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一名隱士的前半生最新章節列表 > VIP卷 第八十一章 山果居夜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VIP卷 第八十一章 山果居夜話

飯桌上,劉老師談興最濃。他有一個話題,就是“氣”在傳統武術中的運用。大家各抒已見,整個晚宴倒是越來越有生“氣”了。

飯後,大家談興未減,一齊來到院子。此時,月明星稀,夜露微涼。鮑老板說到:“如此夜色,三五好友,烹茶論道,足為佳話。可否關閉電燈,望星月之執行,敞開院門,得隨意之山風?”

眾皆稱善。

鮑老板道:“劉老師剛才所提之氣,實為中華傳統文化之基石,作為書法練習者,我也有深入體會,剛學書法時,為控制手與筆、筆與紙的關係,是憋著一口氣,生怕一時大意,氣不勻,手不對,導致字寫不好。久而久之,手法熟練,為保持筆意連貫,就改為懸著一口氣,小心翼翼,生怕橫生枝節。現在,我寫字,算是到了沉下一口氣,氣定方能神閒,神閒才會有神來之筆,這是我的體會。”

這時班長突然說話了:“前幾天,我到鮑先生這裡來,看見他正在寫一個字,就是氣,各種形式、各種字型,寫的都是那個氣字,你是得到了什麼體會嗎?”

“談不上體會,我準備寫百氣圖,現在是練習準備階段,但在練習中,我發現,有時我感覺不到氣的存在時,寫得最為順暢。”

“有知有覺的瞄準,無知無覺地擊發”聽到這裡,在射擊課上的一句動作要領,被我脫口而出。

“你說什麼?再說一遍?”劉老師大感興趣。

班長及時解釋到:“小莊說的是射擊,意思是在瞄準時要注意力集中,心無旁騖,沉下一口氣,保持呼吸的最小干擾狀態。但是進入瞄準狀態後,緩慢扣動扳機,至於何時子彈打響,就不要去管它了,均勻地使用力量,注意力只在瞄準上,槍這時如果突然響了,那麼就是最好的射擊狀態,這就叫無知無覺地擊發。”

“從人槍結合到人槍合一的境界?”鮑老板問到,他果然是行家。

“差不多吧,優秀的射擊運動員都應該做到這點。”班長說到。

“跟我們書法有相通的地方,從人手合一到人筆合一再到人字合一,中間的要訣都是一口氣。”鮑老板總結到。

“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這也是我們傳統武術的要求啊”,董師傅終於開口了。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洪館長提醒到:“我們說的氣與注意力都有關係,也就是意與氣的關係,這也是我們自然門極力強調的。”

“對,以意領氣,是武術的要求,估計,在你們書法中,也有這種要求吧?”劉老師問到。

“這當然在實踐中是這樣的,我要說的是,它或許有更深的哲學思考。”鮑老板發表了他更為深刻的言論:“氣是自然現象,天地之氣如山風,一來一去,難以預測把控,人生之氣如呼吸,一進一出,摻雜多少思想?人,要把控自己的行為,首先得把控自己的思想,如何把控呢?模仿自然的方式,把控呼吸,有意識地讓呼吸迴歸到自然的狀態,思想就能沉浸於專一的境界,越是讓呼吸自然得自己察覺不到的時候,就越是注意力越好的時候,也就是人發揮創造力最強的時候。剛才,陳經理說的一句話我記住了:保持呼吸的最小干擾狀態。也就是說當呼吸不再被我們意識到時,我們的思想最容易進入自己想進入的狀態,這時,思想才可能透過行為最大化地展示出來。這個媒介或許是槍、是筆、是拳、掌、器械等。從這個意義上講,調整心理與身體狀態的最好橋樑,就是調整呼吸,也就是氣”鮑老板說完,沉默了一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後以徵詢的目光望向我。

我知道,他估計覺得我在傳統文化上有一定基礎,想聽聽我的見解。我知道,我不能躲避了。

“各位老師,我是後輩,不敢班門弄斧,但是在氣這個問題上,也有自己的見解,望各位老師指正。”

在觀察各位的目光,得到許可和期待的訊號後,我大膽說到:“根據我的學習,我覺得,氣,有多種含義。比如它可以指空氣,風是氣的表現,是空氣流動的產物;呼吸是氣在人體上的表現,是空氣交換的內容。在武術中,有氣功,我沒練習過,不敢發言。但在傳統中醫上,氣,分陰陽、分剛柔、分時節、分臟腑、分寒熱、分正邪,其實就是指生命狀態的表現形式,統稱為氣。在易經中,氣是指交流的媒介,變化的載體。我們知道,事物如果沒有變化,那要麼是沒有出生,要麼是已經死亡。只有變化,才是常態,這就是易經的基本性質之一:變易。怎樣變化呢?易經裡提到出了一個模式,就是陰陽易位,比如說,乾為陽為天在上,坤為陰為地在下,如果一個卦出來,乾始終在上、坤始終在下,那麼,天地就無法交流了,這就是一個很不好的卦:否卦,代表否定、死亡的意思。如果反過來,地在上天在下,它們出於本能,天有向上的流動、地有向下的沉降,這就是交流,這就是生機,這就是一個非常吉利的卦象:泰卦。在這個意義上,從中國傳統哲學的起點出發,我認為,氣就是這種交流的媒介或表現形式。不僅風的流動是氣、水的流動也是氣。從人方面來說,不僅身體健康需要氣的流動,而且思想創造也要靠氣的流動。這是哲學意義上的氣,當然從醫學上講,意識引導氣機來迴圈,又是人類的另一種實踐了。”

鮑老板一拍大腿,說了聲:“好!”他繼續說到:“在書法上,有意識控制氣而成功的作品,在美學上有一個名詞,叫:氣韻。我覺得,小莊剛才所說,是符合我們書法的。”

“剛才小莊講到易經中的氣的流動,這與我們太極是完全一致的。”久不開言的孫師傅開口了:“太極拳的哲學基礎是陰陽流動,大家都看過陰陽魚,陰陽在互相對待中又互相融合互相轉化,象兩條永遠流動的魚,週而復始。現在以養生為目的的太極練習者已經非常多了,他們不管年齡身體或文化水平的高低,都對這樣一句體驗表示贊同:將身體放入流水一樣的運動中。控制運動要靠什麼?靠氣。氣如何執行?象自然界那樣執行。不知大家有沒有這個體會,太極中大部動作好像是用身體和四肢畫圓弧線,這是為什麼?從技擊角度上我不講,在座行家都是高手。從哲學角度講,估計是模仿天地執行方式,天地不是按圓弧形運動的嗎?不是有大周天小周天的說法嗎?”

“我們都是在畫圓”董師傅笑到:“我們八卦掌的圓畫得還大些。”

大家哈哈一笑。

“說到圓的問題,前段時間,聽到兩名籃球裁判的爭執,感覺很有意思。”劉老師一開始講故事,大家都安靜下來。

“大家知道,籃球是西方傳來的,籃球規則也是西方人制定的。兩個裁判爭執一個動作究竟是帶球撞人還是阻擋犯規時,我發現,他們引用的一個裁判上的概念很有意思:圓柱體概念。就是說,籃球規則上,把一名運動員的不受侵犯的區域規範成一個圓柱體,而且這個圓柱體還有移動的權利,當兩種移動權利發生衝突時,這就得靠規則來判定了。這個圓柱體概念與我們平時練拳時打的沙袋是不是很象?”

董師傅接到:“沙袋確實是像人體的軀幹,一般沙袋是懸掛的,也就是說它是轉動的,一般新手打袋往往打不到中心線,在轉動中,打擊力消解了,但是是實戰中,人體也是轉動的,除了是主動運動尋找攻擊位置的意思,還有個作用,就是在轉動中消解對方的打擊力。太極拳的轉動估計也有這個意思在。”

孫師傅點了點頭。董師傅接著說到:“人體本身在轉動,我們八卦掌也圍繞一個圓轉動,圓心當然是對手,這些轉動是不是好像星球轉動的公轉與自轉呢?這是不是模仿自然呢?這是不是外在的氣的表現形態呢?”

他的問題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大家陷入了更久的沉默。

還是劉老師打破了沉默:“從我所知道的哲學來說,周天執行就是畫圓,這是指大周天,也就是宇宙執行。關於小周天,也就是人體內部的畫圓,估計大家在內練一口氣中也有體會。但在硬氣功中,我看到的一些現象或許有些啟發。”

他一邊比劃一邊說,些許月光下,他的比劃或許有或鬼魅氣氛,但也增加了些神秘色彩。“我又拿籃球來打比方,普通皮子做成的籃球本來是不經擊打的,但如果他充滿了氣體,就很難擊破了,要知道,運動員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但也少見有人把一個充滿氣體的籃球打破過,有的練習硬氣功的人,也讓軀體某些部位充滿氣體的張力,我們且不說他的皮練得有多厚,就是再厚的皮也經不起刀砍,但是用刀砍一個充滿了氣體的籃球,就很難砍破了。這或許就是硬氣功的原理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洪館長說到:“劉師弟你說的是抗打擊力,聽起來有些道理。但在攻擊力上,也與氣有關。我們知道,人的力量是很大的,比如手拿一個鐵球,隨手砸爛一兩塊磚是沒有問題的,但我們通常人徒手就做不到,原因呢?不外乎兩點:一是手的硬度不夠,打擊力作用時間太長;二是手的硬度不夠,容易受傷。如何提高手的硬度,除了練習皮膚的硬度外,還要使肌肉儘可能緊張或者膨脹,才能保持不受傷啊。”

“那練習硬氣功的要訣是什麼呢?”班長問到。我知道他練習過硬氣功,但他也不太明白其中的原理,今天高手在場,所以有此一問。

洪館長說到:“我自己練習硬氣功已經有很多年了,也研習過其它門派的功法,總結其共同點的話,主要有兩點:第一,練皮肉。比如鐵頭功,先傾斜站立頭頂牆壁,斜度越來越大,頭皮忍受的壓力也就越來越大,後來,就靠牆壁倒立,地面僅有頭頂支撐,一段時間後,頭皮的厚度及抗打擊能力有了很好的基礎,就開始試著用木棍輕砸,力量漸漸加大,最後,就可以開酒瓶、開磚了。當然,這裡打擊的人也有技巧,就是發力時間必須短,以最短的時間來保證打擊強度的最大化,也保證了抗擊的人員不受傷,這是練皮。練肉的也大同小異,漸漸加大抗擊打力量,使肌肉緊張起來,有一種繃充氣的感覺,注意這個繃字,那是肌肉在抗擊打前的感覺狀態。第二,練氣。說白了,就是意識引導氣流。先是練習呼吸,呼吸練順了,再用意識將所謂真氣引導到受擊打的部位,這種所謂真氣執行,主要是靠想象和感覺,有人認為它不承在,但它確實有用,確實感受得到,究竟是什麼,這就不是我們所能夠探討的了。”

“我認為,所謂哲學上的氣,不應該是一種具體的物質,但它又是物質運動的載體或者動力,而透過物質顯現出運動的狀態,這是我們目前的認識。”劉老師搞出一段綱領性的話來,這估計是他當老師的職業本能。

我接話到:“有一名傳統中醫名家,教過我養生導引之術,與氣有關,不知道對大家有沒有幫助?”

鮑老板頗感興趣:“暢所欲言,我們都來聽聽。”

我說到:“一個長輩說他透過這位名醫教的導引術,僅用一個時辰就治好了他的腰痛,我覺得十分神奇,就請教這位名醫。他說這種導引就是給呼吸加上意念,用意念引領氣機執行。剛才劉老師說大周天、小周天,這位名醫也說過,大周天迴圈執行,小周天也要迴圈執行。如果執行不暢,軀體就會發生病變,當病初發,可以用意識有意導引,使氣機重新迴圈起來,就可以氣到病除。”

“那具體執行方法是怎樣的呢?”董師傅問到。

我站起來,一邊示範一邊講解:“吸氣時,想象氣從天上來從頭頂到胸前到丹田,稍作停留。呼氣時,由丹田先將氣到海底,然後沿後背脊柱上升到頭頂,完成一個迴圈。”

當我說完時,發現大家都站起來了,都試著用我所說的方法,在練習呼吸。最先坐下的是孫師傅,他坐下說到:“這與我們太極練習的小周天是一致的,大家注意到沒有,在軀幹這個圓柱體中,這個呼吸的周天迴圈也是在畫圓,執行一週,模仿上天,此所謂道法自然。”

大家點頭稱是。

劉老師進一步發問:“請問,你在呼吸時,是腹式呼吸法還是胸式呼吸法?”

洪館長說到:“當然是腹式呼吸法,吸氣時肚子鼓,呼氣時肚子收,要不然,氣如何沉丹田?對吧,小莊?”

“對的,當時朱先生也是這樣說的。”我回答到。

“朱先生?馮總家的朱先生嗎?”班長問到。

“是的,他教了我好多東西,主要是在醫學相關的與易經相通的知識,我受益匪淺。”

孫師傅說到:“剛才小莊教給大家的是縱向的小周天,按我們太極的練習,小周天的思維無處不在,還有橫向的。比如:”他又站了起來,做了一個動作:只見他屈身半馬,雙手前伸似環抱狀,然後說到:“這叫渾元式,想象在軀體和雙手圍成的圓中,有氣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大家看,相對於身體來說,它是不是橫向的?”

大家點頭,覺得孫師傅說得比較形象。

孫師傅繼續說到:“這種渾元式,是模擬周天運轉,其間有氣的流動和力的變化。當然,除了橫向的,還有斜向的,滾動的,無處不在。但外行人看不懂,總覺得太極的雙手動作,總像是抱一個皮球或者一個西瓜運動,還給它總結了個順口溜。”

“啥順口溜?說來聽聽”劉老師起鬨到。

孫師傅動作開始誇張變形,邊做邊說:“一個大西瓜、中間切一半,你一半,我一半”配合著動作,看起來非常有喜劇效果,逗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鮑老板站起來說到:“各位,我這裡也有一個順口溜,請大家指教:太極自己轉圈圈,八卦繞你轉圈圈,周易門裡講周天,自然門裡說自然。”

大家一通歡笑,閒扯一陣,各自回屋休息。

透過這個農家樂,經前廳,入後院,就是是住宿的地方了,在月光下,看不清陳設,但大樹小亭,依稀可見,花香蘭馨,隱約可聞。

我和班長都睡不著,一起到了二樓陽臺,陽臺上有躺椅兩把,正好可以看天談天。

偶有蟲鳴,更顯寂靜。星光明滅,月色清冷。

“你嫂子就要來了,我給她聯絡了個差事。”

“在北京嗎?什麼差事?”我問到。

“在一個超市當收銀員,工資不多,三四千,但是離我租的房子近,也算是團圓了。”

“那你父母怎麼辦?還在老家嗎?”

“肯定也到北京來啊,我租了個兩室一廳,剛好可以住下。”

“房租挺貴吧?如果你有困難,我來出,班長,這錢對我來說不算什麼。”我誠懇地說到。

“我負擔得起,小莊,一年才八萬,雖然屋子是舊了點,但對我父母來說,這比鄉下好多了。樓層也不高,在二樓,他們上下也方便,我也放心些。”

“那房子整理了沒有?回去我就去幫你整理打掃,你在工地忙,這事就交給我,放心。”我連忙說到。

“不用,我已經整理好了。”

“班長,你終於安心了,家庭團圓。這樣,家裡有什麼事,如果你忙,就給我打電話,我隨時去。”

“行,我們兄弟倆,也不跟你講客氣。但是,我今天跟你說這些,是想告訴你,等他們來了,我單獨陪你在一起的時間就少了,今天晚上把你拖到這裡來,也是想單獨跟你交交心。”班長說話時表現得很平靜,但我心中卻升騰起一股熱氣來。

“小莊,我覺得你是一個有志向的人,不應該拘泥於某個細節。但是,我覺得,家庭、愛情、事業都很重要,但是,你現在,好像比較迷惘,不知道自己的方向,總是在隨大流,不知道你究竟想要什麼。小莊,也許批評你的生活態度的人沒有多少了,我算是一個。我覺得,你應該想想自己目前最需要幹什麼,你覺得呢?”

班長的話讓我猛然一震,最瞭解我的人,直接將我的狀態講出來,這就是交心。與你最值得付出真心的人,每一次交心都是一個震撼,如果你沒有震撼,那是沒碰對人。

“班長,你說得對。我知道你是一個目標明確的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家庭。但是,我確實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我沒有家庭。所謂愛情,也跟你說實話,我和小池之間別說沒有到談論成家的程度,壓根我們都沒朝那方面想過。我們好像在及時行樂。”我得跟班長承認,這種美好不是踏實的,也無法把握它的走向和目標。

“那事業呢?”班長望著天上,聲音傳來:“你有事業的方向和目標嗎?哪怕是在學習上,有學習的目的、科目、老師、學校嗎?我覺得你知識很多,周易也學得很好,但就是目標不明確,有走到哪裡算到哪裡的狀態。不知道我說得對不對?”

“你說得有道理,班長,我是碰到什麼學什麼,沒有計劃和目的。”

“沒有目的地學,看似自然,實則浪費時間,知識這麼博大,你學得過雜,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專攻一門,或許才能利用有限的精力成為一門的行家,這是我的體會,你自己想想。另一方面,莫怪我對你有意見,小莊,你母親再不好,她都是生你的人,也養育你十多年,她永遠是你的母親,難道你從來都沒想過她嗎?”

長時間的沉默,我能說什麼呢?雖然班長話句句扎心,但他對我的瞭解和關注,不是其他任何人能比的。他就像一個注視你的大哥,即使你不在他的眼前,他也始終望著你離去的方向。(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