的票房成績,但一定會對其它電影公司出品的同檔期電影,形成強有力的衝擊!

以往,五大還比較默契地將引進的好來塢電影錯開熱門的檔期。

一來嘛,熱門檔期基本被自家人瓜分了,外人自然是二等待遇;二來也多少要顧及到同行。

現在嘛,他們顯然將這種衝擊力對準了敦煌。

好來塢的片方還不能說什麼。

好歹上了熱門檔期,宣傳上也盡心盡力了……至於有強大的敵手,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以華娛圈每年出品的電影數量,哪個檔期沒有強手?

這樣一來,五大幾乎立於不敗之地——他們投入的主要是宣發成本嘛,按照發行協議,甭管票房好壞,都會先扣除他們的宣發投入,然後再進行分賬。

而敦煌呢,每次都要碰上精心挑出來的好來塢爆款,聽起來就比去年面臨的形勢還要惡劣了!

當然,也不能說五大這樣做真的一點影響都沒有,太平洋兩岸的電影引進畢竟是雙向的,你利用了人家,人家也會在主場回敬你。

但很顯然,經過權衡利弊後,五大,嗯,準確來說主要是四大,認為“借刀殺人”的利大於弊了。

何況,五大與借來的“刀”也不是不可以雙贏!

這不,《龍貓》不就是在《獅子王》面前毫無還手之力嗎?

一直到掛了電話,熊毅的臉上尤帶著笑意。

——這可不僅僅是因為新策略的首勝!

要知道,《龍貓》的製作團隊,可大部分都是聯亞娛樂的“棄子”。

就好像本來屬於自己的一塊地,自己看不上了,拋荒了,結果被敦煌接過去開發了。

如果開發不好,那也就算了,說明這塊地確實沒啥價值了;但如果大豐收了,那聯亞娛樂就很被打臉了!

尤其是,“拋荒”雖然是集團的決定,但由他來執行,一個不好,鍋就全砸他頭上了。

“好在,下等馬還是下等馬,哪怕駕馭他的騎手是王維,也比不過上等馬。”

熊毅只覺一切盡在掌握中,於是順手開啟了大菠蘿網頁。

——不得不說,敦煌確實給業內帶來了不少積極改變,起碼他現在也習慣了偶爾逛逛大菠蘿網站,好對關注的影視作品有個相對直觀的判斷。

而《龍貓》明晃晃的8.9分,讓他抿了抿嘴。

大菠蘿上線也有一段時間了,大家對於裡面各類評判標準已經有了較深的認識,從影史資料來看,當一部電影超過9分,那將是母庸置疑的經典之作。

《龍貓》距離經典也就一線之隔了。

下面滿滿的好評,證明了他對創作團隊“下等馬”的評價毫無說服力——

“這簡直是我有史以來觀影體驗最棒的電影!”

“不是說影院裝置有多好,或者旁邊的人有多安靜——嘰嘰喳喳是有的,旁邊吃喝咀嚼的聲音也從來不會缺席,但是,龍貓讓我變得前所未有的寬容;”

“那些平常會讓我抓狂的東西都變得完全無所謂了,龍貓讓我再次變成了小孩,不,是喚醒了當小孩的記憶,再見久違的童真……”

當看到這條時,熊毅也不由得搖頭嗤笑了起來,“希望這部電影也能讓王維變得‘寬容’一點吧。”

畢竟,許中和的作品往往就是這樣,可能有不少人為他喝彩,但很不商業,這是他首先被裁掉的主要原因。

縱觀他以往的作品,可謂是曲高和寡,上映數年後才靠線下收入收回成本,實現盈利,對電影的投資者來說,很難說不是一個坑。

尤其是,考慮到王維利用資金的效率,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回本的《龍貓》簡直是一個深坑!

呃,也許《龍貓》的情況會稍好一些吧。

因為熊毅在頁面上看到不少觀眾在“炫周邊”——

“看我買的大萌物,沒有人能抵擋它的魅力吧,沒有吧……”

“好想趴在龍貓肚子上睡覺啊……然後我就真的可以趴在龍貓肚子上睡覺了!超大龍貓.jpg!”

“看完電影後,好想將櫃檯上的龍貓都搬回家啊!靠,居然真的有人差點把櫃檯搬空了!空蕩蕩的櫃檯.jpg!”

翻著這些評論,熊毅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了。

——好吧,他其實也聽到一些風聲,說是這部電影的周邊銷售情況貌似很不錯。

但他轉念一想,又不以為然了,“賣周邊才幾個錢啊!”

這話當然不是說他看不起周邊。

開什麼玩笑,周邊銷售可是佔到了聯亞娛樂一半以上的營業額,他怎麼可能會看不起賣周邊呢?

不過恰恰是如此,他深知一部電影,尤其是動畫電影,票房大爆了,周邊商品才會水漲船高!

如果把周邊開發比作一列飛馳的火車,那麼帶動這列火車快速前進的無疑是火車頭——電影本身。

而以《龍貓》的票房表現來看,它的受眾面也就那樣了,能賣出多少周邊呢!

——別買了周邊的全在網上了吧!

至於賣空的櫃檯,熊毅連眉毛都不動一下——龍貓這個形象可愛度是有的,征服一兩個土豪粉絲,有什麼好奇怪的呢?

熊毅退出網頁,然後陷入了自己的思緒中——

好吧,不再關心已經引不起什麼波瀾的《龍貓》之後,熊毅其實對於《獅子王》的大爆也不是那麼樂見其成了。

同行是冤家嘛!

另一方面,聯亞娛樂也有著和迪士尼同樣的煩惱——傳統動畫派看到《獅子王》在全世界範圍內所向披靡,又支稜起來了!

說實話,熊毅個人對於3D動畫是很看好的,或者說,大多數明眼的動畫人,都認識到3D動畫才是未來。

但屁股決定腦袋嘛,利益相關,那就不是一句“看好”就能完成變革的。

《獅子王》的成績越輝煌,公司內部的路線之爭就越讓他麻煩纏身,因為不論怎麼選擇,代價都極為昂貴——

選擇維護根深蒂固“老人”,看不到未來;選擇全面支援“新人”,風險也很大,很容易引起公司的動盪……

說起來,之前許中和、馬清時這一批老人被裁掉的時候,已經造成了公司內部的不小動盪,不少人就看著他們被敦煌收留後的境遇……

想及此處,熊毅忍不住再一次替《龍貓》的失敗慶幸,不然,他現在只會更加頭疼。

不過——

“對於敦煌來說,這也算是有好的一面吧,起碼能夠堅定3D的路線去搞,而不用頭痛2D、3D之爭了,這可真是世事難料!”

……

“世事沒什麼難料的,我說什麼來著,這部電影的票房一點也不重要,周邊才是大頭!”

另一邊,敦煌的總裁辦公室裡,看到初步統計的《龍貓》在整個春節檔周邊銷售資料,王維終於舒心地笑了起來。

——他受夠了《龍貓》的票房不理想後,公司裡這個也打電話來安慰他,那個也打電話來開導他,或者跟他說話時都小心翼翼,生怕刺激到他“失敗”後的“脆弱”心靈的模樣。

瑪的,明明他們賺麻了好麼!

“對對對,你萌你說的都對!”

老王同志雙童已經變成龍貓形狀了!

一隻人見人愛的萌物能有多吸金?

——敦煌可統計的周邊銷售資料顯示,從周邊開始鋪貨上架開始,《龍貓》的周邊產品銷售額就一直領先於票房!

甚至於,從首映日開始,單日周邊出貨量就是票房的近兩倍,此後更是以一種緩慢但堅定的速度拉開差距。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要麼是每個看完電影的觀眾都掏空了荷包一擲千金,要麼是有很多壓根沒買電影票的觀眾,卻在周邊上買買買。

想也知道,只有可能是後者!

至此,“龍貓”這只生物,榮升為老王同志的頭號愛寵!

——沒錯,老王的喜好就是這麼的純粹!

“我終於理解了你的心情。這麼可愛,這麼能帶給人快樂的生物,怎麼能不屬於全世界呢?”

老王再看“龍貓”,眼中的“慈愛”濃郁得差點具現了。

——倒也不必這麼裝,誰不知道它帶給你的快樂之源是什麼呢?

王維在心底默默狠狠吐槽道。

不過,對於這只生物能萌翻全球的判斷,王維是深以為然的。

事實上,有關龍貓這一形象的誕生,儘管他在最初企劃桉中一蹴而就,給出了設計,但許中和領銜的創作團隊並沒有一上來就“照抄”,而是發揮各自的想象力,創造出了各種千奇百怪的生物。

雖然吧,這樣肯定會導致製作成本上升不少,但王維並沒有阻止,甚至大為鼓勵這種“再創作”的行為——

他可不想養一群坐等“投喂”,毫無創造力的藝術工人。

何況,誰又敢說這麼多想象力的碰撞不會創造出比龍貓更萌的生物呢?

然而,在不斷的碰撞創造中,最貼近或超越他們腦海中的形象的,依然是王維的龍貓初稿!

所以說,龍貓在前世自誕生後就長盛不衰,成為吉卜力最受歡迎的周邊形象,不是沒有原因的——它萌到連修改都沒法修改。

當然,如果僅靠龍貓一個孤零零的形象,它的周邊也不會把路人觀眾都吸引過來。

從廣義上來說,電影周邊也是一種“藝術”,是需要設計的,僅僅只是把電影形象印在一件商品上販賣,這樣的周邊產品在設計上是完全不及格的。

好在這一世的國內相對發達的周邊開發產業,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衍生品設計師;在王維不惜重金投入下,保證了《龍貓》周邊足夠吸引消費者;

譬如很簡單的一個帆布包,都設計得剪裁細緻,龍貓呆萌地印在上面,還原度高又見品質感,是很多女生愛不釋手的選擇……

終究,這一切投入在豐厚的回報面前,都值了!

“所以,對於海外市場,我有個想法——除了幾個成熟的市場可以視院線放映情況調整,其他的市場,我們直接將其推上DVD市場和電視臺吧。”

老王只差沒赤裸裸的表示“瞧不上票房那點小錢了”。

王維覺得這廝有點過度興奮了,

“也不是說不行,但我有兩個問題。”

“首先,又不是什麼大爆影片,你願意白送,人家電視臺還未必願意白嫖呢?”

“其次,既然是不成熟的市場,你的正版周邊,幹得過人家盜版周邊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