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9章 眾口齊誇孔明好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49章 眾口齊誇孔明好

黃先生嘆氣說:“明亮怎麼是諸葛亮的呢?”

在黃承彥的心裡,他原來就是希望明亮的那個人應該是官二代或是富二代,怎麼卻是沒有了父母親,也沒有了叔叔的諸葛亮呢?現在見身邊的兩個先生說是諸葛亮是無疑了,他不由失望起來了。

司馬先生心裡是知道,龐先生小孫子講的話那是受大人所教的。他看在諸葛亮在書院高推薦活動時,多給了他銀子的份上,他得為諸葛亮說話才行。這次又幫諸葛亮說話了,諸葛亮的二姐是看得見,聽得著的,她會轉告諸葛亮的,那樣諸葛亮又要念他的恩情,有時又來找他幫忙,他又會收到諸葛亮的禮物錢財的了。該說什麼的話呢?那當然是說服黃承彥同意將女兒嫁給諸葛亮的了。於是他就問道:“黃先生,你怎麼講這樣的話?”

黃承彥很想不把女兒嫁給諸葛亮的,但是,他已經有話在先了,要反悔就必先有理由才行。於是他就說:“諸葛亮怎能成為創大業的人呢?他的祖上可有人紅過了沒有?”

在大漢王朝的那個年代,朝廷用人才是十分的講究出身論的。祖上必須有人在朝廷上做過官的人,他才有資格出來做官的。因為皇帝認為一個人的先輩曾經的享受過皇恩的人出來做官,這個人才念皇帝的洪恩,才對皇帝忠誠的。這個唯成分論在中國一直被各個朝代的統治者沿用。直到後來中國在考察提拔幹部時也要查他的家庭歷史,查社會關系。一個人的家庭歷史好了,社會關系清白了,他才被重用或錄用。也就是中國用人才要講究家史,講唯成分論,所以中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就比外國慢得多。後來多虧廢除這個框框,中國才能突飛猛進的發展。

司馬先生馬上聽出黃先生是嫌諸葛亮與他是門戶不相對。這就是由於黃先生平時很少跟諸葛亮交談,不瞭解諸葛亮的家史的。於是司馬先生就說:“黃先生,這就是你不瞭解諸葛亮的家族史的了。”

接著,司馬先生就給黃先生講了諸葛亮就是大漢王朝的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他的父親諸葛珪當過泰山郡丞。他的叔父諸葛玄可做過豫章太守。縱觀諸葛亮的家族史可就是從頭頂紅到腳跟的呢。而我們在座的幾位教書人只不過是祖上種地加上做買賣,家裡有錢才讓我們讀成書,我們才當上教授。若論門當戶對,我們還配不上諸葛氏的呢。

黃先生講,一個家族的先輩出過名人,後輩的人也不一定成為名人的。

司馬先生就講,他曾看過諸葛家譜,諸葛亮的這一代人也是相當有名的呀。諸葛亮的長兄諸葛瑾現在東吳做了大官,諸葛亮的堂弟諸葛誕又在曹魏那兒做了大官。而諸葛亮又是荊州書院成立以來學業最好的學生,諸葛亮遲早是要出去做官的。

黃先生嘆氣說:“做官?命不帶官印,一切奮鬥都是妄為的。諸位想喲,以前,我們何曾不是奮鬥過要出去當官的。但是,由於我們命中不帶官印,還不是做教書到老的嗎?”

龐先生聽了孫子講那樣的話,他是心知肚明的懂得那是孫子是不會說二舅就是明亮人的話的,必定是當娘所教的。從孫子的話來看,他是看出兒媳是想要說黃碩嫁給諸葛亮的。既然兒媳有了這樣的想法,外人司馬先生還在配合的幫說話,他是孫子的爺爺,不幫講幾句話,那是對不起兒媳的了。再說,如果諸葛亮真的成了黃先生的女婿,他再和司馬先生、黃先生再一次的將諸葛亮推薦出去,讓諸葛亮真正的做起大官。前一次搞推薦沒有把諸葛亮吹到極點的,如果那次講了,誰得了諸葛亮誰就得天下的話,諸葛亮就必定被聘用了。諸葛亮真的能出去當了大官的話,他的孫子將來就有靠山了,孫子想出去做官的話,也有人提攜了。於是他也隨和的插話講了,他講他的兒媳就是諸葛亮的二姐。兒媳曾拿諸葛家的幾個男丁的生辰八字去給過天師算過命。

諸葛亮的長兄的命運,天師是這樣批寫給的;今生種華樹,後世遭陰涼。批示是多麼的準呀,諸葛瑾現在不是在東吳做了大官的嗎?他的後代肯定是享受到陰封的了。

諸葛亮的三弟諸葛均的命運,天師是這樣批寫的;日中多富貴,爾後享榮華。那批示就是說,諸葛均中年時是大富大貴,隨後就是出去做官的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諸葛亮的堂弟諸葛誕的命運,天師是這樣批寫的;和風日麗英名揚,鑼鼓喧天霹靂響。那批示就是說,諸葛誕現在正在平步青雲,一步一步的向高位爬去,將來他肯定是時來運轉,鑼鼓喧天到家門來報喜的。

龐先生講到這兒,就停下來休息了。

黃先生就說:“龐先生,你怎麼不講諸葛亮的命運的批示呢?”

龐先生先喝了兩口茶,然後她才說:“諸葛亮的批示是最多的了,分別是這樣;先時,淡淡雲瞇月。後時,明月高空照,光芒五丈中。”

司馬先生說:“我看諸葛家的幾兄弟裡,諸葛亮的命是最好的了。你看,孔明的批示裡就有明月高空照,光芒五丈中。那就是講孔明日後就像太空裡的明月,光芒萬丈的了。”

黃先生從龐先生的話裡頭,聽出那不是龐先生杜撰出來。因為那些話中很多的病句。按照龐先生的學問,龐先生不會在話中出現錯別字的。於是他就說他的理解不是這樣。他講諸葛瑾的批示裡的“遭”字是兇意不是善意。如果是好的就應該用享字。遭字裡頭含有極大的險意。諸葛均的批示,明擺就是一個平庸的人,他只不過是一個將來能靠別人扶持而得一官半職而已。諸葛誕那個批示,就是講他日後鴻運當頭時,卻遇到晴天響霹靂。晴天響霹靂還有什麼好的呢?而諸葛亮的批示的“明月高空照,光芒五丈中”,太令人費解了,既然是“明月高空照”了,怎麼光芒才有五丈的呢?

司馬先生笑了說:“黃先生呀,你認為那些跑江湖的道士能像我們有這樣高的文化水平的嗎?江湖道士寫的文章往往是有很多的錯別字的。所以才出現該用的享字卻用了遭字;該用的喜樂響卻用了霹靂響。該寫光芒萬丈的卻寫成了光芒五丈。我們不用去考究他的錯別字,只看他算命得準就行啦。”

儘管司馬先生講得很圓滿,但是,還是黃承彥猜得對。其實,一清道士給諸葛家幾兄弟算命已在其中暗示了,諸葛瑾的後代人雖憑父輩而某到了高位,但是,後頭的結局卻是不好的下塲。諸葛均就是先發財後當官的。諸葛誕是官位升的高後,他謀反不成功而遭到滿門抄斬的。諸葛亮命運批示的後兩句就是說,諸葛亮雖像天上的月亮,但是墜落在五丈原上的。只不過是這幾位教書的先生凡眼凡心是看不到也想不到的。

龐先生又將他心裡的想法講了出來,他說:“黃先生,要是諸葛亮真的成了你的乘龍快婿,我們三人再來齊心合力將他推薦一次,保管你的女婿一定能當上大官的。”

黃先生問道:“上次推薦,他都沒有成功了,下次又是怎樣能成功的呢?”

龐先生說:“下一次我們就在推薦中講,誰得了臥龍誰便得天下的一句話,吹得那些王侯都爭來請諸葛亮去當大謀士才行。”

司馬先生馬上拍了大腿說:“妙!高!要是前次我們給諸葛亮寫下了這麼一句話,他早被劉表聘請去當謀士的了。”

黃先生一聽了兩位同仁的話,他就覺得諸葛亮還是很有前途的。再從平時看諸葛亮,諸葛亮的確是很有抱負的年輕人。在現實裡,皇帝欽點用誰,誰就是有能力當大臣的了;而名人吹捧誰,誰就能出大名氣,出了大名氣的人就能出門去當大官的了。如今,姓龐和姓司馬二人都想把諸葛亮吹噓成名人,他即使不參與,諸葛亮也能出得名的。他如果不認諸葛亮做女婿的話,這兩位同仁還是一收到了諸葛亮行賄銀子了,他們還是賣力的為諸葛亮搞推薦,諸葛亮還是能出去當大官的,那樣的話,當了大官的諸葛亮就會出於感恩和報恩,就經常送銀子送禮物來給這二位的了。那樣的話,諸葛亮也就是別人的女婿了,他的女兒就還是剩女的了。不能錯過機會,一定抓住機會將女兒嫁出去才行。再說,他的女兒這麼醜的,不會有已經當了大官的男人人來娶醜女的。他的女兒想要嫁給官員,就必須實現嫁給平民百姓,再讓平民百姓的男人去競爭當上大官。唯有怎樣做,他的女兒才能成為大官員的妻子。與其給姓龐和姓司馬兩位以後享受諸葛亮的厚禮,不如他單獨佔要完的。他就先將女兒嫁給諸葛亮,然後在和位同仁齊心合力將諸葛亮打造成為一個大官員,這樣的話,諸葛亮覺得是黃家的父女倆栽培了他,他才能出去當大大官,更感激他黃家父女倆的栽培之恩情的了,更他的女兒恩愛有加的了。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常說,為了兒女的前途就要對子女進行智力投資。他黃承彥為了女兒的下半生的幸福,何不來一次感情的投資的呢。為了女兒有個婆家,為了他以後晚年有個依靠,他必須要對諸葛亮來一次感情投資呢。但是,諸葛亮他願不願意娶他的醜女呢?

黃先生就把心裡的疑團講給同仁聽,請他們二位幫出主意,之後才說的諸葛亮願意娶他的女兒為妻。

就是黃承彥對諸葛亮進行了感情的投資,後來的諸葛亮真的為了感恩和報恩,他才與黃碩廝守到死的。

龐先生和司馬先生就一邊飲酒一邊給黃先生出了許多的主意。那些主意實在是叫黃先生是如何去遊說諸葛亮,讓諸葛亮心甘情願的來娶月英,心甘情願的來當黃先生的乘龍快婿。

黃承彥在龐德公家喝了半天酒,散了席後,他就很高興的回家去。

後人有詩云;

單有真才亦難紅,

若紅還需人吹捧。

山間巨樹棟樑料,

無人引薦乃野松。

孔明若無名人吹,

終世定是小蛇蟲。

用人陋習不革掉,

華夏赤龍難逞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