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5章 君臣連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85章 君臣連親

劉備登基稱皇了。他就封劉禪為太子。

劉備對阿斗的記性十分不滿。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阿斗就像他劉備以前小的時候一樣,讀書總是不長進。

劉備所知道兒子的學業情況,全是太傅許靖彙報講給他聽的。許靖講,太子讀書時不夠專心,叫他背文章,一篇短短的文章,讓他讀了幾天,還是背不下來。而來陪讀的軍師諸葛亮的繼子諸葛喬,只要讓他讀一兩遍,就能背得出來,而且還是一句也不漏的呢。許靖之所以講出諸葛喬的情況。只要是證明他不是無心叫太子讀書的。他的意思就是,同樣的讀書,諸葛亮的繼子能記得那麼多,而太子卻沒有記得下來,就不能怪的先生不會教孩子讀書的了。

劉備心裡懂得,他的兒子真是他的種子了。因為劉備在小的時候,也是讀書不成器,常被公孫瓚笑他笨蛋。由於公孫瓚常笑他劉備,害得劉備不好意思跟公孫瓚在一起讀書,就跑回家來幫母親織草鞋買草蓆。劉備小的時候不愛讀書,現在他的兒子也是不愛讀書,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要是別的父親一聽到兒子讀書不長進,一定心裡很著急。但是劉備一點也不著急。自身的經驗告訴他,人讀書成功不成功,不要緊,只要他懂事後,自已有志氣,有雄心,有膽量,有恆心,敢於拼搏,就能爭到好的前途。

劉備就是這樣經過來的。以前公孫瓚讀書比他聰明,但是現在公孫瓚還不是被曹操滅了嗎?他讀書沒有公孫瓚那聰明,可是,他現在還不是能當上漢中王又晉升當了皇帝的嘛。再說他的阿斗。現在已經是太子的了,不像他少時那樣的沒有父親,需要拼搏才有前途。

阿斗現在憑著父親就有了就有皇位在等待他去坐。只要阿斗有個影子動在世上,阿斗就能當皇上。不過幾年前,劉備聽說諸葛喬邊都聰明,心裡很不舒服,於是就將諸葛喬趕走,不讓諸葛喬在做陪讀生。

劉備趕走諸葛喬,不讓諸葛喬當陪讀生,目的就是不讓諸葛喬學到更多的知識。因為劉備知道,諸葛亮現在已是第二把手,日後諸葛亮的後代必須也是要繼承父親的官位,也要當第二把手的。要是諸葛喬學到更多的知識,他就有野心來要篡奪皇位的。

太子雖然立了,劉備還有一塊心病,那就他已經六十一歲了,是相當老的了。阿斗還是那麼的年輕,不懂得處理朝事,就怕他突然閉上了雙眼,阿斗坐不穩皇位的。這事他不得不考慮。他想來想去,就想出了要拉攏諸葛亮來做阿斗的靠山才行。

以前,劉備曾經在娶孫尚香時,講過了,他若娶來的妻子生了女兒,就配給軍師的兒子做媳婦。現在諸葛喬已經長大了,大概諸葛亮還記得劉備的許許諾吧,諸葛喬這麼大了,諸葛亮還沒給諸葛喬娶妻,好像在等娶劉備的女兒一樣。劉備早先生下來的兩個女兒,已經在長坂坡兵敗時,被曹軍殺死了,現在身邊還有一個孫尚香夫人隨意要一個伺女做乾女兒的姑娘。他就想何不以這個義女嫁給諸葛喬,這樣諸葛亮就和他劉備是親家了,諸葛亮就會竭盡全力來輔助阿斗的了。於是就在劉備剛登基的第二天,劉備就宣佈招諸葛喬為駙馬。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劉備招諸葛喬做駙馬,還是出於諸葛亮暗中所逼的。原來,諸葛喬已經長大了,二十幾歲仍然沒有娶親。馬良就關心去問諸葛亮,為何還沒有給兒子娶媳婦?

諸葛亮說這個兒子成親,需要有皇上恩准才行。

馬良問諸葛亮,為何講這樣的話?

諸葛亮就把以前他幫劉備出計去討娶孫權妹妹孫尚香的時候,曾跟主公有約,講不要主公感謝,只要主公日後若有了女兒,就配個他的兒子做媳婦。當時主公就已經答應了。現在主公還有個女兒待嫁,他的諸葛喬就是等主公何如答覆的。

馬良跟諸葛亮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深知諸葛亮的心意,那就是想跟劉備攀親的。於是馬良就將諸葛亮的話,婉委的告訴了剛剛登基稱皇的劉備。劉備聽了馬良的話,才想起以前他跟諸葛亮講過的玩笑話。想不到諸葛亮卻把這話別當真的,一直記下來,也一直惦記在心裡,也一直沒有讓兒子成親,並且還這樣的外傳這樣的事,似乎在講他劉備說話不算數。他劉備若不答應這門親事的話,那他劉備就是失信於諸葛亮的了。傳出去的話,他就是不講信義的君子的了。

諸葛亮這一招可夠厲害的呀。

劉備也懂得,要是他劉備沒有兌現若言的話,諸葛亮就可能對他有意見,就不會忠心的輔助他劉備。再說那個諸葛喬也是相當聰明的孩子,要他當駙馬也是最佳人選。而且這個義女反正也要嫁人的。配給諸葛喬又何不行?

劉備心裡說,諸葛亮你真的想要要我劉備的女兒做兒媳婦,那就只好把孫尚香以前把伺女當作義女的那個姑娘嫁給諸葛喬嘍。反正你的兒子是繼子,我的義女配你的繼子也般配的。

於是劉備就下詔令,要招諸葛亮的兒子諸葛喬為駙馬。

劉備招諸葛喬做了駙馬,那是為阿斗將來作想的。將來諸葛喬做了丞相,又是皇上的妹夫,他有了這樣的兩層身份,就不好意思來篡權的了。要是諸葛喬想要篡權的話,他還要考慮他這樣做了,會不會被天下人笑。還有諸葛亮已經是跟他劉備是親家了,從感恩的角度來說,諸葛亮應該要竭盡全力來輔助他劉備。因為劉備想去征討東吳,為阿斗開疆擴土。他就是打算他一旦帶兵去打仗了,就讓諸葛亮在後方協助阿斗守兩川。

皇帝和丞相連親了,不論是皇帝還是丞相,兩人的的為更加的牢固了,誰也動搖不了。這就是諸葛亮老早以前就想出來的陽謀。

後來劉備在張飛的強烈要求下,他真的要去東大東吳。出征之前,劉備就按他的打算,留諸葛亮在後方,保護阿斗和兩川。

還有更要的是,他將來一閉上了眼睛,那就交由諸葛亮來輔助阿斗治理國家,為阿斗治理好國家,好把一個牢固的江山移交下一代。

劉備這樣的人事安排,是比曹操聰明的。曹操就是不會以親戚的關係去籠絡司馬懿,所以後來的司馬懿父子就篡奪了曹操後代子孫的江山。正是劉備這樣的人事安排,諸葛亮才死忠於劉禪,沒有篡位奪權。可是人算不如天斷,諸葛喬做駙馬只有幾年,之生了一個兒子,就在劉備死後的第二年也暴病死去了。所以諸葛亮再沒有親人幫忙之下,而勞累死去在五丈原。

後人有詩云;

無親無故生異心,

兒女聯婚成了親。

攀援姻親做大事,

中國古今好盛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