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引子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引子

世上無奇不有。就有這麼一本奇書,塵封了將近兩千年,才突然現世。這本奇書名曰《諸葛亮自傳》。若想知道此書的內容是如何?請先看作者的自序。

自序

我諸葛亮用了十幾年的心血,終於寫成了自傳一書。在松嘆一口氣之後,我不得不又提起筆來寫數言作自序。

諸葛亮我不是神,也不是妖,是地地道道的凡夫欲子。

在我未出山當劉皇叔軍師之前,人間裡幾乎所有的不幸都降臨到我的身上來;我剛一歲,就被大姐揹著摔得左腿瘸了。我長了,就被人呼我為瘸子。我聽到很多的人都說我殘廢了不中用了。更不幸的是,我五歲母喪。九歲父歿。年紀幼幼便成了孤兒。多虧有叔叔撫養我,供我讀書。少年時代跟著叔叔漂泊。在求學路上,碰到諸多不順。成年之後,我在青年時代又是求親不就,求職無著,頻遭挫折。

我生於東漢光和4年。我出生那年,皇上劉備已經8歲,按年齡算,他可以算是我的父輩。我就是跟他做老少搭檔,做出了一番帝業來的。

後來有人講我是由於有了個好叔父,才活下來當上丞相。我也不知從我之後,中國還有沒有別的人像我這樣,先是孤兒,後能當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的呢?如果有的話,那就是我孔明身份的翻版嘍。也是中國人才的一個特色。

我娘講我落生哭第一聲時,我爹從外面跑進產房來講,這小子正生在天即將要亮的時候。

我娘就說,那就給我的二兒子以明字取名吧。

我爹說,不能用明字!

我娘講,為什麼不能用明字的呢?我的二兒子是生在天將亮的呀。我一定要給他起名帶個天亮的意思才行。

我爹講,但凡要給人起名字的要講究字音。我家的姓是複姓諸葛。這兩個字讀的是平聲,再用明的字是平聲的話,三個字都是平聲,叫起來是軟綿綿的,沒有氣魄。這個二兒子的名一定是個仄聲才行。

在我娘的堅持下,我爹就給我取了亮字,全姓名叫諸葛亮,給我取的字是孔明。那樣也把我娘堅持要用上的明字也用上了。

後來我問爹,爹你給我取孔明兩個字是向我娘妥協的嗎?

我爹說,扯亂談!我是個男人大丈夫,豈有屈服於女人之此理?

最後我爹說,我給你這個小子取的字叫孔明,是根據孔子所說的,人貴在自明的意義所取的。

這是我的名字的來緣。

我是蜀漢國的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我的個人歷史是不需我去操心勞神寫的。

但是,我必需要親手寫出一部自傳才行。因為由我口述,由別人代筆來寫,那麼執筆的人就懂得我從小就有野心了。所以我就必須要親自來寫,不讓別人看到我的自傳的內容。

自傳主要寫我是怎樣的一人,寫我是怎樣由一山夫變成一官員,又如何一步一步升上來當上丞相,又如何一輩子能保住官位不被別人奪去。這可是我的子孫後代最可貴的精神財富的呀。

自傳就是我個人的奮鬥經歷,做官的心得,這樣的書,我是不能讓手下的人代筆的。

我的心腹愛將姜維曾有次夜闖進我的辦公室來彙報軍情,正碰見我正在寫自傳,當下他就自動請纓,由我口述,再由他操刀代筆。我也知道姜維很有學問,寫得一手好文章。我的自傳讓他來寫也是寫得有文采的。

我沒有傻到讓姜維獲得我的為人為官的心得體會,而去傳給姓姜的後人。那樣的話,我的後代又多出了許多的競爭對手,也可能死在競爭對手刀下的。

我自傳是專門為我的子孫後代的人來寫的,所以必需是我親自寫出來才行。

我的書只是諸葛家族後人才能見到,絕不外傳。我的諸葛後代,能讀懂我此書者,就去當官,讀不懂我此書者,就呆在家裡種田。

完書之後,我就給書念了語咒,使之能大能小,能薄能厚。入火不燒,浸水不溶,任由千人翻紙不爛,歷時萬秋字跡不褪。

後附一詩云;

孔明寫書傳後代,

品評褒貶各由人。

庸人將它為笑料,

智者視之夜航燈。

(改寫者按;《諸葛亮自傳》之神奇一書,又如何現世?欲知來龍去脈,請閱讀下文。)

奇書現世

諸葛愚是奇山縣奇新鄉中學的歷史老師。

這天,單身漢的諸葛愚跟平時一樣,吃了中午飯,就走出學校的大門前去逛一逛,打算讓胃中的飯菜落入腸子裡去了,再回宿舍來午睡。

諸葛愚正在閒步走著,迎面走來一個男人,他仔細一看,哦。原來是他老家的鄰居。

鄰居講,諸葛愚你快點回去,你家的舊房子斜得很厲害了。你不回去拆它下來的話,有朝一日,房子一倒下來壓埋了人,你就得賠償人命,你有幾十萬塊錢賠人命的嗎?

諸葛愚講,老哥,你就回去幫我拆下來吧,那些木料和瓦全都歸你,我不要了。

諸葛愚是老房子的唯一主人。他很不在乎那幾條木料和數錢塊瓦的。

鄰居說,我沒有時間幫得你的,你還是回去自己處理吧。

諸葛愚知道鄰居是怕爬上屋頂去拆挖的時候,危房要是突然倒下來的話,做工的人就得被摔下來,不死也得受重傷的。如果在幾年前,這些材料還是值錢的,也許還有人冒險爬上屋頂去拆要瓦片的。可是今天,人們不建房則已,一建房就是要蓋高層樓房,所用的材料就是鋼筋水泥的了,誰還在乎那些木料磚瓦的呢?

教師要請假回去拆房是不容易獲得批准的。諸葛愚就請鄰居當他的作證人,跟他到校長家裡去請幾天假。

校長一聽諸葛愚的祖房不馬上拆下來,就危及隔壁鄰居。於是,校長就批假給諸葛愚幾天假,回去拆祖房。

諸葛愚回到來家,想請人來幫拆房屋,但是,鄉親們就是怕危險,沒有人來幫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諸葛愚就在門前的曬場地上,面對著老房子說,祖先呀,你們在天有靈的話,你們就顯靈來幫我推倒危房吧。要不然我爬上屋頂去掀挖的時候,我就可能受傷的了。

就在諸葛愚不知所措的時候,鄰居放牛正好回來。鄰居的大公牛就到老房子的牆腳底下去蹭癢,它剛擦一下身,老房子就晃動起來。牛主急忙拉它跑。牛剛離開,老房子就轟然的垂直崩塌下來。

諸葛愚心中大呼喊,沒人傷著,謝天謝地!

諸葛愚走進廢墟裡去。他在安放神龕的地方,看到一個陶瓷公仔。無聊的他拿起這些像秦皇墓裡挖起來的兵馬俑的公仔,仔仔細細地看。

他看著看著,突然他的眼睛發亮了起來。

原來,他看到的是一個諸葛亮陶像,陶像的底座,也就是它的腳底下有“永康元年監製”的字樣。監製是指這個東西,是在官方的監督監管之下製造的意思。呃。這尊諸葛亮陶瓷像就是晉朝官方監管之下做出來的。

咦,原來是他的先祖的陶像。嘿,怎麼在我這個窮家還藏有這個東西的呢?它還有價值的嗎?甭管它那麼多,先看個夠癮再說。

按年代推算起來,永康元年正是蜀漢被滅後的第7個年頭。而永康的年號只被晉惠帝司馬衷用兩年便有更改用新的年號叫做永寧了。

哦,想起來了,蜀漢被魏軍滅時,他的先祖諸葛亮有一個孫子叫諸葛京,當時諸葛京還是個幼兒,被家奴抱去躲起來,才免於被魏軍追殺,倖存下來。晉的永康年間,正是諸葛亮的孫子諸葛京當郿縣縣長,這個諸葛亮的瓷像底座的題款,也許就是諸葛京為了記念他的爺爺而命令當地的工匠燒製出來的珍品。

嘿,有點價值的嘍。

諸葛愚馬上歡天喜地拿起諸葛亮的瓷像就跑回學校。

諸葛愚回到了宿舍,就拿瓷人諸葛亮來研究一下,它的腳底下的字消失了。字怎麼樣會消失?

他用肉眼看了一會兒,看不出什麼破綻來。MD,他就拿放大鏡來仔細地看它的腳底下,檢視它有什麼蛛絲馬跡。

他看來幾遍,就是沒有看出破綻來。他氣升上來了,MD,沒字了,你這個東西既然不值了,老哥子就乾脆不怕你壞了,用手指刮剛才有字的那地方看一看。

他用指甲刮呀刮,他突然看到瓷人腳底下出現一個四方形。

諸葛愚見到了四方形,他高興得要死了,剛才他看到套在“永康元年監製”的字的框框,現在又重現出來了。

他想,再刮見了框框,就必然見到字的。再刮!非把那幾個字刮出來不可。MD,只要見到那幾個字的話,這個瓷人變成大寶貝的了。

他再刮了一會兒,不單沒有刮出字來,反而把那四方形的線條越刮越粗。停!不能再刮了。見框不見字,怎麼辦呢?把字刻上去。

諸葛愚決定用雕刻刀在那個小四方裡頭刻下字。

諸葛愚費了好大的勁,終於把“永康元年監製”六個字刻出來了。他非常高興。因為他刻的字跟原來的字是非常的相似。有了這六個字,他的瓷人就能賣得好幾1000塊錢的了。

然而,他的興頭剛冒上頭來,那六個字又在他的眼底下消失了。MD,我不怕你跟我較勁的。老哥子在來刻一次。

諸葛愚不服氣,又刻起字來。

第二次刻出來的字在諸葛愚的眼前顯示一會兒,它又消失。太怪了。

諸葛愚認為他刻的字太淺了,才容易消失掉的,他決再用力大一些,把筆畫刻深一點,使它想消失也消失不了。

諸葛愚又動手第三次刻字了,然而他剛把雕刻刀用力地按到瓷人腳底下的時,那個四方形就突然的往裡面凹掉進去,瓷人的腳底露出了一和四方形的口。

瓷人為什麼這樣的奇怪的呢?

諸葛愚把瓷人扳正過來,搖擺幾下,想把那個四方形的底蓋抖掉出來,將它再黏補好。

他沒有搖出四方形的底蓋,反而搖出一樣只有小指甲那麼大的小長方形來。

那個小玩意軟綿綿的。到底它是什麼樣的東西?

在放大鏡之下,諸葛愚看見了那個小玩意竟然是一本小冊子。

咦,一本微型書!它的材料似紙又似綢。書面上有5個小黑點,看來就是字。但是,用放大鏡夜看不出那幾個小黑點是什麼字。

諸葛愚放下放大鏡,嘆了一口氣說,書呀,要是你大一些多好的呀。他的話剛落地,小書本就立刻變大了一些。

嘿,好癮頭了。諸葛愚覺得它就像孫悟空用的金揮綁的那樣神奇。於是,他有連喊,大一些,大一些!奇怪又來了,它變大到跟《三國演義》的書大了,就定了型,再任由諸葛愚怎麼樣的喊,它也不再變大了。

真的是奇書的了。

書封面的字是“諸葛亮自傳”五個字。

諸葛愚剛伸手去翻書頁,那本書又立馬變小。恢復了原樣,變小得讓人無法翻開它的書頁。

更神的是,那本微型書又溜走了。它去哪的了呢?

諸葛愚又把瓷人搖了搖,嘿,那本微型書又從瓷人的腳底下的洞口掉下來了。

在諸葛愚喊大大之聲下,微型書又變大了。可是,當諸葛愚又想去翻書頁時,它有變小飛進瓷人諸葛亮的肚裡去了。

諸葛愚第三次將書喊大之後,他不再急於去翻書頁,而是想怎樣才能讓書固定下來,不再變小回去。

他突然想起了《三國演義》書講到,張角的弟弟張寶施用妖術擊敗了劉備的軍隊。再戰時,劉備用豬狗牛馬的血去齊撥向天空,就將張寶用來打仗的紙人草馬,鎮得紛紛墜地,破了張寶寶的妖術,大敗了張寶,大獲全勝。

諸葛愚決定古法今,用那法試一試。

但是,現在又去哪兒找到豬狗牛羊的血呢?再說,他出門去找家畜的血時,這本微型書又飛走了,他又去哪兒才找到它的呢?絕對是不能出門去。要是他有了老婆,就叫老婆代他出去找買牲畜血。MD,單身漢真的處處都不方便的了。

急了的諸葛愚想,沒有牲畜血,我老哥子就用我自己的血來試用一下,看他的效果如何。

諸葛愚用大頭釘扎刺了自己的手指。他手指的血剛一滴到那本神奇書面的時,只見到那本書閃出強烈的光亮,發出了像燒紅了的鍋頭突然澆淋下一點水的那樣爆出的響聲,並冒進一縷氣來。隨之,那本書就定型下來,不再變來變去了。

哈哈。諸葛愚狂笑起來了,我無意得到了一本神奇的書。書中所記載的內容,都是《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書裡沒有提到的故事或者是原因和細節,也是諸葛亮個人和家族裡的隱私。

由於書裡有這樣的鮮為人知的故事,所以在諸葛愚的眼裡看來,這本神書可能就是中國唯有的孤本吧。嘿,說不定它還是價值連城的呢。不過,諸葛愚沒有拿去賣,而是想把它翻譯成白話文書,以傳後代。

諸葛愚就是研讀了那本書幾年之後,才把它翻譯成白話文的書。在忠於原著的基礎上,又將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來寫小說。關於書名,因為諸葛愚看到書中從頭到尾都是講野心,所以他就決定不沿用原來的《諸葛亮自傳》的書名,而是根據書裡的大多數的內容都是講述諸葛亮是怎樣用陽某和陰謀的故事,於是諸葛愚就重新命名為《野心家諸葛亮》。最後諸葛愚在文後寫道,書中的情節是以三分史實七分虛構寫出來的,切勿作史料研究。

諸葛愚詩云;

武侯千古一名人,

缺乏自傳怎麼行?

心中突來一靈感,

閒來無事寫奇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