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局成為諸葛亮師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寧手冊——荊州第一個十年計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五章 江寧手冊——荊州第一個十年計劃

...

聽到江寧這樣說,諸葛亮嘆了一口氣,說道:“那你和主公真的就沒有機會緩和嗎?”

江寧一攤手,說道:“這個和我關系不大啊,重要的是看劉備不是嗎?”

“他若是不那麼聰明的話,或者說...”

“他不計較的話...”

“當然,我感覺像他那種人,應該不會大度到這種程度,如果是我的話,反正我做不到!”

“不管怎麼說,他也自詡中山靖王之後,以仁義播於四海,我之前...”

“也算是劣跡斑斑了,你覺得他會容忍我嘛?”

江寧這話說的沒錯,劉備一直以來都是以仁德立世。

而且君子論跡不論心,不管他內心究竟怎麼想,至少目前江寧覺得他做下的事,足以稱得上仁德之君。

所以為了保證他的名聲,哪怕他現在接受了自己,保不齊以後自己幹下什麼事,就被他給咔嚓了。

所以就算別人再怎麼說劉備仁義,江寧也不敢把自己性命寄託在這上面。

他必須為自己考慮,如果不提前安排好後路,恐怕到時候就悔之晚矣。

不過現在倒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曹操大軍。

如果這個解決不了,那麼一切都是空中樓閣。

別說劉備能不能容忍江寧,他能不能活著都是兩可之間。

江寧在這等了這麼久,就是在等著諸葛亮回來,等他過來鎮守荊州,自己就可以帶兵北上。

不過在走之前,江寧覺得,他必須把一些計劃跟諸葛亮說一說,不然就太對不起這穿越來的優勢了!

所以江寧擺了擺手,從懷中掏出一本冊子,遞給了諸葛亮:“師兄,不日我便要向北支援,有幾件事我需要跟你商量一下。”

諸葛亮接過了手冊,開啟看了幾眼,疑惑道:“荊州第一個十年計劃?”

江寧點了點頭,感覺到諸葛亮的疑惑,開口說道:“雖然我不知道具體怎麼操作,但是這裡面,凡是我覺得可行的,都寫在這上面了!”

諸葛亮繼續看了下去,剛看了幾眼倒沒覺得什麼,但是等到他看的差不多的時候,突然把冊子合住了,來到了江寧面前,問道:“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自然!”

“有什麼問題嗎?”

“有問題,簡直太有問題了!”

諸葛亮撫掌大悅,說道:“子奕...真乃國士也!”

“就單單有了這一手冊,我敢斷定,主公絕不會動你,你這不是未來十年計劃,你這是為荊州奠定百年之基啊!”

“不!不止荊州,有了這本冊子,天下何處你去不得?”

“就單看開篇第一篇,就足以作為子奕晉身之資。”

諸葛亮又開啟了手冊,只見手冊第一篇寫道:

“民生篇之糧食篇——民以食為天,倉稟實而知禮節,亂世之中,糧食乃是重中之重...”

“如何提高糧食產量:選取試驗田,分組實驗,擇優而錄...”

“如何提高耕種能力:人力開墾荒地,效率低下,可製作更為省力的耕種工具——曲轅犁,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如何提高灌溉能力:人力引水灌溉,難之又難,故而特製水車,改善輪軸,利用水力為動力,作出“筒車“,配合水池和連筒可以使低水高送。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如何充分利用耕田:精耕細作,注重時令節氣,重視除草施肥,不同土壤種植不同的作物,種植的密度也不同。及時翻土曬田,雙季輪作...”

其實這本手冊,江寧從三年前就開始編寫了,裡面不僅僅是關於糧食的。

還有出行篇、就業篇、制度篇、土地篇、製鹽篇、鍊鐵篇、商業篇、戰爭篇、兵器篇等等...

事無巨細,總之,江寧能想到的,能夠現在情況下能做到的,都記錄在冊。

也難怪諸葛亮漏出震驚的表情。

雖然這裡面有些詞他聽都沒有聽過,但是結合整體,意思也能理解的差不多。

但是越是理解,他就越重視這本冊子,甚至最後激動的自語道:“好哇,簡直太好了!”

“子奕有此良策,為何不肯親自交於主公?”

“你可知,有了這‘曲轅犁’、有了這‘筒車’、有了這‘精耕細作’之法,我荊州百姓糧食會增長多少?”

“我有預感,五成!甚至不止!”

“為何子奕不肯早點拿出?”

“罷了罷了,此前拿出來也難以施為,現在拿出來,正當時!”

“正當時啊!”

“如此一來,必然能實現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畜積饒。”

“那麼...”

“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也不是沒有可能...”

...

“師兄?”

“師兄?”

江寧沒想到自己的這些方案能給師兄帶來這麼大震驚,甚至都有些失態了。

聽到江寧的呼喊,諸葛亮才回過神來。

一直以來,在江寧面前他都是十分穩重,但是這一次他卻激動的有些不能自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為別的,有了江寧的這個冊子,他才有了主動征伐天下的可能性。

當初隆中對策時,也不過是“待天下有變...”

這個有變,要等到什麼時候?

諸葛亮不清楚,不過現在,江寧就是那個變數!

他給諸葛亮提供了爭霸的資本。

要知道,各朝代的統一戰爭,基本上都是從北往南打贏的。

當然朱元璋除外,他不算個人,開局一個碗,結果打趴了全世界,那已經不算人的範疇了。

他別說從南打到北,他從亞洲打到歐洲,江寧都不感到稀奇。

而事實上,受到人,馬,地形,氣候諸多因素的影響,在冷兵器時代,兩隻軍隊的素質和將軍差別不是很大的情況下,北方軍隊會擁有絕對的優勢。

尤其是天氣轉寒的季節,北方軍隊的優勢會進一步擴大,要知道在寒風凜冽的清晨,一群凍的瑟瑟發抖的南方步兵,對上人高馬大,穿著毛皮的北方騎兵,哪個贏面大?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有了江寧的這個手冊,可以說極大的縮小了這些差距。

對於這時候的戰爭來說,有人、有糧,那基本上就不會輸!

所以諸葛亮對這個手冊的熱情甚至已經超過了長途跋涉的疲憊。

而這一夜,江寧終於知道了什麼叫抵足而眠...