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道行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8章 大成山中天人落,眾生何來幾人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78章 大成山中天人落,眾生何來幾人知?

道人口出狂言,要言生死大怖。頂點 23S.更新最快眾人又驚又愕,轉而嗤之以鼻。

笑話,自古以來,談生死者,無不超凡入聖。

你一個曾受病痛折磨的破道士,憑什麼口出狂言,在這裡言談生死?

道人說完,也不看眾人臉色,轉身走了出去。

眾人看的一愣,正有些不知如何做時。

侍者這時說道:“都跟著出去吧。老觀主生前說過,死後這觀門就要交給道兄,如今老觀主都不在了,他便是主事的。”

眾弟子心中早就對老觀主生前交代不服氣。雞足觀雖是小觀破觀,但好歹也是個道觀不是?

君不見,這世間多少遊道,野道,連個家門都沒。

幾個弟子都有爭位的心,雖大小各不相同,但都沒有明著表露出來,畢竟早有老觀主定下的口戒,必須要敬著。

侍者這麼一說,幾個弟子心也活絡了起來。

那大弟子本是幾個弟子中根器最好的,但現在原本心理就不痛快,又聽那道人大放厥詞,爭勝心反倒盛了起來。

當下暗思:“且聽這人胡言亂語,若說的不是,便要駁他個啞口無言,看他到時候還有臉皮待在觀中?”

“既然他要開示,我們便去聽他說。”大弟子如是說。

“師兄說的是,同去,同去。”

侍者將老觀主遺體平放在榻上,用綠柳條沾著清露水在遺體的眉心,兩眼,心口,分別點上了三滴,隨後也隨眾人出去。

大殿中,那痢道人,當仁不讓。坐了老觀主昔日坐的位子。

隨後,幾個弟子都到了,拿了蒲團坐下。

痢道人說道:“今日緣法,雨露均沾,且請幾位童子都進來。”

侍者點頭出去,讓門外種田,看門,打掃的童子,都進入門來聽。

此時正直農耕日,有些童子不願耽誤了種園。找藉口請了假,不願來。

有懶疲懈怠的,倒想個春困午休偷個閒,隨口應了,卻也沒來。

最後,痢道人看門中除了侍者,弟子加上童子,一共十二人。

“我來觀中數年,來時一身髒病。老觀主不計較,施妙手醫術,解我病痛,這是恩緣。如今他去了。許我代他執此觀,代他弟子,承他衣缽,這是法緣。”

痢道人伸出一指。說道:“恩緣易償,法緣難了。既然今日坐在這裡,大夥兒也來了願聽。我今日便在此開示。不說老生常談,只道爾等惑業。”

大弟子心中不知如何做想,開口打斷道:“昔日老師做講,都有個名正言順,你來時無名無號,憑什麼做講?”

痢道人看了他一眼,說道:“本無無明,非做有名。明者不名,名者不明。此六慾紅塵,五濁惡世,卻只能做方便說。既然非要有個名姓。我便名山水,爾等日後便喚我山水真人。”

幾個弟子聽了楞了一下,山水真人?是名是號?起的倒是隨便。

那侍者久隨老觀主身邊,懂的卻多。

這世上有地位的道人,雖都稱個真人,但都是恭敬說,是客氣。沒哪個道人會輕易自稱真人。

他竟自稱真人?

侍者忍不住抬頭看去,只見這道人,平日一身惡相,不知為何,此時看來,竟也有幾分殊勝莊嚴。

侍者福至心靈,起身作揖問道:“說山言水,不知是何山何水?”

這是請示。

山水道人眉眼平視,語平言清,又如黃鐘大呂道:“山是大成山,亦是大承山。成就一應有靈有惑有感之眾生山。承一且有靈無靈眾生居所居之山。

水是功德水,亦是壞空水。孕萬物化生潤器之功德水。壞一切靈感天人命性壞空水。”

眾人聽的迷糊,侍者卻聽了個似懂非懂。

山水道人這話說道此處,便止了,轉而說道:“人言常說,聖賢不話生死,**師不說神通便利之道。貧道卑微,非是聖賢,亦不是**師,倒可說這些。”

眾人洗耳恭聽,又聽這道人說道:“世人畏死迷生,皆因生來不知生前事,死時不知死後世。總而言之,因不明而畏。今時再說來,便要道清這兩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說人生死大怖,總有個次序。便說‘前生’。”

“這‘前生’,非是前今後三生。人靈不滅,隨業而轉,哪只有三生?此說前生,是你從何處來,因何來。”

“我言此世眾生所居之所,為大成山。昔年大成山未成之前,不過虛無一片,後化有形有相之合時,便分了光暗陰明。初時,地火先成,風定隨後,再有大水。”

“那時四時未定,氣節難分,世間無生無靈,便是大成山初具之相。”

“而在大成山外之外,無有天清虛空靈妙之地,還有諸天境。從大成山往上,次第為光音天三十三,天凡天一十六,道清天四十九。此為有欲有念意靈之所。再往上說來,還有諸天,低至無想非想無念非念天外天,高至玄藏妙有法界虛空。”

“爾等從何來?便是光音第十四天。”

“光音天何相?諸人何相?非無形,非胎生。自然化生而來。與現時我等有何分別?”

“光音天人不食五穀,以念為食,自心明同,不言話,口含光明,諸光便明諸意,非以聲色溝通,而是自性明光。”

“行走之時,無需累及身器,本身便具足神通,可以飛天而行。”

說到這,聽講眾人都露出神思嚮往之色。

山水真人此時忽然只了口,眾人不解,卻聽一個小道童起身請問:“師傅,師傅。那我們現在怎麼不能飛天?還有說話才明白別人的意思?”

山水真人說道:“那便是大成山初成之時,有光音天人轉生此中。那時天人身清體透,未染成壞。落其上時,便有地泉湧出,甘甜可口,又有穀物成熟,香嫩撲鼻。

光音天人忍不住飲了清泉,吃了穀物。頓覺三寸滿足,生了貪食之念,便聚他人,飲水食谷。便如此,水入身中,重了體器。穀物入了腹中,沒了出離地,就變了體相。

便如此,天人身生出了脾胃心肝。體中水,便成了血液。要排洩出去,又成了毛髮孔洞。

比之從前身清體輕,便重了許多,再飛天不能。失了足神通。

水飲的多,穀物雜物食的多的,體貌變化便多,便醜陋,食飲少的,還算端莊。由此一來,便有了美醜之別。

有了三寸貪念,美醜之別,靈性便遭了汙濁。又失了天人妙身,諸光明也難再現。不得已,體器便生了聲帶,後人只能以聲言交流。”

說到這裡,山水道人露出悲憫之色,說道:“如是說,諸生與我,本是天人妙身,上行無阻,親法易得。卻因貪戀這大成山中地物,成了如今這番模樣。

想初時,諸生與我體高萬八丈,命壽十萬歲。後來食之更食,飲之更飲,吃空了谷良。只能種植。而地有好有壞,這時便有了爭執。這時便有了善我惡我之念。

體器變化,漸分了男女異器,欲少者成男,欲多者成女。彼此親近,便有了男女欲,性,交合。那時諸生與我,樂於交歡,墮於體娛,

也無道德做想。

後因縱慾無度,漸出了羞愧之心,而後築巢分巨居,漸知了男女之別。”

“如是男女之事無度,便壞了身器,十萬壽短至八千壽。”

“大成山良田少,荒田多。諸生與我因種田而劃分山中田。田有大小,有好有壞。此前已說,此時諸生與我,已有善我惡我之念,利益之心已有。

於此時,有人疏懶,不樂種植,又號口腹,便生了‘盜心’。

於此時,有人好田地,自種多得, 便生了‘貪得心’。

於此時,有人要好田,有人要多田, 便生了‘爭執心’。

三心如此,人性轉惡,光明再暗,終至無光可見。

由此一來,三心迷本性,所行所言所念,皆成無形業障。

難見光明,難見光明。

到此時世間,人高難至一丈,命壽難過百歲。如是悲嘶。”

聽到這時,殿中人都聽的全神貫注,時而面露驚喜,時而面露震驚,時而面露悔色。

先前還有非議的幾個弟子,此時都羞愧無言,恭恭敬敬跪坐傾聽,生怕打擾真人開講。

但不知為何,這山水真人忽然閉口不言,雙眼微閉。

等了半天,大殿內靜悄悄,真人依舊不講。

那大弟子忍不住起身請示道:“真人為何不講了?”

山水真人睜開眼,說道:“外面有個人來了,誰願替貧道去迎一下?”

眾人聞言一愣,心想難道是哪裡來的香客善緣人?

此時眾人都不會懷疑真人是否故弄玄虛,竟都起了身。

侍者這時搶先道:“還是我去吧。”

侍者告辭了眾人,出了殿,過了觀門,眺望山路口,卻是空無一人,心想莫不是道人弄錯了。

正思及時,忽然一陣狂風刮過,繼而天上雲龍急走,不消一會,便是傾盆大雨落下。

侍者剎時被淋溼了身子,連忙躲到屋簷下。

“奇怪,本是大晴天,怎麼忽然下起雨來?”

正嘀咕時,忽見天邊一道雷鳴,侍者便看到這一輩子也難以忘懷的事。

雞足觀上空,竟忽現一條青色巨龍,乘風駕雨而來。(。。)

ps: 更新不穩定,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