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3章 孔明布腳樁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3章 孔明布腳樁

是按照舊諸葛亮的妻子講,她要留在荊州,好讓諸葛亮經常回荊州有理由。她的話給諸葛亮一個啟發。

諸葛亮從妻子的話裡,懂得他一離開了荊州,背後肯定有人在劉備面前講他的怪話。

儘管他諸葛亮平時很注意法規,儘量不去犯大法。但是,一旦被人尋找起來,總會找到他平時一些言語冒犯劉備的,這些言行就能構成罪狀。

三人成虎。若果有很多的人都講他諸葛亮流言蜚語的話,劉備就會信認為真,就會對他懲罰。

為了避免被人誹謗,他諸葛亮一定要有人平時幫他注意觀察荊州城裡的動靜,一有風吹草動,就馬上向他報告,他就馬上回荊州來處理,不讓事態擴延。唯有這樣,他的均視為才能不為人所動搖。

這就是布腳樁。

充當布腳樁的人一定是劉備身邊的人才行。

諸葛亮縱觀荊州集團裡,武官能貼近劉備的將軍就劉封、糜竺。但是他們不是諸葛亮幹用來做腳樁的人。

做膠樁的人只能在文管裡頭找角色。

伊籍跟諸葛亮很有交情,但是伊籍救過劉備,劉備早就把伊籍當做心腹人了。伊籍不再做諸葛亮的腳樁了。

誰會做諸葛亮他的腳樁呢?

諸葛亮突然想到馬良。哦,馬良最近很受劉備的信用,經常召喚馬良去商討事情。而馬良能有今天的職位,全靠它諸葛亮的力薦。

當下,諸葛亮馬上寫了請帖,派家丁送去馬家,邀請馬家兄弟倆來做客。

馬謖接到了請帖,他看一下,就叫諸葛家丁等一等,

馬家兄弟倆一直對諸葛亮的推薦,念念不忘。今天接到請帖,馬謖覺得有機會給諸葛亮送禮了。

馬謖到後堂去跟三哥馬良商量,要帶什麼禮物去送諸葛亮。做客,必須送禮,不能去白吃的。

馬良說:“臥龍先生講究清廉,我們給他送金銀的,他肯定不收。”

馬謖說:“那,送什麼?”

馬良說:“送玩具。”

“玩具?”

“嗯。臥龍先生最近剛剛立了繼子。我們就借給小孩子送玩具。他不收,他夫人肯定收的。”

馬良很快找出和田玉做的麒麟長壽鎖。這是馬良的曾祖流傳下來寶貝。他們馬家幾兄弟就是帶過這個長壽鎖,才能個個存活,又個個聰明。劉表曾經派人來求購,馬良父親推說,寶貝已經丟失了。

馬良把麒麟長壽鎖遞給馬謖說:“我已經送給臥龍妻子一件首飾了,這件玉器就給你拿去送吧。你以後更加需要臥龍先生的提拔。”

麒麟長壽鎖,貴族小孩求之不得的珍貴禮物。今天為了報答諸葛亮推薦的恩德,他們兄弟倆只好割愛。

諸葛亮聽門衛進來報告講,馬兩兄弟來到了。他們夫婦馬上帶著諸葛喬出門口去迎接。

馬謖一見到諸葛亮夫婦帶孩子出來迎接,他非常佩服哥哥有遠見。如果今天沒有玩具送給小孩子的話,他們兄弟倆多麼難堪的呀。

馬謖想抱起諸葛喬逗了逗,又親了親,見把諸葛喬當做自己的兒子一樣。接著,馬謖就從袖子裡,拿出玉器玩具,掛上諸葛喬的脖子上。

諸葛亮一見到了玉器,都驚訝瞪大眼睛。他們都懂得,這個玉器就是麒麟長壽鎖。馬家的麒麟長壽鎖的傳聞,也早聽聞,懂得這東西是世上罕見的寶貝。

今天,馬家兄弟拿著傳家寶來送禮,這證明馬家兄弟對他諸葛亮是非常的奉承。嗨,這兩兄弟,正是他諸葛亮挑選做布樁腳的最好人選了。

諸葛亮說:“幼常,玉器一碎,不能給孩子亂玩!”

馬謖說:“玩具是給孩子玩的,碎了無所謂。”

黃碩說:“喬兒,快謝謝叔叔!你玩一陣兒,就還給叔叔囉!”

諸葛喬嗲聲嗲氣地說:“嗯嗯,是。”

馬謖說:“叔叔送給你了。不住要了。”

馬良有拿出水果遞給諸葛喬,有將諸葛喬抱過去……

諸葛亮伸手,請馬家兄弟進門去。

席上,諸葛亮就請馬良兄弟倆來家喝酒,跟他們兄弟倆講了,他諸葛亮即將要離開荊州,到南投那兒的四個郡去搞財政後勤工作的事。

馬良一聽,就馬上覺得這是他向劉備將諸葛亮治理荊州大有功勞請功,而惹起劉備對諸葛亮猜疑,才把諸葛亮調離荊州的。但是。這時他馬良只能埋在心中,連弟弟馬謖也不能告訴他。

馬良講,這可能是主公要考驗長兄你孔明的。長兄到了下邊,可要多多加小心謹慎,千萬別出事嘍,畢竟遠離了政治中心,君主身邊的其他人就會無中生有的排擠你、打擊你,你就都是很容易受到君主的懷疑。

諸葛亮講,你們兄弟倆就是我最好的朋友,我走後,你們倆就多個心眼,幫我看住,不被別人亂講我的壞話。

馬良兄弟倆當然答應諸葛亮這個請求。

馬良向諸葛亮獻策說:“兄長,你下去想要增加稅收的話,就得擴廣稅源,增加稅目。要的方法來徵收稅的話,稅收就很得到增加的。想要增加徵糧的話,那就得下去丈量田地,特別是種田的大戶,他們往往是隱瞞畝數,少繳糧的。如果按照以往的畝數冊來徵收公糧的話,就不能得到徵糧的增長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諸葛亮說:“季常賢弟這個策略是很好,我一定採納。但是我還想鼓勵民眾開荒,以增加耕地畝數。”

馬良說:“鼓勵開荒,這也是狠得民心的工程呀。這還不是兄長在隆中曾經試用過了的嗎?”

諸葛亮說:“我也準備把我以前在隆中搞過的那一套,在那三郡推廣實行。”

馬良就說:“那我就預祝兄長馬到成功,旗開得勝!”

馬謖很想在諸葛亮的面前,線路一下聰明,於是他就說:“兄長,民以食為天。國以民為本。凡事都要講究民心。你這次下去主要主要抓稅賦,徵收軍糧,每一次行動,都要想出有個口號或一句來籠絡民心才行,要不然民眾就抗稅,抗糧,甚至暴亂。”

諸葛亮說:“幼常兄弟你真是站得高看得遠的嘍,我很佩服你想得遠呀。要是我做得主的話,一定帶走你去做我的參謀。”

馬謖說:“那我就盼等做兄長身邊的幕僚嘍。”

諸葛亮被調離軍界一事,後來陳壽在三國志裡寫道;先主(劉備)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

然而,就是這一次的職位變動,讓諸葛亮顯露出了治國安邦的才能,也為諸葛亮後來治理蜀國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他在荊州團佔有的位置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後有人詩云;

又沉又起煉人傑,

能伸能曲方丈夫。

諸葛若是不忍氣,

後來哪能當相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