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103章 好怪的先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03章 好怪的先生

諸葛亮跟徐庶談話後,他就決定獨個兒去司馬先的家。他認為有旁人跟在身邊了,他想多給先生一些銀子,先生是不好意思收的。

司馬先生是獨住在書院後院的一間房屋,諸葛亮聽人說,司馬先生的老伴早就去世了,他是從外地到這兒來教書的。也有的人講他在鄉下還有個兒子。但是,那個兒子因父沒有推薦其去做官,就跟媳婦厭恨起家父。而司馬先生卻對兒子說:“你厭恨我沒有用的,因為你不學無才,我怎麼能推薦你出做官的呢?”

諸葛亮也不知這樣的傳說是否是真的。但是,要是真的話,可見司馬先生對於推薦人出去做官可是很嚴格的了。又想不到司馬先生這樣的有才學。怎麼又有不爭氣的兒子呢?

也許這樣的傳說是真的,要不歷史再沒有記載下司馬徽的後代子孫的呢?由此可見名人生養的後代不一定是名人的。

諸葛亮未進書院之前,只聽說司馬徽是荊州這一帶最有名的文人,沒見過他。

直到他進了書院,在課堂上先生做的自我介紹,哦,他才知道此人就是司馬徽。司馬徽先生原來是人很魁偉,松形鶴骨,器宇不凡,峨冠博帶,道貌岸然的教書人。書院裡的別的老師講司馬先生之所有如此好的身體,全是他早就遠離女人,再加上他很會健生調養,身體才這般硬朗的。

諸葛亮來司馬先生家的院子的柴門前,一書童攔住他,不準他進門去。諸葛亮講他是來見先生的。

書童講,先生沒空接待客人,你走吧。

諸葛亮沒有馬上走,他大聲講話,對書童說:“你不要騙人。我明明聽到屋有人在彈琴。你怎麼講先生沒空見客人的?”

書童說:“先生正在彈琴,就是沒空的了。”

諸葛亮有大聲的說:“我麻煩你一下,進去向先生報一下,門外有學生諸葛亮求見先生。”

書童說:“你不要糾纏我了,我講先生沒空就是沒空。你明天再來吧。”

正在這時,只聽到優美的琴聲傳出來。書童聽了片刻琴聲,他就說:“先生同意你可以進來一下。”

這時,諸葛亮才懂得書童能從琴聲中來判斷主人的意思。哎喲,音樂還有這樣的奇妙的功能呀。

諸葛亮跟著書童走到了屋子門前時,屋裡的琴聲又換了頻率,琴聲變得高亢又激昂。書童有站在諸葛亮的面前將諸葛亮攔住了說:“先生又要你等一等。”

其實,即使書童沒有轉身來攔諸葛亮,諸葛亮也會站住,不敢貿然進門去的。因為先生彈的確琴聲就好像在指揮千軍萬馬跟敵人廝殺的那樣。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是沒有勇氣進去打擾先生的。

諸葛亮往裡一看,只見到先生一邊彈琴一邊搖頭晃腦的唱詞,十分的投入,到達了忘我的境界,全然不顧四周的情況。他不敢貿然闖進去打斷先生的雅興,就肅立站在門前聽先生彈琴。

諸葛亮聽著聽著,他覺得先生彈琴是他從來沒有聽到過如此的好聽,但是,他站久了,他就想,一個教書的先生有時間不看書,而是花時間來彈琴,這不是不務正業的嗎?彈琴應該是那些賣藝的人所玩的呀。讀書人去玩這樣的東西是太喪志的了。先生這樣做豈不是給學生一不好的示範嗎?

司馬先生彈了辦個時辰,才彈完了一曲子。先生揉了揉手,之後,他站起來伸了`一個懶腰,抬頭往門外一看,才見到`門外站有一人,再定神細看了一下,才認出他很有印象的諸葛亮。他向外招招手,示意請門外的學生進來。

諸葛亮心想,先生也許早就見到我來了,不過先生要考驗我一下,看我是不是尊敬他的,才假裝入神的彈琴。咦,等我以後也有人求見我的時候,我也假裝在彈琴,暫時不理來人。這才有後來劉備第三顧茅廬時,諸葛亮躺在塌上假裝睡著了不理劉備的那段故事。

司馬問他說:“孔明,你到我這兒來有何事?”

諸葛亮說:“學生是來跟先生報名,要聽先生課餘的補課。請先生准予學生來聽課。”

司法馬先生說:“你想要來聽我的課。明天你就來吧。”

諸葛亮沒有聽到司馬先生跟他講補課費的事,就以為自己聽錯了,於是又問道:“先生真的讓我來參加補課嗎?”

司馬先生說:“為師者就是想如何講了,才讓學生喜歡他講的課,我更喜歡更多的學生來聽我講課,我怎麼不答應你來參加補課的呢?反正我講出的話就是這樣多的了,多你一人又少去了什麼?”

諸葛亮來之前,他曾想司馬先生可能嫌他不是司馬本人招來的學生,而故作刁難,不會立刻答應他的。想不到司馬先生沒有講一句多餘的話,也不跟他講要交多少的補課本費,就批准他來聽課了。呵,這位先生真是好好先生的了。

諸葛亮馬上跪下給先生磕頭謝恩。有馬上從身上拿出銀子來交補課費。

司馬先生看了茶几上的銀子幾眼之後,他突然說:“孔明,你把几上的銀子馬上收去!”

諸葛亮心兒驟然冷縮起來了。他想,司馬先生剛剛答應讓我來聽他補課拉餓,怎麼有馬上變卦叫我收起銀子的呢?他叫我收銀子,就是下了逐客令的了。他沒有伸手去拿銀子,而是說:“先生是不是嫌孔明帶來的銀子是參假了,不敢收的嘸?”

司馬先生說:“我不懷疑你拿假銀子來騙我的,我是懷疑你是拿銀子來測試我是不是貪心的。”

諸葛亮馬上給先生磕頭說:“學生不敢有不尊敬先生之心的。”

司馬先生又說:“那你為什麼交的補課費比別的學生多了一倍?”

諸葛亮就講了他多交銀子的理由,他講他的學業基礎比同窗差,悟性低,領會能力小,今後可能讓先生多點面結兒輔導才行。所以我就得比同窗多交點兒補課費。

司馬先生一聽到諸葛亮這樣一說,覺得這個學生是比眾生聰明的呀,此人明明是想多給我一些銀子,來博得我對他的喜愛,而此人卻以自己是比人笨為藉口做理由。他既然願多送我銀子,我就得收下了。但是,司馬先生還是說:“這也不是你要多交補課費的呀。”

諸葛亮又講了,他是眾學生當中是個還沒有家庭負擔的人,又有自己的一份家產,他雖然來讀書,但是天天仍有一筆收入進帳的。不像那些有家庭負擔的同窗,怕花銀子的。再說“一旦拜了師,終生為父”,今天學拜先生為師了,先生就像是學生的父母親一樣的了。學生有銀子多給先生,那還不是像兒子多給父親的一點孝順錢的嗎?

人是不跟銀子結仇的。司馬先生就笑了說:“你說有理,我就只好收下銀子了。不過,我今後也多教你彈琴一門功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後人有詩云;

水鏡先生性隨和,

遇事對人說好好。

滿腹經文學識廣,

其人不是當官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