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9章 孔明的野心陰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9章 孔明的野心陰謀

話說諸葛亮和趙雲趕回到夏口時,天已大亮。劉備和劉琦已經在等候多時了。

諸葛亮一靠岸,劉備就馬上叫人設宴招待諸葛亮。為諸葛亮洗塵。

諸葛亮覺得這時不應該設宴喝酒。因為那些帶兵的大小將軍意見了酒,就非飲個夠不可,就要飲到大半夜。這樣就要耽誤時間,誤過了戰機。於是他說:“別忙吃飯嘍,要趕快調動軍隊去作戰。”

劉備說:“時間真的是這麼急的嗎?”

諸葛亮說:“東南風已經颳起了,周瑜那邊肯定在佈置軍隊打仗的了。請問主公,軍隊準備好了沒有?”

劉備說:“準備好了。單等軍師回來,我就派將點兵。”

諸葛亮說:“好。”

諸葛亮口講好,心裡還是很不爽,他心裡想,由他來指揮軍隊打這一場仗,可是現在劉備卻講由他劉備派兵點將。

劉備說:“軍師,現在我們來商量一下,仗怎樣打吧。”

諸葛亮說:“商量?來不及了。我們如果不及時佈置好的話,天一黑,就來不及的了。東吳那邊一到黃昏,就肯定要對曹操水軍發動攻擊的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劉備說:“不商量就不商量,我按照我跟兄弟制定好的方案去攔路殺曹兵。”

劉備跟家裡的文武官員商定好的方案派兵在路上攔殺曹操的敗兵。反正曹操退回老巢,必經這兒的幾條路段。

諸葛亮說:“我們已經跟東吳聯盟了,那麼打仗必須要配合東吳軍隊來打才行。我已經跟周瑜商量好了方案。不能由於我們自己行動而壞了大局。”

劉備見諸葛亮講跟周瑜協商過了,隨意只好把指揮權交給諸葛亮。

諸葛亮就馬上和劉備以及劉琦升帳。劉備就讓出位置,讓諸葛亮坐在正中,行駛調動兵馬的大權。

諸葛亮還是用趙雲打先鋒,他派趙雲帶三千兵到烏林那兒去,專揀有樹木蘆葦茂密的地方埋伏。到了今夜的四更,曹操的兵馬逃到此時,讓曹軍過了一半,再從中間殺起來。

趙雲不解的問道:“軍師,為什麼要從中間殺起的呢?打蛇打頭,打他的先頭兵馬,不是殺得更多的敵人嗎?”

劉備說:“趙將軍言之有理。”

原來劉備早先指定的方案也是要派兵馬埋伏在烏林等殺曹兵。但是劉備要派的戰將是關羽。劉備新認為關羽神武足可把曹兵的先頭兵馬殺個落花流水。而現在諸葛亮卻是派趙雲去,而且又叫趙雲從曹兵的中間殺起。

諸葛亮說:“這是打曹軍,不是打蛇!趙將軍且聽我講!”

諸葛亮解釋講,曹軍敗跑過來時,還有很多的兵馬,你要是在前頭就跟他們廝殺,曹軍就會前仆後繼的衝上來,而我們的兵力很少,是敵不住曹軍的衝擊,反而被他們所殲滅的,如果我們從中間去殺他們,曹軍的前頭兵只會向前跑,讓後邊的兵馬跟我們打,這樣我們的壓力就小得多了,就能有力的消滅曹軍的後半部軍隊了。即使曹軍的前頭軍隊轉頭來救後面軍隊的話,我們軍隊一跳出戰場,就讓曹軍自己打自己的了。

趙雲很佩服諸葛亮這個戰術,領兵而去了。

劉備不再多言。因為諸葛亮的戰法的確符合以少戰多。

諸葛亮又點名,派張飛帶三千兵,去堵截南彝陵路。

劉備又覺得諸葛亮用將又跟他不同,原來劉備想派趙雲去堵截南彝陵路。

張飛說道:“先生,大哥本來想叫我去守華容道,我還是去守華容道吧。”

劉備想留張飛去守華容道,江逃到此處的曹操殺掉。

諸葛亮說:“張將軍還是去烏林埋伏等殺曹兵。因為曹操退到那兒時,兵馬還沒有疲勞,很需要將軍才能對付得了的。”

張飛見到諸葛亮如此將他這麼的重要,就很滿意的領了箭牌。

諸葛亮交代張飛說曹操兵敗是必向北彝路跑來。明天又要下雨,曹軍跑來到那兒的時候,正好是中午時分,人餓了,他們跑到那兒時,必定要生火煮飯的了。就在他們停下來煮飯的時候,張將軍就出來放火燒山,把曹操軍隊燒死。即使沒有把曹操的全部軍隊消滅光,但是也能把曹操的軍隊消滅去一半多的了。張飛的功勞可是不小的囉。

劉備聽到明天下雨,他才真的自己真的比不上諸葛亮,於是他對諸葛亮的調兵遣將,不再多言,任由諸葛亮點兵派將。

張飛拿了令箭去了,諸葛亮又點名叫糜竺、糜芳、劉封三人到前面來,吩咐他們三人,各駕船隻繞江邊巡江面,擒拿敗軍,撈取兵器財物。

按照劉備的想法,江面上捉俘虜兵和打撈兵器財物的,就用劉琦那支兵馬去做。因為劉琦的兵馬更加實習水戰,更能捉得更多的曹兵和撈得更多的東西。

劉備不懂諸葛亮為什麼這樣做。過後一定問個清楚。

諸葛亮用完了劉備手下的兵馬,就對劉琦說:“公子,武昌那一帶地區很重要,你就回去率領本部兵馬,排兵在江岸上。曹操兵敗,必有人逃到那兒,你就捉拿他們,但是,萬萬不得離開城池。”

劉琦聽計就走了。劉備就悄聲問諸葛亮,為什麼要派劉琦的兵馬只守候在江岸上,不派他們到江面去殺敵呢?

諸葛亮告訴劉備,他這樣教劉琦,目的就是不讓劉琦撿到大便宜,好讓劉琦手下的兵力不得到補充和壯大。這是剪除劉琦勢力的措施。只有劉琦的勢力變弱了,主公才能輕而易舉,取而代之。

劉備聽了諸葛亮這麼一說,心裡一大震。諸葛亮現在就能為他劉備做長遠打算,難道他不會為自己做長遠打算的嗎?這樣智足多謀的人,要防範他才行。要不然,他就功高蓋主,輕而易舉的篡權。以後,該用他的就用,不該用他的久不用,儘量不讓他立那麼多的功勞。

後人有詩云;

山外青山樓外樓,

劉備識破臣滑頭。

只因身邊謀士少,

後主遭遇禍根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