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7章 孔明遭李嚴暗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37章 孔明遭李嚴暗算

蜀軍在追擊魏是取得了大勝利,諸葛亮心裡很高興。他就認為這次就能乘勝追擊,打到長安去了。可是他高興不幾天,供需官就來報告講,倉庫裡的糧草已經差不多用完了。

諸葛亮問供需官,為什麼軍糧出現短缺?

供需官講,原本糧草應在前幾天就來到的,但是現在還是沒有來到,造成糧草短缺。

諸葛亮叫供需官不要對外講軍中已經缺糧。因為一講缺糧了,軍心就不穩了,也容易被敵人知道訊息,就追來打的。

諸葛亮打算撤軍回去。

但是突然撤軍回去,是肯定遭到人笑的。當然也遭到將領們的反對。將領們會一起站來反對出;我們捨生拼死的打仗才贏得勝利,正是乘勝追擊的好機會,為什麼打了勝仗還要馬上撤軍回去呢?

不撤軍回去嘛,待到軍中無糧了,再退軍就遲了。不過諸葛亮又不能把缺糧的是公開講出來。

撤軍要有個理由才行。

正在諸葛亮想個藉口的時候,李嚴部下的苟安押運糧草來到了。

在交割文書的時候,諸葛亮見到苟安押運糧草來遲了。按照發運地點和時間來推算,苟安在路上已經耽誤了10天。

諸葛亮馬上抓苟安來審問,問他為什麼來遲了?

苟安講他因為下雨久了,路上不好走,才來遲的。

諸葛亮心裡想。我老子正在煩惱,這傢伙又偏偏撞到我的槍頭來,MD,正好拿他來解氣的了,於是他喝道:“從西川的永安城到祁山來的道路都是官道,又寬又平,低窪的路段又鋪上了石塊,怎麼講不好走的呢?不老實交代的,查出來就殺你三族!”

苟安怕手下的士兵出賣他,只好講他是在路上因為幾次喝醉了酒,才耽誤趕路的。

諸葛亮一聽馬上怒髮衝冠,他說:“好大的膽!我軍就是一糧草為大事來抓,曾經訂過規則,凡是運糧遲三天者,就立刻處斬。你現在已經遲了10天,還有什麼理由講的呢?來人,將此人拉出去斬首!”

苟安連忙跪下求饒。

楊義素來跟苟安有交情,他就走進來問苟安說:“你怎麼在路上買酒來喝的呢?”

苟安知道楊義在啟發他回答,於是他就說:“回長史大人的話,在路上是沒有酒賣的。小人在路上喝的酒全是驃騎將軍李嚴大人知道小人有風溼痛病,特意送酒給小人要就在路上喝的。”

苟安知道李嚴是跟諸葛亮同時託孤大臣,在朝中有同樣的威信。

楊義聽到苟安這一說,心裡說,苟安有救了,他就馬上對諸葛亮說:“丞相,苟安是李嚴最信用的人,而軍糧多出自西川,今天要是殺了苟安,以後就沒有人敢押運糧草的了。”

諸葛亮一聽到苟安這樣一說,他就覺得事情嚴重了。李嚴明知手下的苟安嗜酒如命之徒,還特意送酒給他在路上喝,那還不是有意縱容苟安喝酒誤事?

諸葛亮的腦子馬上運轉起來,很快理出頭緒了。他就知道了李嚴心裡在嫉妒他北伐取得了大勝。李嚴跟他同是託孤大臣,原是益州太守,但是他為了排除李嚴,就把李嚴調離益州,調去守劉備死在的永安城,逼使李嚴遠離了成都。而且,諸葛亮又要李嚴專門籌集糧草,並且籌集糧草的指標,年年遞增。李嚴曾提出要減少一些任務,但是諸葛亮卻說西川那兒土的肥沃,應該多出軍糧才行。這樣李嚴在心裡當然要恨他諸葛亮的。現在他諸葛亮又去的了北伐的大勝利。李嚴心裡更加嫉妒諸葛亮的了。李嚴這樣的縱容苟安在路上喝酒,目的就是想叫諸葛亮把苟安殺了,以後再沒有人押運糧草,逼諸葛亮另派漢中的兵馬去西川運糧草。外地的將領去西川運糧草,人生地不熟,很容易遭到山上的土匪打劫的。

現在如果將李嚴跟苟安一起處理,李嚴又會推脫講他沒有讓苟安在路上喝酒而耽誤軍務的呀。再說李嚴又是舊西蜀籍官員的代表人物,若諸葛亮平白無故的殺了李嚴,那些舊西蜀籍的官員就不放過諸葛亮的,他們會起來起鬨,要求劉禪革掉諸葛亮的丞相職位。只要有人起來反對他諸葛亮了,就會有很多人跟著起來鬧事的。那樣的話,他諸葛亮的政治生涯就結束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諸葛亮心想,現在是不能殺苟安的。於是他就接受楊義的意見,免苟安一死,命令武士給苟安鬆綁,打他80大板後就放了他。

諸葛亮放了苟安不幾天,就有使者到祁山軍營,叫諸葛亮接詔。

劉禪下詔說:“朕有機密事,必須與丞相面談。”

將在外,君命所不受。諸葛亮是在朝中專權,要是諸葛亮還有足夠的軍糧的話,劉禪就是下1道金牌,他也不會去的,但是現在正是軍糧缺乏,他正找藉口撤軍,有皇上的詔命,真好給他提供介面了。於是他接了詔,就馬上下令,班師回朝。

姜維勸說:“丞相,我軍剛打了打勝仗,正好乘勝追擊,為什麼要撤軍回去?”

諸葛亮假裝仰天長嘆說:“唉,主上年幼不懂事,被身邊的侫臣進諂言,才下詔叫我回去的。這時正是我要建功的時候,我哪裡捨得撤軍回去的呢?但是皇上有詔來叫我回去,我不回去嘛,就是欺主。”

諸葛亮利用使者的話,來掩蓋他軍中缺糧的緣故。他也懂得,必有人在挑撥劉禪跟他的關係,劉禪不信任他,才叫他回去的。他也猜那個人可能就是李嚴。因為他打了苟安,等於打了李嚴的狗。打狗看主人,他就是沒有看李嚴的面子,就處罰了苟安。這樣李嚴怎麼不恨他的呢?在朝中,只有李嚴才能直接去跟劉禪匯報情況的。

諸葛亮猜測沒有錯,正是李嚴聽到了諸葛亮嚴厲處罰了苟安,他就造謠講諸葛亮想謀反當皇。於是劉禪才下詔叫諸葛亮回去。

諸葛亮率大軍回漢中之後,他就馬上回成都,家還沒有回去,就先到宮中去見劉禪,當著很多的官員,諸葛亮責問劉禪,為什麼叫他回來?

諸葛亮這樣的態度,那是臣子跟皇上說話的呢?簡直就是一個父親對兒子的審問。

劉禪怕得不敢說李嚴講過的話,只好吞吐的說:“朕好久不見到相父了,心裡非常的掛念,才叫相父回來的。”

諸葛亮生氣的說:“老臣就是受到先帝的厚恩,才是以死相報,今天若有奸臣的話,老臣怎樣能安心去太賊的呢?”

接著諸葛亮就叫眾宦官來拷問,才知道謠言是苟安造出來的。

但是諸葛亮心裡還是不相信是苟安造謠。因為苟安不能從前線回來得這麼早的。這肯定是有人先在後方造謠了,才把責任推給不知去向的苟安。當然諸葛亮也懂得,造謠的人就是李嚴,但是李嚴是託孤大臣,所以就沒有人敢出來揭發他的了。也有人就是想看諸葛亮跟李嚴相鬥的熱鬧。

諸葛亮找不到苟安,就把劉禪身邊的宦臣殺了幾個,以此來警告那些想跟他作對的人。

接之後,諸葛亮又叫來了蔣琬、費煒,大罵他們兩個不中用,守在劉禪身邊,就是察覺不出是誰先造謠的。

諸葛亮大罵一番之後,他覺得他撤軍的理由已經有了充分的了。

諸葛亮回到家後,他就想如何將李嚴幹掉。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來了,那就是給李嚴下達徵集軍糧馬草在增加一倍。這樣李嚴要是沒有完成的話,他就將李嚴處罰。

後人有詩云;

孔明累次出祁山,

國庫錢糧快用光。

連年北伐無戰果,

窮兵黷武國運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