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野心家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章.小孔明的毒計陰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2章.小孔明的毒計陰招

諸葛亮的大姐諸葛桂怕叔叔把二弟打一頓,她就在旁邊作暗示的問道:“孔明,你是不是下鄉去走一趟路,腿累痛了?”她的意思就提示弟弟快講腿痛了才不去的。

只要諸葛亮這麼一講,大事就化小事,小事就化無了。

然而,諸葛亮卻說:“我是坐車去的,腿根本一點也不累。”

諸葛桂說白了:“孔明,你這樣的拗勁。想吃戒尺嗎?”

諸葛亮說:“你們先聽我講完了,再去找戒尺來打我。”

諸葛亮的二姐也勸諸葛亮快認錯,彆拗倔強了。

諸葛亮說他倔強是有道理的。

諸葛玄從泰山走到豫章,再從豫章來荊州的一路走來,諸葛亮在路上出過幾個點子,解決了很多的問題和危急,可見這個侄子有點聰明過人的,現在諸葛亮講他有道理沒有講出來,到底他又有什麼新的點子的呢?於是諸葛玄就問諸葛亮說:“那你為何講不去?有銀子,你不去拿,你多笨呀。”他用的是激將法。

諸葛亮沒有正面的去回答叔叔,而是問叔叔說:“叔叔,你說,世上的人是不是人人都是忠誠老實的?

諸葛玄講,一樣的米養十種人。哪有人人都是老實的。

諸葛亮有問叔叔說:“叔叔你說我老實嗎?”

諸葛玄說:“你現在還小,看起來是很老實的。將來長大了,是怎麼樣的人,我可猜出來的。”

諸葛亮說:“我並不是很老實的孩子。”

嬸嬸問諸葛亮說:“你講你是怎樣不老實出來吧。”

諸葛亮就老實講了,平時他去幫叔叔買醬油的時候,有很多次以少報多,貪挪一些錢去買糖果吃。而叔叔你看不出我給你買了多少的醬油。因為瓷瓶裡黑古隆冬的,想看也看不清楚,再說你也沒意料到我貪挪了你的錢。

諸葛玄聽到這兒,也聽不出諸葛亮這樣講是含有什麼奕思的。他就問道:“孔明,你講這段話用意是啥的呢?”

諸葛亮就講,我是這樣小就知道幫人辦事,就要在其中搞私撈了,那些年紀老了的村長和甲長,他們去幫叔叔收徵糧,他們難道會從中私撈好處的嗎?我看他們肯定撈了,不然他不會又設宴來招待官員和公差人吃喝一整天。還給我們三兄弟的紅包銀子。

村長和甲長請官員吃喝,就像釣魚人用小蚯蚓去釣大頭魚一樣,小的釣餌釣要大魚。

最後,諸葛亮說他不去下鄉了,就讓叔叔可以帶公差的兵跟村長甲長到沒家每戶去收要徵糧。這樣叔叔就能多收到很多的糧食。就能立功快一點嘛。

諸葛玄轉怒為笑的說:“哈哈,孔明你竟然會想到有人敢騙我的事。想起來的確會有這樣的事的。你說對了。”接著,諸葛玄有責備諸葛誕和諸葛均太笨了,不會想到這一點,將來長大了肯定沒事諸葛亮的那麼的出息。

次日,諸葛玄又帶隨從下鄉去收徵糧。這次他一到了村長的家,就先吩咐村長不要設席飲酒。有叫村長把村裡的人丁造冊簿拿來。

人丁造冊簿裡不單登記人丁的數字,還記有各家各戶的田地畝數。徵糧是按照畝數來徵要徵糧的。

村長交來人丁早冊簿。諸葛玄就按照名單順序來逐一追問哪戶交了徵糧,還哪戶沒有交。一問,村長便慌起來,村長知道新來的徵糧官可不像以前的那些官員的了。他想瞞報私吞可不行的了,於是他就自動供出來講,昨天還有一批徵糧放在村裡沒有送去官庫,打算今天就送去。

諸葛玄就沉下臉來問村長,還有多少徵糧存放在你們村裡的?

村一講出數字,諸葛玄才知道,村長和甲長們想要私吞的徵糧竟是昨交上去的徵糧的三分之一。MD,多虧是孔明想到這一層,要不就讓徵糧丟去這麼多的。

不過,諸葛玄沒有追究村長的黑心犯罪,而是叫村長馬上去找牛車來拉那些糧食送到官庫裡去。之後。諸葛玄又問村長,村裡的幾個大戶交了徵糧了沒有?

村長講,大戶的人家還沒有去過。

土地大戶是交徵糧的重點戶,本應是先去收大戶地徵糧才對的,怎麼卻沒有去。這可有貓膩在裡頭的了。於是,諸葛玄就說:“本官就去問那寫大戶為什麼不主動交徵糧。”

村長馬上說:“小人帶路。”

諸葛玄把手一揮了說:“那幾個大戶,就不用你帶路,由本官親自到他們家裡徵收。你就專門負責把還存放在村裡的糧食,儘快的送去官庫。”

村長額頭冒出了汗,點頭說:“小人尊令。”就目送諸葛玄帶隨從出門去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諸葛玄去到了一家門前安放一對石獅的大院門口,他料這一家人必定是一個地主的了。一般農夫家的人住的都是低矮的茅草房,哪有石獅擺放在門前的呢。他令隨從叫開了大門。

一個人頭蔥門縫探了出來。隨從對開門的人講,快叫主人來!

家主跑來到了諸葛選的跟前。先給來的大官作揖請安,又問道:“老爺到寒舍又何公幹?”

諸葛玄馬上從腰間拿出官牌亮出來給地主看,並說:“本官是來催交徵糧的。你叫啥名字?”

地主一報了名字,諸葛亮玄馬上開啟人丁造冊簿來核對一下,有問道:“今年的徵糧交了沒有?”

地主磕了一次頭說:“正在籌銀去交。”

交銀?諸葛玄諸葛玄一聽,眉頭不由皺了起來,交銀子?皇帝明明欽定,徵糧一律要收糧食。不準以銀代糧。因為徵兩是用來養兵馬的。這兒出現以銀子代糧,其中必有貓膩。他不動聲色的問:“去年,你交了沒有?”

“交了。”

“拿收據來!”

諸葛玄一看了地主交上的收據,啊,收據上的銀子只折這戶應交徵糧的七成,免去了三成。在當時的,糧食的價格波動很大,朝漲夕落,一般的人都是願意交糧不交銀子,地主願望交銀子,因為免去了他的三成徵糧數量,他怎麼不願望一銀代糧的呢?地主有的是銀子。而一般的窮農戶哪有信子來交的呢。

諸葛玄馬上悟出了,是村官利用職權來私吞了徵糧。因為銀子可以放在身上,沒有人知道的。MD,村長和甲長就是私吞徵糧來款待上邊來的官員。諸葛玄馬上悟出了,是村官利用職權來私吞了徵糧。因為銀子可以放在身上,沒有人知道的。村官真的夠聰明的了。

諸葛玄想,小小的村官還敢這麼做,我怎麼不會這樣做的呢?我撈到了一把,我就調走了,新官來查帳,我已經不在此了。

他怎麼想也想不到社會有這麼的現象。

而孔明著這個侄子卻從小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而想出這樣的大問題來。這孩子真的是好聰明能幹的呀。可惜孔明他卻是瘸子,要不然他將來的前程無可量的了。不管是怎麼樣,當下的還是讓他跟兩個正常的男孩一起去讀書。也許他讀成了書,將來還能混上一官半職的呢。

諸葛玄立即勒令地主拿銀子來頂替腳徵糧。

諸葛玄拿到地主交來的銀子後,沒有把去年的收據退還地主,而是講要拿這收據去跟村長核實,查他是否真的交了沒有。

村長見到諸葛玄拿來了他手地主的銀子的收據,就怕得連忙給諸葛玄磕頭,求這位糧官饒他一次。

諸葛玄喝問村長道:“快供,你私拿銀子了不起多少年?”

村長供說:“只有兩年。”

“快把那些銀子交出來!”

村長只得乖乖的把銀子拿出來交給了諸葛玄。豬玄就這樣的吃兩頭,拿到了很多的銀子。而那些隨從特得到很多的賞銀,而視諸葛玄為好官,替他保密,不把他罰到銀子的事傳出去。

這就是利益的關系網。

以後,諸葛玄每次帶隨從下村去徵收徵糧時,他再不在村官家裡喝酒,而是親自帶公差的兵到個家各戶去收徵糧,不曾漏掉一家一戶。因此,他當年就收到的徵糧,比以往年多出兩倍之多,足夠荊州軍隊吃三年。

而諸葛玄私撈到銀子也不菲的。這是功歸於諸葛亮的點子。

後人有詩云;

士有志不在年高,

孔明年小出絕招。

叔父聽計查貪官,

沒收贓款肥腰包。

鑑於叔諸葛玄收徵糧收得多的成績,劉表又給他升了兩級,工資也給升了。諸葛玄的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好起來。手頭寬裕了,諸葛玄就張羅起家裡的三個孩子讀書的事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