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1章 教授斂錢財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1章 教授斂錢財

徐庶從司馬徽教授的住所回到他的一號房子之後,就溜到諸葛亮的二號房子裡去,把司馬先生講諸葛亮是個明珠投錯主的話兒,說給諸葛亮聽。

諸葛亮一聽到司馬徽的話,他馬上啊了一聲,又欲言而止。司馬先生怎麼講他投錯主的呢?他諸葛亮明明把書院的三個教授,一律看平等的,沒有分彼此,每人都送給四兩金子。現在司馬先生卻口出怨言,那就是司馬先生沒有拿到他諸葛亮送給的禮物。這證明了龐德公已經獨吞了三份禮金,沒有分給其他的兩位教授。但是諸葛亮腦子很靈敏,啊字剛剛出口,他就馬上抽回去。因為諸葛亮懂得,他一說來,徐庶就去告訴司馬徽先生,司馬徽先生又去責問龐德公,跟龐德公索要該他得的那份禮金。這樣他諸葛亮就得罪了龐德公,龐德公就要尋機會來把他諸葛亮開除出書院。那樣,他諸葛亮又遭到第二次的輟學,就失去了讀書院的機會。現在有聽說,荊州書院以後可能要停辦了。那樣他諸葛亮就一輩子就沒有機會讀書院的了。

諸葛亮心裡想,居然司馬徽先生沒有得到他送的禮金,那麼以後他在尋找機會,給司馬徽先生補送一份禮金。因為五年書院畢業後,還需要司馬徽先生寫鑑定推薦的呢。正是徐庶把司馬徽的資訊透露給了諸葛亮,後來諸葛亮才用金銀去巴結司馬徽,司馬徽就是得了諸葛亮很多的錢財,他才落力的給諸葛亮做推薦,諸葛亮才得到劉備的信用,才有廣大的前途。

徐庶見諸葛亮嘆叫了啊的一聲,又停下來不說話,就問諸葛亮說:“孔明,你啊的什麼意思?”

諸葛亮說:“我啊的就是談自己沒有成為司馬先生的門下學生,不像你元直那樣的是司馬先生門下的得意門生。”

徐庶說:“來日方長,我會引你跟司馬先生相熟,使得司馬先生也把你當做他的門下學生。”

諸葛亮問了徐庶,司馬先生這麼鍾愛你,你到底送給司馬先生那麼多的手續費?

徐庶說:“我給了司馬先生一千兩銀子。”

諸葛亮又啊了一聲,說:“你真的捨得出手的呀,一下子就給了先生這麼多的禮金,怪不得先生這麼鍾愛你。”

徐庶講他是出於感恩,才給司馬先生這麼多的銀子的。因為他進了書院來讀書了,日後就能洗掉他的人生的汙點,才能有資格出做官,才能回到母親的身邊,盡一個兒子的孝心。

諸葛亮這時才懂得曾經殺了人的徐庶原來就是一孝子。看來徐庶殺人是被生活所逼的呀。同時也看出徐庶對他殺人有所反悔了,才把殺人得來的錢財再用於洗掉自己身上的汙垢。這是一浪子回頭的表現呀。

徐庶講完了自己的事,就問諸葛亮這次進書院給了龐先生多少銀子?

諸葛亮老實的告訴了徐庶,他送給了龐先生多少銀子。

徐庶講龐先生跟諸葛亮收來的銀子根本沒有拿來分給其他教授的。就是因為龐先生全要完諸葛亮的銀子了,其他的教授才各自去招生。也就是教授們互為嫉妒了,才互相針對,相互攻擊。

諸葛亮就問徐庶,那些教授互相攻擊什麼呢?

徐庶講,他們就相互講對方找來的學生有如何如何的缺點。比如講,黃承彥講司馬先生找了殺人犯進書院來段書,敗壞了書院的名義。又講龐先生招了瘸子諸葛亮進書院來當大學生,那是還不是專門為避免貪要他人的錢財嗎?一個瘸子將來有誰聘他去做官的呢?

當然龐德公先生也講黃承彥去招那三個年過不惑的人來讀書院,還不是為貪人的錢財。司馬先生特意招來殺人犯當學生,更是黑心貪財的裸露。

諸葛亮又問徐庶,司馬先生對招他進書院來讀書有什麼意見?

徐庶講司嗎先生是個好好先生,他對別的教授去招生什麼學生,他都不做評論過的。

諸葛亮這時才懂得書院裡還有個態度很好的先生。而這個好好先生就是只管自己能搞到財就行了……,別的事就一律不過問了。他就想,以後他有事的話,就去找這位好好先生幫忙。

後來,諸葛亮為了去投奔劉備,就去求司馬先生幫他做廣告和推薦,事情果然取得圓滿成功。這是後話先說。

開學一個月之後,徐庶又跟諸葛亮講,別看書院裡只有三個主要的教授,但是,他們三人卻在勾心鬥角,暗中較勁,各人都在想如何才能把自己招進來的學生培養得的比別的學生優秀。為此,他們在講自己開的課題的時候,就留一手,在課堂上不把精髓的東西在課堂上講出來,私下再給自己招進來的學生開小灶――補課,傳授玄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諸葛亮認為沒有這回事的。因為他不見龐德公叫他去上補課。他可是龐德公做主招進來的,而且,龐先生全收了他的送禮的金子,龐先生是應該給他補課的。

徐庶講諸葛亮是沒有給龐先生補課費,他怎麼會白給諸葛亮上補課呢?

諸葛亮嘴裡不說,心裡卻在想,那些教書的人都在宣揚著禮儀道德,強調什麼尊師敬師,說什麼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目的就是要學生一生對待父親的那樣尊敬老師。但是,天下的父親只無私的給予兒女物質財富,沒有一個父親是花費心機去敲詐勒索兒子的財物的。老師做為教書人,卻想盡一切方法來勒索學生的錢財。老師貪得無厭的拼命的想學生索取錢財,那怎麼能叫學生像對待父親那樣去尊敬你呢?

諸葛亮又想,我來讀書,被老師狠敲去了很多的銀子,等我讀成書後,我也當教書人時,我也要像現在的老師一樣向我的學生狠心的大收他們的學費。這可是一種惡性循環的呀。

徐庶見諸葛亮沉默不語,就以為諸葛亮不太相信他的話,於是,他就講他每次去聽司馬先生上補課的時候,他都被一份禮物價去送給先生。去了先生家裡,不但能聽到先生在課堂上沒有講過的東西,而且能看到先生已經寫好了的新作,還能借到先生家裡的藏書來看呢。

諸葛亮聽了徐庶這麼一講,他草知道那些先生設的補課是為了創收的。當時諸葛亮就想,如果我長期不去參加聽先生講的補課,我將落後於其他同窗的了。不行,我得多花一點銀子,我也要去聽補課才行,不然我就跟不上他們的了。

諸葛亮就問徐庶每次送禮要送多少銀子,他要先得知要送禮的數額。知道交補課費之後,他就以多給先生一點補課費,讓先生更喜歡他才行。只有讓書院裡的老師都喜歡你了,你才能學到很多的東西。

後人有詩云;

世間人人都愛財,

凡胎夫子不例外。

索財適度示人範,

貪婪無境遺惡害。(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