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我的醫術能加經驗值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0章 嬰兒高血壓病,近親結婚的危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70章 嬰兒高血壓病,近親結婚的危害

“病人從小就出現了血管問題嗎?這個問題家屬也沒給我們反應過耶,幸好沒有倉促做手術,否則手術風險系數將會成倍增加。”

幾個主任聽了後,心中著實有些驚季。

做手術前通常會瞭解病人的既往病史與基礎疾病,這麼重要的事情,家屬沒反應,他們也沒問。

這裡面也透露出一個責任心問題。

甚至可以理解為程式上的一個漏洞。

心胸外科想著患者本來就是院內收治過的患者,已經由急診科、心血管科把過關了。有什麼病史,那還不是早就問清楚了嗎?

所以壓根就沒有再往這方面想。

“幾位主任都是心外科方面的專家,你們覺得病人這種全身動脈血管畸形病變的原因是什麼?”

周燦對病因更感興趣。

患者想要做心臟手術,肯定要把動脈病變的原因弄清楚。

這也是醫生需要盡到的審慎義務,可以盡可能減少整個圍術期的風險,大大提高手術成功率。

“具體原因不好說,必須經過檢查、以及對患者的幼年發病經歷、父母和祖父母等是否也有此類疾病進行逐一排查,才有可能找到病因。不過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怪病,根本找不到具體原因。”

“有一點應該可以肯定,與患者長期患有高血壓有關。”

“對,我也覺得與長期高血壓史有關。”

眾人紛紛發表意見。

現場集結的可是心胸外科的大部分頂尖專家,一個個學識淵博,見識多,臨床經驗豐富。

“出生就有高血壓病嗎?”

周燦覺得這個結論有點嚇人。

上次與家屬閒聊時,張啟連的妻子只告訴周燦,張啟連從小就存在血管疾病,在國內很難醫治。為了治病,這才遠赴日本留學。

既是為了學醫,也是為了治病。

“患者現在的情況很是危急,必須儘快排除障礙,推進手術。不如直接把家屬請過來共同參與會診。”

雪燕主任提議道。

她每次看到科室有這種急重症病人,就會特別焦慮。

也正是因為她有著這份強烈的責任心,科室的死亡率才能得到有效控制。心胸外科當前的死亡率,已經降到了歷史最低位。

周燦在其中功不可沒,雪燕主任的強烈責任心同樣有很大功勞。

“我看挺好的,把家屬請過來,也方便大家當面詢問患者的過往病史。”

很快,家屬被請進了會診室。

平時醫生會診的時候,如果情況特殊,或者患者、家屬的身份比較尊貴,都有可能把家屬請進來一起討論。

當然,家屬因為不是專業人士,更多的是旁聽,回答醫生的提問。

可以看到張啟連的妻子雙眼紅腫,面容憔悴。

張啟連的病情突然再次惡化,讓她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飽受精神上的折磨。

也能看出來,她與張啟連的感情很深。

東洋女子在相夫教子方面,一直深受男人的喜歡。在日本,大多數家庭都是男人賺錢養家,女人在家全職。

沒有結婚的年輕成年女性則會比較積極的參加工作。

正常情況下,丈夫回家時,女主人會跪著迎接。

當然,這種跪是跪坐。

在日本,跪坐是一種很常見的禮儀。鞠躬就更不必說了,那真的是把禮多人不怪發揮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不管怎麼說,都能從這些細節方面看出女性對丈夫的依賴和尊敬。

張啟連能夠娶到一個這麼漂亮,這麼深愛他的日本女人,還真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

“各位醫生好,我丈夫的病拜託大家了!”

她對著所有人鞠躬。

禮儀就是日本標準的行禮。

“張太太不必客氣,您請坐!我們請您過來共同參與討論,是因為您的丈夫病情危急,有些情況我們還沒有掌握。為了節約時間,需要當面向您瞭解清楚。”

雪燕主任請她坐在會診桌的當頭。

這裡一般情況下可以坐兩人,大多數時候給護士坐,或者家屬坐。

“你們有什麼問題儘管問,我只要知道的,都會儘可能詳實的提供。”

她略有些靦腆的坐了下來。

“剛才我們討論時,從周醫生的口中瞭解到您的丈夫從小就存在血管疾病,這對心臟手術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風險。您知道具體的病因嗎?”

“知道一些,這事關係著啟連的隱私,還請大家代為保密。”

說完,她又站起身,對著眾人鞠了一躬。

“保護患者隱私是我們應該的,您不用擔心。”

雪燕主任給她做出了承諾。

“年輕時,啟連曾經告訴過我,他生下來還不到三個月,就出現了高血壓。那時候他老家的醫療條件還不是很發達,醫生只說這種情況十分罕見。因為考慮到嬰兒的耐受程度差,醫生用藥也是極為謹慎。醫生還告訴啟連的父母,因為孩子還小,血管柔韌性非常好,血壓如果不持續升高,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兒童高血壓較為罕見,不過仍然有一些。

嬰兒出現高血壓,確實極為稀少。

大多數隨著年齡增長,會出現繼發性高血壓。比如主動脈狹窄,腎動脈狹窄,腎動脈瘤等等。

“那時候,啟連就沒有接受治療。再後來到了五個月大的時候,他出現煩躁、動不動就哭鬧,甚至嘔吐,出大汗等明顯症狀。他的家人再次帶著他去看醫生,此後一直到十九歲,始終靠著藥物維持與治療。”

她把張啟連的幼年病史,第一次原原本本的告訴了在場的醫生。

生下來就有高血壓,這種嬰兒特別難帶。

有時候,家長因為不懂醫學,孩子又不會說話。家長還會對旁人抱怨,我家的孩子不知道怎麼那麼難伺候,特別容易哭鬧。

一點點小驚動,就會吵醒,然後哭鬧個不停。

其實這種情況下,家長應該提高警惕,多對孩子多一份耐心與細心。

因為嬰兒身體有不舒服,不能夠像成年人一樣準確的表述出來。

哭鬧是他們唯一的表達方式。

如果有一天,他們不哭也不鬧了,那才更加可怕。

張啟連從小就得了這種怪病,確實也怪可憐的。也許正是從小帶著病痛成長的經歷,讓他的性格變得有些怪異。周燦那次在車上與張啟連打交道,第一感覺就是覺得此人有些陰冷。

也許用陰鷙來形容還不足以表述。

用陰冷這個詞更形象一點。

除此之外,他行事也是極為偏執、狠辣。

都說從小承受了太多痛苦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會心狠手辣。這個應該有一定道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國內在幾十年前的醫療水平,一直比較落後。

現在算是比較先進,但是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差距。

遇到一些比較難治的疾病時,更多的是發揮本國的醫學特色,採用中西醫結合的辦法來治療。

首先有一點要說明,提出中西醫結合這個口號,既是出於國情考慮,也是一種無奈。

中醫沒落,中醫大家幾乎已經絕跡。

就算有少數具備較高水平的老中醫,也因為行醫資質的限制,沒辦法繼續行醫。

總體來說,還是中醫嚴重沒落,治療效果差。

這才造成老百姓對中醫失去信心,轉而優先選擇西醫方法治療。這是一種可怕的惡性循環,會進一步導致中醫衰落。

因為沒有市場,中醫需要吃飯,需要養家湖口,幹不下去。

無奈之下只能轉行。

這基本就是國內中醫目前的現狀。

當然,現在好一點了。一些有智慧的人士提出了西醫治標,中醫治本的宣傳口號。這個很管用,中醫治療的副作用小,已經基本深入人心。

這是中醫拼命搏殺出來的一絲生存空間。

說完了中醫,再說說國內的西醫現狀。醫療儀器與器械、藥品,這是西醫的兩大治病法寶。

因為我國當年很落後,也很貧窮,西醫的發展起步很晚,再加上國外的技術封鎖,導致西醫治療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嚴重代差。

當然,現在正在努力追趕中,成效還蠻不錯。

不過仍然在多個領域有很大差距。

這一點必須有清醒的認識。

早年學習西醫,基本上都是英語原籍。這就要求學醫前必須學會英語。

無形中增加了醫學生的學醫難度。

到現在,一些國際頂級醫學期刊,仍然要求是全英文的。包括最為人熟知的SCI,SSCI。

如果僅僅只是這樣,仍然可以克服。

可是儀器、器械、藥品上的技術封鎖,這是個硬傷。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些硬條件不能解決,想提升醫療水平也提不起來呀。

曝一個殘酷一點的醫療現狀。

搶救急危重症病人時,醫生首先考慮的永遠是進口藥物與器材。因為國產的效果差了不少,用上去,可能效果不明顯,甚至有嚴重的負作用。

比如同樣一種藥物,成份都一樣。

以現在的技術,藥品成份想要檢測出來根本不是難事。

不過你要以為藥品成份都一樣,大家的效果也是一樣的,那還真是大錯特錯。

進口藥掌握著先進的緩釋技術,可以精準控制病人對這種藥物吸收的時長。國產的在這一點上,目前仍然存在很大的技術壁壘。

想想也是,人家兩百多年的技術積累與沉澱,這個想要用幾十年的時間達到與人家同等的高度,實在太難了。

綜上所述,咱們的西醫水平比發達國家落後,實屬正常。

中醫沒落,西醫又沒能追趕上人家的先進水平,這就造成了治療疑難病症時會顯得捉襟見肘。

那怎麼辦呢?

總不能看著病人就這樣死亡吧?

這難不倒咱們國家一些有智慧的人。

中西醫結合的口號也就順勢而出。取兩家之長,用來對抗病魔。

儘管現在還沒得到廣泛認可,不過相信只要朝著這個方向不斷努力,深耕,總有一天會達到很高水平。

“您的丈夫從出生就有高血壓病,那是遺傳的嗎?他的父母、祖父母是否有這種類似的病症?”

雪燕主任問道。

“沒有,他們都沒有這種病。導致我丈夫得這種病的原因,有可能是……他的父母近親結婚。”

說到引起的具體原因時,她猶豫了一下。

最終還是病不諱醫,說出了真正的原因。

近親結婚的危害很大,所以很多國家都不提倡近親結婚。

這有違人倫,也對後代不利。

近親結婚的畸形兒出生率非常高,還有就是各種罕見疾病,怪病的出現率同樣極高。

“病因現在基本瞭解清楚了。因為患者從小患有高血壓,這才引起全身動脈病變。我們會對您的丈夫做一些必要的檢查,以明確是否符合手術標準。”

“拜託各位了!”

她很聰明,站起身鞠躬,然後離開。

因為把她叫進來,也就是瞭解這個問題。

“周燦,我知道你在急診那邊的工作也很忙。不過這位病人的情況很危急,你幫著一起診斷清楚,然後擬定手術方案。如果有需要,恐怕還得讓你幫著一起做完手術再走。”

雪燕主任對他提出要求。

“沒問題。搶救患者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我願意全力配合。”

周燦欣然同意。

“考慮到患者已經有著五十多年的高血壓病史,體內的血管情況極為糟糕,建議做心臟手術為先。移植心臟只能作為一個備用手段。”

他幾乎可以預見,給患者做手術存在的最大挑戰,將會來自動脈血管。

……

一個多小時後,張啟連該做的檢查都已經做完了。

麻醉醫生由圖雅醫院最高的酆主任擔任,共同參與手術討論,以及對患者的評估。

風險非常高。

家屬願意承擔風險,並且十分配合,這也使得這臺手術得以推進。

雪燕主任親自擔任主刀,周燦則為實際上的第二主刀,調集心外科最強的骨幹力量,全力以赴做好這臺手術。

鄴副院長與行政白副院長對這臺手術都是十分重視。

因為這關乎圖雅醫院的一個重要宣傳。

醫院準備拿這個病例大肆宣傳一波,把第三醫院踩進爛泥坑,幫助圖雅的心胸外科與心血管科兩個科室樹起金字招牌。

這是醫院的一個重大戰略決策。

所以院領導們非常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