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拯救明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4章 監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4章 監軍

看著登州送來的情報,瞭解了孔有德之亂的詳情始末之後,王業泰深深嘆了口氣。

情報是敵情司安插在登州的小五派人送來,並非是登萊巡撫孫元化的求援書信,所以對出兵登州幫助孫元化剿滅孔有德,王業泰暫時沒有這個意圖。

不是王業泰忍心看著一水之隔的登州發生動亂,實在是他現在焦頭爛額力有不逮。

遼南現在自身的問題太多太多,要趁著冰凍之前把冬麥播種下去這樣來年才有收穫、還有趁著冬季還沒到來時曬制最後一波海鹽,趁著海面沒有冰封的時候多打些海魚,這些都關係著遼南生活下去能否渡過這個冬天的根本。

雖然朝廷給東江鎮撥付有錢糧,但是那點錢糧連養活兩萬多軍隊都不夠,對十多萬遼民來說更是杯水車薪。一切都要自力更生自給自足才行。

更何況,現在遼南的戰事雖然平定,但張旭和李彥直依然戰鬥在建奴腹地,而徐敷奏帶了絕大部分海船和兩營兵馬前往寬甸增援。

所以王業泰現在沒有能力解救登州,甚至連裝載士兵的海船都沒有剩下幾艘。所以對登州實在是愛莫能助.....

而且,遼南東江雖然屬於登萊巡撫管轄,但畢竟和登州山東不是一個地區,王業泰是平遼總兵官,轄地便是東江遼南,沒有越境出兵的理由,除非有朝廷的旨意或者登萊巡撫孫元化的軍令。

但直到現在,孫元化並沒有一紙文字傳到遼南......

所以,從哪個方面來說,對登州的亂局,王業泰也沒法去管,沒能力更沒有理由過問。

但是,和孫元化合作這麼長時間,也畢竟有了些感情,對孫元化這個人,王業泰還是很欣賞的,不希望他像另一個時空那樣,落得個被問罪處死的下場。

在整個大凌河戰役中,孫元化派出了總兵張可大前來遼南聽從王業泰指揮,雖然張可大沒有打贏什麼仗,但王業泰分潤了他一些戰功。而且遼南屬於登萊巡撫管轄,在這場戰役中,王業泰帶著平遼軍立下了絕世之功!

而作為東江鎮的上司,孫元化也能從中分潤一些功勞,這些功勞能不能保住孫元化的性命?王業泰在思考著。

最後,為了再加上一些籌碼,王業泰決定再給朝廷上一道奏疏,提前為張旭部在建奴腹地的攻略請功,順便增加孫元化活下來的可能。

......

在登萊孫巡撫的運籌下,臣平遼總兵官王業泰決定趁著建奴主力攻打大凌河之時,派出一支精銳部隊經朝鮮國境內潛入建州。

是時,臣帶著一萬士兵經鳳凰城直逼遼陽,為了防範臣攻克遼陽,建奴貝勒莽古爾泰徵集全部建奴旗丁,共三萬多人向臣發動了攻擊,臣且戰且退,在鞍山驛一戰全殲了奴貝勒代善兩千精騎,並引誘著莽古爾泰追擊直到金州關外。

趁著建奴全部旗丁被臣引到遼南之時,副將張旭參軍李彥直統帥三千精銳之師從朝鮮渡過鴨綠江攻入建州腹地。

一戰攻下建奴舊都赫圖阿拉城,燒燬建奴城堡村鎮數以百計,殺死建奴百姓十萬。

然後二人又帶兵出群山翻長城,攻到了沈陽城下,現在正在瀋陽和建奴激戰。

是役,張旭所部以三千孤軍深入敵境三千裡,攻克建奴新舊二都,攻佔城池數十座,殺敵數十萬,此乃絕世之大功。

眼下我將士還在敵境浴血奮戰,臣已經盡起遼南之兵前往增援。微臣特向陛下報喜,請陛下和朝廷撥付糧草、嘉獎有功,以鼓舞士氣以竟全功!

......

現在的王業泰根本不知道張旭打得怎樣,但不妨礙他寫這麼一封奏疏。戰果功勞大小尚且不知,但張旭帶兵殺入建奴腹地卻是真實的事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在奏疏的一開始,王業泰便說是孫元化的運籌下才有此役,為的就是給孫元化增加功勞保住他性命。

至於朝廷會不會相信,朝廷會不會問罪孫元化,王業泰也並沒有把握。

王業泰並不知道,此時的崇禎皇帝,正經歷著驚、怒、喜、恐各種情緒,而朝廷上也亂成一團麻,對現在的局面根本不知道如何收拾。

事實整個崇禎四年,大明各處都是一團亂麻。

陝西的流賊在延綏巡撫洪承疇的清剿下,大部分流賊渡過黃河進入了山西,整個山西又被鬧成了一鍋粥。據報,山西的反賊已經有三十六營二十萬之多!

山陝動亂,南方也不消停,二月的時候,福建亂民造反攻打瑞金縣城,後再官兵的圍剿下逃到了山區。

七月的時候,湖廣發生大地震,長沙、常德、嶽州、衢州等府災情嚴重,無數房屋倒坍,死傷百姓數萬,而地震波及了臨近的幾十個府,面積極其巨大。湖廣和江西地方官府已經向朝廷請旨,要求撥銀用來賑災。

可是現在的朝廷那裡有錢糧啊,國庫空的能跑馬!全部的錢都砸在了遼西,用在了大凌河之戰中。

為了籌集四萬大軍的軍費,幾乎刮空了國庫裡最後一枚銅錢......

要是打贏了也好了,可誰想到四萬大軍敗了個乾乾淨淨,上至武經略滿桂監軍張春,下到三十多個將領,都折在了遼西戰場。

祖大壽倒是跑了回來,還帶回了三千多建奴首級,可是四萬援軍卻沒了啊!

這一仗可以說是賠了個精光!

當接到遼西戰報的時候,崇禎是那樣的震驚,然後便是怒火萬丈!他有滿腔的的怒火想要發洩,卻根本發洩不出。

大凌河之敗怪誰,怪滿桂嗎?滿桂已經戰死沙場。怪張春嗎,張春不知所蹤。

那就只能怪薊遼督師孫承宗了,而孫承宗已經在戰敗的第一時間上疏請罪,並請辭去薊遼督師的職位......

孫承宗是三朝元老,是帝師,在朝野的威望高的很,哪怕打了敗仗,崇禎也沒法直接處罰他,只能準了他的辭呈,讓他回高陽老家養老。

崇禎的怒火只能發洩在臨陣逃跑的吳襄頭上,下旨罷免了吳襄的官職。但卻不敢殺吳襄。

遼西軍門盤根錯節,吳襄在軍中根基深厚,而遼西軍門最大的頭子祖大壽便是吳襄的大舅哥兼姐夫。罷免了吳襄可以,若是真殺了他,崇禎害怕引起兵亂。

而即便罷免了吳襄,崇禎不得不把團練總兵的職位給了他兒子吳三桂,因為派別人當總兵根本不好使,鎮不住那幫驕兵悍將......

所以便是有怒火,崇禎也發不出。

好在,平遼總兵王業泰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在兵敗之餘給了崇禎極大的安慰。

哦,不能說是安慰,而是給了崇禎極大的驚喜!這驚喜完全蓋過了大凌河之敗!

以萬餘精兵朔鴨綠江而上,克鎮江,陷寬甸五堡,下鳳凰城,縱橫遼東兩千裡,破城十來座,焚建奴屯村上百,繳獲建奴旗丁首級五千級,俘虜建奴婦孺兩萬多,解救被奴役的漢民三萬多人。

這功績如此之大,超越藍玉直邁徐常!簡直能和漢之冠軍大將軍霍去病相提並論!

一時之間,接到王業泰送達的戰報之後,崇禎是驚喜萬分!

連帶王業泰部將周遇吉在大凌河打下的大捷,王業泰所部此役斬獲建奴旗丁首級超過了一萬!

自從成祖北伐草原之後,這樣的功績從未有過,讓崇禎如何能不驚喜。

和王業泰取得的戰績相比,大凌河之敗又算不得什麼了。

大明朝地廣人多,四萬軍隊算不得什麼,而人口只有幾十萬的建奴,過萬旗丁兩萬餘婦孺,這樣的損失已經傷筋動骨了。

雖然朝中有質疑王業泰功績者,認為王業泰虛報戰功的也為數不少。但是崇禎卻非常信任王業泰,因為王業泰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虛報戰功的先例。

然而正在崇禎和朝廷大佬們商議應該給王業泰的獎賞的時候,山東卻傳來的噩報,孔有德竟然反了,正帶兵攻打登州。崇禎勃然大怒。

不過這個時候,孔有德還未攻下登州,崇禎的怒火也還沒那麼多。畢竟明末之時,軍隊譁變每年都會有那麼幾例,已經是常態。

考慮到孫元化在大凌河之役中也立下了一些功績,雖然只是運籌此功,但作為東江鎮的上司,王業泰所取得的功勞都有孫元化的一份。

所以,崇禎對孫元化並未斥責,而只是傳了一道聖旨,命其速速平定孔有德之亂。

在崇禎和朝廷大佬們看來,只有八百騎兵的孔有德實力算不了什麼,山東有數萬軍隊,登萊兩府也有軍隊數千人,平定孔有德之亂用不了多少時間。

然而事情的發展大跌他們的眼睛,僅僅不到十天時間,噩耗從山東傳來,孔有德竟然攻克了登州,登萊巡撫孫元化以及登州一大幫官員悉數被俘。

“孫元化是幹什麼吃的?那麼多的軍隊竟連一座登州城都守不住!”崇禎在朝堂上怒吼著,眾大佬皆低頭不語。

“據登州傳來的情報,是同為東江將領的耿精忠在登州內應,私自開啟了城門,登州城這才陷落。”最後,還是首輔溫體仁解釋了一下,不是為孫元化開脫,而是解釋登州失陷的原因。

這個時候,誰都知道孫元化已經完了,不管是登州因何失落,身為登州巡撫,失地之罪是難逃的。更何況孔有德和耿精忠都是孫元化從東江招攬到登州,現在這些東江舊將造反,又有一樁失察之罪加到了孫元化的頭上。

數日後,訊息再次傳來,孫元化被孔有德釋放了,崇禎立刻命令地方官府把孫元化押解進京。

押解孫元化的囚車還在路上,朝廷已經開始在討論孫元化的罪過。若是在另一個時空,孫元化便會因失陷登州之罪被朝廷問罪處死。

然而現在,孫元化剛剛在大凌河之戰立下了功勞,若是再處死他的話好像不太恰當。

可失地之罪太大,若是不問罪的話也不行。

就在朝廷為難之時,王業泰的捷報傳到了北京。

當看到張旭帶三千精兵深入敵境三千裡,攻克建奴舊都赫圖阿拉城殺死建奴百姓超過十萬時,上至崇禎皇帝,下朝滿朝文武都驚了,誰都不敢相信!

因為這捷報太過玄幻,太過駭人聽聞!

王業泰帶一萬軍隊攻擊兩千裡已經夠嚇人了,他的部將張旭的舉動簡直讓人不能相信,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謊報軍情,肯定是謊報軍情!

這次,就連崇禎心裡都生出了這個想法!

不久前派往遼南點驗戰功的兵部官員還在路上,尚未有奏疏送回,對王業泰是否謊報戰果,誰也不敢亂說,如果是真的呢?

如果是真的話,那,那就真的是天大天大的好消息啊!

若是王業泰所言不虛,若是那張旭李彥直所部真的攻下建州殺建奴十萬百姓,對大明來說,外患的威脅簡直一下子便消除了!

建奴總共才有多少兵力多少人口?只這一下,其實力最少損失三分之一,而造成的後果遠遠超過這三分之一。

失去了這麼多兵力人口,所有人都能夠想象,至少十年之內,建奴將再也無法威脅大明!

而有了十年時間,朝廷能夠輕鬆平定內亂,進而派兵徹底剿滅建奴!大明中興指日可待!想想都讓人覺得興奮。

所以,崇禎和朝中大臣們甚至都顧不得發生在山東的叛亂,忙著商議該派誰再次前往遼東,檢驗捷報的真假。

至於已經被押解到京師的孫元化,此時更沒人理會了。

王業泰在捷報的一開始便列舉了孫元化的運籌之功,分明是要保孫元化。若是捷報為真,憑藉此功勞,再大的罪過都足以抵消了。若是王業泰虛報戰果,再處置孫元化也為時不晚......

經過激烈討論之後,朝廷決定派出第二波使者前往旅順,全方面的點驗平南軍的功績。崇禎甚至派了司禮監隨堂太監方正化,點驗過功績之後,順便留在遼南當監軍。

平遼軍的戰績太過驚人,遼南的軍力一天勝過一天的強大,崇禎覺得有必要派出心腹呆在遼南,好隨時掌控遼南情況......

ps:均訂四百五十多了,兄弟們能否再給點力,若是均訂能超過五百,我也有臉去找編輯要個好的推薦。所以,沒有全訂的兄弟麻煩全訂一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