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道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五章 答眾生,三問祖師道德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五章 答眾生,三問祖師道德言

祖師一聲長嘆,仙寂神默。.org

許久後,外面有童子進來,恭聲詢問道:“老爺,外面有一長者求見。”

祖師道:“這是天街大福士,原本家財萬貫,一生無憂。後來見到有一個貧窮僧人,餓昏在地,被他瞧見,二話不說,舍了半數家財與他。後又親上靈山,獻寶西方佛,供養三寶。此人是真正福德人,童兒,快快請他進來。”

“領法旨。”童子一聽,連忙出去。

若此中有個凡胎俗子,聽了祖師這話,只怕立刻會跳出來,大罵佛僧收斂人財,大貪特貪。那天人妙地,也有富貴貧窮,不過爾爾。

若在以往,師子玄怕是也會如此認為。但如今入道清修,長頌真經。才知那都是凡人臆測。

天人法界,鋪地的是琉璃赤金,起樓的都是寶玉明珠,隨手可取,隨手可得,怎會是財寶?

祖師口中的“財寶”,不是金錢,而是福德,是有情眾生自種果報。那清福老人,自身福報都願意送人,這才是真長者,真道德士。

師子玄心中佩服,自問此時自己,是做不到如此。

這時,洞外進來一個老人,白髮垂膝眉掉光,顫顫老骨顛顛行,慈眉善目真長者,善財普濟道德人。

老人走來,眾仙起身行禮,禮讚其福德心,真善行。

老人到了祖師面前,恭敬拜道:“小老兒拜見祖師。”

“你是真福士,清修人,不聽**,也可長生久視。今日不在天街享福,來此何事?”祖師揮手止了他跪拜,又讓童兒給他搬來寶座,賜了個位。

老人道:“剛在天街哄孩弄孫,忽聽祖師要答眾生三問,這才急著趕來。”

祖師道:“善。你也是眾生之一,有何疑問?”

“老兒我有一個玄孫,因年幼時不知善果,造了大惡,落下凡間去受苦。我見他受難,難享安然,請祖師舍個慈悲,念我多行善果,免了他苦難。”

老人說起孫輩,忍不住淚流。

祖師搖頭道:“我有多大神通,能逆了因果。你也是天人福德士,怎不知神通不及業力。眾生所受,皆為眾生所作。你不必求我,我做不到,也無法應你。”

老人再求道:“我怎不知,只是一念奢求。祖師啊,請你賜個法兒,也好讓我託夢給那孫兒,讓他早得脫劫。”

祖師道:“這法無他,不過老生常談。說易也易,說難也難。不過日行一善,身體力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老人道:“原來是行善積德。只是祖師啊,老兒我那時在人間,早種善根,餘蔭子孫,難道不足讓他脫難?”

祖師道:“祖輩所遺,乃是陰德。陰德者,受之得長壽,得富貴,得厚福。見災則消,可逢凶化吉。但這都是無根的水,今天取一些,明天取一些,日積月累,終究是井枯水盡。”

老人道:“這該如何是好?”

祖師道:“積陰德,不如積功德。”

老人問道:“祖師啊,何為功德?”

祖師道:“你聽我說來,有詩為證:

‘功德才是真福果,累世積來有善報,他年重定功德位,天街福地有姓名。世人請你積功德,長行善事得真福,不因善小而不為,不求回報不求名。一朝德滿昇天去,功德池裡蓮花,世人請你積功德,莫到劫時悔不甘。’。”

老人長拜道:“多謝祖師告知,小老兒這就去了。”

老人離開,眾仙起身恭送。

不一會,童子又進來,恭聲問道:“祖師,外面有一條白蛇,不知何故,只是流淚磕頭。”

祖師道:“那是峨眉山上一隻小蛇,偶有機緣偷吃了一枚丹丸,通了靈。它既然能來這裡,就是機緣。童兒啊,你送它進來。”

少時,道童引著一條三米白蟒進來。

那白蟒,低著頭,十分恭敬,在玄壇前,也不做聲,只是垂淚。

祖師忽地笑道:“那年我初在飛來山修行時,就發了一願。但凡能有機緣入此山中者,可增無上力,不染俗塵。你這白蛇,今日能來這山中,也是機緣。”

祖師拈指一點,那白蛇眼中透出幾分迷茫,猛然腦中一陣清明,曉得許多事物,口中一咳,吐出了一團帶血的骨頭。

師子玄知道這是祖師在用**力點化這白蛇,一步登天,通曉了人性,化了口中橫骨。

“小蛇多謝祖師點化。”白蛇喜不自勝,雖未化得人身,但終究是得了一場機緣,連忙開口謝過祖師。

這白蛇聲音清脆,音似女童。

祖師道:“今日我願答眾生三問,你是有情眾生之一,可有何事問我?”

白蛇垂淚道:“祖師,我想問一事。這天地何其不公,為何造化弄人。想那長生道種,人身修士,為何生來就能修行。像我等畜胎,有心慕道,卻無處尋覓。哪怕有機緣修行,被那人間衛道士撞見,不是被人收走,就是殺身取丹,落個屍骨不存。這蒼天何其不公。”

祖師道:“你既說不公,我先問你一句,你若今日離了山去,被人撞見,殺了你肉身,烹了蛇羹,你一絲真靈含怨,不願入幽冥輪轉,你當如何做?”

白蛇不假思索,憤然道:“他害我性命,若有機會,我自然要害他性命,非要如此,還要折磨他家人親朋,不然怎麼消我心頭之恨。”

“善哉,善哉。”

在座眾仙同時念動,那白蛇打個機靈,心知自己做了蠢事。

祖師聽了,也不動氣,說道:“我再問你,你做完這些,消了氣,去幽冥輪轉,來世他不甘心,又來害你,你又該如何做?”

白蛇想了半天,說道:“再殺他便是。”

祖師嘆了一聲,說道:“殺,殺,殺,不是你殺我,便是我殺你。糾纏不斷,生生世世。何時才能解脫?”

白蛇道:“祖師啊。我尋個道場,清修成道。他還怎麼殺我?”

祖師道:“不積善行,怎能成道。不得清白,怎得清福。難怪你落個畜胎,不得解脫。我只說一聲根源。那殺你之人,也許是你前世父母。因你當時不孝,未贍養天年,今世他吃你果腹,消了你前世惡因。日後他也非善終,卻可與你同了因緣。”

白蛇還是不悟,嘶聲道:“前世後世,與我何幹。我只要一世逍遙。來世我記憶不再,管那天崩地毀,日隕星落。”

師子玄聽這白蛇的話,忽然想起了那句“我死後,管那洪水滔天。”。

祖師長嘆一聲,做了謁語,道:“非是天地無公心,只是你心本不平。一世命隕非終了,菩提果中自分明。可憐愚心自煩惱,逍遙門前轉身笑。自以為是得自在,哪知苦海沒半身。”

再一聲長嘆,道:“去吧,去吧。”

長袖一揮,就將那白蛇送到了飛來山腳下。

不一會,童子又進來,恭敬問道:“祖師,外面來個駕雲的道人,說這法會他來了已有八次,祖師都不曾見他,這次祖師再不相見,他就要撂挑子不幹了。”

眾仙譁然,都暗猜這是何方神聖,竟然如此大膽,在祖師面前賣乖。

祖師聞言也笑了,說道:“此人也是福德人,早年成道,在我壇前聽講。那時還少有修行人,都有道場。他卻沒有清修地,向我討來。我說我這清微洞天,地方雖是不小,但日後都要分與有緣人,只有一個園子,裡面種了些靈根妙物,你可願去守個園子?”

“那人當時也歡喜,便應了,又說他沒個名字,要尋個號。我說你不是我門下弟子,不好給個法號。你既然得個園子,不如就叫‘鎮園子’吧。”

祖師話音一落,眾仙都笑而稱善,只有師子玄差點笑出聲來,神情極為古怪。

“那鎮園子道行深了,如今也想傳一脈清淨,立個山門,只是他那園子太小,放個道觀剛好,修個玉宮太小。幾次三番前來,只怕是要我給他個道場,讓他門下弟子,出道入世。”

祖師說了因由,就讓童子出去引他進來。

少時,童子領進來一個道人,氣宇軒昂,兩袖生風,威儀不凡。

進了內中,先躬身對眾仙了聲:“貧道鎮園子,見過諸位道友。”

眾仙起身回禮,鎮園子這才走到玄壇前,叩拜行大禮道:“拜見老師。”

祖師請他起身,說道:“你也是一脈之祖,不必向我行禮。”

見他起身,又問道:“你不在那聞醉萬壽山修行,來我這裡何事?”

鎮園子笑道:“老師啊,我聽你在此講那阿僧祇第三劫,心有慼慼。我雖不染這大劫,卻憂心我門中徒子徒孫。特來老師這裡討個妙法兒,安度大劫。”

祖師問道:“你那門中,如今都是何人修行?”

鎮園子道:“無凡夫子,無靈長物,都是真修地仙。”

祖師道:“不管那地仙,天仙,羅漢,菩薩,只要是修行人,想得安穩,得大自在,都要入世渡人。”

鎮園子道:“怎個入世度人。”

祖師道:“一不可顯聖惑世人。度人現人身,度畜生現畜身,化身行走;二不可立祠受供奉。不爭香火,不取善資,常記道德言;三不可神通解俗難。隨緣點化,人間事做世人行。”

祖師定了修行人俗世行走三戒,日後也被稱為“道德三戒真律”,在世間真修中為第一大戒。

鎮園子聽來,反倒皺起了眉,說道:“祖師,這三戒定來,只怕我門中弟子,非人人能做到。如此放出山門,若有心性未定者,豈不是反入劫中,無法脫身?”

祖師道:“這也容易。我且開個‘九龍玄火壇’,內中都是諸天真仙佛菩薩坐鎮,擺下一百零八關,只要你過得,便是有道真修,可入世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