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華娛之從流量到巨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七章 比較下的口碑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七章 比較下的口碑

《太平輪》最後的口碑穩定在7.5分。

這可是遠超不少人想象的成績,而且一般來說電影開畫都是評分慢慢要跌下去的。

不是路澤粉絲死命衝的,當然也有粉絲的功勞,只是不會像他本人主演的電影那樣。所以還算正常的“p”字型評分影象,就是1星有點多。

1星多,是很多沒看就打了分的。

就是覺得路澤是掛名,然後拒絕爛片。

結果沒想到開畫之後,不少人還真覺得“終於拍成了我看得懂的模樣”、“我覺得還好吧,並不庸俗啊”、“非得遺世獨立才是不庸俗?”

是的,這部電影除了一開始的一分,也有不少人看完後表示“一個浩大的歷史事件表現得如此戲劇化”。

“不僅是前半段,後半段船上所謂的“人性光輝”真的很虛假,整部電影就在一片虛假中存在。最後炸燬的,才是真實的。”

這是某個熱評。

諸如此類,很多人表示既然想走“歷史洪流攔不住”的路線,就不要做這些假東西,需要更寫實更殘酷。

...

嗯...

想歸想,但這畢竟是一部商業電影。

是的,可能吳語森一開始不打算這麼做,但是一開始的撲街讓路澤不得不把它做得更商業。商業和藝術的結合,他已經盡力了,這部電影說實話存在大量的細節,

因此這部電影存在一些商業電影常見的悲歡離合,大起大落,雖然喪也最後留了一些希望。不然那麼多投資怎麼收回?那麼多觀眾怎麼吸引進來?

眾口難調,就這樣吧。

票房口碑雙豐收,難哦。

你說這是裹挾著戲劇化故事的歷史片也行,路澤也同意。而且他不敢保證這一版《太平輪》就是最好的,但他覺得如果按照實際上的情況拍,沒有那麼多緊湊的情節,衝突,光輝以及最後的結局,指定會繼續撲街。

商業片的市場屬於大眾,大眾其實要求也沒那麼高的不是貶義的,是你劇本單凡好一點就會受捧,以後的市場會證明劇本才是王道。

尤其是在同期兩部電影的對比下。

...

對比這個事情,舉個不恰當的例子:

周奶茶寫了《青花瓷》大家覺得不錯,是他的水平。寫了《說好不哭》大家覺得一般,但如果《青花瓷》是蔡虛鯤寫的我只是舉個例子啊別罵我大家就會覺得對蔡會有很大的改觀。

所以正是因為群眾對這兩部片期待是很高的,看完覺得失望就想踩。曾經口碑狼藉的《太平輪》反倒是進步了,於是藉機營銷一波,還真的吸引了不少觀眾。

開畫除了週五《橫衝直撞好萊塢》上映首日獲得票房5700萬元,《太平輪》位於第二之外。就是第二天《好萊塢》斷崖式暴跌,《太平輪》乘機以5100萬票房衝到第一並一直保持。

因此首周七天力壓《橫衝直撞好萊塢》收穫3億票房。

次周本來大家都以為《太平輪》好運到此為止,結果卻是再壓口碑崩壞的《道士下山》收穫2.7億,似乎氣勢不弱的《我是路人甲》也票房並不理想。加上海外票房市場兩週收穫1.7億,於是總票房發來到了7億多。

不停地爆冷。

事情來到今天,絕對最終票房會已經回本了,因為長時間口碑穩定,於是這部電影應該會能走長線...才怪,下週《小時代4:靈魂盡頭》捆綁路澤起勁你敢信郭導用回憶的方式,放出了好多第1/2部的片花。

黑歷史重現。

以及去年因為《古劍奇譚》大爆的李一峰主演的,何老師執導的《梔子花開》即將上映...

...

公司裡。

路澤算是把電影方這群那個總那個經理的治得服服帖帖的,但現在仍舊是有點不明白路澤的操作。

有些人心態好,就隨路澤了,反正肯定一部慘賠的電影變成還能賺,笑開心了。

有人覺得他這是在假公濟私路澤不答應進一步的口碑營銷,是不是因為7月16日《捉妖記》就要上了,路澤要為自己主演的電影開路?

當然不完全是這樣子,也不是路澤怕了兩個流量電影,老實講這兩部電影根本不是一回事。

第一,確實是路澤的《捉妖記》要上了。老實說,這確實才算是他的實績,但這不是關鍵的。

第二,口碑營銷這種東西觀眾會厭煩的,7.5分也不是好到很厲害了,而且這個成績也是在對比前作的情況下獲得的,實際上的評分估計會落在7分左右。如果這時候真正出來口碑好片了,你再營銷,可能會崩盤。

有好片子嗎?

有,路澤知道《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就要上了,他之前出席第18屆上影節頒獎晚會看了入圍名單才想起這回事。

對了,還要吐槽一下:

上個月21號他作為頒獎嘉賓給鄧超、段奕宏、郭濤頒獎沒錯,三黃蛋,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給出了《烈日灼心》三位男主都是最佳男演員獎。

震驚了你知道麼?

雖然是好片,但是也不至於吧...

路澤私心以為段一宏最好...咳咳,鄧超次之,郭濤第三,當然純粹是個人觀點啊。

只是這樣頒獎,他們三個沒事,都被恭喜,反倒是路澤的最佳男演員一下子被貶低得一無是處,真的坑爹。

更期待獲得其他獎了。

...

方案的事情有人反對,但沒啥用。

路澤現在的地位真的牛比,沒得說。導演不和他爭,投資方也基本偏向他,之前的事情也證明路澤的預測是對的。所以這一週就開始撤掉口碑營銷,改變戰略,變成其他營銷。

慢慢磨一磨。

結果果然效果還不錯,第三周繼續拿下1.2億票房,而第四周《捉妖記》上場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個投資3.5億華國幣的龐然大物,是否能回本成了大家關注的一個大焦點。

因為說實話,沒有全球市場的華語電影那時候能拿出這麼多錢投資是一種勇氣。如果這個失敗,其實對國內大製作電影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投資人們不敢冒大風險。

近年來為什麼喜劇大行其道?

因為喜劇成本低,賺錢還多,拍攝製作還簡單。《羞羞的鐵拳》靠著麻花以前的戰績,輕鬆拿下將近22億。

但你要說真的值得麼?好像也就那樣。

所以路澤是不是也擔心,沒有了票房作假的《捉妖記》口碑或許會好一些,但真的能勢如破竹地打出一手好牌麼?

嗯,以前的他擔心,現在的他,手握兩部破20億的電影《逃出絕命鎮》和《消失的愛人》...

表示還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