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一名隱士的前半生最新章節列表 >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善易者不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正文 第三十一章 善易者不卜

善易者不卜

“你雖是學計算機出生的,但估計對孔子這個人也不陌生吧。”

“啥話,我是山東人,孔子是我老鄉。況且,我父親雖然住在農村,但也是村小多年的語文老師,我家的四書五經是全套的,我父親將之奉若聖明,從小就教我仁義禮智信那套,雖然,我不是很服氣。但若說對孔子的瞭解,恐怕,我的同學們沒一個有我多。”

“剛才你跟我作揖的神態,我就知道,你是受過薰陶的。孺子可教也!”

“莫轉文,再說多了,我就沒貨了。”

“好,那我問你,孔子當年讀書時有個典故,叫韋編三絕,他把編竹簡的帶子翻斷了三回,你知道他讀的哪本書嗎?”

“我知道,好像是《周易》吧。”

“對,孔子讀過的書應該不少,但對他刻苦研讀的記述就只有這本。那麼,是什麼促使他如此認真呢?”

“這是本好書!”

“完全正確,加十分!下一個問題,請聽題。”

“莊哥,咱不學知識競賽好吧,我是李茅,不是李詠。”

“孔子讀了這本書後,得出了什麼結論沒有?”

“好像有一句感嘆:五十而知易,可以無大過矣!”

“對。其實,孔子對自己的人生也做過總結,他說他五十歲做到了什麼?”

“五十而知天命。”

“我們是否可以這樣聯想,他說過他五十而知易,又說過他五十而知天命,這之間是否有某種必然聯系呢?”

“莊哥,我明白了:孔子透過研讀周易,達到了知天命的成績。”

“如果這個推論成立的話,那麼,說明,《周易》就是一部讓人知天命的書。那麼其中那句感嘆:可以無大過矣,是什麼意思?”

“就是沒有什麼大的過錯。”

“也對,他後來說,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就是說他的思想、行為達到了通達自由的境地。可以說,孔子雖然沒有完成政治事業上的理想,但他至少達到了人生贏家的程度。我這個判斷沒問題吧?”

“謹慎準確,科學判斷。”

“但是,無大過矣,不僅是指沒有大的過錯,而且在周易中是有具體所指的卦象,即大過卦,其含義更為深刻,在此我不作專業解釋。但是,結合孔子一生活動,當他體味到大過卦時,就知道,自己一生的結局了。對此結局,他接受並且順應了。安然地渡過了他的晚年。”

“還有這種操作,你的推導有根據嗎?”

“大過卦的卦象是兌上巽下,即水上風下,這是個陰陽反背的象。我們知道,風行水上才是正常現象,風在水下就不正常了。周易卦辭的解釋是:行事艱難。所以,孔子看到這樣的情況,就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恐怕是行不通了。於是退而求其次,教書育人,編定《詩經》、撰寫《春秋》,結果,成就了他最獨特的價值:文化傳承。”

“是的,孔子的最重要身份是教育家而非政治家。”

“是的,這就是周易對孔子人生道路選擇的啟發。並且,為了解釋周易這種作用,他為其寫了十篇論文,後人稱為《易傳》,這個傳不是人物傳記,而是闡發、解釋的意思。這十篇論文,也有人把它稱作《周易》的十翼,就是讓《周易》光顯於天下的十個翅膀。”

“這個我倒沒有接觸過。它們到底都說了些什麼?”

“其內容宏大駁雜,無法細說,我自己也沒完全讀懂。但我所知道的是,這其中包含了周易的一些原則,以及算命的預測的一些忠告。”

“夥計,這太專業了,你撿重點。”

“比如,孔子得出一個結論是:善易者不卜。真正懂得周易的人,是不用它來算命的。我的老師董先生也說,易經的象是對自然的模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對自然規律的模擬,就是順應規律,如果懂得了人生法則和規律,算命就沒有必要了。孔子還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他對乾卦其中一爻有這樣的解釋:是故,自天佑之,吉無不利。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自助者天助,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麼,算命的意義何在?”

“在於認識命運,更要認識人的主觀能動性在命運中的價值。我相信,你不是一個受命運擺佈的人,你也有認識自己命運的能力,所以你完全可以以自強不息的方式把握命運的方向,為什麼要算命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莊哥,你說了半天,我也似懂非懂,你不想給我算命,還搞出這一大段理論,我也是服了。”

“好,具體到你這個所謂的選擇,要按算命的法則來說,有兩點:不動不佔,不疑不佔。”

“啥叫不動不佔,啥叫不疑不佔?”

“不動不佔,在我這方面,沒求出動爻,不解釋卦象。在你那方面,沒有巨大的思想衝動和行為變動,不算卦。這點你勉強符合。但在不疑不佔這個原則上,你就不符合了。”

“我沒有疑問嗎?我就是疑問糾結才問你的喲。”

“你有疑問嗎?那麼,我來問你幾個問題,用簡單的邏輯就可以推導出結論,還需要用周易來算嗎?”

“我倒要看看,莊哥你用的是什麼邏輯。我警告你,邏輯方面你可忽悠不了我,我自信自己的思維能力還是有的。”

“那好,我問你,你喜歡目標導向思維方式還是底線思維方式?”

“都喜歡,因為這可以思考我的出發點和頂點,兩點畫出一條直線,就是捷徑。”

“那好,你的目標是什麼,你知道嗎?在普林斯頓和成立公司之間,哪個更有可能你的目標?你應該有答案了吧。”

“有。但我還是有點糾結,浪費機會太可惜,成立公司太冒險。”

“任何選擇都有機會成本,因為你的生命時長大約是個恆量,而變數是你前進的方向。但你肯定不願意浪費時間成本而搞反方向、南轅北轍吧。”

看著他在默默點頭,我繼續說到:“衡量是否值得冒險是屬於底線思維方式,就是你願意付出多大代價,能夠作出多大犧牲。最壞的結果是什麼,自己能否面對,是吧?”

“可以這麼說。”

“那麼,你所能想到的最壞的結果是什麼呢?”

“公司失敗,血本無歸。”

“即使這樣,那你會窮愁潦倒,比今天更差嗎?”

“那倒不會,我對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生活能力還是自信的,雖然我不是什麼天才,但在我們市,當年高考,我也是理科狀元。”

“這就是說,對你個人來說,你輸得起。那你怕什麼失敗,大不了重頭再來。”

說到這裡,我看到他臉上釋然和輕鬆。我繼續:“你父母和家庭有很重的負擔嗎?”

“沒有。我雖然是獨子,父母在農村,但他們的身體還好。父親退休還有退休金,家裡幾畝地租給別人搞蔬菜大棚,一年也可以分得一些錢,生活沒問題。況且,我如果不馬上考慮成家在北京買房的話,以我這幾年的積蓄,支撐他們養老是沒問題的。”

“你父母對你的期望很高嗎?”

“高,也不高。我父親就是讓我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不要給他們丟臉就成。”

“怪不得你有今天的成績,你父母是如此通達的人啊!”

“我當年考上清華,就已經給他們爭臉了。他們的要求不多,只是有時鄉鄰來北京,我只要熱情接待,他們就很高興了,說給他們在村裡長臉了。村裡人說咱村有人在北京,去了有人管吃管喝,還開小車送到車站,還提前把票給買了,這是首長待遇,李老師養了個好兒子。”

我看他說到這時,臉上露出了愉快滿足的神情,我就知道,這個李茅也是把感情看得很重的人,只不過平時掩蓋在他那貌似理性的外表下罷了。

“那麼,如果公司失敗,你剛才說的這些會失去嗎?”

“莊哥,我明白了,即使出現最差的結果,我也只有金錢和時間的量的損失,對我人生的底線是沒多大衝擊的。”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風險是肯定有的,但你已經具備了抗風險的能力,為什麼不去搏一搏呢?回到初心,我問你,假如你是孫悟空,是當齊天大聖好呢?還是當鬥戰勝佛好?”

“齊天大聖,快意人生。”

“我的邏輯有問題嗎?碩士?”

“好像沒啥問題。管他呢,反正我不想去西天取經了,我要下龍宮上天宮,不折騰不叫青春,就是失敗了,被壓在五行山下,也不怕,因為孫悟空是不死的。大不了向天再借五百年!”

“吾為汝安心競。”

“啥意思?”

“這是達摩對二祖神光的話。”

“莊哥,你越來越像大師了,記住,我若成功了,一定給你合作一次;我若失敗了,你也要跟我合作一次,我感覺,總有一天,你會拉兄弟一把。”

“你又附加條款了,還沒開始做生意,就學那付奸商的嘴臉。”

“真的,莊哥,我覺得我的直覺有時挺準的。你會成為我的關鍵先生,不信,瞧好吧您呢。”

他最後一句模仿的北京話,不倫不類,我倆相視大笑起來。

這時,突然背後傳出一個聲音,嚇了我倆一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