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醫術能加經驗值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4章 心胸外科在強大,凌遲分離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24章 心胸外科在強大,凌遲分離法

也正是嘗到了有周燦參與大手術的好處,雪燕主任現在已經是食髓知味,只要經過評估,覺得手術風險大,或者難度較高的心胸外科手術,就一定會請周燦過去幫忙。

不過她接收手術病人時也不是什麼樣的病人都收。

一些手術難度太高,或者風險太大的患者,要麼委婉的勸走,讓他們去禍害其它醫院。

要麼給患者保守治療。

其實就算胡侃主任在世時,保守治療就一直存在。

胡侃主任行事穩重,從不輕易挑戰沒把握的手術。晚年時,那次冒險挑戰,最終直接把自己弄到心臟病發作。可見醫生救治病人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

需要病人、家屬對醫生高度信任,醫生才敢進行一些冒險的治療方式。

周燦一路來到心胸外科,他能夠感受到這裡的氛圍明顯變好了許多。

護士的臉色不再那麼冰冷難看,多少有了一些笑容。

端著盆子或者空手行走時,步伐輕快。

以前,她們走路時慢得像是七八十歲的老太太。

除了護士的工作態度明顯變得積極,變得友好熱情之外,醫生的精神面貌同樣有了變化。現在已經七點多了,剛才他經過辦公室的時候,看到心外的醫生與胸外的醫生聚在一起討論患者的病情,商量治療方案。

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要知道,以前的心胸外科名義上是一個科室。但是科室內的醫生們涇渭分明,至少分成了兩個陣營。

一個陣營是擅長心外治療的醫生,另一個陣營則是擅長胸外治療的醫生。

你問同時擅長心外與胸外治療的醫生怎麼辦?

這類人要麼被迫選邊站隊,要麼夾在中間,保持中立。

也正是這種分裂現象,導致整個科室至少分成了三個陣營。對科室的實力存在嚴重削弱。

胡主任逝世後,胸外陣營以何副主任為首。心外陣營則以樂主任、雪燕主任為首。同時,中立陣營有人支援雪燕主任,有人支援何副主任。

那次雪燕主任做手術失敗,患者死在手術臺上,應該是她人生最低谷的時期。

甚至有不少原本支援她的醫生、護士,都悄悄轉而支援何副主任。

不過現在嘛,在周燦這根‘攪屎棍’的強力撮合下,心胸外科已經凝成了一股繩。再沒什麼陣營之分。

胸外、心外、中立派,三個陣營的醫生、護士,全都開始融入到這個大家庭。

團結互助,知識共享,友好學習,共同討論,已經漸漸成為了心胸外科的普通現象。

這種現象也是周燦所樂意看到的。

儘管現在外部打壓、圍剿圖雅心胸外科很厲害,儘管科室的診療業務仍然在不斷萎縮,但是周燦對這個科室的前途十分樂觀。

只要內部統一團結了,然後各方面的實力提升,短板慢慢補齊,根本不用擔心競爭力的問題。

手術室內,除了雪燕主任,與盧副主任這兩張熟悉的面孔,何副主任竟然也在。

這還真是讓周燦感到有些意外。

“周醫生,就等你了!”

何副主任倒是率先開了口。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急診那邊今天的病人有點多,我下手術晚了一點。”周燦趕緊道歉。

“既然周醫生已經到了,那就開始吧!”

雪燕主任看到周燦後,眉眼間露出一絲開心的笑容。

她也沒想到,恩師去世後,能給她帶來安全感,讓她在手術中像是吃了定心丸的人,居然會是這個‘小師弟’周燦。

“樂主任今天沒來嗎?”

周燦的目光掃過後,並沒有發現樂主任的身影。

“他這兩天太累了,第二臺手術是一臺心髒外科手術,到時候有一些重要的手術部分將由他來操作。為了以最好的狀態做那臺手術,他現在正在值班室補覺。一會第二臺手術開始後,去叫他進行。”

雪燕主任回答道。

“何主任,胸外手術是你的強項,由你來主刀吧!”

雪燕看向何副主任。

“不不不,我就是過來給你當個助手。人老了,就必須認老。我呀,再幹幾年就退休了,科室內就數你的手術天賦最好。你只要多鍛鍊,將來肯定可以像胡主任一樣,同時做好心外與胸外的手術。”

心胸外科是一個綜合科室。

能夠同時把心外與胸外手術都做好的人才極為罕見。

能達到主任層次的,目前也就只有雪燕主任一人。當然,如果周燦是心胸外科的人,那他的天賦比雪燕主任還要更妖孽。

他不僅胸外手術做得熘,心外手術做得漂亮,而且介入、內鏡手術都能玩得轉。

這才是真正的頂級外科人才。

放眼整個心胸外科,能夠把胸外或者心外手術做得好的外科醫生都不多。就更別提同時能夠做好那麼多類手術的逆天給人才了。

大家都是凡人,實際上,有不少心胸外科的醫生,哪怕是副主任級別,能熟練掌握胸外或心外類目中的某一細分領域手術技能,就算是非常不錯了。

比如有的人擅長胸外手術中的肺部手術,然後肺部手術又可以細分為肺葉、淋巴等多個細分領域。

看似簡單的一個淋巴,在實際病例中,千奇百怪。

什麼樣的情況都有。

想要掌握各類肺部淋巴手術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總之,一位外科醫生的成長遠比想像的更艱難。需要天賦、機緣、機會、自身努力,還得有一個好老師。

何副主任把手術鍛鍊機會讓給雪燕主任,並且甘願給她當醫助,這其實在釋放一個訊號。

他是真的放棄了爭奪科主任的野心。

手術很快開始了,這是一例肝臟腫瘤摘除手術。

肝臟稱之為最沉默的器官。

它像是一位男子漢一樣,默默的為身體工作,分解各種酶,幫助身體默默的清除各種毒物,有害物質。它與一個家庭的男主人非常相似。

當它生病時,它依然保持沉默。

因為肝臟內並沒有疼痛神經。

它只有少量痛覺神經分佈有肝表面的肝包膜上。這也造成了一個很不好的現象,肝臟生病以後,身體很難預警。

疼痛訊號,往往是身體的高階預警,最容易被人的身體察覺到。

這位患者還能有手術機會,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很多肝臟腫瘤患者,特別是惡性腫瘤患者,往往發現時就是晚期。

肝癌只是發病率較低而已。

它的兇名,其實一點都不遜色於癌症之王的胰腺癌。

雪燕主任的胸外手術其實做得挺好的,水準已經非常高了。只是對穩刀法的掌握與領悟,還不是特別深。所以面對一些高難度的解剖部分,比如分離、切除,她很容易遇到困難。

從她小心翼翼的手術態度,可以看出來,在謹慎和穩重這兩點上,她漸漸有了胡侃主任的風格。

隨著時間一點點推移,手術很快進行到了最關鍵的部分。

腫瘤與大血管捱得極近,分離難度極高。

她試著一次次挑戰,結果最終都失敗了。

沮喪已經開始在她的眉眼間顯露。

“不行,這個分離的難度太高了,我剛才差點就搞破大動脈血管。”

因為緊張,巡迴護士已經為她擦了很多次汗。

此刻,她的手已經開始微微發顫。

“別用電刀,換普通手術刀!”

周燦一直站在旁邊掠陣。

何副主任同樣一臉從容,看得出來,這臺手術的關鍵部分,何副主任應該有把握完成。

不過這種事也很難說,看事容易做事難,人的預估往往容易出錯。

人都有驕傲、自大心理,再成熟的人都有。

所以很容易高估自己的實力。

何副主任到底能不能成功完成這處位置的分離,得上了手才知道。

醫生們做體內解剖時,一般首選電刀。

不但操作方便,省力,而且自帶止血效果。術後,患者的恢復也會更快。

當然,如果傳統手術刀用得順手,也是可以的。

只不過人都是圖省事,圖輕鬆,用更方便的電刀可以使用,傳統手術刀也就漸漸在大多數手術過程中退出舞臺。

“用普通手術刀?”

雪燕看向周燦。

“對!”

周燦微微點頭。

“換刀,我再試試!”

雪燕主任對他有著絕對的信任,沒有再多問,直接讓器械護士換傳統手術刀。

“胡主任教你的穩刀分離法還記得吧?”

周燦問她。

“嗯,記得。我只要有時間,一直在練習,能夠熟練操作,只是達不到特別精的境界。”

雪燕主任換了刀以後,目光再次凝視著手術部位。

並沒有急著下刀。

她知道,周燦讓她在這個關鍵時刻換刀,肯定會給她一些指導。

“你採取古代的酷刑之法,凌遲手段,一刀一刀對這個部分進行分離。記住,你把自己手中的刀當成鈍刀來使用。只要能用出鈍刀子割肉的感覺,我就可以保證你能成功完成這次分離。放心,就算真的把大血管搞破,我也有把握在最短的時間內止血,並且完成修復。”

周燦這是給她吃一顆定心丸,只有這樣,才能讓她放開手腳。

太緊張,顧慮太多,肯定會影響發揮。

“好!”

她準備下刀了。

只是看上去,仍然有些緊張。

“當然,你也不能因為我給你打了包票,真就把患者的大血管弄破。畢竟我也就是個半吊子,同樣有匡瓢的時候。”

周燦這番話,逗得她禁不住撲哧笑出聲。

“喂,現在做的可是四級大手術呢,你能不能正經點!”

雪燕主任嗔怪的斥道。

“Sorry,其實我是看你太緊張,想逗你笑一笑,緩解你的神經來著。現在可以開始手術了。”

周燦笑著回應。

手術室的其他人知道他們兩人如同姐弟,早就習慣了他們這種親密的交流方式。

男女之間,其實也不一定非要是愛情,才可以親密相處。

也可以是親情,或者為了完成同一個事業目標而合作,又或者像周燦與雪燕主任這樣,既有著師姐與師弟的情誼,又有著相同的事業目標,為之一起奮鬥。

另外,還有著彼此相互感恩的一顆感恩之心。

雪燕主任幫過他,他也幫過雪燕主任許多。

在不斷交往中,兩人的感情自然會慢慢加深。最終成為親密的朋友,姐弟。

雪燕主任開始按照周燦的指點對患者的肝臟腫瘤組織與動脈粘連部分進行分離。

可以看出來,她已經沒那麼緊張了。

隨著一刀一刀,慢慢切割,她漸漸進入了狀態。

對於穩刀法裡面的分離技巧掌握,也是不斷加強。

實戰才是唯一快速提升水平的方法。

她的進步,甚至肉眼可見。

胡侃主任當初選她當科主任,除了她的人品、性格很合適以外,她的手術天賦也是一大參考因素。

四十多分鍾後,患者的肝臟腫瘤得以成功分離,然後被切下。

雪燕主任的眼中滿是興奮。

她整個人也變得更加自信。

手術團隊的其他成員,同樣為她的手術實力進步而感到高興。

領頭羊越強,他們能得到的好處也就越大。

每一個人都會跟著受益。

又是半個多小時過去了,第一臺手術成功完成,患者被切下的肝臟腫瘤送去做病理檢查。患者在手術臺上觀察十幾分鍾,體徵依然平穩後,這才送往甦醒室進一步觀察,醒麻醉。

第一臺手術做完後,何副主任下班回家,換了樂主任過來參與手術,當一助。

……

直到兩臺手術結束,周燦抬腕看錶,已經是深夜十一點半了。

這日子一天天的,真是過得昏天黑地。

早上踏著晨光進醫院,晚上踩著星光回家,學醫真的是太辛苦了。

每一位大醫的產生,都是經過無數的磨礪,慢慢成長起來的。

只要給他足夠的成長時間,他也許會成為國內,乃至世界上最頂尖的外科醫生。

真正能救命的,還得是外科醫術。

內科雖然也能救命,但是與外科相比,終究差了許多。

很多場景下,內科都是無能為力。

就說一個最常見的腦溢血,內科用抗凝藥物,想辦法給患者降低血壓,想辦法保證患者的呼吸、心跳正常維持。可是能夠把患者救回的希望仍然極低。

就算救回來,多半也是植物人、癱瘓的殘疾人。

外科就乾脆多了,直接開顱手術,修復血管,清理顱內淤血。患者恢復良好,住院一段時間出院,能正常生活。

所以,說到救命的手段,還得是外科第一。

第二天早上到醫院,周燦剛到急診就看到一位大面積燒傷,並且發生大創面腐爛的患者送來搶救。

急診科的醫生已經看過了,根本不敢接收。

聯絡專科科室,人家主任親自來的,看過後搖頭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