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2章 孔明向孫權獻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12章 孔明向孫權獻計

孫權一聽到諸葛亮已有了破曹操的良策。就叫魯肅馬上出去叫諸葛亮進來。

魯肅說:“主公,且慢。急不得。”

孫權問道:“子敬,為什麼急不行?”

魯肅說:“叫諸葛亮進來不能這樣的簡單呀。”

孫權問道:“不能簡單,難道我們還要築高臺,選吉日,大敲鑼鼓,列三軍儀仗隊,搞個隆重的歡迎儀式的嗎?”

魯肅說:“我的意思不是這樣。我是講我們先準備好禮節,然後再出去請諸葛亮進來。”

孫權又問道:“禮節還不是我給客人行個禮的嗎?這不需要準備的呀。”

魯肅說:“主公講的是精神上的禮節,我講的是物質上的禮節。那就是我們先要準備一些茶和果子,擺在茶几上,然後再出去請諸葛亮進來。因為我們是請諸葛亮來做客的。不,是我們求諸葛亮幫出主意的,我們不夠熱情的話,諸葛亮是不肯講真心話的。”

魯肅覺得剛才孫權只是安排一幫官員跟諸葛亮辯論,卻沒有茶水請諸葛亮飲,這顯然是太欠禮了。諸葛亮是他魯肅請來的,東吳如果不招待諸葛亮一場的話,傳出去,一定遭到別國的人笑東吳沒人懂得外交的禮節。再說,孫權應該設宴招待諸葛亮一次,讓他魯肅也佔光享受到一次國宴的美味佳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魯肅去荊州見劉備的時候,劉備曾設宴招待過他的。當他帶諸葛亮來了,孫權卻沒有設宴招待諸葛亮這個客人。太不對等了。

魯肅覺得劉備雖然暫時沒棲身之地,有很窮,但是劉備卻十分好客大方,還搞非常豐富的菜餚來招待他。相比之下,吳侯擁有6郡值得盤,金庫又很殷實,但是吳侯卻小氣到捨不得設宴來招待諸葛亮一頓的地步。太吝嗇了。這事若傳出去,肯定被人笑的。

魯肅心裡說,吳侯呀,你該懂得,人啊,有吃了,才快樂,才高興,才話多,才講真心話。你既然叫我去荊州那邊帶人來瞭解曹操的軍情,人家來了,你就是摳也要招待人家一頓的才對呀。你不給人家吃一頓飯,人家會把心裡的東西將給你聽的嗎?

張昭那幫人沒有提醒孫權設宴來招待貴賓,他魯肅就來提醒吳侯。

雖然,魯肅只點到而止,但是當一方君侯的孫權,馬上悟出魯肅在批評他沒有設宴招待外賓。沒有設宴來招待諸葛亮,都因張昭那一幫人只是催他快安排文武官員跟諸葛亮辯論一場,並沒有提到要設宴招待貴賓的事,這才讓他孫權安排諸葛亮空坐席上跟東吳的官員辯論,連茶水都沒有請客人飲一口,更不用說有酒肉上桌請客人的了。怪不得諸葛亮要罵張昭那些人,也當面講他孫權不如劉備。

孫權也暗慶自已沒有當面責罵諸葛亮,要是他當面罵了諸葛亮,諸葛亮就會向外傳說他孫權不尊敬外來的使者,那麼他就被天下人罵成沒有教養的君主了。今後難有名人雅士就跑來投奔他的了。與此同時,孫權又想到,他是想聽到諸葛亮對形勢的分析和看法,要想讓諸葛亮說真心話兒,就必須盛情的招待諸葛亮一番才行。你沒有給人家吃上一頓好飯,人家怎麼會把真心的話兒講給你聽的呢?用豐富的菜餚寬頻人家諸葛亮一頓,那就是等於是用酒肉去換諸葛亮的奇計良謀。

孫權馬上傳喚來了廚師,又叫廚師立即把一桌接待貴賓的飯菜搬上來。

廚師講,一桌貴賓的菜,要做出來需要一個多時辰才行。

孫權就說:“你怎麼那麼傻,不會把已經做好了我妹妹生日的盛宴菜先搬來用的嗎?”

廚師說:“那,那,就怕太夫人責怪的。”

孫權說:“你就去講,是我孫權叫拿來先用。你然後再做另一桌菜。反正我妹妹慶生日的活動推遲一兩個時辰也行的。快去把菜搬來!”

廚師去帶夥計搬菜肉來擺桌了。孫權才讓魯肅出去請諸葛亮進來。

諸葛亮一進來,孫權就先向諸葛亮施禮說:“剛才權一時氣短,發了脾氣,有犯先生的尊嚴,請原諒!我東吳早就有條例,不論本地的賢士,還是過路的賢人,只要獻出良策,一律得到厚賞。今天,先生能獻出奇謀,我孫權更定厚賞。”

諸葛亮心裡想,孫權更定聽魯肅講我有計謀,才許偌給厚賞的,那麼我就給他講一講策略。他還禮說:“剛才亮也講話有冒犯,請吳侯寬涼!亮是來談聯盟的,有什麼想法,也掏心講出來。講的不對的,請不要見怪。”

孫權很尊敬的請諸葛亮入座,然後又命侍從上茶,親自端茶請諸葛亮飲茶。

諸葛亮一邊品茶,又一邊看著廚師們忙著端菜盤上來擺桌子。這時諸葛亮才知道,孫權要盛情款待他一番的了。他講話不由變得友好起來。

俗話講,棒錘鼓就響,酒入口話多。

孫權敬了諸葛亮三杯酒之後。就說:“先生,你也懂得,曹操一生最痛恨的人是呂布、劉表、袁紹、袁術、劉豫州和我。今天那幾個人已經被曹操所滅了,只剩下我和劉豫州的了。我是不能以整個東吳之地和十幾萬民眾去投降別人而受人制約的。我已做出了決心,抗戰到底!同時我只有和劉豫州聯盟,方能抵抗得住曹操的。但是劉豫州又新吃敗仗,先生你曾想該怎樣才能扭轉這樣的局面的呢?”

孫權的話義就是說,劉備是剛剛被曹操打敗了,幾乎滅亡了,你諸葛亮是怎樣想的呢?是不是叫劉備過來投靠在我東吳?

諸葛亮這時就抽出羽毛扇,揮搖了及下羽毛扇,心裡想,孫權話裡含著劉備沒有能抵抗了的意思。照孫權這樣所說,劉備是個很難生存的人了。我不能承認他的話這樣講的,我要證明劉備還有能力抵抗的曹操的。他想好話兒才說:“劉豫州雖說是新敗,但是兵力並沒有全被殲滅的。關羽手下還有一萬兵馬,劉琦守在江夏的兵馬也不少於一萬的。曹操雖說兵馬很多,但是他是老遠奔來,疲勞得很,聽說曹操命令他的兵馬一天一夜要趕三百多裡路。這就像‘強弩之末,是不能穿魯縞’的了。況且,曹操帶來的北方兵是不熟悉水戰,荊州的民眾是逼得以歸附曹操的,並不是真心擁護曹操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將軍你吳侯,能真誠的跟劉豫州搞聯盟,齊心協力,共同抗曹,一定能打敗曹操的。曹操一敗之後,他就跑回北方的了,那樣,荊州這塊地盤就歸將軍所有的了。吳地也不憂丟了,天下就形成三足鼎立了。局勢的成敗就在今天右將軍所決定的了。”

這時諸葛亮在談判中,先提出來劉孫聯盟打敗了曹操,荊州就是東吳的條約,才有後來劉備借荊州的事發生。

孫權一聽到劉備還有這麼多的兵,是一支可以藉助來抵抗曹操的軍隊。有了劉備那支軍隊在長江上遊牽制著曹操,曹操是不能以全部的兵力來進攻東吳的。那麼東吳就能減輕得很多的壓力,就能爭得充分的時間來調動軍隊,等做好了準備,在反擊曹操,把曹操趕走,奪取荊州這塊地盤。於是孫權就很高興的說:“先生所講的,使得我茅塞頓開,我決心已定,就要發兵去抗擊曹操的了!”

當下吃了飯,孫權就安排賓館。送諸葛亮去住宿下來。孫權要留下諸葛亮來做人質,也想留下諸葛亮來問計的。只有留下了諸葛亮,劉備才能真心的跟他搞聯盟的。

後人有詩云;

人得好處態度軟,

嘴吃佳餚語言甜。

良策獻誰都可以,

只要名利與金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