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洪荒調查員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六章 日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六章 日常

“今年的考試準備的如何了?”回家的牛車上,馮雪忽然開口問道,跟在車旁的徐福立刻回應:“回公子,已經準備就緒了,等到春耕結束就可以開始,另外,有幾個遊商問是不是每年都有,似乎是想要明年把孩子帶過來……”

“嗯,直接告訴他們就行,我並不在乎是不是射陽本地人,反正他只要來了,肯定是要留在射陽學習的。”馮雪擺了擺手,隨後才道,“書院呢?準備的如何了?”

“教室已經蓋好了,乘法口訣表、兒歌、習題冊、練習本都已經備下,只是……”徐福說到這裡,猶豫了一下,才繼續道:“根據從縣令那裡問來的結果,射陽縣3-12歲的孩子足有兩萬人(哪怕現代老齡化,學齡兒童的比例也有一成半,古代生育率很高,就算考慮夭折的情況,學齡兒童達到總人口的兩成絕對不誇張),印這麼多教材也就罷了,關鍵是書院很難容得下這麼多學生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又沒說全都一起教。”馮雪白了徐福一眼,然後解釋道,“一個小孩能夠維持專注的時間大概在三刻鐘以內,所以每個孩子每天學三刻鐘的文字,休息兩刻鐘,然後三刻鐘的算數,這就是一個時辰。

一個班可以容納六十名學生,學院每天早晚各開兩個時辰的課,一個老師一天能教的學生就是二百四十人,我現在一共有十三名完全掌握了基礎算術和常用文字的學生,算下來一天最高可以教授三千個孩子,兩萬人也不過就是七天的事情。

學生們每旬上一節課,老師每旬還能休息三天,這樣學生既不耽誤家裡的事情,又有時間記憶所學,而老師也有時間學習和休息。

而且這個過程中,孩子中學的快的和學的慢的會慢慢分層,我們也可以挑選出那些學的快的重新建立班級,給學的慢的學生輔導,慢慢的老帶新,在明年冬天之前,張三她們就能夠從基礎教學中解放出來,而學的最快的那批學生會成為新的基礎老師,之後我們還可以開設高級班傳授更高階的知識……”

馮雪噼裡啪啦的介紹著自己書院的光輝未來,徐福聽著也是連連點頭。作為管家,基礎的算數他還是會做的,很快理清了馮雪的意思,雖然十天上一次課的話,一年下來估計也就能把常用的文字和加減法學個大概,但對於大多數家庭而言,這就已經足夠了,而那些渴望知識的,私底下自然會更加用心。

而且提升識字率是馮雪接下來醫療下鄉、普及報紙、建立縣立圖書館等大計劃的基礎,絕對不能有半點馬虎。

實際上,相比於醫理工農的教案,其實最讓馮雪頭疼的還是兒童識字的部分,因為他根本就沒法挑選那些穿越者前輩們喜歡的東西。

千字文?裡面有“弔民伐罪,周發殷湯”這種臺詞;笠翁對韻?裡面有“莊周夢化蝶,呂望兆飛熊”;百家姓?裡面部不少姓氏現在還沒出現;至於三字經,就算把歷史的部分刪掉,還有周易的部分、詩經的部分、論語的部分、三綱五常的部分……典故更是用的頭疼,像孟母三遷這種,你怎麼辦?

到最後,馮雪也只能拿出各種童話故事和與歷史完全不挨邊的兒歌三百首,算作兒童識字的教材,至於其他——自己慢慢改吧。

目前馮雪最有希望在開學前推出的是《增廣賢文》,雖然裡面用了諸如一字千金的典故,但至少不涉及人名地名,當做是自己勸學的教化也沒問題,而且增廣賢文本身不成體系,所以可以隨意刪減,萬般皆下品什麼的,直接刪去就是。至於裡面很多粗俗到近乎俗語的東西,以及將人心看的太過險惡的問題,在這個年代用來作為啟蒙反而更加合適,或者說你要是搞什麼之乎者也的,孩子大約是聽不懂的。

牛車很快回了公子府,馮雪在下人的服侍下用過晚餐,又走進書房,開始了他的抄書大業——這個年代應該只有朝夕二食,但是誰讓馮雪有錢呢?伴隨著雜交水稻技術的日益成熟,馮雪立志讓所有縣民,不,是所有人族都能吃上一日三餐……

(火雲洞某大佬忽然有感,然後隔空點了個贊)

……

“咄咄咄……”

清晨不急不緩的敲門聲再次響起,已經習慣了每天早上被丫鬟喚醒的馮雪睡眼惺忪的喊了一聲“進來”,隨後便再次眯上眼睛,靜靜地等待著被伺候著穿衣洗漱——

不只是門口的丫鬟,還有躺在他床上的這個。

作為諸侯公子,並且是已經十七歲的諸侯公子,馮雪是有通房丫頭的,雖然實際上並不是奴籍,但是按照當前的普世價值觀來說(指階級),她們比起真正的奴隸,區別只在於她們有工錢,而且不能隨意處死。

因此,這種丫頭是絕對不會出現前世網文中常見的那種話多、傲嬌、叛逆、活潑之類的性格的,因為有這種性格的僕人先不說有沒有資格成為貼身女僕,就算成了,也活不了多久。

哪怕馮雪喜歡也不行,因為就理論上而言,他就算喜歡也只能是對於花瓶之類器物的那種喜歡,否則馮雪本人倒是沒啥問題,但是這個丫頭可能就會被“意外”……

享受著女僕輕柔的刷牙動作,馮雪原本還有些朦朧的精神也慢慢的復甦過來,但等到他真正徹底的清醒過來,已經是坐在餐桌前,吃著並不算豐盛但也沒有那麼糟糕的早餐了。

米粥配鹹菜的搭配永遠都不會過時,只是吃的久了,馮雪也難免會想起豆腐腦之類的食物來,這射陽縣倒是不缺煮鹽的滷水,大豆在這個時代也有種植,只是地位略顯尷尬,做成的話,無疑是給洪荒人族增加了一種攝取蛋白質的渠道,估計又是一份功德。

想到這裡馮雪也不遲疑,立刻招來自家養的工匠,開始實驗起來,對於自家公子這種想一出是一出的情況,開始的時候奴僕們當然是不適應的,不過到了現在,也早就習慣了。

豆漿原理並不困難,沿海之地滷水也不難找,至於豆,作為五穀之一,自然也不會少見,更別說馮雪姜成那輩子還提出了大豆肥田,唯一麻煩的,反而是最基礎的工具——石磨。

好在這個時代並不是歷史史實,而是神話世界,本不應該出現在青銅器時代的石磨,這時候已經有了。

就這麼搗鼓來搗鼓去,等到第一桶豆漿開始凝固的時候,已經是下午時分,雖然作為一莊之主,但馮雪平日裡並沒有啥可以忙的,唯一算是工作的也只有教徒弟這一項,但是他徒弟,現在正在後院研究豆腐呢……

還別說不務正業,畢竟馮雪教的不是聖賢文章,而是醫理工農,此時,學醫的在辯證豆漿藥用可能和食用禁忌;學理工二科的在一起研究石磨的紋路要怎麼樣設計才能達到最好的研磨效果;學農的則在思考豆腐的出現可能對養殖業、種植業帶來的改變。

而已經沒啥事可做的馮雪就這麼悠哉遊哉的躺在自己指揮徒弟製作的搖椅上,靜靜地看著天空,不時張嘴吃掉丫頭遞過來的點心,心情倒也不錯。

不過就在這時,一個僕人忽然不急不緩的走了過來,雖然神態鎮定,但是這時候有僕人過來本身,就意味著馮雪的悠哉日常將被打斷。

“公子,羅縣令在外求見。”

……………………

ps:別問鹽,鹹菜起源於青銅器時代,而且射陽縣在海邊,只是因為有龍沒辦法大規模曬而已。至於石磨,姜子牙知道吧?封神演義裡磨面賣面,那自然是有石磨的,至於青銅器時代拿啥鑿的……大概是妖獸的牙齒和骨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