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8章 別號的意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18章 別號的意義

龐德公見到魏延帶他的親兵先回營了,他就叫學生們散去休息。他也自回他的房子裡去了。

龐德公回到屋裡後,他心裡就有著一股說不清的滋味。那就是他見到諸葛亮剛才總是挺身出來為黃承彥作辯護。而黃承彥卻裝酒醉講了“知我者,孔明也”的話。從這看來以後黃承彥會把這個聰明得很的諸葛亮攬到他的麾下,把諸葛亮稱為他的得意門生。真的是這樣的話,黃承彥將來的名下又是多培養出了一聰明能幹的學生了。但是,當初他龐德公要招諸葛亮進書院倆讀書的時候,黃承彥又是反對又是諷笑的呀。可是現在黃承彥一觀察出諸葛亮是個優秀學生了,就出來拉攏諸葛亮了。

龐德公想到這兒,他就心裡說,不行,我不能讓黃承彥把諸葛亮說成是他黃承彥培養出來的高才生!我要再把諸葛亮拉到我的名下來才行。諸葛亮是他龐德公慧眼識英才招進來的,諸葛亮應是他龐德公培養出來的高才生的。

怎才能讓諸葛亮打上是他龐德公名譽上的門生的標誌呢?

龐德公想來想去,他終於想出了一方案來了。那就是他就要給諸葛亮取個別號。他以前曾給龐統取的別號。別號就像一個人的另一個名字,等到這個人將來出大名了,眾人一叫他的別號時,就不由的探究起此人的別號來由,這一探究就要問起是誰幫了他取這個別號的了。當眾人得知這樣好的別號是一個老師幫取的,那就`不用說,最終就懂得這對師生的關係是非最親密的了,也就是有了這個老師,才能培養出這樣出類拔萃的人才來的。能培養出一個出類拔萃的學生的老師是多偉大的嘍。

一個教書的人不能當上大官,但是他能培養出一個出類拔萃的學生,他足以滿足心意的了。這就是教書人的追求的最高境界的呀。

龐德公想好了主意後,他就跟諸葛亮說,到了旬末休息日,你到我家去一趟。

諸葛亮本以為是先生叫他去幫幹活,所以他在旬末日去龐先生家時,他沒有帶禮品去送先生。

當諸葛亮到了先生家,就先問先生有何事需要他來幫忙的。

龐德公說:“在書院裡的這個家是沒有什麼事可幹的。我今天請你來,只不過是請你來培我飲幾杯酒而已。”

諸葛亮是想不到先生竟然要請他這樣的學生來飲酒的。他又想到人常說的“吃人一口飯,就給人做一天奴”的話兒來,他想,今天吃了先生一餐飯,說不定以後要幫先生幹幾天活的呢。於是,他就欣然的坐下去培先生飲酒了。

酒過三巡,龐先生就問諸葛亮可知道別號的意義沒有?

諸葛亮講他還沒有研究過這樣的問題,想聽一下先生的講解。

龐德公做了以下的講解;

別號不同於人名,人名是父母親取予的,它只代表父母親對兒女的期望。而別號則是一個人長大後取的,它是主人抱負的體現和鞭策主人去實現理想而努力奮鬥。所以講,一個好的別號是對於人的前途和命運來說都有極大的影響的。

諸葛亮啊了一聲,就問先生的別號是什麼?

龐德公講他的別是叫做峴山先生,

諸葛亮有問先生這個峴山先生的別號有什麼意義?

龐德公講他是出生在峴山縣,他就在青年時代以老家的地名取了別號,叫峴山先生。

諸葛亮問龐先生為什麼取這樣的別號?

龐先生講孔明你真是沒有到過峴山去旅遊,不懂得峴山的風景秀麗的了。接著龐德公告訴孔明講,峴山是座風景很優美的山,它是很有名的山。如果你一到了,就能見到峴山,到處是名勝,遍地皆古蹟。還有在峴山腰巖上有一塊蒼勁的“峴石”就是極品古石。傳說古代的一個君主曾來峴山採要峴石去打磨成編鐘。名山名水出名人。他以峴山來做別號就是為了體現出他是很有抱負的人。峴山的石頭既然能被君主採去做樂器。他龐德公就是很崇拜峴山,才以峴山來為別號的。

龐德公又解釋講,他取了峴山的別號,日後長大了,他就是被人稱呼為峴山先生的了。峴山那樣的有名,而他又叫做峴山先生,那他在眾人的心目裡就是很了不起的人呀。自從他取了峴山先生的別號以後,他就在心裡不斷的告誡自己,你要刻苦讀書才行,要不然你就成不了峴山裡的一先生,你就被人笑掉牙的了。正是他以峴山先生的別號來激勵自己,所以他才在學業上優於眾人。

龐德公又很有興趣的給諸葛亮講了別號給他帶好運的故事。他講當年他一聽到劉表要在荊州創辦一所書院,他就跑來應聘。

他和劉表初次交談時,劉表一聽他是峴山先生,就很高興地說:“噢。你就是在峴山做過先生,那麼你肯定就是很有學問的先生了,好,我就決定任命你當書院的主管,要借你的聲望來招到更多的優秀學生,為荊州地區造就出棟樑之材來。”

龐德公講到這兒了,他就很得意的對諸葛亮說:“孔明,你看,一個別號對人生是有多麼的重要呀。要是我沒有別號來監督、鞭策、激發我去努力奮鬥,我能有今天的身份嗎?肯定沒有的。”

諸葛亮見到龐先生講得那樣的高興,那樣的自以為是,他就捧奉說:“是呀,是呀。先生取了好的別好就能爭到好的命運。”

龐德公又講,但凡有志氣的讀書人都應該有個別號才能凸顯出他的胸懷大局懷大志的個性來的。

諸葛亮又問龐德公,司馬先生和黃先生有沒有別號?

龐德公說:“有。他們兩人的別號還是我給他們取的呢。”

接著,龐德公就講,司馬徽的別號叫做水鏡先生,黃承彥的別號叫做白水先生。

諸葛亮又問龐德公為什麼給他們兩人取這樣的別號?

龐德公講,因為他的別號叫了峴山先生有山字了,所以就給他們兩人取個帶有水字的別號。司馬徽之所以叫水鏡先生,是因他的性情很平和如水如鏡,從來不與人爭吵過,遇事總是講好好,總是無原責的和稀泥。而黃承彥呢,這人原是白水縣人,就乾脆叫做白水先生。

龐德公還講他們兩人很喜歡這樣的別號呢。

其實諸葛亮心裡就懂得龐德公先生的心理就認為他是書院的主管人,他的別號是帶有了山字,他的手下的人就應該比他低,受他管才行。山能管的是水,他就為手的兩個同仁取了水字的別號。含義就是套他的手下人像水的一樣繞著他那個峴山轉來轉去才行的。而司馬先生和黃先生呢,他們由於是龐德公的下屬,只好接受這樣的別號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後人有詩云;

名字父母為兒取,

別號自己擇義起。

名字承著厚期望,

別號蘊含勵志義。(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