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華娛之從流量到巨星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六十三章 粗剪版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百六十三章 粗剪版本

路澤是個天才,他的表演天賦比音樂天賦更勝一籌。望著正在打電話的路澤,沃特森真的覺得人比人氣死人:

自己為了每天的拍攝,累死累活的,還只關注自己的戲份。路澤每天除了自己的,輔導的,還要兼顧他自己一些其他方面的事情。就像他自己說的,有精力幹嘛不自己管?

好吧,比不了,人家有精力教自己演戲是好事。

就像剛才那段,如果是不教她直接來演,她只會皺眉然後各種大動作來表現情緒。但現在,她學會了用眼神排程,以及更輕微的面部表情配合,那種雖然也是第一次面臨如此大事,卻能牢牢把握住主心骨的感覺。

這段戲其實是她出彩的部分。

因為這是男主第二次所講述的版本,在這個版本裡所有的過錯都是他的情人勞拉,都是她決定的,所以事發後計劃逃逸的也是他的情人,而男主只是無辜扮演了一個受害者和參與者的角色。

換言之,她是掌控者。

所以為了磨這段戲,大衛芬奇沒有放鬆任何一個鏡頭的拍攝,不過好在這一段有很多機位角度,可以剪下著使用。完整來一次,只是為了情緒到位。

這樣的條件下,再做不好就說不過去了。沃特森安靜地等著路澤打完電話,很快又重新回到拍攝。

她現在心思越來越通透,這裡拍的越好,越有利於她以後的發揮。等到時候電影上映,她要發一堆通稿來吹自己的演技,就別整天把她和花瓶聯絡在一起了。

...

夜,休息室。

劇組開拍已經大半個月,照大家這個進度,提前完成基本上沒得說。要不是梅麗爾斯特裡普的檔期安排問題,大家都要拍無可拍了。所以明天依舊是磨沃特森的戲,休息室裡就路澤這邊的人和沃特森那邊的人避嫌嘛。

而長時間待在一起交流拍戲,大家也算熟悉了很多。

加上第一天來就摔了個大跟頭,沃特森不自覺少了很多做作的姿態。此刻見路澤過來,也很熱情推薦:“要不要來一塊蛋糕?”

“不了謝謝。”

路澤搖頭拒絕,懶洋洋道:“又到了每週的自由時光?”

“也就這一天了。”

見對方不領情,沃特森也不多管,自己就吃了。路澤這個人啊,你討好他沒用的,久而久之就不幹了。

演好戲就夠了,不過沃特森看他這樣還是有點來氣。這麼一個大美女在你面前,不懂憐香惜玉也就算了,還不解風情。嗯,這個傢伙又張嘴吩咐了:“來吧,先過一遍明天的臺詞,然後再完整走一遍戲。”

“你等我吃完啊,不急。”

得,還是嬌嬌女,必要時候能順著也就順著來吧,畢竟這段時間逼得很了,萬一反彈了可就不好了:“行吧。”

...

吃完,對戲。

艾瑪沃特森在《看不見的客人》的戲份如果是按照計劃的話,差不多昨天就已經殺青了,但實際上現在重拍了一些她的內容,就拖了一陣。

但還好,一般劇組都會多籤一點時間,這完全來得及。

過了一會,導演也來了。明天還有沃特森的單人戲,不然現在他就不來了,路澤一個人足夠,現在很忙。

忙什麼呢?

一天拍下來的素材,肯定是要過一遍的,有不滿意的地方,就要做一下調整。

比如說明天拍的鏡頭,就是不滿意要補拍的一組鏡頭,這裡用到了動態構圖。也就是。影視畫面中的表現對象和畫面結構不斷發生變化的構圖形式我們稱為動態構圖。比如拍人,通常可以透過攝像機不動,人動;攝像機動,人不動止;攝像機和人同時在動。

按照劇本的構思,勞拉在車禍後患上了嚴重的急性焦慮症,心裡的負罪感讓她心中不安,每天的新聞報道讓她窒息。身體上,也出現了嚴重脫髮的情況,所以這裡要用動態構圖的方法來展現勞拉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

之前拍的是攝像機動,人不動,但現在結合起來看,還是要都動起來或許會好點。

粗剪下來,估摸著這裡會需要這麼處理。

這樣下來,才能讓整一段觀眾的情緒帶入更容易,前面的鏡頭畢竟差點意思。

這反反覆覆其實很正常,劇組拍攝到後期,基本上導演就開始查漏補缺了。因為主演的檔期都分外寶貴,所以不可能說等人都走了你再喊回來補拍。

先不說成本問題,就說你找人家,人家想來都不一定有時間。

比方說路澤,四月中下旬估摸著拍完,然後就要去給《復聯3》做宣傳,這是簽好合同的事情。所以現在能把有可能用到的鏡頭拍下來,那就儘量拍吧。

...

次日,天公不作美,下雨。

不過好在有預案,路澤和沃特森分別去拍攝自己的室內部分。

下午六點收工,路澤剛好第一時間觀看了大衛芬奇粗剪出來的版本。

這部電影作為懸疑片,是非常“反套路”的,基本上說重點的類似於“誰殺了人”這種懸疑片中常見的問題,粗剪版本裡開始二十來分鐘大家就知道男主和情婦撞死了人,不過這一塊明顯是還要再短一點的。

所以估計成片是十多分鍾就會知道這件事,一開始就給人一個炸彈,把關注點從“兇手是誰”轉為“男主和勞拉怎麼隱瞞命案”。

結果這個問題還沒解決,又出現了第二個命案,一環扣一環地開始給觀眾新鮮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是有貫穿整部電影的謎題,但是在保持這個謎題的疑問的時候,不斷地給你增加新的謎題。並且,為了情節更為緊張,還加入了路過的目擊者司機,好心幫忙的路人來加強這種緊張感。

再到後來一切慢慢解開,比如好心幫忙的路人就是死者父親,這就讓事情更有趣起來。因為不止是挖坑,填坑,什麼時候填坑也是非常重要的。絕大多數觀眾,對這些坑的記憶也是有限的。

挖坑之後,填坑也是個新鮮感。

至於最後就是一個很難得的反轉,先是俄羅斯套娃一樣套中不斷有套,你以為已經沒有了吧?結果最後告訴你,你一開始取得套並不是最外面的套娃,你自己就被那個最外面的套娃套進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看完粗剪的路澤就其實已經覺得穩了,倒是加上梅麗爾斯特裡普缺失的那一部分,如果要求不高的話,都可以剪完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