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無限從龍騎士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一章 基層工作在行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一章 基層工作在行動

大軍行動,一看科技,二看後勤。

科技與後勤哪個更加重要,對不同的將軍來說那是見仁見智。

科技被碾壓了,比如說現在的蒙古大軍,還有那些漢軍世候們,十多萬大軍,被一萬多北伐軍按著打,氣得要死!

但是如果木有後勤呢?郭大俠的部隊現在就是靠著98K+麥德森兩件套縱橫不敗,如果子彈供應斷了……想想就很可怕啊!

更別提幾萬大軍人吃馬嚼,每天需要的物資都是海量。

索性襄陽的地理位置就在後世湖北省的最北部,新野還在湖北,但是諸葛丞相的南陽就已經到了荷蘭了,平頂山包括洛陽、汴梁相距其實不遠,放在後世就是兩小時高速公路交通圈的範圍而已。

但是這個時代就不得了,襄陽經過新野、平頂山一條朝著洛陽而去,這是為了謝雲流的第二師做保障的,另一條就是朝著汴梁修,耗費了巨量的水泥,也就是沈光已經搓出了1家水泥廠才將將夠用。

同時投產的還有鍊鋼廠,15萬噸級別的電爐效率極高。生化人的人數已經突破了萬人,這些人絕大多數被安排到了生產崗位上去,而不是軍隊中。

畢竟窮兵黷武是不可取的,沒有可靠的後勤,想要在宋朝打造一支近代軍隊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光是步槍和機槍的槍管問題,就阻攔了沈光足足有個月,要知道槍支使用的合金槍管可不是弄一根鋼條就可以用了,而是需要極為精密的加工以後才是合格的產品。

水泥路直接被設計成了雙向四車道,中間走汽車,旁邊走馬車,最旁邊是行人。

大宋人民沒有行人車輛靠右的規則意識,不過大路朝天各走一邊的樸素原則卻不需要人教,絕大多數人經過交通協管員的囑咐就明白了該如何走在水泥路上。

這些協管員都是從當地衙門的差役中選的,穿上了交警制服,整個人都變得精神起來,而且不同於大宋原本的官僚體系,這些差役們有了上升通道,警員可以升官做小組長、副隊長……算在正式的公務猿序列中的,和正宗的官老爺是一個性質。

這踏嘛就給力了!

國師大人直接打破了大宋文官取士的規則,縣衙被細分成了公安局、民政局、財政局……

告狀的奏章雪片似地飛向了臨安,沈光知道這個,但是卻並不在意。

清虛真人大勢已成,汴梁和洛陽方向他各放了兩個師,武漢也即是鄂州軍被收編,第五師南下鎮守住這個九省通衢的要處。

然後又有兩個師拆成了18個團,朝著南方進軍,控制住了江西、湖南各個家裡有礦的地方,國師大人是三三制的死忠粉,我兔的規制很簡單,一排三班,一連三排,一營三……五連,營級大約是500人左右,團級500人左右。

沈光的一個師不是兔子的1000人,而是15000人,他是個半吊子的軍事愛好者,一知半解“照搬”,其實對團級、師級部隊按照功能細分的奧妙根本是半桶水晃盪,不過這個時空面對的是元軍,再不科學的編制也是問題不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襄陽還有三個師正在編組,這又是45000人!

沒錯,國師大人麾下已經有十個師了!

這種喪病的暴兵速度,完全是靠著大量的生化人在支撐,重新補充了隨身工廠的物資供應,大量生化人奠定了沈光在這個時空搞事的基礎。

同樣的,因為躲避戰亂,能夠在野戰中打贏元軍的襄陽,成為了老百姓心目中最安全的地方,災民難民移民紛紛來投,而不是之前連年大戰,人口不斷減少的囧狀。

於是沈光原本發愁的人力資源問題就迎刃而解。

大軍在手,他強力推動荒田的開墾,獲得了大量的新田,對於來投的老百姓,經過登記鑑別以後,分別按照家庭人口數分了田地,這麼一搞,遠近都瘋了。

地主鄉紳們對國師痛罵不已,原本他們想著要把新開墾的田地都吃下去的,沒想到被沈光直接英特耐熊乃爾了。

小民們能夠分到自己的土地,哪裡還不會對國師感恩戴德的。

結果上民和下民們都沒想到的是,國師大人的腦洞還不止這些,那些搖身一變成了“公務猿”的差役們其實都是地頭蛇,要說對地方上大戶們隱瞞人口土地的情況誰最熟悉,那自然是他們了。

被沈光雷霆手段完成了收編以後,民政局的差役們在荷槍實彈的軍爺保護下,一個個下鄉進行清理盤點。積極配合的,國師大人並不會把他們的田地全都無償收走,而是以人口為基數,按需分配,就算少了90%以上的土地,至少日子還能過。

冥頑不靈的,純陽宮的道長們就會笑眯眯的請出鄉民們開“訴苦大會”,被欺壓被盤剝是這個時代的常規操作,***同志佔領農村的法寶提前700年問世,效果卻依然好得不了的。

接下來自然是“借爾頭顱一用”的把戲了,罪證確鑿的土豪劣紳被打倒,明正典刑,狠狠地剎了鄉間對抗的風氣,“土改”工作由此竟然順利展開。

賈似道就連心愛的蟋蟀都不玩了,他戴上了老花鏡,細細研讀那些官兒們送來的信件,還有彈劾沈光的奏報。

“沈清虛果然非常人啊,他做到了我做不到的事情……”這一刻,大宋朝野上下一致在背後偷偷罵奸相的男人,法令紋深刻的臉上,竟然有了失神、傷感和釋懷。

他強力推行公田法,想要限制大地主們的土地兼併,將超出限定的土地變成國家的公田,然後用公田收入去補充軍需。為了推行新法,他把自己家的田地都按照規定交給了國家。

就算如此,公田法還是受到了極大的阻力,難以得到貫徹,也就是他在相位上的時候才被他用自己的“威望”和權力強推,可惜木有什麼卵用。他下臺之後,大宋沒幾天也就完蛋大吉了,自然也是無所謂人亡政息了。

所以他對沈光的種種舉措竟然有惺惺相惜之感,不過他知道沈光的手法他湖上平章學不來,一手標尺一手步槍的野蠻做法,大約也只有這些無法無天的道士們才能夠毫無壓力地去實施吧?

不過你們這些道士如此憂國憂民這樣真的好嗎?

算了,還是嗑一粒萬艾可,新來的一雙小丫頭是雙生子,年方十二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